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逊素与寇准不协。一日,寇准与温仲舒同出禁中归私第;突遇一狂人迎马首呼万岁。
右羽林大将军、判左金吾王宾故与逊俱事晋邸,逊尝保举宾,雅相厚善,又知逊与准有隙,因奏言:“民迎准马首呼万岁。”
既而逊等奏事,上诘之,准自辨云:“实与仲舒同行,而逊令宾独奏臣。”
逊执宾奏斥准,辞意甚厉,因互发其私,上怒,故贬逊而罢准。
出现上述情况向皇上禀告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上书的王宾是张逊的亲信;张逊与寇准历来不和,常常因为政见不同争论不休;廷争自然不少。
宋太宗为了平息整个事件就把张逊外调,再这个“迎马首”事件本来就是来路不明没有证据;不至于罢免两府高官。
但是寇准认为张逊故意诋毁他,张逊也不退让;两人便在朝堂争论起来,太宗一气之下贬了张逊外调,寇准罢免职务。
这次廷争没多久,寇准在淳化五年被调任京城任参知政事。
当时的宰相是吕端还有两名参知政事是南唐降臣张洎和名声不太好的李昌龄。
这四人寇准办事能力强且人比较霸道,所以基本由寇准了算;其他人也不计较。
寇准提拔官员的时候完全以自己喜好为准,寇准与他的政敌冯拯发生了真宗朝的第一次政治冲突。
冯拯认为寇准提拔官员标准不公平,就上书真宗皇帝;寇准则认为标准没有不合适的地方,都是和宰相商量后决定;因此在朝廷上争论不休,这次的廷争就这样发生了。
最后的结局是寇准被罢官,自此以后寇准就和冯拯结下了梁子。
寇准的行事风格极为高调,话从来不拐弯抹角。
景德元年,辽国入侵北宋,寇准劝皇帝御驾亲征,而王钦若认为辽国势大应该避祸于南方。
寇准认为:谁为陛下画此策者?罪可斩之!这样一句话让王钦若记恨寇准一辈子。
寇准的树敌还没有结束,在整个景德之役和澶渊之盟期间,就是寇准和诸多大臣交恶的时期。
首先他和老冤家冯拯因为真宗是否亲临前线之事发生摩擦。
同时,寇准还得罪了曹利用;二人之后在两府矛盾不断,所以在之后的“寇丁之争”曹利用果断的加入了丁谓的麾下,全力攻击寇准。
寇准再次被罢相之后,接任宰相的是寇准的同年好友王旦。
同时王钦若等饶势力也开始崛起,王旦感受到了这些饶威胁;他开始加紧组建自己的政治阵营,李迪、王曾、杨亿等人被王旦提拔,成为了日后寇准阵营的干将。
在王旦为宰相的时候,朝中虽有廷争但是党争现象没樱
不过像曹利用、陈彭年、林特、丁谓、王钦若之类的人也上升的很快,整治隐患依然形成。
王旦为了避免以后朝廷被人所掌控,提拔了许多正直之人为官,以备将来应付这些人。
这无形中就为后来的“寇丁之争”提供了便利条件,真宗朝的廷争逐渐转向脸争。
王旦因为身体原因于禧元年辞去宰相职务,接任宰相的是王钦若,王钦若在禧二年因为收受贿赂调离京城,这给了寇准回京的机会,随后寇准再次拜相。
这一次和寇准同时进了两府的还有丁谓。丁谓是一个理财高手,很受宋真宗的赏识。
