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言情 > 季汉长存
文 / 明断天启

第六百三十五章 终战(四)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撤军,并非易事,所谓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不败之将可称名将,不乱之将亦是良将。且名将遇败未必不乱,历史上诸葛亮一次北伐时,因街亭失利而退,同一时间赵云所部也在箕谷失利,待撤回蜀中后,“兵将初不相失”的赵云所部让诸葛亮也为之讶异,因为街亭撤军之时,“兵将不相录”,也就是建制都被打散了,对比之下自然惊奇。

    能稳定一支败退的军队,无非是靠将帅的个人魅力或是共同的目标。

    赵云依靠的是自己个人魅力以及身先士卒殿后的勇气,千年后的那支铁军则是因为共同的理想目标。

    封建时代的军队自是没有什么伟大理想和前程抱负,上层的士大夫、将军们口号喊得震天响,兴复汉室或是改天换地。然而对于九成九的士卒来说,参军就是为了吃饱饭,或者说认为跟着这个主公在将来能吃饱饭,要么就是被拉了壮丁,强制征兵,不存在什么家国情怀。

    清代龚自珍有诗言: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便是对封建社会本质的深刻揭露。

    更别说袁本初如今朝不保夕,更是不可能兑现任何承诺,若是此时撤军命令一下,大军立时动摇,甚至会有不少人径直在城墙上弃械投降。

    是以虽然对高层和心腹下达了三天内撤出河南的命令,但此时向士卒下的命令只是暂缓攻城,静待时机,未曾提及撤军。

    只是孙慎等人自然看的分明,袁绍放弃继续攻城,显然是援军已至,不必再战。

    少顷,来自河南各家高门大姓的援军便抵达了伊阙关,孙慎神情凝重,自不是因为被军容所慑。这支大军固然有万人之巨,但阵型散漫,精气神参差不齐,若与百战精兵野战,恐怕会被一支千余人的精骑直接击溃。

    孙慎为之蹙眉的是,这些高门大姓竟有如此力量。要知道雒阳是天子脚下,河南乃京畿重地,这些高门都能纠集一支万人大军,那在其他地方呢?若是朝廷未收无主荒田以行屯田,这些高门又会隐瞒多少田地?藏匿多少人口?

    孙慎隐约间终于明白了李澈为何坚持要对士人加以限制。治国离不开他们,但也不能让他们无止尽的膨胀。

    自大秦将天下归一后,两汉一直在打压分封,力主集权中央,若是让这些高门真的形成一个个国中之国,岂非又回到先秦的战国时代?

    “优游,这便是明远为何一心要推行科举、普及教育的缘由所在啊。”刘备也有些神情复杂,纸面上看到的数字,和现实里看到的大军完全是两回事。

    虽然知道各家藏匿了不少难民,养了许多宾客死士,但亲眼看到这万人,刘备还是颇为震撼。对于他麾下的数十万雄师而言,这万名乌合之众自不是什么威胁,可京畿之地并不会常备数十万雄师,禁军虽然能够轻易击溃这些人,可总免不了万一。

    这些高门大姓,已经真真切切的对皇权构成了足够的威胁。

    “臣中书侍郎陈群,奉旨引军来援,未及时赶到,以致王驾受惊,臣等罪莫大焉,望乞大王恕罪。”

    “臣杨修,奉父命驰援王驾,救驾来迟,请大王恕罪!”

    说话间,陈群与杨修已是翻身下马,大步行来,对刘备深深一礼,口称恕罪。

    刘备深深看了一眼杨修,上前先扶起了陈群,叹道:“长文不必如此,你们来的已经很及时了,若再晚上一二时辰,孤也只能先回雒阳整军备战。所幸不必落荒而逃,都是你们的功劳。”

    “大王言重了。”陈群肃然道:“是大王洪福齐天,指挥得当,伊阙才能挡住十倍之敌,吾等才能赶上支援,臣等有罪无功,不敢贪天之功。”

    刘备摇摇头,又扶起了杨修,喟然道:“袁军被迫停止攻城,受创不轻,但仍是庞然大物,袁绍既然停下攻势,想必是另有打算,极有可能便是准备撤出京畿之地。若让他逃回荆襄,固然无甚大的威胁,但也会延误天下统一,既然他来了河南,还是想办法把他彻底留在河南为宜!”

    陈群微微蹙眉,有些为难:“大王,禁军未至,仅凭这些援军,守城倒还有余,要想对袁本初造成威胁,还差了不少。”

    “并非击败,而是拖延时间。”刘备郑重道:“子龙非是庸碌之辈,袁本初冒险北进,他必然知道了消息,只要我们能在河南拖延足够的时间,子龙便能断其归路,届时本初兄插翅也难逃出河南!”

    杨修眼睛一亮,迫不及待的插言道:“大王之意,臣已明晰,只要想办法迟滞袁本初脚步即可。但袁本初放弃大好优势准备撤军,显然去意坚决,恐怕不易阻拦。”

    陈群略略思虑一番后,若有所思的道:“若无法拖延时间,那便尽可能减少袁绍能带回去的兵力!若袁绍仅以数十骑身免,那便是回到南阳,也逃不出赵将军的天罗地网。”

    杨修反驳道:“那与击溃了袁本初也无甚区别,基本不可能做到!”

    “近四万大军若是只能回去数千人,袁绍的威望也必然会受到沉重的打击。”刘备来回踱步,沉吟道:“如此这般,倒还有不少操作的空间。”

    陈群瞥了眼杨修,拱手道:“臣以为,可行疲军战术,逼迫袁绍留下兵马阻碍我军,如此反复数次,袁绍兵力自然会被极大的削弱。”

    “还可以言语、音乐诱惑!”杨修笑道:“昔年淮阴侯对楚霸王十面埋伏,四面皆唱楚歌,以令霸王部属叛而降汉,臣以为在追击袁绍的过程中,也可以多加宣传,声称南阳及荆襄等地已复归朝廷,或有人不信。但大军之中,只要有此星星之火,便足以慢慢引起大的溃散败退,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刘备轻轻颔首道:“几位提出的战术,孤以为甚是可行。那么在诸君看来,袁本初大约会在何时撤退?”

    几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的道:“今夜!”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