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世的记忆让他疲惫不堪,他发现他的记忆似乎是出了问题,他需要冷静一段时间然后再去求索一个答案。

    崔宴点了点头,然后道:“因为昨日太子殿下情绪失控,陛下已经让人彻查皇宫了。”

    只见游玉岁把被子往身上一盖,然后道:“让他查,对了,将那只香炉让他看到。”

    “是。”崔宴开口说道。

    皇宫之中开始了一场秘密地彻查,在夜晚之时,皇宫里的太监宫女常常消失,等到白天才出现,让人以为宫中闹鬼,是夜里走路的时候鬼怪困住了他们。

    这件事情游奉云并不在意,自然有安海将这些流言蜚语压下。

    他现在要处理的是梁王的丧事,以皇帝之礼下葬梁王,然后追封其为皇帝。

    不出游奉云所料,他的提议果然遭到了群臣的反对。

    “臣知道陛下心中的哀伤,然而礼不可废,梁王殿下绝不能以帝王之礼下葬。”杨丞相率先开口说道。

    他一出声,寒门一派的臣子皆是附和。

    而李家却是不干了,梁王的死讯几乎让他们的美梦彻底破灭,如今连死后的哀荣都不给足,这就让李家人愤怒了。

    “梁王殿下是为国捐躯于国有功,且与陛下感情深厚,如何不能以如此规格的礼仪下葬?”李太尉开口反驳道。

    杨丞相则是道:“天子是天子,臣子是臣子,李太尉为官几十年,难道还不懂君臣之道吗?”

    说完,杨丞相转头对游奉云道:“陛下,这实在是逾制了。”

    游奉云静静地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的人吵了许久,然后道:“以帝王半礼下葬,追赠皇帝。”

    李太尉闻言将全礼改成半礼当真是恨不得杀了杨丞相,不过皇帝的封号还在,也算全了梁王的心愿,安抚了太后。

    “陛下圣明。”李太尉只能如此道。

    接下来,游奉云又开始和群臣讨论起了梁国的封国应该给梁王的哪个儿子。

    按道理,继承梁王之位的应该时梁王妃与梁王生的儿子,但是游奉云却是不愿意让藩王继续做大。

    于是,游奉云看着开口让梁王嫡子继承王位的大臣道:“梁王的五个孩子,朕都舍不得让他们受苦。”

    “梁王弟对五个孩子都视若珍宝,必定是不愿意委屈了任何一个孩子的。”游奉云继续道。

    群臣闻言不由对视一眼,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很快,读懂了游奉云意思的杨丞相站出来道:“陛下,不若将梁国分封给梁王的五位王子,这样才不会使梁王的诸子受苦,也可以使梁王安心。”

    听到杨丞相的这句话,很多在场的官员就懂了,纷纷附和杨丞相的话。

    毕竟削弱藩王也是保证地方不被割据,稳固中央政权,这群大臣哪里会有不支持的道理。

    游奉云见到朝堂中有大部分人支持,满意地点了点头,宣布将梁王的封地分给他的五个儿子。

    等游奉云处理完了这些事便什么也不管了,将梁王葬礼和分割梁国的事情全权交给礼部。

    “退朝!”

    随着安海公公的这一嗓子退朝,游奉云离开了宣政殿。

    等群臣散朝后,朝中大臣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说着朝堂之上的事情。

    “杨相,留步。”

    杨丞相闻言不由回头,只见与他同样拜在苏相门下的官员朝他走了过来。

    等那官员走到杨丞相身边后,他才小声开口问道:“如今梁王战死,燕王吴王皆是废了,太子如今又突然病重,眼看着是活不长的,您说,这皇位最有可能落在谁的手上。”

    杨丞相闻言不由冷笑着道:“总归不是李家。”

    他就算是扶太子上位,也不会让李家占到一丝一毫的便宜。

    反正他是从梁王这件事情看清楚了陛下对李家的态度了,估计梁王死后,李家之后的日子就不会太好过了。

    毕竟陛下对梁王只是利用,对李家自然谈不上喜欢,梁王一死,梁王的利用价值便彻底没有了,至于一直和梁王绑定在一起的李家,陛下自然也无需顾忌了。

    那名官员见此神情惊愕,他道:“可李家终归是陛下的母家?”

    “历史上杀亲舅舅的还少吗?”杨丞相反问道。

    说完,杨丞相便提步离开。

    而在宣德殿中,游奉云已经开始问起了今日的调查结果。

    只见安海从身后拿出一个博山炉道:“这是从太子殿下的私库中找到的。”

    游奉云眉头紧皱地看着面前平平无奇的博山炉,他知道既然是安海拿出来的,这只博山炉便绝对不会简单。

    “这只博山炉是怎么回事?朕怎么还瞧着有点眼熟?”游奉云开口问道。

    只见安海开口道:“这是皇后娘娘的旧物,太子殿下在初春的那场大病之前一直用的便是这只博山炉。”

    游奉云闻言点了点头,心道,难怪这只博山炉眼熟,原来是谢妍的东西。

    只见安海又道:“奴才让人看过这只博山炉了,太医说有人将毒药浸入了博山炉的内部,只要日日用这只博山炉燃香,这毒便会无声无息地渗透人的体内,然后不治身亡。”

    游奉云闻言愤怒至极,他拍着桌子道:“查,去查,给朕查个一清二楚!”

    都有人敢这样对太子下手,那么他这个帝王呢?

