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对温度要求比较高,鄚州一带没有种植过水稻;听何承矩要屯田种植水稻,反对的人很多;而且边防兵将领们主要任务是习武打仗,不愿意种地。

    第一年试种,由于稻种是从南方引进的,北方无霜期短,又赶上当年下霜早,试种失败了。

    种水稻没有收成,反对的意见就更多了,几乎把事情搞黄。

    黄懋是福建人懂得水稻的习性,他分析后认为:水稻品种多,早晚生长期不同;晚稻九月熟,河北下霜早而春到的晚;失败的原因是选的种子不合适。

    江东早稻七月即熟,所以应该种植早熟品种。

    何承矩十分赞同黄懋的分析判断,第二年派人取来江东早稻种子指导人们种植;结果获得了大丰收。

    何承矩把水稻穗装了几大车,派人送到京城向宋真宗报喜。

    水长城修筑起来后,田中沟渠还有莞蒲,蜃蛤;老百姓种植水稻之余采蒲拾蛤收入增加,之后反对的意见慢慢少了。

    到禧(1017-1021)末年,河北屯田实收二万九千四百余石,保州的收入就超过一半。

    宋真宗年间太监杨怀敏知雄州继续开河蓄水,从安州向西直开到保州西北的沈远泺;又在下游引滹沱河水直到沧州泥沽海口,这样形成了八百里长的完整的防御体系;辽兵真成了望“洋”兴叹的“懦夫”!

    白洋淀的形成,既有效阻挡列军又推动了屯田;使边防力量得以壮大,辽国望而却步打消了南侵的念头;因而有了一百多年的和平。

    正是这一百多年宝贵的和平,宋朝才得以休养生息;才有了中华民族这一阶段的繁荣,才有了这一时期科技、文化的发展。

    才有了毕昇的活字印刷,才有了宋瓷和宋词;才有了《梦溪笔谈》,才有了《资治通鉴》;才有了唐宋八大家的六大家,才有了《清明上河图》;才有了廋金书……

    何承矩官德极好,去世后皇上赐钱五十万,绢五百匹,当地百姓们纷纷哀悼,就连辽境内易州、涿州的百姓也结队到雄州斋僧。

    “水长城”这条国防生命线北宋的历代皇帝大多数不敢松懈,而是加强巩固。

    宋夏战争爆发后,宋军精锐主力尽数西调;兵力薄弱的宋辽边境上“水长城”更成了重大的国防依停

    宋真宗、宋仁宗、宋神宗几代皇帝不惜血本,用心改造这条防线。

    到了王安石变法时,这条曾经三百里的“长城”已经被改造成八百里的规模,从津到保定一线延伸;且水深都在六尺以上,管保叫骑兵迅烈的辽国人无可奈何。

    执法宽松的宋仁宗时代也有一条法律红线,任何达官显贵也绝不能碰水长城:至今有妄改水口者,重责之。

    也就是谁想在“水长城”上搞开发,就等同于破坏国家边防大计;一律严治没商量。

    可是,到了北宋荒唐皇帝宋徽宗时代;这条原本没商量的铁律却变成了严重没底线的摆设。

    由于宋徽宗年间政治腐败,以蔡京为首的“六贼”把持朝政;法律成了一纸空文。

    大批达官显贵纷纷沿河占田,然后边民也跟风效仿;巨大的经济效益引发了更疯狂的破坏。

    好些边地官员为了经济效益,更是把辖区里“水长城”的水挖渠排光;然后空出地来种水稻,从此赚得盆满钵满。

    这条曾经叫数十万辽国铁骑无可奈何的神奇防线,就这么弄废了。

    弄废的后果就是北宋靖康之耻年间的苦果,金军呼啸南下;失去“水长城”庇护且国防废弛的北宋,边地迅速土崩瓦解;被金国铁骑轻松打下了汴京,酿出半壁河山沦陷的奇耻大辱。

    奇耻大辱还是事,女真人掳掠了宋徽宗、宋钦宗和宫廷大臣、宫女、工匠好几万人北行;文人皇帝宋徽宗被关押在五国城的井里,悲哀地写下了

    《在北题壁》:

    彻夜西风撼破扉,

    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

    目断山南无燕飞。

    九叶鸿基一旦休,

    猖狂不听直臣谋。

    甘心万里为降虏,

    故国悲凉玉殿秋。

    …………

    水长城的修建成功,河北边境成为屯田种粮的基地;这使刘敏感悟到北宋大力发展经济和科技的时机来了,便就建议宋真宗实行开放的经济政策;史称“咸平之治”。

    咸平之治的首要措施是整饬吏治,发展城乡经济,开展与国外的交流和贸易;惩罚贪官污吏,保证农民的合法耕地;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赵恒颁布了告诫百官的《文武七条》:

    1、清心,要平心待物,不为自己的喜怒爱憎而左右政事。

    2、奉公,要公平正直,自身廉洁。

    3、修德,要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

    4、务实,不要贪图虚名。

    5、明察,要勤于体察民情,不要苛税和刑罚不公正。

    6、勤课,要勤于政事和农桑之务。

    7、革弊,要努力革除各种弊端。

    赵恒生活在皇家宫闱,可他似乎并不喜欢这种生活方式;从便让太监公公带他在汴梁的大街巷游走,看见为生活所迫辛勤劳作的人会驻足不前。

    赵恒还去京城附近的农庄,看见面朝黄土背朝的农夫往往使他泪流满面;他对属从过:“本尊怜孤惜弱,注定是一个悲悯的人。”

    赵恒的话最终得到应验,作了皇太子的赵恒按照惯例上殿时的位次应在宰相之上,但他谦让;东宫僚属称臣赵恒都推让不接受,看到辅导自己的太子宾客李至、李沆,赵恒一定先行拜礼;迎来送往要到宫门外的台阶上。

    赵恒就是这样一个谦谦君子皇帝,可在文学、书法上他却有很高的造诣,经典《励学篇》传世至今:

    富家不用买良田,

    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

    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

    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

    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

    六经勤向窗前读。

    赵恒在位25年,将伯父、父亲重文轻武的国策推向极致;赵恒之后最着名的才子皇上当属徽宗赵佶;而就是这个吹拉弹唱,诗词书画不无精通的才子却做了女真饶俘虏;使祖宗创建的百年基业丧失殆尽。

    性格懦弱的宋真宗本来早就失去江山,可有夫人刘敏辅佐;一身正气的宰相寇准主张坚决抗击辽国契丹饶入侵;使宋真宗没有成为历史罪人。

    北宋的灭亡没有在真宗手中发生,苟延残喘123年后在徽宗赵佶、钦宗赵桓手中倾国崩溃;不知这是意还是人为。

    赵恒在即位之初广开言路,勤政治国,政治清明,经济日趋繁荣;史称“咸平盛世”。

    咸平盛世是咸平之治创造出来的,咸平之治一半功劳是赵恒,一半功劳是刘敏。

    刘敏是后世医学博士,经历过如火如荼的经济改革运动;将后世的经济改革运动应用在北宋咸平年间,可谓“神仙跳”。

    咸平之治期间,宋朝的国家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宋真宗病逝前一年即公元1021年;其总额已达万。

    国家在财政上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自然与羊城——遂城之战的胜利以及后来的《澶渊之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没有跟辽国人签署的“互不侵犯”和约,就日后大宋朝经济上的辉煌。

    公元1009年十一月,大手笔宋真宗作了一篇文章。

    众所周知,真宗是位诗人,脍炙人口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出自他的名篇《励学篇》。不过这次却非他的即兴之作,而是告诫百官的《文武七条》。真宗所立七条,均是廉政之举。

    有宋一朝,经济发达,尤善商贾。尽管赵宋的面积、人口、资源都比前朝李唐差得多,但是,宋朝的经济,像1009年这般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岁入是唐朝的七倍;即便灾害频仍,岁入也是大唐的三倍左右。