在《丁晋公谈录》中记载真宗封禅泰山之时,询问三司使丁随行军队的粮草是否充足,丁谓详细讲道:“随驾兵马不过十万,人每日请口食米二升半,一日只计米二千五百石。或遇驻跸处所,不过三日,只支米得七千五百石,何处州县无米七千五百石斛斗,往回之间具可有备。”
这里可以看出丁谓的业务能力还是很强的。刚进两府的时候,寇准和丁谓关系还是很和谐的,两人关系交恶是因为一顿饭。
寇准的胡须被汤汁所弄脏,丁谓就帮助寇准擦拭,寇准讥笑丁谓:“参政国之大者,乃为长官拂须也”
寇准在公然诚讥笑丁谓,不顾丁谓的颜面,自此两人就结下梁子。
后来两人都是参知政事,但是寇准干事独断专行,而丁谓又野心很大,两饶矛盾就公开化了。
寇准因为在立后问题上引起刘皇后的极大不满,刘皇后就联合曹利用、丁谓以及钱惟演,“倒寇”集团正式形成。
寇准在真宗有病期间建议让太子监国,防止刘皇后专权。
《龙川别志》这样记载:真宗晚年得风疾,目疑不起,常枕臣者周怀政股,与之谋,欲命太子监国。怀政,东宫官也。出与寇准谋之,遂议立太子废刘氏,黜丁谓等。
但是这次行动泄密,随后丁谓及其同党马上上书皇帝攻击寇准,真宗在钱惟演的劝下罢了寇准的宰相。
宋真宗打算让李迪任宰相,在钱惟演的极力推荐下,丁谓出任了宰相。
至此“寇丁之争”以寇准罢相、丁谓入相而告终。
后来,寇丁两派在朝堂之上你来我往,互相攻击,李迪被罢相以后,朝堂之上成了丁谓一党的下,冯拯、曹利用等进入中枢部门,丁谓一党控制了中枢权力。
仁宗朝,刘皇后变成了刘太后,丁谓一党春风得意,没想到刘太后早就想赶走丁谓等人,寇准一党仅剩的王曾,抓会,扳倒了丁谓等人,自此“寇丁之争”彻底结束,从景德年间开始到宋仁宗乾兴年间长达二十年的两派之争落下了帷幕。
“龙虎榜”与“五鬼”之争,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涉及官员多人,最终的结局是两党成员相继罢免。
不过这次党争却给之后的北宋政局带来了很多影响。
可以是寇准一手开启了北宋党争的先河,随后的仁宗朝,吕夷简、夏竦和范仲淹、欧阳修等人激烈的斗争,双方也从激烈的廷争一步步演化为新党与旧党之争。
王曾搬到丁谓,以“莫须颖的罪名联合刘太后除掉了丁谓,这也开了以言论风评罢免宰相的不良先河,开了宋朝“不道、无将、现任余与罪苦者”的党争模式……
“母后!受儿要下去!”赵受益在刘敏脊背上挣扎起来。
刘敏的回忆被赵受益的叫喊声打断,大她刚才的回忆还是大有裨益;对接下来的庭争、党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刘敏中止回忆,勒住马头跳下马去,将赵受益从脊背上解下来问:“受儿你要下来干甚?”
赵受益站在地上把手向前一指道:“母后你看那是什么?”
刘敏顺着赵受益手指的方向去看,见是一个农夫套着一头牛在犁地,后面跟着一头牛犊“哞哞哞”地啼叫不止。
牛犊的“哞哞哞”啼叫是想吃奶,可是老牛忙着干活没有时间歇下来给它喂奶,牛才跟着犁铧“哞哞哞”地啼叫着抗议。
母牛不能歇下来的原因全是因为农夫,农夫为什么就不能仁慈一点让母牛歇歇乏给牛喂喂奶;农夫有点残忍啊是不是!
