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李自成攻占开封以来,这座中原大旱以来,由于接连不断的天灾人祸而饱受摧残,常常在痛苦呻吟中的城市,已有数年的太平日子。
在大顺军的休整下,开封不仅是恢复了从前作为河南省梳时的光荣和繁茂。
而且由于顺军很早就对开封城的市政进行了完整的修复和整治,后来李来亨执掌大顺权柄以后,又在光中二年和天法元年,接连两年都征发大军,对开封周边的几条运河重新进行了修浚。
这座城市因此散发出了几百年来所未有的荣光,许多市民依稀想见,断定这便是《东京梦华录》中那一座使人着迷的宋都。
新的城市气质,也将塑造出新的市民来。
经历了明末以来严重的灾害,经历了几场壮阔激烈的战争以后,从前那些泥塑木雕般麻木且顽固的开封市民,现在有了一种全新的气质。
他们就好像回到了两宋交界的那个时代,回到了属于宗泽、李纲、岳飞的时代,回到了那个时代里开封人的气质和精神。
简而言之就是一种新的顽固:用顽固严肃的态度而非轻佻嘲弄的态度对待政治,用诚实寡言的态度而非放浪轻狂的态度对待生活。
林猫猫到开封的时间还不算久,但也已有了数月光景。
她对开封人的精神面貌观察很仔细,这些人现在提到开封的时候,不论是往来宫廷和官署的朝廷大员,还是市井街头的贩夫走卒,他们都不大乐意再用开封这两个字,而喜用“东京”、喜用“大梁”。
好像改换了一个口头上称呼的用语,无数百姓在这座城市里的生活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林猫猫歪扭着头想了想,这似乎又没错,难道开封市民的生活没有产生质的变化吗?
不过多多少少,还是有不少人在担忧未来开封会否丧失现在的京师地位。
毕竟直到今天,天子也未曾正式明文确认开封的首都地位。甚至于天子、太后、皇贵妃和贵妃们居住的寝宫,至今也只是叫做行宫罢了。
开封在顺朝居于如今的地位,不得不说带有一些巧合和偶然的性质。
依照那些开国元勋们的籍贯和习惯,他们当然更愿意用长安作为大顺的京城——天法帝登极以后,还特意将长安府的名字改为了兴京!
只是当年杨承祖的那把火,将长安破坏得有些过分。虽然经过孙可望之手,渭南有所复兴,可是不要说是京城了,即便要使长安恢复到一座省城应有的繁华,恐怕也还要好几年的时间。
北京也是如此。
北京是明朝二百多年的首都,很多人的内心惯性也倾向于以燕京为都。
实际上若非代善率领残清军队撤出北京时,系统性地将畿辅地带进行了彻底毁坏,李来亨恐怕早就已经率领文武百官移驾北京了。
长安和北京,这两座最有竞争力的城市,都由于意外遭到了过分的损坏,这才给了开封重新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
但据林猫猫所知,近来随着西南、东南战事的平息,已经有不少朝臣上奏请求重修兴京、北京二城了。
很多官员都提出或者修复旧城,或者干脆抛弃明朝的旧臣,拨重款直接修建新城作为大顺京师。
顺朝官员里陕西人的人数非常多,这并不奇怪。但京畿一带出身的人士,或者长年在京畿一带生活的旅燕人士,也不在少数。
毕竟北京做过前朝几百年的首都呀。
所以开封市民在以京师首善之地居民骄傲的同时,也常常担忧若修复二京的奏疏得到皇上的首肯,会不会开封的京师地位,便和明朝初年南京的首都地位一样,不过是过眼云烟?
林猫猫对此倒觉得兴京长安成为首都的可能性实在太低,不光是因为这座城市遭到了重大破坏,而且也是因为渭南的农耕条件,似乎很难支撑起京师规模的城市了。
如果要以运河供应长安,那么开封的条件又比长安好得多。
若考虑地理防守因素的话,长安固然便于防守,可天子很明显有布武天下的雄心壮志,进攻四海八方还嫌不够,岂会在意首都的防守条件?
