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一切。
“我的现在,还没有出现过‘最满意’的作品。也许让我挑选,得等到我老了,选择放弃设计建筑的时候,才能够好好的评判一下所谓的代表作。”殷以乔说,“能有C.E记录我的过去,没什么不好。”
他话里轻松地将C.E归为无法返回的过去,殷知礼半是了然半是诧异地问道:“你不回C.E了?”
“是的,爷爷。”他的视线温柔,语气坚定,“我想和小风一起设计出更美的建筑,留在你挚爱的土地上。”
穷尽一生,和最爱的人一起,去寻找可能存在的“最满意”。
挂掉电话,殷以乔没有一丝遗憾。
哪怕他回到C.E建筑事务所,与继续中国的设计建造不冲突,他也不习惯英国悠闲的做事风格,还有门庭若市的商业会谈。
做一个独立建筑师,接一些感兴趣的项目,时间随他安排。
他可以陪着律风走遍山山水水,或者陪着律风做完耗时几年的桥梁工程。
心里有了牵挂,殷以乔再也回不到过去那种为建筑艺术奉献终生的心境。
反而更加自由,对建筑充满了热情。
殷以乔关掉电脑,随手整理了桌上散开信封准备回家。
然而,他竟然在信堆里,又发现一封钱旭阳代寄的菲律宾来信。
同样的棕褐色封皮,同样的黑色笔迹。
却有着前后相差了一个多月的邮戳。
殷以乔向来引以为傲的记忆,在面对两封相似菲律宾信件时,变得模糊不清。
律风什么时候,又寄了一封信给他?!
他的眉头微皱,快速地拆开了这两封看起来一模一样的信封。
邮戳时间稍早的那封信,装着几枚批量印刷出来的书签,上面用英语写着菲律宾的谚语:“抓住今天,才能不丢失明天。”
书签上没有律风的笔迹,自然是钱旭阳在律风重伤昏迷的时候,帮忙敷衍他的那一封。
很快,殷以乔从另外一封信里,抽出了薄薄的信纸。
他只需视线一扫,就知道这是律风亲笔所写。
“师兄,对不起。”
殷以乔笑意浅淡,果然犯了错的人,连写信都不写什么“展信佳”“见信如面”了,开口就端正了态度。
“这封信是我悄悄写的,偷偷让钱旭阳帮我寄出去,你收到了千万不要意外!”
殷以乔笑意渐浓,他当然意外。
这家伙在菲律宾,天天都在他眼皮底下养伤,怎么跟钱旭阳商量好,背着他写信寄信的?
“我深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发誓,再也不敢瞒你任何事情,哪怕伤口又痒又疼,也会直接告诉你。不怕丢脸。”
殷以乔根本克制不住嘴角弧度,发出哈哈的笑声。
仔细想想,律风养伤期间,确实异常听话异常乖巧,他以为是师弟没精力造作了,趁着没外人撒撒娇。
想不到,居然是律风悄悄单方面检讨过了。
这封信就像是一个意外,停住了殷以乔的脚步。
他忽然不急着去盯住掌勺的律风,悠闲地依靠办公桌,慢慢品读半年前的律风。
“也许我说什么,你都不会信我了。”
“但我这辈子都不会像你说的那样,录下声音来骗你安心。”
“我不后悔让钱旭阳帮我寄出那封信。”
“因为中枪那刻,我想到的不是桥梁,不是责任,而是我的信。”
“没有我的信,师兄你会等得多难过。”
“我只后悔自己没用,不能早点醒来,亲自给你写一封,让钱旭阳帮我寄出去。”
“幸好,一切还能后悔,一切都还来得及。”
“师兄,菲律宾又热又苦,做援建又累又闷,我不希望你来陪我受罪。”
“但是你来了,我很高兴。”
“你陪我走遍了英国,走遍了中国,终于走到了菲律宾,好像我去到哪里,你都会一直陪伴着我,无怨无悔。”
“我感到幸福,又充满愧疚。”
“师兄,从今往后,我也想陪你走遍你想去的地方,看遍你想看的世界,永不分离。”
殷以乔的笑意始终未散,眼前看的是字,耳边却尽是律风认真的语气。
这封信,律风从未提起过。
他想,大约是律风以为信寄丢了,没有勇气说出当初提笔写下的承诺,只敢小心翼翼地计划未来行程,将所有的坦白藏在心里。
殷以乔觉得有意思,甚至考虑哪天有空,做一个墙面设计,把律风寄给他的全部信件装裱起来,做成卧室最好的装饰。
当然,这封信必须装裱在最中央的地方。
让律风睁眼就能看到,自己灵魂深处的真情实意。
不过,他不需要律风的愧疚。
人生匆匆不过百年,何必浪费时间计较你我。
律风的喜欢,便是他的喜欢。
律风的欢喜,便是他的欢喜。
只希望律风言而有信,从今往后,永不分离。
办公室的门忽然被人敲响。
“师兄,忙完没有?吃饭了!”