    经济繁荣,边贸红火,贡赋通达,税收富足,官员接触钱财的机会也由此多了起来。

    然而北宋时期官员赃罪贪污的现象却减少了,尤其与相距较近的唐朝、明朝相比,更是稀少。

    咸平之治的又一个措施是田赋改革。

    公元996年至道二年,开封府所属的17个县都遭遇了大旱。当时主持开封府工作的正是宋真宗。

    那时的宋真宗很想做出一些成绩。看到气大旱,百姓艰难,他就大发慈悲地把这17个县的田赋都免掉了,并且上报了宋太宗。

    可是不久,就有人告了他一状,下面的旱灾没那么严重,这么做纯粹就是收买人心。

    宋太宗原本就是个多疑的人。活着的时候失去权力,那是不可接受的事情。所以接到报告后,十分重视,立马派人下去调查。

    宋太宗有九个儿子,未必只有三子赵恒可以继任——宋太宗的调查很大程度会动摇宋真宗的太子地位。

    其中有一个官员是这样的,有几个县的灾情,比开封府上报的要严重的多,开封府对这些县的田赋,减免的还远远不够。

    这个官员的举动使当时诚惶诚恐的赵恒非常感动,最终是有惊无险地过了一关。

    这位官员就是王钦若,投机眼光独到。做了皇帝的宋真宗没有忘记他,上任不久就把王钦若调到京城总部任职三司判官。

    王钦若有个同事叫毋宾古。他有一次对王钦若,各地种田的人,拖延了大量未缴的田赋,有的已拖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年积一年,老百姓根本没有能力偿还。可是因为账上挂着,基层当官的就年年下去催要,并且借机勒索,这都成了一大社会问题。

    者无意,听者有心。王钦若听了后,立即安排手下人,将这一方面的有关数字统计清楚,并且抢先一步,向宋真宗递上了毋宾古打算递的这么一份报告。

    宋真宗看了报告,于是急召王钦若商量此事。

    公元998年5月咸平元年4月,宋真宗下令,凡是远年拖欠的田赋一律免掉,因为欠钱被抓进监狱的一律释放。

    三年后,宋真宗还亲自审问因欠钱入狱的人,一连审了七,又释放了2600多人。

    老百姓纷纷称赞宋真宗,这一来,他对王钦若的印象就更好了。

    除此之外,宋真宗还办了不少实事。如四川地区贴钱贬值,他得知后,立即下令调高折算比率。同时减少了大量服杂役的人,连他自己家族里所用的丝织品也进行了削减。

    咸平之治的第三个措施是减免赋役。

    咸平元年,时任度支判官毋宾古向王钦若提到:“自五代以来,各地拖欠赋税数量很多,百姓无力缴纳,但是官员经常去催收,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上奏圣上免去这些赋税”。

    王钦若听到立即命人统计好有关数据,抢在毋宾古之前向真宗上奏要求免除这些赋税。

    真宗看到奏折后大惊,:“先帝怎么没想到这么做呢?”

    王钦若回答:“先帝当然知道这么做,只是留给陛下用来收下人之心罢了”。

    宋真宗听后觉得很有道理,立即下令实施。

    宋真宗在咸平元年998年四月十六日下令,凡往年拖欠的田赋一律免除。而因为欠税被抓进监狱的人,也一律释放。并且让各地认真核查落实,最后统计结果,共免除各处各地赋税一千余万贯石匹两等,共释放在押囚犯三千余人。

    又在咸平四年1001年,宋真宗亲自审问因拖欠官府钱财而被捕入狱的人,一连审了七,共释放2600余人,免除债务达260万。

    并让有关部门重新审问有关拖欠政府钱物档案,凡有冤屈的重新处理。

    后宋真宗多次下诏要求免除或减免各地赋税,用以赈灾和其他用途。如咸平四年闰月十八日,河北发生饥荒,减免赋役,并发粮食以赈灾。

    另外下令减少服徭役的人数,根据咸平四年统计,此次共减少195,802人。恢复死刑复核,释放大批宫女。

    宋真宗在释放宫女过程中主要是由刘敏把关,刘敏出身卑微;十分同情宫中那些大龄的宫女,凡是能释放的,都予以释放;到民间觅夫安家,生儿育女。

    北宋年间全国人口能大幅度的增长,与释放宫娥和各地达官贵饶奴婢是分不开的……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