固然,宋朝时开封作为首都,在国防上是很不利的。
但那主要是由于宋朝没有燕云之地,河北缺乏屏障,以至于处处被动。
如今大顺已经恢复了明朝除辽东以外的完整九边防线,西鞑东虏想要入寇开封,可是需要先打穿整条长城防线的。
但林猫猫又认为朝廷恢复北京作为首都,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毕竟残清在辽东还有一定力量,如果天子为了就近处理辽东事务,完全可能移驾北京。
如今大顺版图和明朝相比,还未有较大变化。
那么明朝二百年来定都北京的成功历史经验,就可能成为迁燕论者的有力论据。
“林尚宫,又在找行商听地方上的趣闻啦?”
李懋亨对这位年纪轻轻却见多识广的女官印象颇为深刻,他刚刚跟随刘芳亮从塞外回到大梁,在天法帝即位后重新担任起了管辖禁中羽林的职责。
林猫猫和李懋亨很熟悉,她反客为主问道:“将军见到西宁公了吗?近来都人都在讲西宁公、南安公两人的故事,听说西宁公李定国只用三百人就攻下了建昌,这是真的吗?”
李懋亨笑道:“夸张、夸张,这传闻稍微有些夸张了。建昌的确是李定国为顺军攻下的,不过三百人那只是李定国化妆入城的先头部队而已,打开城门以后,还有后续的许多大军呢。”
林猫猫感叹道:“许多人说西宁公助天子取四川,与明初的傅友德很相似。我朝名将辈出,将军以为西宁公算得上傅友德那等人物吗?”
李懋亨读书不多,他大概知道傅友德是明初开国的名将之一,但具体对傅友德到底是何样人物、有何战绩,就不大清楚了。
林猫猫看李懋亨答不上来有些尴尬的模样,就笑了笑,拉他一起去喝茶,跳过了这个话题。
李懋亨自己倒是因此觉得非常惭愧,身为天子信重的亲军大将之一,见识竟然不如一个豆蔻年华的小小女官,真是给大顺军丢脸了。
他暗暗下定决心,今天回家以后,一定要找来府中书办,好好读书——今后每天出门和回家时,都得要读一则史才行啊!
李懋亨羞愧道:“一天不学习,赶不上林尚宫,惭愧惭愧。”
在大顺军的休整下,开封不仅是恢复了从前作为河南省梳时的光荣和繁茂。
而且由于顺军很早就对开封城的市政进行了完整的修复和整治,后来李来亨执掌大顺权柄以后,又在光中二年和天法元年,接连两年都征发大军,对开封周边的几条运河重新进行了修浚。
这座城市因此散发出了几百年来所未有的荣光,许多市民依稀想见,断定这便是《东京梦华录》中那一座使人着迷的宋都。
新的城市气质,也将塑造出新的市民来。
经历了明末以来严重的灾害,经历了几场壮阔激烈的战争以后,从前那些泥塑木雕般麻木且顽固的开封市民,现在有了一种全新的气质。
他们就好像回到了两宋交界的那个时代,回到了属于宗泽、李纲、岳飞的时代,回到了那个时代里开封人的气质和精神。
简而言之就是一种新的顽固:用顽固严肃的态度而非轻佻嘲弄的态度对待政治,用诚实寡言的态度而非放浪轻狂的态度对待生活。
林猫猫到开封的时间还不算久,但也已有了数月光景。
她对开封人的精神面貌观察很仔细,这些人现在提到开封的时候,不论是往来宫廷和官署的朝廷大员,还是市井街头的贩夫走卒,他们都不大乐意再用开封这两个字,而喜用“东京”、喜用“大梁”。
好像改换了一个口头上称呼的用语,无数百姓在这座城市里的生活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林猫猫歪扭着头想了想,这似乎又没错,难道开封市民的生活没有产生质的变化吗?
不过多多少少,还是有不少人在担忧未来开封会否丧失现在的京师地位。
毕竟直到今天,天子也未曾正式明文确认开封的首都地位。甚至于天子、太后、皇贵妃和贵妃们居住的寝宫,至今也只是叫做行宫罢了。
开封在顺朝居于如今的地位,不得不说带有一些巧合和偶然的性质。
依照那些开国元勋们的籍贯和习惯,他们当然更愿意用长安作为大顺的京城——天法帝登极以后,还特意将长安府的名字改为了兴京!
