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府院内,灯火通明。</p>

    血腥气味混杂着夜色,显露出几分森寒冷意。</p>

    管家趴在长凳上,身下早已经是血肉模糊,白骨都露了出来。</p>

    起初叫声还十分的凄厉,到后来只能听到虚弱的呼吸声了。</p>

    周遭的奴才们胆大的浑身瑟缩,胆小的便是直接晕死了过去,不省人事。</p>

    李府的管家,就这么活活被打死了!</p>

    下令者便是此刻正端坐在院中,悠然吃茶的少爷,李玄夜!</p>

    这位平日嬉笑调皮的主子,此刻却一下有了家主的气势,坐在那里不怒自威,再没有一个人敢把他当成往日那个小少爷糊弄对待了。</p>

    而这位李管家......</p>

    几个领头管事的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低下了头。</p>

    杖毙这位在李府做老了的管家,主子虽未说明缘由,可他们这几个领事的心里却是门清。</p>

    那粮仓怎么就恰好赶着太子来的时候走水?</p>

    且就算当时不方便禀报,事后也该及时通知主子才对,处置那犯事儿的奴才也该是上头主子发话处置,哪里就轮得到他发话杖毙?</p>

    而且,杖毙,那便是死无对证。</p>

    说是没有掩盖什么,就是他们也是不信的。</p>

    主子不是个好糊弄的,这管家只怕是财迷心窍,抱着侥幸心理,竟然连命都不要了。</p>

    “爷。”</p>

    自外头进来一群家丁,手里拿着一叠银票搁在了李玄夜面前。</p>

    “这是在此人住处搜出来的。”</p>

    李玄夜看了一眼,冷笑一声。</p>

    “贱命一条,五百两就把自己卖了。”</p>

    说罢,李玄夜起身,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视一圈,随后上前,将手里的银票凑近了下人举着的火把处。</p>

    火苗瞬间舔舐上来,将银票烧成了灰烬。</p>

    “贪财为人之本性,可你不该,蠢到去命留财,白白折腾这一遭。”</p>

    “命都没了,这些,不过是破纸一张。”</p>

    这话说给谁听的,在下边跪着的一众奴才自然心里清楚。</p>

    “爷,奴才有话要说。”</p>

    人群里,一身高八尺的汉子牵着一个不过七八岁的男孩走了出来,径直跪在李玄夜跟前。</p>

    “爷,奴才原先为雍州团练教头,后流落至此地,被太爷收留。奴才没有别的本事,却自认身手不错,愿为爷看守粮仓,绝不叫歹人靠近半步!”</p>

    说罢,将身后的男孩提了出来,继续道。</p>

    “这是奴才亡妻留下的独子,也是小人的命根子,是在这世上唯一的牵挂。如今奴才恳请主人将他手下,入李府为奴,能够伺候爷起居,也是对得起他这贱命了。”</p>

    子为质,这是交付忠心。</p>

    李玄夜看了一眼这人,记忆中隐隐有些印象。</p>

    此人名叫赵启,听父亲和爷爷提起过,他拳脚功夫是不错,办事也机灵,当年若非被小人逼走,此子绝非一个小小地方团练教头可以留住的。</p>

    “好,我可以给你一个机会。”</p>

    李玄夜俯身,凑在李启耳边低声说了几句。</p>

    “你若是能把这事儿办妥了,今后在李家,除了姓李的主子,便就是你最大。”</p>

    次日,知府衙门内。</p>

    李玄夜坐在案首,旁边搁着一堆账目公案。</p>

    俞大人不在,府上的师爷领着一众衙内分立在两侧候着,眼瞧着李玄夜看了两个时辰的鱼鳞册子,却也不敢多问。</p>

    门外忽然惊起一阵马鸣。</p>

    众人闻声看去,却见俞大人衣冠不整地被两个侍卫给架了进来。</p>

    “哎哟,大人!”</p>

    众人一惊,见着赶路不顾喘气的模样,吓得连忙上前接人。</p>

    “乱......乱套了!”俞大人气也喘不匀,急急道,“这灾民聚众闹事,上街打砸了好几家铺子,什么米铺、布铺,进去就抢,压都压不住!”</p>

    说罢,回头指着众人说道。</p>

    “赶紧,去调兵,去把这街上的闹事的百姓给按住,可别叫他们继续抢掠铺子了!”</p>

    “是是!快去!”师爷连忙喊道。</p>

    “慢着!”</p>

    李玄夜放下手中的册子,缓缓抬起头来。</p>

    “抢的又不是你的米,你急什么?”</p>

    “这?”</p>

    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愣住了。</p>

    “灾民聚众闹事,抢掠铺子,难不成不管吗?”</p>

    “饿着肚子,没有饭吃,我们这里也发不够粮,不抢难道活活饿死?”李玄夜问。</p>

    “更何况,这年头,有米叫灾民抢的,都是什么人?总不会是自己都吃不饱的平头百姓吧?”</p>

    水患频频,莫说是平民百姓,就是家里稍微有些余粮的富农,经过这一茬茬的灾祸洗刷后,也是米缸见底,吃了上顿没下顿了。</p>

    如今还有米可被抢的,不是富商就是大乡绅地主,手里握着的米,只怕是比他李家还多。</p>

    李玄夜靠在椅子上慢悠悠地说道,“原价买它粮食,他要卖我三倍。我三倍买,他卖我五倍。如今好了,我是买不起了,可这溢出来的米总得有去处不是?如今,这灾民抢粮,岂不是天大的好去处?”</p>

    俞大人听后也反应了过来。</p>

    有人说在灾民里看到了李家的下人,如今想来,灾民突然敢聚众上街抢粮,只怕是有人暗中引导授意的。</p>

    这人多半也就是眼前这位主子了。</p>

    “不过,这么长久下去不是办法,百姓暴乱,官府若是不出兵镇压,朝廷知道了,怕是要问罪。”</p>

    “怕什么,只要不闹大,朝廷也没有那个闲工夫来管。何况,被抢的又不是你,有的是人比你着急,且等着就是了。”</p>

    说罢,李玄夜缓缓地翻了一页书页。</p>

    册子上,记录着王仲春任职期间的一应大小事件。</p>

    李玄夜一直看到后半夜才叫了马车回李府。</p>

    不过,马车还未到李府大门就被一群人拥上来挡住了去路。</p>

    “我们要见李玄夜!”</p>

    “我们要见李家大郎!”</p>

    车夫隔着门帘对里头的人说道。</p>

    “爷,这城里的商户们都挤在这里不走了,吵着要见您,马车过不去了。”</p>

    下一秒车帘掀开,李玄夜弯腰走了出来。</p>

    “各位,稍安勿躁,鄙人知道各位要来,已经在府上备好茶水点心了,长夜漫漫,咱们边吃边聊!”</p>

    等的就是你们!</p>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