但残忍的农夫和忙绿的耕牛却勾勒出一幅精美的田野耕作图,还营造出难得的亲情依恋画。
刘敏在后世时见过耕牛犁地的图景,后世二十一世纪的边远山区至今还在使用直辕犁和曲辕犁。
直辕犁又叫二牛抬杠要两头牛曳拉,曲辕犁则由一头牛曳拉则可。
二牛抬杠在汉朝时就已经出现,曲辕犁则是唐宋时期才应用而生;直辕犁和曲辕犁从本质上讲都是铁犁。
铁犁出现在战国时代,是中国传统农具中最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是农业生产中的耕翻农具。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制度的更迭,犁耕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进步;铁犁的出现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的一大进步。
历史上曾有几百年时间中国在许多方面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领先,犁在社会生产中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并且是中国领先世界的一大优势。
西方人几千年来数百万人以一种消耗体力极大,效率极低的方式犁地;造成时间与精力的极大浪费。
只有中国较早地摆脱劣犁的束缚,当中国犁传到欧洲后;直接导致了欧洲农业革命。
中国犁曾被仿制,同时采用的种子条播机耧车和分行栽培法使欧洲农业革命引发了工业革命;从而导致西方国家成为世界强国。
在农业劳动中,耕田翻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传专门的工具——耒耜在神农氏时戈就已经出现了,其后最基本和通用的犁叫作“阿得犁”仅能开出浅沟,有时也用于土壤疏松。
因为这种农具是全用木料制作,所以没有保存下来。
到了公元前2世纪,大量生产铸铁农具的私人作坊已遍及中国;那时并不缺乏这些先进的铁犁,它们在大多数家庭中并非珍贵之物。
汉代大的官营铸造厂在许多省份建立起来,铁器在百姓中已非常普遍地使用;因此铁犁对人们来已经是非常一般的东西。
铁犁的出现使中国古代农业在其发展史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两汉铁犁影响了我国古代农业长达2000年之久。
铁犁的发明、应用和发展,凝聚了中国人和世界其他各国发明家的心血,并彰显了他们的智慧。
曲辕犁也称江东犁,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江南地区;它是江南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具的创造更新。
犁是人类早期耕地的农具,中国人大约自商代起使用耕牛拉犁;木身石铧。
随着冶铁技术的广泛运用,战国时出现了铁犁铧使农业发展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
唐代曲辕犁的广泛推广,使中国在耕地农具方面达到了鼎盛时期;在技术上足足领先欧洲近千年。
根据唐朝末年着名文学家陆龟蒙《耒耜经》记载,曲辕犁由11个部件组成,即犁铧、犁壁、犁底、压毚(chan)、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
犁铧用以起土,犁壁用于翻土,犁底和压毚用以固定犁头,策额保护犁壁,犁箭和犁评用以调节耕地深浅,犁梢控制宽窄,犁辕短而弯凸,犁盘能转动。
整个犁具有结构合理、使用轻便、回转灵活等特点,它的出现标志着传统的中国犁已基本定型。
刘敏被感动,寻思这样的图景应该让皇子好好看一看;最好让他跟犁地的农夫交流一番,这对赵受益的成长和日后的皇帝生涯大有裨益。
主意拿定,刘敏让卢成玉带领一干随从远远看着不要靠近;她自己则和杨淑妃——杨翠花,带着赵受益向农夫耕作的地方赶去。
刘敏和杨淑妃带着赵受益还没迈出步去,便见火爷爷喊了一声“幺妹儿!”
火爷爷一声幺妹儿的喝喊使刘敏仿佛回到童年时代的柏树林村,回到那个她背着衣服背架子上长波山砍柴时的情景。
刘敏的眼睛不知怎么就湿润了,她定定神看向火爷爷道:“爷爷您要干甚!”
火爷爷现在已经七十多岁,但精神矍铄根本就不像七十多岁的人;倒像五六十岁的年纪。
比火爷爷十岁的梁鼎梁爷爷六十多岁,也是身体强壮;两个老人是刘敏的忠实保镖。
火爷爷见刘敏询问,好不遮掩地:“爷爷跟幺妹儿一起去!”
火爷爷着,便就走到赵受益跟前将他背在背上向前走去。
“老朽也去!”站立一旁的梁鼎扬扬手臂道:“我去给火大哥做个伴儿!”
刘敏见两个老人要跟自已一同去,而且火爷爷已经将赵受益背在背上了;便就没有阻拦。
四个大人一个孩子向耕牛犁地的方向而去。
刘敏边走边看,只见黄河从北边冲撞下来后向东而去;知道这是华洲地面,而南边便是秦岭向东延伸后最高的山峰——华山。
刘敏禁不住对杨淑妃、火爷爷、梁爷爷道:“这里是华洲,寇准寇宰相就是化州人!”
火爷爷背着赵受益在前面走着,听刘敏突然提起寇准来;打住脚步回过头来嘿嘿笑道:“幺妹儿怎么提起寇老西来?”
