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军突破国军蕰藻浜防线之时,桂军廖磊第21集团军第48军第173师、第174师和第7军第171师等部队驰援抵达淞沪战场投入战斗。
蕴藻浜防线失利,第三战区副司令官顾祝同认为属于中央作战军司令朱绍良指挥问题,便提出中央作战军、左翼作战军一并归属左翼作战军司令陈诚指挥。
陈诚自忖个人成长速度过快,如果在朱绍良之上再接管中央作战军,容易因“侵犯权限”而遭人忌妒和非议,但是当他想到抗战大局,便接受了顾司令的安排。
10月12日凌晨四时,第三战区副司令顾祝同、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兼军训部部长白崇禧专程赶赴安亭镇与陈诚会商桂军使用办法,第一个方案是拟歼灭蕰藻浜南岸日军,并恢复罗店;第二个方案拟侧击蕰藻浜南岸日军,恢复蕰藻浜南岸阵地。但是,考虑到部队的实际战力,最后打算采取第三个方案,那就是先占领大场至陈家行之线,暂时取守势待机。
陈诚参加第三战区这次高层会议,内心比较复杂,其一因为战区职责分工的调整,让他感觉到肩上的责任如山。其二,对于反击日军,战区副司令顾祝同似乎决心并不大,有明显求稳的心态,而陈诚一样对前线国军战力信心不足,这也是第三套方案出炉的主要原因之一。
桂军善于山地作战,在战斗中英勇无匹,首轮突袭之后,往往以一股排山倒海之势对敌冲锋,一举压垮敌人的意志,在中国军队中素有善战之名。
在淞沪前线,已经经过了两个多月的鏖战,国军中央军等主力部队已经经过数次整补,每次整补都是因为部队被打残,补充的兵员多是地方保安团,部队早已元气大伤,战斗力早已不复往日。在这个时候,一支崭新的部队、一支素有“钢军”之称的桂军驰援淞沪战场,无疑给全军上下注入了一支强心剂。桂军,这一支生力军的到来稳定了军心,同样也极大地鼓舞了前线部队的士气。
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兼军训部部长白崇禧出身桂系,是一个具有超人的记忆与胆识的人,他长于深谋远略,善于捕捉战场信息,用兵机巧百变,在国民党将领中素有“小诸葛”、“白狐狸”的雅号。他和李宗仁都是桂系的灵魂人物,两人多年来一路合作无间,号称“李白”,若论对桂军的影响力,他仅在李宗仁之下。与蒋委员长素来不和的桂系,因为抗战双方重新密切合作,走上共同抗战的道路。
当桂军主力第21集团军开赴上海之后,白崇禧似乎变得更有底气,他的言语中对桂军露出了些许期待,也正是他力主反攻,还亲自跑到前方指挥。这次会议,白崇禧摆明了要给桂军争面子的想法,让桂军的突击打小鬼子一个措手不及。当然,与会的所有人都希望桂军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有所斩获,给小鬼子狠狠地来一个教训,也正好借此提升前线国军士气。
这次作战会议召开了将近3个小时,早上七时顾祝同、白崇禧一行才动身返回苏州。
10月6日,国联决议召开《九国公约》签字国会议讨论中日冲突问题。16日,比利时向有关19国发出了邀请函,初定10月30日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得知这一消息,蒋介石委员长非常高兴,他希望国军不仅要坚守上海,而且还要在布鲁塞尔会议召开之际,淞沪战场能够取得较好的战线,展现中国政府和中国军队的良好形象。正是因为这一消息,让国军统帅部更加服从外交政略,忽视了一线军队接连出现局部溃败的实际情况。