只是当年杨承祖的那把火,将长安破坏得有些过分。虽然经过孙可望之手,渭南有所复兴,可是不要说是京城了,即便要使长安恢复到一座省城应有的繁华,恐怕也还要好几年的时间。
北京也是如此。
北京是明朝二百多年的首都,很多人的内心惯性也倾向于以燕京为都。
实际上若非代善率领残清军队撤出北京时,系统性地将畿辅地带进行了彻底毁坏,李来亨恐怕早就已经率领文武百官移驾北京了。
长安和北京,这两座最有竞争力的城市,都由于意外遭到了过分的损坏,这才给了开封重新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
但据林猫猫所知,近来随着西南、东南战事的平息,已经有不少朝臣上奏请求重修兴京、北京二城了。
很多官员都提出或者修复旧城,或者干脆抛弃明朝的旧臣,拨重款直接修建新城作为大顺京师。
顺朝官员里陕西人的人数非常多,这并不奇怪。但京畿一带出身的人士,或者长年在京畿一带生活的旅燕人士,也不在少数。
毕竟北京做过前朝几百年的首都呀。
所以开封市民在以京师首善之地居民骄傲的同时,也常常担忧若修复二京的奏疏得到皇上的首肯,会不会开封的京师地位,便和明朝初年南京的首都地位一样,不过是过眼云烟?
林猫猫对此倒觉得兴京长安成为首都的可能性实在太低,不光是因为这座城市遭到了重大破坏,而且也是因为渭南的农耕条件,似乎很难支撑起京师规模的城市了。
如果要以运河供应长安,那么开封的条件又比长安好得多。
若考虑地理防守因素的话,长安固然便于防守,可天子很明显有布武天下的雄心壮志,进攻四海八方还嫌不够,岂会在意首都的防守条件?
固然,宋朝时开封作为首都,在国防上是很不利的。
但那主要是由于宋朝没有燕云之地,河北缺乏屏障,以至于处处被动。
如今大顺已经恢复了明朝除辽东以外的完整九边防线,西鞑东虏想要入寇开封,可是需要先打穿整条长城防线的。
但林猫猫又认为朝廷恢复北京作为首都,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毕竟残清在辽东还有一定力量,如果天子为了就近处理辽东事务,完全可能移驾北京。
如今大顺版图和明朝相比,还未有较大变化。
那么明朝二百年来定都北京的成功历史经验,就可能成为迁燕论者的有力论据。
“林尚宫,又在找行商听地方上的趣闻啦?”
李懋亨对这位年纪轻轻却见多识广的女官印象颇为深刻,他刚刚跟随刘芳亮从塞外回到大梁,在天法帝即位后重新担任起了管辖禁中羽林的职责。
林猫猫和李懋亨很熟悉,她反客为主问道:“将军见到西宁公了吗?近来都人都在讲西宁公、南安公两人的故事,听说西宁公李定国只用三百人就攻下了建昌,这是真的吗?”
李懋亨笑道:“夸张、夸张,这传闻稍微有些夸张了。建昌的确是李定国为顺军攻下的,不过三百人那只是李定国化妆入城的先头部队而已,打开城门以后,还有后续的许多大军呢。”
林猫猫感叹道:“许多人说西宁公助天子取四川,与明初的傅友德很相似。我朝名将辈出,将军以为西宁公算得上傅友德那等人物吗?”
李懋亨读书不多,他大概知道傅友德是明初开国的名将之一,但具体对傅友德到底是何样人物、有何战绩,就不大清楚了。
林猫猫看李懋亨答不上来有些尴尬的模样,就笑了笑,拉他一起去喝茶,跳过了这个话题。
李懋亨自己倒是因此觉得非常惭愧,身为天子信重的亲军大将之一,见识竟然不如一个豆蔻年华的小小女官,真是给大顺军丢脸了。
他暗暗下定决心,今天回家以后,一定要找来府中书办,好好读书——今后每天出门和回家时,都得要读一则史才行啊!
李懋亨羞愧道:“一天不学习,赶不上林尚宫,惭愧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