刘敏莞尔一笑,道:“因为我看见突兀挺立的华山了,寇准犟得就像这座华山啊……”
右羽林大将军、判左金吾王宾故与逊俱事晋邸,逊尝保举宾,雅相厚善,又知逊与准有隙,因奏言:“民迎准马首呼万岁。”
既而逊等奏事,上诘之,准自辨云:“实与仲舒同行,而逊令宾独奏臣。”
逊执宾奏斥准,辞意甚厉,因互发其私,上怒,故贬逊而罢准。
出现上述情况向皇上禀告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上书的王宾是张逊的亲信;张逊与寇准历来不和,常常因为政见不同争论不休;廷争自然不少。
宋太宗为了平息整个事件就把张逊外调,再这个“迎马首”事件本来就是来路不明没有证据;不至于罢免两府高官。
但是寇准认为张逊故意诋毁他,张逊也不退让;两人便在朝堂争论起来,太宗一气之下贬了张逊外调,寇准罢免职务。
这次廷争没多久,寇准在淳化五年被调任京城任参知政事。
当时的宰相是吕端还有两名参知政事是南唐降臣张洎和名声不太好的李昌龄。
这四人寇准办事能力强且人比较霸道,所以基本由寇准了算;其他人也不计较。
寇准提拔官员的时候完全以自己喜好为准,寇准与他的政敌冯拯发生了真宗朝的第一次政治冲突。
冯拯认为寇准提拔官员标准不公平,就上书真宗皇帝;寇准则认为标准没有不合适的地方,都是和宰相商量后决定;因此在朝廷上争论不休,这次的廷争就这样发生了。
最后的结局是寇准被罢官,自此以后寇准就和冯拯结下了梁子。
寇准的行事风格极为高调,话从来不拐弯抹角。
景德元年,辽国入侵北宋,寇准劝皇帝御驾亲征,而王钦若认为辽国势大应该避祸于南方。
寇准认为:谁为陛下画此策者?罪可斩之!这样一句话让王钦若记恨寇准一辈子。
寇准的树敌还没有结束,在整个景德之役和澶渊之盟期间,就是寇准和诸多大臣交恶的时期。
首先他和老冤家冯拯因为真宗是否亲临前线之事发生摩擦。
同时,寇准还得罪了曹利用;二人之后在两府矛盾不断,所以在之后的“寇丁之争”曹利用果断的加入了丁谓的麾下,全力攻击寇准。
寇准再次被罢相之后,接任宰相的是寇准的同年好友王旦。
同时王钦若等饶势力也开始崛起,王旦感受到了这些饶威胁;他开始加紧组建自己的政治阵营,李迪、王曾、杨亿等人被王旦提拔,成为了日后寇准阵营的干将。
在王旦为宰相的时候,朝中虽有廷争但是党争现象没樱
不过像曹利用、陈彭年、林特、丁谓、王钦若之类的人也上升的很快,整治隐患依然形成。
王旦为了避免以后朝廷被人所掌控,提拔了许多正直之人为官,以备将来应付这些人。
这无形中就为后来的“寇丁之争”提供了便利条件,真宗朝的廷争逐渐转向脸争。
王旦因为身体原因于禧元年辞去宰相职务,接任宰相的是王钦若,王钦若在禧二年因为收受贿赂调离京城,这给了寇准回京的机会,随后寇准再次拜相。
这一次和寇准同时进了两府的还有丁谓。丁谓是一个理财高手,很受宋真宗的赏识。
在《丁晋公谈录》中记载真宗封禅泰山之时,询问三司使丁随行军队的粮草是否充足,丁谓详细讲道:“随驾兵马不过十万,人每日请口食米二升半,一日只计米二千五百石。或遇驻跸处所,不过三日,只支米得七千五百石,何处州县无米七千五百石斛斗,往回之间具可有备。”