10月16日午间1时,蒋介石委员长偕夫人宋美龄与李宗仁、白崇禧、李品仙一行抵苏州张家花园,召开第三战区高级军官作战会议,听取了淞沪战区敌我情况及军事部署的汇报,否定了“取守势待机”的保守方案,决定从蕰藻浜主动出击。
次日下午三时,陈诚谒见蒋委员长。蒋委员长专门和他谈到如何让上海战事维持到明年春天,因为美国罗斯福总统专门问及这个问题。听到这话,陈诚内心暗暗震惊。他知道,因为出于政治和外交上的需要,国军防线一直设在日军舰炮、地炮火力控制范围之内,除此之外,日军还占有绝对的制空权,随时可以打击国军任何一支地面部队,这是国军伤亡重大的主要原因,第三战区的高级将领们早已都察觉到,当下的国军已经难以抵抗日军强大的地面和空中火力优势,即使是凭借巨大的伤亡代价,仍然难以阻挡日军优势火力。
陈诚没有想到,美国方面的态度对蒋委员长影响如此之大。但是,对于领袖的威信,他是最忠实的拥护者,而对于领袖的决定,他同样是最忠实的拥护者。从话语里,他已经洞悉了蒋委员长的真实意图,更何况之前的会议已经有了结论。只是,陈诚没有想到领袖竟然想让淞沪前线的国军将士坚持到明年春天。尽管只是这么一句问话,陈诚便领会到领袖的真正的意图。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并没有说出内心的疑问。在国军中,大家都说陈诚是“小蒋委员长”,也只有他或许能够改变蒋委员长的想法与决定。但是,因为出于对领袖的拥护与支持,陈诚并没有直言内心的想法与前线的实际。这样,围绕蕰藻浜防线的争夺,对日军的大反击,由此正式揭开。
离开第11师指挥部,杨安一行十人已经从泥猴子又变成了着装齐整的国军。在师部传令兵带领下,这一行人中,杨安无疑是最耀眼的一个,他换上了少尉领章的军服,驳壳枪、日式望远镜、防毒面具、日式军官皮包,还有工兵锹。
披挂全副武装的杨安,尽管脸上仍有几分稚嫩,却是英气逼人,引来众人的眼羡。
先前给杨安一行领路的下士,见证了杨安成长的过程,他没有想到这个杨安不仅枪法如神,而且运气竟然好到了爆棚,先是顺利地解了梅参谋长的围,受到梅参谋长这个戴着将星大官的喜欢,到了师部还受到了师长的青眼有加。还没有走出师部,他就想着套近乎。当然,在这有了今天没有明天的战场,他并不是要拍长官的马屁,主要还是因为射手的魅力,因为军队崇尚强者和勇者。刚走出师部不远,下士跑到杨安跟前,自来熟似地招呼:“杨排长,俺叫田埂,村里的先生说就是稻田的田,田埂的埂,是营部的。以后有什么需要,就吱一声!”
突然听到别人这样称呼自己,再加上他这样介绍自己的名字,杨安微微一怔,旋即露出了微笑,淡淡地说道:“谢谢!今天要不是你相信我,要不是你及时把枪给我,还不知道是什么结果?”
“在今天那种情况,枪在俺手里,也就是一根烧火棍!在你手里那才叫枪!”
“杨安,当官了,发了饷要请客!”白万是这群人中略知杨安底细的人,早前已经有过交道,在杨安面前也没有丝毫客气。
“白万!没大没小的!要喊排长!”曹有根不满白万直呼杨安大名,拉着脸低声吼道。
“没事的,根叔!”杨安笑着说道。
“怎么没事?你现在是军官是长官,是要带兵打仗的,上下有别的规矩不能坏!”说罢,曹有根眼睛一扫,又盯了一眼白万。
白万似乎并不买帐,脖子一伸,做了一个鬼脸,笑着回应道:“根叔,俺们和杨安是同生共死的兄弟,这上了前线,鬼才知道还有多少日子,哪里还讲究虚头八脑的那一套!”
