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袁滂后,张温又是一声叹息。
身旁的老奴不解的问道:“大人为何又叹气?是袁大人说的那样,大人为了送走了孙将军自断臂膀而叹息么?”
张温看着这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老奴,笑着摇了摇头却并不回答,心中叹道:“送走了孙坚并不可惜,这孙坚乃是朝廷难得的一员虎将,如今正值多事之秋,用在哪里不是用,未必非得在这西凉与董卓斗个你死我活。只是自己能保全的了一个孙坚,却怕是保全不了这大汉大好的万里江山啊!”
此时,他又想起了张玄那日的一番话来,“天下寇贼云起,岂不因黄门常侍无道之故故乎?今明公总天下威重,握六师之要,如能引兵向东诛斩宦官,翦除中官,解天下之倒悬,报海内之怨毒,然后显用隐逸忠正之士,则边章、韩遂之徒宛转股掌之上矣。”“事行则为福,不行则为贼。今与公长辞矣。”
放眼窗外,一如当日,天空中灰蒙蒙的乌云层层叠叠、层层叠叠压的人喘不过起来。
这该死的鬼天气!
两日后校场点卯之时,张温只字未提起兵讨贼之事,这让董卓觉得十分的意外,他原本想着借起兵之事除去孙坚,如今这计划落了空,还有这跟张温沆瀣一气,总是叫嚷着要出兵平叛的孙坚,今天居然没来应卯!
不过他觉得上天还是向着他的,原先的计划落了空,但不来应卯却也是个杀头的死罪,不是爱讲“穰苴斩庄贾,魏绛戮杨干”的故事么,那我今日就当着三军将士之面来讲讲这两个故事,此翻定当砍下你的狗头!江东猛虎?我呸!
心中计较已经,董卓抱拳对着点将台上的张温一拱手,问道:“今日怎不参军从事孙文台将军?听说那日孙将军跟将军讲‘穰苴斩庄贾,魏绛戮杨干’之故事,末将乃是边地武夫不曾读过什么书,本想今日向其讨教一二。”
在场的一干文武将校听罢,心中都不免替孙坚捏起一把汗来,听说那日孙坚指陈董卓三条罪状,正是借着此二则典故力谏车骑将军诛斩董卓的,想不到如今这把柄倒却反落在了董卓的手里,看来孙坚今日凶多吉少了!
一众人有替孙坚担忧的,也有好奇这孙坚操练日日勤奋,最盼着出兵平叛的也是这孙坚,如何今日出兵之日却未来应卯?
张温却是淡定从容的很,只是不等张温开口回答,那董卓又借着说道:“莫不是这孙将军怕老夫愚钝,听不懂言语说教,故而直接做给老夫看不成,啊?哈哈哈哈~”
董卓一笑,他麾下的那一众西凉兵将都跟着哄笑,集体大声叫嚷着: “将那孙坚小儿绑来正法!将那孙坚小儿绑来正法!”
那样子是得意至极!猖狂至极!
而张温却也不恼,等这一众的西凉兵们笑够了、嚷够了、闹够了,张温这才不急不缓的说道:“众位将士有所不知,参军从事孙文台将军朝廷另有重任委派,被拜为议郎,此时已奉诏前往京都洛阳矣!”
众文武将校听了均一脸狐疑,不过多半都松下一口气来,这孙坚总算是又逃过一劫!紧接着又纷纷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而董卓却只是不信,其实也并不是不信,而是他不甘心,精心谋划眼看着已经被自己攥在手心里一下便可捏死的“臭虫”竟然又跑了!于是大声喝问道:“将军这么说不会是有心包庇吧,朝廷诏令在哪里?”说罢伸出了手来问张温讨要,他要眼见为实!
任谁都知道,车骑将军在这点卯之时,当着全军将士的面宣布的这消息,那岂能有假?有道是军中无戏言,车骑将军又岂能为了包庇一个参军从事而欺狂众人?更何况这说的还是朝廷的诏命,这朝廷的诏命那就是皇上的圣旨,皇上的圣旨那胡编?假传圣旨那又是个什么罪名?所以就是连董卓自己都觉得自己这么做有些多此一举。
但就是这连董卓自己也觉得多此一举的讨要,却将张温给难住了。
张温是没有假传圣旨,但此次的人事调动却是有些特殊,因为时间上比较仓促,他没有亲自上书给朝廷,而是飞鸽传书给远在京都洛阳的家人,让他们将书信转交给司徒袁隗,由袁隗代为举荐,将孙坚调离这长安的平叛大军。
然而飞鸽传书再快,又怎奈何时间的仓促,昨日夜里能收到朝廷同意召回孙坚的消息已是万幸,而正式的诏书由官道送来只怕没十天半月是到不了的,现在董卓讨要,这又如何拿得出来?!
