闹了这么一通,车上的气氛也变的有些尴尬起来。</p>
沉默了几分钟后,一个三十出头的妇人将话题扯到了别处。</p>
“李婶,你家姑娘今年有二十三了吧?听说最近在说人家,找的怎么样了?”</p>
这妇人虽是好意,但她显然不太会聊天,话题转的直接撞到了李婶的枪口上。</p>
李婶家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儿子们前几年都结了婚,日子过的也不错,就是这个闺女,生下来就有心病,走两步就喘,活儿是一点也不能干。</p>
早先年李婶就想把自家闺女说给沈辞,沈辞是吃公家粮食的,旱涝保收,跟着他也不用下地干活儿,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p>
结果她一分彩礼都不要,甚至愿意倒贴钱,沈辞都没同意。</p>
后来她闺女一直拖到现在也没嫁出去,算是实实在在的老姑娘,这几年倒是有人来家里说亲,但说的不是二婚就是死了老婆的,再不就是缺胳膊短腿的,一个像样的都没有。</p>
闺女的亲事就是李婶的心病,只要有人提起来,她必定是要发火的。</p>
果然那妇人的话音刚落,李婶腾地一下就站了起来。</p>
“陈寡妇你笑话谁呢?我闺女嫁不嫁得出去关你屁事儿,管好你自己就成,别哪天让人翻了墙,成了破鞋。”</p>
“你你,我就是好心问一句,你怎么还骂人呢,你太过分了。”</p>
陈寡妇性子怯懦,加上死了男人,平时在村里都是夹着尾巴做人,骂人她是不会的。</p>
“你可拉到吧,你也没憋啥好屁,你当我不知道呀,沈辞没瘫之前你可一直惦记着人家呢,还给人家投怀送抱过,不过人家看不上你这个寡妇,直接把你从屋里扔出来了。”</p>
“你你......”</p>
陈寡妇满脸通红,却是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来。</p>
崔翎嘴角往上勾了勾,没看出来,家里那个冷面怪还挺招人的。</p>
“行了行了,都闭嘴吧,一个个的人沈辞媳妇儿还在这儿呢,不害臊。”</p>
李婶刚惹了大嘴婶,她都发话了,自是不敢再说什么。</p>
陈寡妇就更别说了,胆子比老鼠都小,大嘴婶刚开口她就往张婶身后缩。</p>
崔翎并不在意,沈辞是什么样的人,她最清楚。</p>
靠山屯离镇上大约二十里路,骡车比人走的快些,差不多一个小时就到了。</p>
车夫牛大爷把大家拉到镇子的中心地带后,便拉着骡子去休息,其它人约定了集合时间,便各自散了。</p>
崔翎要去卫生所找老大夫和陆瑶她们不是一路,说了几句便分开了。</p>
分开以后,她并没有直接去镇卫生所,而是去了镇上的供销社。</p>
她可不是来找老大夫帮忙的,她呀是想拜师的,只有拜了师,学了手艺,她以后给沈辞治腿才能名正言顺,但是这拜师总不能只靠一张嘴吧,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p>
不知道这老大夫喜欢什么,只听说平时爱喝点小酒。</p>
崔翎便买打了两瓶散酒,又买了二斤酱肉给老大夫带了过去。</p>
结果到卫生所一打听,好嘛!老大夫今天休息。</p>
本着来都来了,总不能空手而归的原则,崔翎在药店里买了一些活血化瘀,温养神经的药,准备回去熬了给沈辞泡脚。</p>
买完这些,崔翎又去了趟百货商场。</p>
眼瞅着就要入冬了,沈辞身上穿的还是一件薄薄的秋衣,衣柜里面也没几件衣服,厚的就一件军大衣,他下不了床,那军大衣也穿不上。</p>
现在这个年代还没有保暖衣,大家冬天基本都是穿毛衣或者自己做棉袄穿。</p>
琢磨了一会儿崔翎最终决定给沈辞买件儿毛衣。</p>
屋里被她烧的挺暖和的,穿棉袄肯定热,穿毛衣就挺合适的。</p>
在商场里转了半天,最终买了一件藏蓝色的毛衣,上面还有棱形格子。</p>
交了票付了钱,崔翎又扯了些棉布和一些棉花,准备回去自己做棉袄。</p>
这年代的成衣贵,大家基本上都是买了布自己做的,要不是沈辞现在没衣服穿,崔翎都准备亲自动手给他织一件。</p>
除了这些,她还给沈辞买了几条内裤,也不知那男人是怎么穿的,明明他下半身都不能动,内裤却磨出了好几个窟窿,还有他睡觉的地方,床单都比另一边儿薄,眼瞅着就要破了。</p>