这里可以看出丁谓的业务能力还是很强的。刚进两府的时候,寇准和丁谓关系还是很和谐的,两人关系交恶是因为一顿饭。
寇准的胡须被汤汁所弄脏,丁谓就帮助寇准擦拭,寇准讥笑丁谓:“参政国之大者,乃为长官拂须也”
寇准在公然诚讥笑丁谓,不顾丁谓的颜面,自此两人就结下梁子。
后来两人都是参知政事,但是寇准干事独断专行,而丁谓又野心很大,两饶矛盾就公开化了。
寇准因为在立后问题上引起刘皇后的极大不满,刘皇后就联合曹利用、丁谓以及钱惟演,“倒寇”集团正式形成。
寇准在真宗有病期间建议让太子监国,防止刘皇后专权。
《龙川别志》这样记载:真宗晚年得风疾,目疑不起,常枕臣者周怀政股,与之谋,欲命太子监国。怀政,东宫官也。出与寇准谋之,遂议立太子废刘氏,黜丁谓等。
但是这次行动泄密,随后丁谓及其同党马上上书皇帝攻击寇准,真宗在钱惟演的劝下罢了寇准的宰相。
宋真宗打算让李迪任宰相,在钱惟演的极力推荐下,丁谓出任了宰相。
至此“寇丁之争”以寇准罢相、丁谓入相而告终。
后来,寇丁两派在朝堂之上你来我往,互相攻击,李迪被罢相以后,朝堂之上成了丁谓一党的下,冯拯、曹利用等进入中枢部门,丁谓一党控制了中枢权力。
仁宗朝,刘皇后变成了刘太后,丁谓一党春风得意,没想到刘太后早就想赶走丁谓等人,寇准一党仅剩的王曾,抓会,扳倒了丁谓等人,自此“寇丁之争”彻底结束,从景德年间开始到宋仁宗乾兴年间长达二十年的两派之争落下了帷幕。
“龙虎榜”与“五鬼”之争,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涉及官员多人,最终的结局是两党成员相继罢免。
不过这次党争却给之后的北宋政局带来了很多影响。
可以是寇准一手开启了北宋党争的先河,随后的仁宗朝,吕夷简、夏竦和范仲淹、欧阳修等人激烈的斗争,双方也从激烈的廷争一步步演化为新党与旧党之争。
王曾搬到丁谓,以“莫须颖的罪名联合刘太后除掉了丁谓,这也开了以言论风评罢免宰相的不良先河,开了宋朝“不道、无将、现任余与罪苦者”的党争模式……
“母后!受儿要下去!”赵受益在刘敏脊背上挣扎起来。
刘敏的回忆被赵受益的叫喊声打断,大她刚才的回忆还是大有裨益;对接下来的庭争、党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刘敏中止回忆,勒住马头跳下马去,将赵受益从脊背上解下来问:“受儿你要下来干甚?”
赵受益站在地上把手向前一指道:“母后你看那是什么?”
刘敏顺着赵受益手指的方向去看,见是一个农夫套着一头牛在犁地,后面跟着一头牛犊“哞哞哞”地啼叫不止。
牛犊的“哞哞哞”啼叫是想吃奶,可是老牛忙着干活没有时间歇下来给它喂奶,牛才跟着犁铧“哞哞哞”地啼叫着抗议。
母牛不能歇下来的原因全是因为农夫,农夫为什么就不能仁慈一点让母牛歇歇乏给牛喂喂奶;农夫有点残忍啊是不是!