    安海见到暴怒的帝王低下了头立刻应是,让暗卫们去查毒的来源,和下毒的人是谁。

    随后,游奉云又道:“将朕宫里的东西全部清理一遍吧。”

    “是。”安海立刻安排宫人们收拾东西,两帝王常用的器物全部清理了一遍。

    东宫之中,游玉岁听见宣德殿中的动静便知道是游奉云发现了那只淬了毒的博山炉。

    “真希望他能找到幕后的凶手。”游玉岁躺在床上说道。

    游玉岁可以肯定,给他下毒的人不是太后就是贤妃,如果是太后,那么游奉云会如何呢?

    此时,崔宴将药端了过来道:“殿下该喝药了。”

    游玉岁闻言爬起了身来,他开口对崔宴道:“为什么喝了你的药,我越来越困,身体也越来越疲惫?”

    “安神镇定的药都是如此,要不是害怕殿下情绪崩溃,我也不用开这种药。”崔宴开口道,“这几天谢檀让我好好照顾你,你可不要不喝药。”

    “我知道。”游玉岁接过药碗后道。

    为了西陵,他必须快点将身体养好。

    就在他刚刚喝完药,外面的宫人便欢呼了起来。

    “下雪了!”

    “下雪了!”

    游玉岁闻言看向窗外道:“已经入冬了吗?”

    原来,霍西陵已经离开了他快两个月了,让他从深秋等到入冬。

    忽然间,一只白隼突然降落在游玉岁的窗户前,让游玉岁惊喜地直接从床上赤着脚跑下来解开白隼脚上的信筒。

    等游玉岁看完信筒的里的信道:“西陵说齐鲁之地的叛乱已经平定,不日便要班师回朝!”

    游玉岁语气里的喜悦已经控制不住了,他以为他和霍西陵在一起的第一个新年不能一起过了。

    而一旁的崔宴道:“那正好,他回来的时候大家正好可以聚在一起。”

    “不过,太子殿下你这样光着脚踩在地上真的不会着凉吗?”崔宴开口问道。

    游玉岁愣住,他是光着脚的吗?

    “还不快回到床上去。”崔宴说道。

    游玉岁:……哦。

    崔太医越来越管东管西的了,明明以前都不是这样的。

    而在另一边,准备班师回朝的霍西陵接住了今年第一场雪的雪花,他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忍不住感慨,这场战争终于在冬天来临之际结束了。

    “也不知道殿下那边如何了,是不是和我同样看着雪?”霍西陵喃喃自语道。

    下一刻,路过的将士道:“霍小将军怎么在这里?难道是在思念情人?”

    将士以为自己开的玩笑不会得到霍西陵的回复,甚至还要被打一顿,但是她没想到霍西陵居然回头笑着对他道:“是。”

    将士:……见鬼了,霍小将军居然会笑。

    第175章

    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一直是游奉云心腹大患的藩王们尽数被铲除,齐王、胶东王、胶西王、赵王尽数伏诛,国除。楚王广陵王杀齐王投降有功贬为庶人,国除。鲁王因为参与谋反,被迫自杀,封国由几个儿子继承。济北王因为被自己郎中令胁迫的缘故未参与叛乱并且出兵抵抗叛军,留下了性命,保留了爵位,但是封地被削去了大半。

    总之,这一次由游奉云自导自演的削藩获得了极其圆满的成功,而且此刻的突厥正处在内乱之中,几个王子和突厥可汗的兄弟争得你死我活,又是将突厥的实力削弱了一波。

    等到来年开春,游奉云对突厥动兵的计划便可以开始了。

    这一日,天上下着纷纷的小雪,东宫之中已经燃起了暖暖的炭盆,游玉岁披着身上的雪白狐裘坐在床边看着霍西陵写给自己的信。

    短短几行字硬是让游玉岁看了一炷香的时间,然后才露出小小的笑容来。

    “算算时间,西陵明天就到长安了吧。”游玉岁看着旁边准备让他喝药的崔宴道。

    崔宴闻言道:“他可算回来了。”

    被迫照顾游玉岁的崔宴仿佛看见了希望的曙光,现在他就一个念头霍西陵快点回来照顾娇贵的太子殿下。

    “孤明天要去城门迎接他!”游玉岁手里小小的信纸放进了自己床边的盒子里道。

    “殿下,先把今日的药喝了。”崔宴将药碗递到了游玉岁的面前道,“今日喝完,明日留可以不用喝了。”

    因为太子殿下的镇定剂明日便要回来了,崔宴也就不用辛辛苦苦地每天熬药了。

    游玉岁闻言点了点头,伸手将药碗接过,然后将里面的汤碗一饮而尽。

    喝完药没过多久,游玉岁便觉得犯困,他忍不住向崔宴问道:“崔宴,为什么喝了你的药,孤总是很困,对外界的感知好像也很微弱?”

    游玉岁委屈地用手指捏住自己的身上地斗篷,看着崔宴的目光带着一种易碎的感觉。

    仿佛现在的游玉岁就是一个极其美丽易碎的幻梦,旁人伸手轻轻一戳,他就没了。

    崔宴叹息,如果不是因为游玉岁几次心神受损,情绪几度崩溃,他也不会用这种镇定心神的药来削弱游玉岁对外面的感知。

    无论如何,太子都承受不住再一次情绪崩溃了,崔宴怕他会死或者疯掉。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