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四年五月二十七日。
留下三万兵马继续驻扎山海关后,大军正式班师。
辽京以南的土地尽数收回,袁崇焕孙承宗二人接受了防卫事宜。
他们打算将关宁防线进一步扩张,使得辽京、关宁二线合一,达到遥相呼应的地步。
这些事情不需要柳安和熊廷弼去操心,自有他们负责。
大军出征两月,就攻破了后金首都,这个消息可谓一针强心剂,为低迷的大明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百姓们也终于明白过来,朝廷依旧是朝廷,大明依旧是万国来朝的大明。
这次大军班师,除了熊廷弼个人意愿之外,还有着后续粮草的问题。
旱灾依旧发生了,这一次来的更加猛烈,在陕西疯狂蔓延,甚至向着湖广河南等地扩张开来。
在土豆红薯还未普及的时刻,旱灾让粮食产量急剧下降,虽然百姓们早有应对,没有大乱,但也要节衣缩食的过日子了。
四十万大军每日耗费的粮食是个天文数字,几十万石军粮只够大军吃小半个月的,朝廷虽然有银子,但旱灾发生的时候,市面上可供销售的粮食却没那么多了。
毕竟还未到粮食产熟的季节。
这也是迫使大军班师的原因之一。
朝廷已经加紧向江南、福州等地加购粮食,动用水师沿海运至天津卫,可前线的粮草已经有了不足的征兆,所以朝廷不得不同意暂且班师。
不过这一仗,熊廷弼攻破辽京,斩获颇多。
除去缴获的金银玉器珠宝古玩字画外,明军得牛羊二十万头,战马八万匹。
牛羊随着大军入关,战马则直接装备。
在北伐一战中,明军损失四万将士,火药十万斤,弓箭兵器无数。
不过相比起战果来说,这些损失倒是九牛一毛了。
胜利的消息率先一步传回了京师,当插着令旗,背负行囊的驿卒八百里加急,一骑绝尘的从北城门冲进城内的时候,百姓们纷纷停下手里的事情,看向驿卒。
“前线八百里加急!”
“我军大胜!已攻破辽京!!!”
“我军大胜!已攻破辽京!!!”
百姓们的欢呼声响彻九霄,就连坐在宫里的朱由校都听到了。
“魏伴伴,外面何事喧哗吵闹?”
廷议上,朱由校正听着各部尚书汇报旱灾情况,愁眉不展时,欢呼声传来,朱由校奇怪的看向宫外,随口询问魏忠贤。
魏忠贤当然也不知道情况,他召来内监细下询问,吩咐了几句后,宫外就冲进了报喜的驿卒。
“北伐三军大元帅熊廷弼传八百里加急文书!”
朱由校眉梢一挑,抬手说道:
“哦?呈上来。”
“魏伴伴,念。”
文书呈上,魏忠贤打开,先细细看了一遍,眼睛猛地瞪圆,然后才高声朗读道:
“臣,熊廷弼谨奏....”
“自挥师伐金两月来,将士齐心,微臣于五月二十五日夜....”
“攻破辽京!”
“后金一众图吉尽皆授首,大贝勒代善战死!”
“二贝勒阿敏...战死!”
“三贝勒莽古尔泰...战死!”
“四贝勒皇太极...失踪!”
“富察氏衮代...死于乱军之中!”
“此战共计歼敌十五万余,后金八旗灰飞烟灭!”
“缴获牛羊二十万、战马八万匹、兵器珠宝无数....”
“至此,戴罪之臣熊廷弼,已光复辽东!”
听着魏忠贤口中吐出的人名,朱由校不禁抓紧了扶手,脸上的震惊喜色难以掩饰。
不光是他,朝中众臣也都惊得张大了嘴。
他们不是震惊于熊廷弼能光复辽东,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朝廷举四十万大军北伐,打不赢才有问题。
可所有人都没想到,熊廷弼用兵神速,只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就攻破了辽京。
这简直不可思议!
两个月能拿下辽京,除去路上的时间,结果只可能是一个。
那就是熊廷弼没有选择步步为营,攻城拔寨,而是选择直接进军辽京!
这是多么大胆的决定!
不过,明军胜利了!
“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喜!”