“你个混小子!”根叔一边骂人,一边扬起手中的工兵锹,就要拍上去。
白万得意地撒腿就跑,带起两脚泥甩在身后。没跑几步,似乎发现了什么,便回身看向腿后,突然看到崭新的军裤上沾满了泥水,顿时心痛不已。
看到白万心痛的模样,众人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在这宽松的氛围之中,没有一个人意识到一场大仗恶仗即将到来。
蕴藻浜防线失利,第三战区副司令官顾祝同认为属于中央作战军司令朱绍良指挥问题,便提出中央作战军、左翼作战军一并归属左翼作战军司令陈诚指挥。
陈诚自忖个人成长速度过快,如果在朱绍良之上再接管中央作战军,容易因“侵犯权限”而遭人忌妒和非议,但是当他想到抗战大局,便接受了顾司令的安排。
10月12日凌晨四时,第三战区副司令顾祝同、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兼军训部部长白崇禧专程赶赴安亭镇与陈诚会商桂军使用办法,第一个方案是拟歼灭蕰藻浜南岸日军,并恢复罗店;第二个方案拟侧击蕰藻浜南岸日军,恢复蕰藻浜南岸阵地。但是,考虑到部队的实际战力,最后打算采取第三个方案,那就是先占领大场至陈家行之线,暂时取守势待机。
陈诚参加第三战区这次高层会议,内心比较复杂,其一因为战区职责分工的调整,让他感觉到肩上的责任如山。其二,对于反击日军,战区副司令顾祝同似乎决心并不大,有明显求稳的心态,而陈诚一样对前线国军战力信心不足,这也是第三套方案出炉的主要原因之一。
桂军善于山地作战,在战斗中英勇无匹,首轮突袭之后,往往以一股排山倒海之势对敌冲锋,一举压垮敌人的意志,在中国军队中素有善战之名。
在淞沪前线,已经经过了两个多月的鏖战,国军中央军等主力部队已经经过数次整补,每次整补都是因为部队被打残,补充的兵员多是地方保安团,部队早已元气大伤,战斗力早已不复往日。在这个时候,一支崭新的部队、一支素有“钢军”之称的桂军驰援淞沪战场,无疑给全军上下注入了一支强心剂。桂军,这一支生力军的到来稳定了军心,同样也极大地鼓舞了前线部队的士气。
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兼军训部部长白崇禧出身桂系,是一个具有超人的记忆与胆识的人,他长于深谋远略,善于捕捉战场信息,用兵机巧百变,在国民党将领中素有“小诸葛”、“白狐狸”的雅号。他和李宗仁都是桂系的灵魂人物,两人多年来一路合作无间,号称“李白”,若论对桂军的影响力,他仅在李宗仁之下。与蒋委员长素来不和的桂系,因为抗战双方重新密切合作,走上共同抗战的道路。
当桂军主力第21集团军开赴上海之后,白崇禧似乎变得更有底气,他的言语中对桂军露出了些许期待,也正是他力主反攻,还亲自跑到前方指挥。这次会议,白崇禧摆明了要给桂军争面子的想法,让桂军的突击打小鬼子一个措手不及。当然,与会的所有人都希望桂军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有所斩获,给小鬼子狠狠地来一个教训,也正好借此提升前线国军士气。
这次作战会议召开了将近3个小时,早上七时顾祝同、白崇禧一行才动身返回苏州。
10月6日,国联决议召开《九国公约》签字国会议讨论中日冲突问题。16日,比利时向有关19国发出了邀请函,初定10月30日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得知这一消息,蒋介石委员长非常高兴,他希望国军不仅要坚守上海,而且还要在布鲁塞尔会议召开之际,淞沪战场能够取得较好的战线,展现中国政府和中国军队的良好形象。正是因为这一消息,让国军统帅部更加服从外交政略,忽视了一线军队接连出现局部溃败的实际情况。