张温心急如焚,却只能强作镇定,脑中则非速的思索着应对的策略,只是一时间却也想不出什么合适的说辞来!台下一众将士见张温迟迟拿不出诏书来,也都开始议论纷纷了起来,由原本的嘲笑董卓多此一举,到也开始渐渐怀疑,猜测这其中可能有的一些猫腻来。
正在张温骑虎难下之时,小场外突然跑进来一个小校,手中高举着一小块帛书高声喊道:“报~~~皇上手谕!”
众人给这小校让出一条道来。
张温跪接了手谕,翻开一看,心中大叫:“幸哉!”
这帛书上面写得正是朝廷征召孙坚的诏令,正式下达给孙坚的诏书将在京都洛阳等着孙坚,而这给张温的手谕是袁隗特意替张温从皇帝刘宏处讨要后飞鸽传书送来的,就是为了以防万一董卓讨要,结果还真派上的大用处。
张温看完了帛书,伸手递还给小校,示意他讲帛书送与董卓观看。
董卓从小校的手一把夺过帛书后还狠狠地一脚踢翻了那送书的小校,口中骂道:“他妈的狗屁的手谕,岂有如此巧事?!”
但他这话没有骂道一半便大惊了失色,双膝普通跪地,将帛书高举过头顶,口中大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饶是董卓这西北狼再嚣张,此时却也还不敢对皇帝陛下有丝毫的不敬。而一众的文武将校见董卓下跪山呼万岁,知道这定是皇上手谕无疑,忙也跟着跪地山呼。
张温见此忙趁热打铁,对着董卓说道:“参军从事孙坚虽去往了京都洛阳,但我还在,都乡侯(董卓)如欲听‘穰苴斩庄贾,魏绛戮杨干’之典故,我也以说与你听,在场的众将士也不妨一同听上一听……”
这董卓又岂会不懂这“穰苴斩庄贾,魏绛戮杨干”说得是什么?不然他也不会装傻充愣的非要借着这个典故来弄死孙坚,但只是这会儿在圣旨的威压之下,他也只能静静的洗耳恭听。
借着点卯说故事张温算是暂时压制了董卓飞扬跋扈的嚣张气焰,让他在很长时间内都不敢再生事端。而长安的平叛大军却因走了孙坚这员虎将,张温也不敢再提什么出兵平叛之事,只如董卓先前所说那般,守着西京长安城,借着这高墙坚城将叛军挡在这中原之外。
参军从事孙坚奉诏入朝,被拜为议郎,随后又被命为长沙太守,击讨长沙贼匡星,平叛后因讨贼之功被封为乌程侯,当然此又是后话了。
身旁的老奴不解的问道:“大人为何又叹气?是袁大人说的那样,大人为了送走了孙将军自断臂膀而叹息么?”
张温看着这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老奴,笑着摇了摇头却并不回答,心中叹道:“送走了孙坚并不可惜,这孙坚乃是朝廷难得的一员虎将,如今正值多事之秋,用在哪里不是用,未必非得在这西凉与董卓斗个你死我活。只是自己能保全的了一个孙坚,却怕是保全不了这大汉大好的万里江山啊!”
此时,他又想起了张玄那日的一番话来,“天下寇贼云起,岂不因黄门常侍无道之故故乎?今明公总天下威重,握六师之要,如能引兵向东诛斩宦官,翦除中官,解天下之倒悬,报海内之怨毒,然后显用隐逸忠正之士,则边章、韩遂之徒宛转股掌之上矣。”“事行则为福,不行则为贼。今与公长辞矣。”
放眼窗外,一如当日,天空中灰蒙蒙的乌云层层叠叠、层层叠叠压的人喘不过起来。
这该死的鬼天气!
两日后校场点卯之时,张温只字未提起兵讨贼之事,这让董卓觉得十分的意外,他原本想着借起兵之事除去孙坚,如今这计划落了空,还有这跟张温沆瀣一气,总是叫嚷着要出兵平叛的孙坚,今天居然没来应卯!
不过他觉得上天还是向着他的,原先的计划落了空,但不来应卯却也是个杀头的死罪,不是爱讲“穰苴斩庄贾,魏绛戮杨干”的故事么,那我今日就当着三军将士之面来讲讲这两个故事,此翻定当砍下你的狗头!江东猛虎?我呸!
心中计较已经,董卓抱拳对着点将台上的张温一拱手,问道:“今日怎不参军从事孙文台将军?听说那日孙将军跟将军讲‘穰苴斩庄贾,魏绛戮杨干’之故事,末将乃是边地武夫不曾读过什么书,本想今日向其讨教一二。”
在场的一干文武将校听罢,心中都不免替孙坚捏起一把汗来,听说那日孙坚指陈董卓三条罪状,正是借着此二则典故力谏车骑将军诛斩董卓的,想不到如今这把柄倒却反落在了董卓的手里,看来孙坚今日凶多吉少了!
一众人有替孙坚担忧的,也有好奇这孙坚操练日日勤奋,最盼着出兵平叛的也是这孙坚,如何今日出兵之日却未来应卯?