诵读完文书之后,魏忠贤第一个跪下。
随后,群臣纷纷拜倒:
“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朱由校激动的起身,拿过文书来回看了几遍,眼眶都红了起来:
“好CC!”
“祖上未毕之业,朕做到了!”
“传英国公,焚香祭祖,昭告天下!”
“陛下,英国公他...还没回来呢....”
魏忠贤忽然说道:
“没回来?”
朱由校一愣:
“他去哪儿了?”
“不是您让他带着信王去了凤阳,守陵一年吗?”
“这时候,恐怕他正忙着教导信王殿下礼仪呢。”
魏忠贤低着头,看不见表情。
朱由校这才想了起来,信王离京已经有半年多了。
“罢了,召他们回来吧!”
“这焚香祭祖,信王也得到场!”
魏忠贤心中一喜,赶紧点头:“臣,遵旨...”
“对了,先生呢?”
朱由校找了一圈,没有看到柳安的身影:
“他还没回京吗?”
“柳太师跟随熊将军一起,正在返京的路上呢....”
魏忠贤笑了笑说。
“何日能到?”
朱由校迫不及待的问。
“约莫...”
魏忠贤心中盘算一番:
“三日后可抵京师。”
朱由校立马下旨:
“传旨!”
“红毯铺路,朕...要率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
众臣面面相觑,然后莞尔一笑:
“遵旨。”
功臣打了胜仗,皇帝亲自出城相迎算是比较常见的事情。
不用朱由校说,众臣也有这个意思。
毕竟...
在这一朝,熊廷弼和柳安坐到了大明开朝以来开疆扩土的大事。
如果出城相迎,假以时日,定能被广为流传,变为佳话。
出城相迎,是一个皇帝重视臣子,体恤臣子的象征,也是臣子的无上殊荣。
宫中匆忙准备了三日,到了第三天,朱由校一大早就起了床,铭正衣冠,带着在宫外等候的文武百官,徐徐出了京师。
调集的红毯铺了整整十里,为了这次迎接,朱由校内帑出银,买下了京城内所有的红毯。
百官,在官道上搭了个小亭子,顶着烈阳恭候班师的大军。
明公 https://
留下三万兵马继续驻扎山海关后,大军正式班师。
辽京以南的土地尽数收回,袁崇焕孙承宗二人接受了防卫事宜。
他们打算将关宁防线进一步扩张,使得辽京、关宁二线合一,达到遥相呼应的地步。
这些事情不需要柳安和熊廷弼去操心,自有他们负责。
大军出征两月,就攻破了后金首都,这个消息可谓一针强心剂,为低迷的大明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百姓们也终于明白过来,朝廷依旧是朝廷,大明依旧是万国来朝的大明。
这次大军班师,除了熊廷弼个人意愿之外,还有着后续粮草的问题。
旱灾依旧发生了,这一次来的更加猛烈,在陕西疯狂蔓延,甚至向着湖广河南等地扩张开来。
在土豆红薯还未普及的时刻,旱灾让粮食产量急剧下降,虽然百姓们早有应对,没有大乱,但也要节衣缩食的过日子了。
四十万大军每日耗费的粮食是个天文数字,几十万石军粮只够大军吃小半个月的,朝廷虽然有银子,但旱灾发生的时候,市面上可供销售的粮食却没那么多了。
毕竟还未到粮食产熟的季节。
这也是迫使大军班师的原因之一。
朝廷已经加紧向江南、福州等地加购粮食,动用水师沿海运至天津卫,可前线的粮草已经有了不足的征兆,所以朝廷不得不同意暂且班师。
不过这一仗,熊廷弼攻破辽京,斩获颇多。
除去缴获的金银玉器珠宝古玩字画外,明军得牛羊二十万头,战马八万匹。
牛羊随着大军入关,战马则直接装备。
在北伐一战中,明军损失四万将士,火药十万斤,弓箭兵器无数。
不过相比起战果来说,这些损失倒是九牛一毛了。
胜利的消息率先一步传回了京师,当插着令旗,背负行囊的驿卒八百里加急,一骑绝尘的从北城门冲进城内的时候,百姓们纷纷停下手里的事情,看向驿卒。
“前线八百里加急!”
“我军大胜!已攻破辽京!!!”
