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里正捏着一柄旱烟枪,深锁着眉头沉思了片刻后道:“按理说,这礼要亲自送到县主她手里才对,不过绥海实在是太远了。”
这么远,一来一去,这个花费肯定不小。
虽说村里的村民现在日子都比以前好过了,但农村人,赚的每一个铜板都不容易,每一个铜板都是用汗水拼搏出来的。让这么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消耗在路途上,只怕没有几家人舍得。
他顿了片刻后道:“要不我们凑合凑合,看送个什么礼,去庄子上交给管事,让管事帮忙递过去?”
夏箐箐在林州还有不少的产业,每过一段时间,庄子上就有管事往绥海去送账本,又或者为了坊子里的事请教夏箐箐,找她拿主意。
在王里正看来,这是省钱又省事的好办法,但有的村民却不同意,听了立马反对道:“那怎么行?让管事把东西送过去,哪里能显出我们的诚意?”
站出来的是赵钱氏,她早就眼热张春一家搬去了绥海,也想找机会跟着搬过去。只可惜后来夏箐箐回村里的次数越来越少,她一直没有找到机会。而有关夏箐箐和傅子蘅在绥海的消息,却是源源不断地传回来。
她听说夏箐箐在绥海,带着老百姓养虾养蟹,还开了不少的坊子,街上卖得最贵的胭脂,是夏箐箐的坊子生产的,还有那什么能防水的胶鞋,也是她的坊子里做出来的……
手上这么多的产业,肯定需要不少人打理吧?那张春一家,不知道如何了!
赵钱氏心里存了小心思,在马家集干活的时候,也就越发地注意打探绥海那边的消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倒还真给她打探到了,听说张春男人跟着夏箐箐,如今已成了小管事,家里还在绥海城里头买了宅子后,她心就像给蚂蚁翻来覆去撕咬一般,一刻也静不下来。
如今听到夏箐箐被皇帝亲封为县主,而傅子蘅又是大将军,这样的达官贵人,她以前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在她有生之年能亲眼见到,而且这人曾经还跟她住过一个村子。
要能跟着她们,以后她们稍微提携一下,她老赵家的子孙后代都不用发愁了。
同赵钱氏存了一样心思的不少,她一说话,就有人附和道:“赵嫂子说得不错,我们什么样的家庭?那傅娘子又什么样的人家?我们就是掏光了家底去送礼,人家也不一定看得上眼啊?
这啊,关键是看这一份心。俗话说得好,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要我说,我们怎么也该往绥海走一趟才是。”
王里正没好气道:“既然你们都有了主意,还来问我做啥?你们自己去不就得了!”
赵钱氏打了个哈哈,道:“我们这不是没出过远门,找不到路吗?再说了,这事还要王里正你老人家带头才像样嘛!”
王里正可不上她的当,拉长着脸道:“我这半截身子进了土的糟老头,就不去凑那热闹了,你们要去就自个儿去吧!”
“她王大叔,你咋个这么说呢?你还年轻着呢,什么半截身子进了土不进了土的?”钱氏笑呵呵道:“你家庆生也在绥海吧?你说这孩子,都多久没回家了?你也不想去看看他?你这跟我们一起去,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
说到自家孙子,王里正还真是有些意动,但想到赵钱氏和那几个吵着要去绥海的媳妇都是不省心的,要是由他带头领着去绥海,到时候惹了麻烦,讨了夏箐箐的嫌,说不得倒还影响他孙子前程,又按捺下了内心的冲动,板着脸道:“庆生在绥海那是替傅将军办事,又不是在那玩,我去做什么?不去不去!”
赵钱氏又游说了一通,但王里正说什么都不肯跟着一起去绥海,最后说得赵钱氏口干舌燥,心里头也冒火,气冲冲地走了,转头去游说王村长。
反正村里头在傅子蘅手下做事的也不止那王庆生一人,人王村长家的儿子也还在绥海呢。
连村里人都知道的消息,柳氏、傅博凯等人,自然也听说了夏箐箐被封县主的消息。
傅子蘅被亲封为大将军,镇守绥海的时候,柳氏便气得要死。她一直以傅博凯看重两儿子,要将家底都传给两儿子为自豪。
可不想傅子蘅进了军营之后,就像走了泼天大运一样,那官位直线往上升。而被她们看不起的农女,生意也越做越大,老傅家的那点产业,与她手底下那些铺子作坊比起来,简直不能看。
这已经够她酸够她气的了,万万没有想到她竟然还能被封为县主,县主啊,那可是皇室女子才有的称号,她一个农女,凭什么能被封县主的称号?
柳氏心里嫉恨不平得要死,但偏偏却一点办法都没有。眼看着傅子蘅和夏箐箐越过越好,地位越来越高,她也没有勇气再与之作对了,如今只想着如何修复两家的关系,希望儿孙们也能跟着沾沾光。
这个时候,她不免有些埋怨傅博凯,当时为什么要同意傅子蘅出宗出族,如果没有出宗族的话,用宗族来压他,为了名声,他就是再不愿意,也得给宗族一个面子,如今这样……
她脑子一转,又想,如今虽没有宗族可以压他,但傅博凯到底是他爹,养了他这么多年,去了他家里头,难道他还敢将他们赶出去不成?
这样想着,柳氏的心也定了下来,找了傅博凯道:“听说你三郎的媳妇被封为县主了,这天大的喜事,我们当然父母的总该表示表示,你说是不是?”