想到床单,崔翎又买了一条新的,家里有病人在,她出门不太方便,难得出来一次,可得把东西买全。</p>
买完这些又去买了一些日用品,然后就是油盐酱醋,沈辞爱喝茶,茶也买了几两。</p>
就这样,原本是来镇上拜师学艺的,结果师傅没见着,东西倒是买了一大堆。</p>
好在张建国昨天去的时候给她带了一摞票,要不有钱没票,也只能干看着。</p>
两个小时后崔翎拎着大包小包出现在了集合的地方。</p>
其它人也都买完东西过来了,但这么些人手里拿的东西加起来也没崔翎的多。</p>
陆瑶和大嘴婶倒是没啥,见崔翎手里东西多,还主动过来帮她拿。</p>
另外几人脸上的表情就精彩了,特别是陈寡妇和李婶子满脸的妒意,看崔翎的眼神也很不善。</p>
好似她的这些东西是抢她们的似的。</p>
人齐后牛大爷便赶着车朝村里出发。</p>
“沈辞媳妇儿,你这都买的啥呀?我看东西不老少呢。”</p>
张婶子一双眼睛滴溜溜地转着。</p>
“没啥,就是些简单的吃喝,你们也知道,我家沈辞不能出去挣工分,身边还离不了人,我俩都下不了地,这柴米油盐啥的都得买。”</p>
崔翎上一世的时候和村里人就不怎么来往,这一世也不想有什么交集,淡淡地回了一句。</p>
张婶子看崔翎那包裹里放的东西并不像粮食,但崔翎都这么说了,她也不好继续追问,讪讪一笑跟旁边的李婶聊起了天,只是那眼睛老在崔翎的东西上瞟。</p>
崔翎也无所谓,爱看看呗,又看不坏。</p>
很快便到了村里,下车后,陆瑶和大嘴婶主动帮崔翎拿了几样东西送到了她家门口。</p>
崔翎心里感激,从口袋里拿了一包糖给大嘴婶。</p>
“婶子,这是我给虎子买的,您给他带回去。”</p>
“哎吆这可使不得,这太贵重了,你自己留着吃吧。”看着那花花绿绿的糖,大嘴婶赶紧拒绝。</p>
“我一个大人吃什么糖,这就是给虎子买的,你快给他拿回去。”</p>
说罢不等大嘴婶再说什么,崔翎便将糖塞进了大嘴婶的口袋里,然后便拎着东西进了大门。</p>
屋里正在盯着天花板发愣的沈辞,听见大门被打开的声音,立刻撑着身子坐了起来。</p>
然后就看见,心心念念的人出现在了视线里。</p>
他从来没觉得一上午会这么久,这么难熬。</p>
沉默了几分钟后,一个三十出头的妇人将话题扯到了别处。</p>
“李婶,你家姑娘今年有二十三了吧?听说最近在说人家,找的怎么样了?”</p>
这妇人虽是好意,但她显然不太会聊天,话题转的直接撞到了李婶的枪口上。</p>
李婶家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儿子们前几年都结了婚,日子过的也不错,就是这个闺女,生下来就有心病,走两步就喘,活儿是一点也不能干。</p>
早先年李婶就想把自家闺女说给沈辞,沈辞是吃公家粮食的,旱涝保收,跟着他也不用下地干活儿,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p>
结果她一分彩礼都不要,甚至愿意倒贴钱,沈辞都没同意。</p>
后来她闺女一直拖到现在也没嫁出去,算是实实在在的老姑娘,这几年倒是有人来家里说亲,但说的不是二婚就是死了老婆的,再不就是缺胳膊短腿的,一个像样的都没有。</p>
闺女的亲事就是李婶的心病,只要有人提起来,她必定是要发火的。</p>
果然那妇人的话音刚落,李婶腾地一下就站了起来。</p>
“陈寡妇你笑话谁呢?我闺女嫁不嫁得出去关你屁事儿,管好你自己就成,别哪天让人翻了墙,成了破鞋。”</p>
“你你,我就是好心问一句,你怎么还骂人呢,你太过分了。”</p>
陈寡妇性子怯懦,加上死了男人,平时在村里都是夹着尾巴做人,骂人她是不会的。</p>
“你可拉到吧,你也没憋啥好屁,你当我不知道呀,沈辞没瘫之前你可一直惦记着人家呢,还给人家投怀送抱过,不过人家看不上你这个寡妇,直接把你从屋里扔出来了。”</p>
“你你......”</p>
陈寡妇满脸通红,却是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来。</p>
崔翎嘴角往上勾了勾,没看出来,家里那个冷面怪还挺招人的。</p>
“行了行了,都闭嘴吧,一个个的人沈辞媳妇儿还在这儿呢,不害臊。”</p>
李婶刚惹了大嘴婶,她都发话了,自是不敢再说什么。</p>
陈寡妇就更别说了,胆子比老鼠都小,大嘴婶刚开口她就往张婶身后缩。</p>