楼上楼下的距离,比起拨一通电话更近。
律风亲自来接他了。
“嗯。”殷以乔关上书柜,笑着打开办公室门,“忙完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可以一路看到这里的所有人,这文就此完结。
律风成长在日新月异的中国,亲手建设了更好的中国,也会在这样美丽动人的中国大地度过一生。
我准备修一遍全文再写番外,可以确定的是:番外不会涉及老与死。
因为我希望他们永远活在最好的年华,一如初见的模样。
修文主要是为了删改不满意的描述,调整一些为了保持日更仓促间没能表达好的情节,然后一次性替换,所以不用担心修文会导致前后不一致的问题。
不过,即使我修文,故事还是这个故事,依然会充满爱国主义歌颂、不切实际的浪漫幻想,还有我一个外行眼中宏伟壮观的基建事业。
师兄也只会是这样的师兄,自始至终都是律风加班画图、人间蒸发、远隔山水依旧能够信任的可靠肩膀和温柔软肋。
非常感谢能够喜欢这篇文的你们,陪伴我渡过了快乐又痛苦的三个月连载期,没有你们的喜欢,我可能早就跑路了也说不定。
感谢鸟哥、博士、菜菜、龟龟、铁汁、叽霸诸位大佬每天饱受我的折磨,大家在码字的日子里互相伤害。
也感谢晋江编辑和天闻角川编辑认可桥梁建设这个题材,让它能够签约简体出版。
确实很多地方写得不好,但我会努力改好一点交稿。
如果一切幸运的话,也许很多年后,你们忽然想起这么一本文,在网上一搜“哦,出版了啊”,大约就是我们最好的重逢。
“我的现在,还没有出现过‘最满意’的作品。也许让我挑选,得等到我老了,选择放弃设计建筑的时候,才能够好好的评判一下所谓的代表作。”殷以乔说,“能有C.E记录我的过去,没什么不好。”
他话里轻松地将C.E归为无法返回的过去,殷知礼半是了然半是诧异地问道:“你不回C.E了?”
“是的,爷爷。”他的视线温柔,语气坚定,“我想和小风一起设计出更美的建筑,留在你挚爱的土地上。”
穷尽一生,和最爱的人一起,去寻找可能存在的“最满意”。
挂掉电话,殷以乔没有一丝遗憾。
哪怕他回到C.E建筑事务所,与继续中国的设计建造不冲突,他也不习惯英国悠闲的做事风格,还有门庭若市的商业会谈。
做一个独立建筑师,接一些感兴趣的项目,时间随他安排。
他可以陪着律风走遍山山水水,或者陪着律风做完耗时几年的桥梁工程。
心里有了牵挂,殷以乔再也回不到过去那种为建筑艺术奉献终生的心境。
反而更加自由,对建筑充满了热情。
殷以乔关掉电脑,随手整理了桌上散开信封准备回家。
然而,他竟然在信堆里,又发现一封钱旭阳代寄的菲律宾来信。
同样的棕褐色封皮,同样的黑色笔迹。
却有着前后相差了一个多月的邮戳。
殷以乔向来引以为傲的记忆,在面对两封相似菲律宾信件时,变得模糊不清。
律风什么时候,又寄了一封信给他?!
他的眉头微皱,快速地拆开了这两封看起来一模一样的信封。
邮戳时间稍早的那封信,装着几枚批量印刷出来的书签,上面用英语写着菲律宾的谚语:“抓住今天,才能不丢失明天。”
书签上没有律风的笔迹,自然是钱旭阳在律风重伤昏迷的时候,帮忙敷衍他的那一封。
很快,殷以乔从另外一封信里,抽出了薄薄的信纸。
他只需视线一扫,就知道这是律风亲笔所写。
“师兄,对不起。”
殷以乔笑意浅淡,果然犯了错的人,连写信都不写什么“展信佳”“见信如面”了,开口就端正了态度。
“这封信是我悄悄写的,偷偷让钱旭阳帮我寄出去,你收到了千万不要意外!”