实际上傅博凯除了听说夏箐箐被封县主的消息外,还听说了不少京里传出来的消息。
虽然从最后得到的消息来看,韩启勋还没有将傅子蘅给认回去,也不知道傅子蘅到底是不是他的儿子,但是那消息传得有板有眼的,再加上他自己清楚,傅子蘅并不是他的儿子。
他早已在心里认定了,傅子蘅就是韩勋的儿子。
这么远,一来一去,这个花费肯定不小。
虽说村里的村民现在日子都比以前好过了,但农村人,赚的每一个铜板都不容易,每一个铜板都是用汗水拼搏出来的。让这么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消耗在路途上,只怕没有几家人舍得。
他顿了片刻后道:“要不我们凑合凑合,看送个什么礼,去庄子上交给管事,让管事帮忙递过去?”
夏箐箐在林州还有不少的产业,每过一段时间,庄子上就有管事往绥海去送账本,又或者为了坊子里的事请教夏箐箐,找她拿主意。
在王里正看来,这是省钱又省事的好办法,但有的村民却不同意,听了立马反对道:“那怎么行?让管事把东西送过去,哪里能显出我们的诚意?”
站出来的是赵钱氏,她早就眼热张春一家搬去了绥海,也想找机会跟着搬过去。只可惜后来夏箐箐回村里的次数越来越少,她一直没有找到机会。而有关夏箐箐和傅子蘅在绥海的消息,却是源源不断地传回来。
她听说夏箐箐在绥海,带着老百姓养虾养蟹,还开了不少的坊子,街上卖得最贵的胭脂,是夏箐箐的坊子生产的,还有那什么能防水的胶鞋,也是她的坊子里做出来的……
手上这么多的产业,肯定需要不少人打理吧?那张春一家,不知道如何了!
赵钱氏心里存了小心思,在马家集干活的时候,也就越发地注意打探绥海那边的消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倒还真给她打探到了,听说张春男人跟着夏箐箐,如今已成了小管事,家里还在绥海城里头买了宅子后,她心就像给蚂蚁翻来覆去撕咬一般,一刻也静不下来。
如今听到夏箐箐被皇帝亲封为县主,而傅子蘅又是大将军,这样的达官贵人,她以前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在她有生之年能亲眼见到,而且这人曾经还跟她住过一个村子。
要能跟着她们,以后她们稍微提携一下,她老赵家的子孙后代都不用发愁了。
同赵钱氏存了一样心思的不少,她一说话,就有人附和道:“赵嫂子说得不错,我们什么样的家庭?那傅娘子又什么样的人家?我们就是掏光了家底去送礼,人家也不一定看得上眼啊?
这啊,关键是看这一份心。俗话说得好,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要我说,我们怎么也该往绥海走一趟才是。”
王里正没好气道:“既然你们都有了主意,还来问我做啥?你们自己去不就得了!”
赵钱氏打了个哈哈,道:“我们这不是没出过远门,找不到路吗?再说了,这事还要王里正你老人家带头才像样嘛!”
王里正可不上她的当,拉长着脸道:“我这半截身子进了土的糟老头,就不去凑那热闹了,你们要去就自个儿去吧!”
“她王大叔,你咋个这么说呢?你还年轻着呢,什么半截身子进了土不进了土的?”钱氏笑呵呵道:“你家庆生也在绥海吧?你说这孩子,都多久没回家了?你也不想去看看他?你这跟我们一起去,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
说到自家孙子,王里正还真是有些意动,但想到赵钱氏和那几个吵着要去绥海的媳妇都是不省心的,要是由他带头领着去绥海,到时候惹了麻烦,讨了夏箐箐的嫌,说不得倒还影响他孙子前程,又按捺下了内心的冲动,板着脸道:“庆生在绥海那是替傅将军办事,又不是在那玩,我去做什么?不去不去!”
赵钱氏又游说了一通,但王里正说什么都不肯跟着一起去绥海,最后说得赵钱氏口干舌燥,心里头也冒火,气冲冲地走了,转头去游说王村长。
反正村里头在傅子蘅手下做事的也不止那王庆生一人,人王村长家的儿子也还在绥海呢。
连村里人都知道的消息,柳氏、傅博凯等人,自然也听说了夏箐箐被封县主的消息。
傅子蘅被亲封为大将军,镇守绥海的时候,柳氏便气得要死。她一直以傅博凯看重两儿子,要将家底都传给两儿子为自豪。
可不想傅子蘅进了军营之后,就像走了泼天大运一样,那官位直线往上升。而被她们看不起的农女,生意也越做越大,老傅家的那点产业,与她手底下那些铺子作坊比起来,简直不能看。
这已经够她酸够她气的了,万万没有想到她竟然还能被封为县主,县主啊,那可是皇室女子才有的称号,她一个农女,凭什么能被封县主的称号?
柳氏心里嫉恨不平得要死,但偏偏却一点办法都没有。眼看着傅子蘅和夏箐箐越过越好,地位越来越高,她也没有勇气再与之作对了,如今只想着如何修复两家的关系,希望儿孙们也能跟着沾沾光。
这个时候,她不免有些埋怨傅博凯,当时为什么要同意傅子蘅出宗出族,如果没有出宗族的话,用宗族来压他,为了名声,他就是再不愿意,也得给宗族一个面子,如今这样……
她脑子一转,又想,如今虽没有宗族可以压他,但傅博凯到底是他爹,养了他这么多年,去了他家里头,难道他还敢将他们赶出去不成?
这样想着,柳氏的心也定了下来,找了傅博凯道:“听说你三郎的媳妇被封为县主了,这天大的喜事,我们当然父母的总该表示表示,你说是不是?”
实际上傅博凯除了听说夏箐箐被封县主的消息外,还听说了不少京里传出来的消息。
虽然从最后得到的消息来看,韩启勋还没有将傅子蘅给认回去,也不知道傅子蘅到底是不是他的儿子,但是那消息传得有板有眼的,再加上他自己清楚,傅子蘅并不是他的儿子。
他早已在心里认定了,傅子蘅就是韩勋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