崔翎并不在意,沈辞是什么样的人,她最清楚。</p>
靠山屯离镇上大约二十里路,骡车比人走的快些,差不多一个小时就到了。</p>
车夫牛大爷把大家拉到镇子的中心地带后,便拉着骡子去休息,其它人约定了集合时间,便各自散了。</p>
崔翎要去卫生所找老大夫和陆瑶她们不是一路,说了几句便分开了。</p>
分开以后,她并没有直接去镇卫生所,而是去了镇上的供销社。</p>
她可不是来找老大夫帮忙的,她呀是想拜师的,只有拜了师,学了手艺,她以后给沈辞治腿才能名正言顺,但是这拜师总不能只靠一张嘴吧,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p>
不知道这老大夫喜欢什么,只听说平时爱喝点小酒。</p>
崔翎便买打了两瓶散酒,又买了二斤酱肉给老大夫带了过去。</p>
结果到卫生所一打听,好嘛!老大夫今天休息。</p>
本着来都来了,总不能空手而归的原则,崔翎在药店里买了一些活血化瘀,温养神经的药,准备回去熬了给沈辞泡脚。</p>
买完这些,崔翎又去了趟百货商场。</p>
眼瞅着就要入冬了,沈辞身上穿的还是一件薄薄的秋衣,衣柜里面也没几件衣服,厚的就一件军大衣,他下不了床,那军大衣也穿不上。</p>
现在这个年代还没有保暖衣,大家冬天基本都是穿毛衣或者自己做棉袄穿。</p>
琢磨了一会儿崔翎最终决定给沈辞买件儿毛衣。</p>
屋里被她烧的挺暖和的,穿棉袄肯定热,穿毛衣就挺合适的。</p>
在商场里转了半天,最终买了一件藏蓝色的毛衣,上面还有棱形格子。</p>
交了票付了钱,崔翎又扯了些棉布和一些棉花,准备回去自己做棉袄。</p>
这年代的成衣贵,大家基本上都是买了布自己做的,要不是沈辞现在没衣服穿,崔翎都准备亲自动手给他织一件。</p>
除了这些,她还给沈辞买了几条内裤,也不知那男人是怎么穿的,明明他下半身都不能动,内裤却磨出了好几个窟窿,还有他睡觉的地方,床单都比另一边儿薄,眼瞅着就要破了。</p>
想到床单,崔翎又买了一条新的,家里有病人在,她出门不太方便,难得出来一次,可得把东西买全。</p>
买完这些又去买了一些日用品,然后就是油盐酱醋,沈辞爱喝茶,茶也买了几两。</p>
就这样,原本是来镇上拜师学艺的,结果师傅没见着,东西倒是买了一大堆。</p>
好在张建国昨天去的时候给她带了一摞票,要不有钱没票,也只能干看着。</p>
两个小时后崔翎拎着大包小包出现在了集合的地方。</p>
其它人也都买完东西过来了,但这么些人手里拿的东西加起来也没崔翎的多。</p>
陆瑶和大嘴婶倒是没啥,见崔翎手里东西多,还主动过来帮她拿。</p>
另外几人脸上的表情就精彩了,特别是陈寡妇和李婶子满脸的妒意,看崔翎的眼神也很不善。</p>
好似她的这些东西是抢她们的似的。</p>
人齐后牛大爷便赶着车朝村里出发。</p>
“沈辞媳妇儿,你这都买的啥呀?我看东西不老少呢。”</p>
张婶子一双眼睛滴溜溜地转着。</p>
“没啥,就是些简单的吃喝,你们也知道,我家沈辞不能出去挣工分,身边还离不了人,我俩都下不了地,这柴米油盐啥的都得买。”</p>
崔翎上一世的时候和村里人就不怎么来往,这一世也不想有什么交集,淡淡地回了一句。</p>
张婶子看崔翎那包裹里放的东西并不像粮食,但崔翎都这么说了,她也不好继续追问,讪讪一笑跟旁边的李婶聊起了天,只是那眼睛老在崔翎的东西上瞟。</p>
崔翎也无所谓,爱看看呗,又看不坏。</p>
很快便到了村里,下车后,陆瑶和大嘴婶主动帮崔翎拿了几样东西送到了她家门口。</p>
崔翎心里感激,从口袋里拿了一包糖给大嘴婶。</p>
“婶子,这是我给虎子买的,您给他带回去。”</p>
“哎吆这可使不得,这太贵重了,你自己留着吃吧。”看着那花花绿绿的糖,大嘴婶赶紧拒绝。</p>
“我一个大人吃什么糖,这就是给虎子买的,你快给他拿回去。”</p>
说罢不等大嘴婶再说什么,崔翎便将糖塞进了大嘴婶的口袋里,然后便拎着东西进了大门。</p>
屋里正在盯着天花板发愣的沈辞,听见大门被打开的声音,立刻撑着身子坐了起来。</p>
然后就看见,心心念念的人出现在了视线里。</p>
他从来没觉得一上午会这么久,这么难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