殷以乔笑意渐浓,他当然意外。
这家伙在菲律宾,天天都在他眼皮底下养伤,怎么跟钱旭阳商量好,背着他写信寄信的?
“我深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发誓,再也不敢瞒你任何事情,哪怕伤口又痒又疼,也会直接告诉你。不怕丢脸。”
殷以乔根本克制不住嘴角弧度,发出哈哈的笑声。
仔细想想,律风养伤期间,确实异常听话异常乖巧,他以为是师弟没精力造作了,趁着没外人撒撒娇。
想不到,居然是律风悄悄单方面检讨过了。
这封信就像是一个意外,停住了殷以乔的脚步。
他忽然不急着去盯住掌勺的律风,悠闲地依靠办公桌,慢慢品读半年前的律风。
“也许我说什么,你都不会信我了。”
“但我这辈子都不会像你说的那样,录下声音来骗你安心。”
“我不后悔让钱旭阳帮我寄出那封信。”
“因为中枪那刻,我想到的不是桥梁,不是责任,而是我的信。”
“没有我的信,师兄你会等得多难过。”
“我只后悔自己没用,不能早点醒来,亲自给你写一封,让钱旭阳帮我寄出去。”
“幸好,一切还能后悔,一切都还来得及。”
“师兄,菲律宾又热又苦,做援建又累又闷,我不希望你来陪我受罪。”
“但是你来了,我很高兴。”
“你陪我走遍了英国,走遍了中国,终于走到了菲律宾,好像我去到哪里,你都会一直陪伴着我,无怨无悔。”
“我感到幸福,又充满愧疚。”
“师兄,从今往后,我也想陪你走遍你想去的地方,看遍你想看的世界,永不分离。”
殷以乔的笑意始终未散,眼前看的是字,耳边却尽是律风认真的语气。
这封信,律风从未提起过。
他想,大约是律风以为信寄丢了,没有勇气说出当初提笔写下的承诺,只敢小心翼翼地计划未来行程,将所有的坦白藏在心里。
殷以乔觉得有意思,甚至考虑哪天有空,做一个墙面设计,把律风寄给他的全部信件装裱起来,做成卧室最好的装饰。
当然,这封信必须装裱在最中央的地方。
让律风睁眼就能看到,自己灵魂深处的真情实意。
不过,他不需要律风的愧疚。
人生匆匆不过百年,何必浪费时间计较你我。
律风的喜欢,便是他的喜欢。
律风的欢喜,便是他的欢喜。
只希望律风言而有信,从今往后,永不分离。
办公室的门忽然被人敲响。
“师兄,忙完没有?吃饭了!”
楼上楼下的距离,比起拨一通电话更近。
律风亲自来接他了。
“嗯。”殷以乔关上书柜,笑着打开办公室门,“忙完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可以一路看到这里的所有人,这文就此完结。
律风成长在日新月异的中国,亲手建设了更好的中国,也会在这样美丽动人的中国大地度过一生。
我准备修一遍全文再写番外,可以确定的是:番外不会涉及老与死。
因为我希望他们永远活在最好的年华,一如初见的模样。
修文主要是为了删改不满意的描述,调整一些为了保持日更仓促间没能表达好的情节,然后一次性替换,所以不用担心修文会导致前后不一致的问题。
不过,即使我修文,故事还是这个故事,依然会充满爱国主义歌颂、不切实际的浪漫幻想,还有我一个外行眼中宏伟壮观的基建事业。
师兄也只会是这样的师兄,自始至终都是律风加班画图、人间蒸发、远隔山水依旧能够信任的可靠肩膀和温柔软肋。
非常感谢能够喜欢这篇文的你们,陪伴我渡过了快乐又痛苦的三个月连载期,没有你们的喜欢,我可能早就跑路了也说不定。
感谢鸟哥、博士、菜菜、龟龟、铁汁、叽霸诸位大佬每天饱受我的折磨,大家在码字的日子里互相伤害。
也感谢晋江编辑和天闻角川编辑认可桥梁建设这个题材,让它能够签约简体出版。
确实很多地方写得不好,但我会努力改好一点交稿。
如果一切幸运的话,也许很多年后,你们忽然想起这么一本文,在网上一搜“哦,出版了啊”,大约就是我们最好的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