“我军大胜!已攻破辽京!!!”
百姓们的欢呼声响彻九霄,就连坐在宫里的朱由校都听到了。
“魏伴伴,外面何事喧哗吵闹?”
廷议上,朱由校正听着各部尚书汇报旱灾情况,愁眉不展时,欢呼声传来,朱由校奇怪的看向宫外,随口询问魏忠贤。
魏忠贤当然也不知道情况,他召来内监细下询问,吩咐了几句后,宫外就冲进了报喜的驿卒。
“北伐三军大元帅熊廷弼传八百里加急文书!”
朱由校眉梢一挑,抬手说道:
“哦?呈上来。”
“魏伴伴,念。”
文书呈上,魏忠贤打开,先细细看了一遍,眼睛猛地瞪圆,然后才高声朗读道:
“臣,熊廷弼谨奏....”
“自挥师伐金两月来,将士齐心,微臣于五月二十五日夜....”
“攻破辽京!”
“后金一众图吉尽皆授首,大贝勒代善战死!”
“二贝勒阿敏...战死!”
“三贝勒莽古尔泰...战死!”
“四贝勒皇太极...失踪!”
“富察氏衮代...死于乱军之中!”
“此战共计歼敌十五万余,后金八旗灰飞烟灭!”
“缴获牛羊二十万、战马八万匹、兵器珠宝无数....”
“至此,戴罪之臣熊廷弼,已光复辽东!”
听着魏忠贤口中吐出的人名,朱由校不禁抓紧了扶手,脸上的震惊喜色难以掩饰。
不光是他,朝中众臣也都惊得张大了嘴。
他们不是震惊于熊廷弼能光复辽东,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朝廷举四十万大军北伐,打不赢才有问题。
可所有人都没想到,熊廷弼用兵神速,只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就攻破了辽京。
这简直不可思议!
两个月能拿下辽京,除去路上的时间,结果只可能是一个。
那就是熊廷弼没有选择步步为营,攻城拔寨,而是选择直接进军辽京!
这是多么大胆的决定!
不过,明军胜利了!
“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喜!”
诵读完文书之后,魏忠贤第一个跪下。
随后,群臣纷纷拜倒:
“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朱由校激动的起身,拿过文书来回看了几遍,眼眶都红了起来:
“好CC!”
“祖上未毕之业,朕做到了!”
“传英国公,焚香祭祖,昭告天下!”
“陛下,英国公他...还没回来呢....”
魏忠贤忽然说道:
“没回来?”
朱由校一愣:
“他去哪儿了?”
“不是您让他带着信王去了凤阳,守陵一年吗?”
“这时候,恐怕他正忙着教导信王殿下礼仪呢。”
魏忠贤低着头,看不见表情。
朱由校这才想了起来,信王离京已经有半年多了。
“罢了,召他们回来吧!”
“这焚香祭祖,信王也得到场!”
魏忠贤心中一喜,赶紧点头:“臣,遵旨...”
“对了,先生呢?”
朱由校找了一圈,没有看到柳安的身影:
“他还没回京吗?”
“柳太师跟随熊将军一起,正在返京的路上呢....”
魏忠贤笑了笑说。
“何日能到?”
朱由校迫不及待的问。
“约莫...”
魏忠贤心中盘算一番:
“三日后可抵京师。”
朱由校立马下旨:
“传旨!”
“红毯铺路,朕...要率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
众臣面面相觑,然后莞尔一笑:
“遵旨。”
功臣打了胜仗,皇帝亲自出城相迎算是比较常见的事情。
不用朱由校说,众臣也有这个意思。
毕竟...
在这一朝,熊廷弼和柳安坐到了大明开朝以来开疆扩土的大事。
如果出城相迎,假以时日,定能被广为流传,变为佳话。
出城相迎,是一个皇帝重视臣子,体恤臣子的象征,也是臣子的无上殊荣。
宫中匆忙准备了三日,到了第三天,朱由校一大早就起了床,铭正衣冠,带着在宫外等候的文武百官,徐徐出了京师。
调集的红毯铺了整整十里,为了这次迎接,朱由校内帑出银,买下了京城内所有的红毯。
百官,在官道上搭了个小亭子,顶着烈阳恭候班师的大军。
明公 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