张温却是淡定从容的很,只是不等张温开口回答,那董卓又借着说道:“莫不是这孙将军怕老夫愚钝,听不懂言语说教,故而直接做给老夫看不成,啊?哈哈哈哈~”
董卓一笑,他麾下的那一众西凉兵将都跟着哄笑,集体大声叫嚷着: “将那孙坚小儿绑来正法!将那孙坚小儿绑来正法!”
那样子是得意至极!猖狂至极!
而张温却也不恼,等这一众的西凉兵们笑够了、嚷够了、闹够了,张温这才不急不缓的说道:“众位将士有所不知,参军从事孙文台将军朝廷另有重任委派,被拜为议郎,此时已奉诏前往京都洛阳矣!”
众文武将校听了均一脸狐疑,不过多半都松下一口气来,这孙坚总算是又逃过一劫!紧接着又纷纷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而董卓却只是不信,其实也并不是不信,而是他不甘心,精心谋划眼看着已经被自己攥在手心里一下便可捏死的“臭虫”竟然又跑了!于是大声喝问道:“将军这么说不会是有心包庇吧,朝廷诏令在哪里?”说罢伸出了手来问张温讨要,他要眼见为实!
任谁都知道,车骑将军在这点卯之时,当着全军将士的面宣布的这消息,那岂能有假?有道是军中无戏言,车骑将军又岂能为了包庇一个参军从事而欺狂众人?更何况这说的还是朝廷的诏命,这朝廷的诏命那就是皇上的圣旨,皇上的圣旨那胡编?假传圣旨那又是个什么罪名?所以就是连董卓自己都觉得自己这么做有些多此一举。
但就是这连董卓自己也觉得多此一举的讨要,却将张温给难住了。
张温是没有假传圣旨,但此次的人事调动却是有些特殊,因为时间上比较仓促,他没有亲自上书给朝廷,而是飞鸽传书给远在京都洛阳的家人,让他们将书信转交给司徒袁隗,由袁隗代为举荐,将孙坚调离这长安的平叛大军。
然而飞鸽传书再快,又怎奈何时间的仓促,昨日夜里能收到朝廷同意召回孙坚的消息已是万幸,而正式的诏书由官道送来只怕没十天半月是到不了的,现在董卓讨要,这又如何拿得出来?!
张温心急如焚,却只能强作镇定,脑中则非速的思索着应对的策略,只是一时间却也想不出什么合适的说辞来!台下一众将士见张温迟迟拿不出诏书来,也都开始议论纷纷了起来,由原本的嘲笑董卓多此一举,到也开始渐渐怀疑,猜测这其中可能有的一些猫腻来。
正在张温骑虎难下之时,小场外突然跑进来一个小校,手中高举着一小块帛书高声喊道:“报~~~皇上手谕!”
众人给这小校让出一条道来。
张温跪接了手谕,翻开一看,心中大叫:“幸哉!”
这帛书上面写得正是朝廷征召孙坚的诏令,正式下达给孙坚的诏书将在京都洛阳等着孙坚,而这给张温的手谕是袁隗特意替张温从皇帝刘宏处讨要后飞鸽传书送来的,就是为了以防万一董卓讨要,结果还真派上的大用处。
张温看完了帛书,伸手递还给小校,示意他讲帛书送与董卓观看。
董卓从小校的手一把夺过帛书后还狠狠地一脚踢翻了那送书的小校,口中骂道:“他妈的狗屁的手谕,岂有如此巧事?!”
但他这话没有骂道一半便大惊了失色,双膝普通跪地,将帛书高举过头顶,口中大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饶是董卓这西北狼再嚣张,此时却也还不敢对皇帝陛下有丝毫的不敬。而一众的文武将校见董卓下跪山呼万岁,知道这定是皇上手谕无疑,忙也跟着跪地山呼。
张温见此忙趁热打铁,对着董卓说道:“参军从事孙坚虽去往了京都洛阳,但我还在,都乡侯(董卓)如欲听‘穰苴斩庄贾,魏绛戮杨干’之典故,我也以说与你听,在场的众将士也不妨一同听上一听……”
这董卓又岂会不懂这“穰苴斩庄贾,魏绛戮杨干”说得是什么?不然他也不会装傻充愣的非要借着这个典故来弄死孙坚,但只是这会儿在圣旨的威压之下,他也只能静静的洗耳恭听。
借着点卯说故事张温算是暂时压制了董卓飞扬跋扈的嚣张气焰,让他在很长时间内都不敢再生事端。而长安的平叛大军却因走了孙坚这员虎将,张温也不敢再提什么出兵平叛之事,只如董卓先前所说那般,守着西京长安城,借着这高墙坚城将叛军挡在这中原之外。
参军从事孙坚奉诏入朝,被拜为议郎,随后又被命为长沙太守,击讨长沙贼匡星,平叛后因讨贼之功被封为乌程侯,当然此又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