但残忍的农夫和忙绿的耕牛却勾勒出一幅精美的田野耕作图,还营造出难得的亲情依恋画。
刘敏在后世时见过耕牛犁地的图景,后世二十一世纪的边远山区至今还在使用直辕犁和曲辕犁。
直辕犁又叫二牛抬杠要两头牛曳拉,曲辕犁则由一头牛曳拉则可。
二牛抬杠在汉朝时就已经出现,曲辕犁则是唐宋时期才应用而生;直辕犁和曲辕犁从本质上讲都是铁犁。
铁犁出现在战国时代,是中国传统农具中最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是农业生产中的耕翻农具。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制度的更迭,犁耕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进步;铁犁的出现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的一大进步。
历史上曾有几百年时间中国在许多方面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领先,犁在社会生产中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并且是中国领先世界的一大优势。
西方人几千年来数百万人以一种消耗体力极大,效率极低的方式犁地;造成时间与精力的极大浪费。
只有中国较早地摆脱劣犁的束缚,当中国犁传到欧洲后;直接导致了欧洲农业革命。
中国犁曾被仿制,同时采用的种子条播机耧车和分行栽培法使欧洲农业革命引发了工业革命;从而导致西方国家成为世界强国。
在农业劳动中,耕田翻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传专门的工具——耒耜在神农氏时戈就已经出现了,其后最基本和通用的犁叫作“阿得犁”仅能开出浅沟,有时也用于土壤疏松。
因为这种农具是全用木料制作,所以没有保存下来。
到了公元前2世纪,大量生产铸铁农具的私人作坊已遍及中国;那时并不缺乏这些先进的铁犁,它们在大多数家庭中并非珍贵之物。
汉代大的官营铸造厂在许多省份建立起来,铁器在百姓中已非常普遍地使用;因此铁犁对人们来已经是非常一般的东西。
铁犁的出现使中国古代农业在其发展史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两汉铁犁影响了我国古代农业长达2000年之久。
铁犁的发明、应用和发展,凝聚了中国人和世界其他各国发明家的心血,并彰显了他们的智慧。
曲辕犁也称江东犁,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江南地区;它是江南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具的创造更新。
犁是人类早期耕地的农具,中国人大约自商代起使用耕牛拉犁;木身石铧。
随着冶铁技术的广泛运用,战国时出现了铁犁铧使农业发展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
唐代曲辕犁的广泛推广,使中国在耕地农具方面达到了鼎盛时期;在技术上足足领先欧洲近千年。
根据唐朝末年着名文学家陆龟蒙《耒耜经》记载,曲辕犁由11个部件组成,即犁铧、犁壁、犁底、压毚(chan)、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
犁铧用以起土,犁壁用于翻土,犁底和压毚用以固定犁头,策额保护犁壁,犁箭和犁评用以调节耕地深浅,犁梢控制宽窄,犁辕短而弯凸,犁盘能转动。
整个犁具有结构合理、使用轻便、回转灵活等特点,它的出现标志着传统的中国犁已基本定型。
刘敏被感动,寻思这样的图景应该让皇子好好看一看;最好让他跟犁地的农夫交流一番,这对赵受益的成长和日后的皇帝生涯大有裨益。
主意拿定,刘敏让卢成玉带领一干随从远远看着不要靠近;她自己则和杨淑妃——杨翠花,带着赵受益向农夫耕作的地方赶去。
刘敏和杨淑妃带着赵受益还没迈出步去,便见火爷爷喊了一声“幺妹儿!”
火爷爷一声幺妹儿的喝喊使刘敏仿佛回到童年时代的柏树林村,回到那个她背着衣服背架子上长波山砍柴时的情景。
刘敏的眼睛不知怎么就湿润了,她定定神看向火爷爷道:“爷爷您要干甚!”
火爷爷现在已经七十多岁,但精神矍铄根本就不像七十多岁的人;倒像五六十岁的年纪。
比火爷爷十岁的梁鼎梁爷爷六十多岁,也是身体强壮;两个老人是刘敏的忠实保镖。
火爷爷见刘敏询问,好不遮掩地:“爷爷跟幺妹儿一起去!”
火爷爷着,便就走到赵受益跟前将他背在背上向前走去。
“老朽也去!”站立一旁的梁鼎扬扬手臂道:“我去给火大哥做个伴儿!”
刘敏见两个老人要跟自已一同去,而且火爷爷已经将赵受益背在背上了;便就没有阻拦。
四个大人一个孩子向耕牛犁地的方向而去。
刘敏边走边看,只见黄河从北边冲撞下来后向东而去;知道这是华洲地面,而南边便是秦岭向东延伸后最高的山峰——华山。
刘敏禁不住对杨淑妃、火爷爷、梁爷爷道:“这里是华洲,寇准寇宰相就是化州人!”
火爷爷背着赵受益在前面走着,听刘敏突然提起寇准来;打住脚步回过头来嘿嘿笑道:“幺妹儿怎么提起寇老西来?”
刘敏莞尔一笑,道:“因为我看见突兀挺立的华山了,寇准犟得就像这座华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