10月16日午间1时,蒋介石委员长偕夫人宋美龄与李宗仁、白崇禧、李品仙一行抵苏州张家花园,召开第三战区高级军官作战会议,听取了淞沪战区敌我情况及军事部署的汇报,否定了“取守势待机”的保守方案,决定从蕰藻浜主动出击。
次日下午三时,陈诚谒见蒋委员长。蒋委员长专门和他谈到如何让上海战事维持到明年春天,因为美国罗斯福总统专门问及这个问题。听到这话,陈诚内心暗暗震惊。他知道,因为出于政治和外交上的需要,国军防线一直设在日军舰炮、地炮火力控制范围之内,除此之外,日军还占有绝对的制空权,随时可以打击国军任何一支地面部队,这是国军伤亡重大的主要原因,第三战区的高级将领们早已都察觉到,当下的国军已经难以抵抗日军强大的地面和空中火力优势,即使是凭借巨大的伤亡代价,仍然难以阻挡日军优势火力。
陈诚没有想到,美国方面的态度对蒋委员长影响如此之大。但是,对于领袖的威信,他是最忠实的拥护者,而对于领袖的决定,他同样是最忠实的拥护者。从话语里,他已经洞悉了蒋委员长的真实意图,更何况之前的会议已经有了结论。只是,陈诚没有想到领袖竟然想让淞沪前线的国军将士坚持到明年春天。尽管只是这么一句问话,陈诚便领会到领袖的真正的意图。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并没有说出内心的疑问。在国军中,大家都说陈诚是“小蒋委员长”,也只有他或许能够改变蒋委员长的想法与决定。但是,因为出于对领袖的拥护与支持,陈诚并没有直言内心的想法与前线的实际。这样,围绕蕰藻浜防线的争夺,对日军的大反击,由此正式揭开。
离开第11师指挥部,杨安一行十人已经从泥猴子又变成了着装齐整的国军。在师部传令兵带领下,这一行人中,杨安无疑是最耀眼的一个,他换上了少尉领章的军服,驳壳枪、日式望远镜、防毒面具、日式军官皮包,还有工兵锹。
披挂全副武装的杨安,尽管脸上仍有几分稚嫩,却是英气逼人,引来众人的眼羡。
先前给杨安一行领路的下士,见证了杨安成长的过程,他没有想到这个杨安不仅枪法如神,而且运气竟然好到了爆棚,先是顺利地解了梅参谋长的围,受到梅参谋长这个戴着将星大官的喜欢,到了师部还受到了师长的青眼有加。还没有走出师部,他就想着套近乎。当然,在这有了今天没有明天的战场,他并不是要拍长官的马屁,主要还是因为射手的魅力,因为军队崇尚强者和勇者。刚走出师部不远,下士跑到杨安跟前,自来熟似地招呼:“杨排长,俺叫田埂,村里的先生说就是稻田的田,田埂的埂,是营部的。以后有什么需要,就吱一声!”
突然听到别人这样称呼自己,再加上他这样介绍自己的名字,杨安微微一怔,旋即露出了微笑,淡淡地说道:“谢谢!今天要不是你相信我,要不是你及时把枪给我,还不知道是什么结果?”
“在今天那种情况,枪在俺手里,也就是一根烧火棍!在你手里那才叫枪!”
“杨安,当官了,发了饷要请客!”白万是这群人中略知杨安底细的人,早前已经有过交道,在杨安面前也没有丝毫客气。
“白万!没大没小的!要喊排长!”曹有根不满白万直呼杨安大名,拉着脸低声吼道。
“没事的,根叔!”杨安笑着说道。
“怎么没事?你现在是军官是长官,是要带兵打仗的,上下有别的规矩不能坏!”说罢,曹有根眼睛一扫,又盯了一眼白万。
白万似乎并不买帐,脖子一伸,做了一个鬼脸,笑着回应道:“根叔,俺们和杨安是同生共死的兄弟,这上了前线,鬼才知道还有多少日子,哪里还讲究虚头八脑的那一套!”
“你个混小子!”根叔一边骂人,一边扬起手中的工兵锹,就要拍上去。
白万得意地撒腿就跑,带起两脚泥甩在身后。没跑几步,似乎发现了什么,便回身看向腿后,突然看到崭新的军裤上沾满了泥水,顿时心痛不已。
看到白万心痛的模样,众人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在这宽松的氛围之中,没有一个人意识到一场大仗恶仗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