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幸阅是,李世民吃蝗虫的事情最终还是没有上演,但是距离吃蝗虫是实际上其实差的并不远了。
李世民从来不是一个好脾气的家伙,他不会忍受别人借着灾搞起人祸,尤其是还是针对他。
他觉得自己脾气有点太好了,为了稳定朝堂局势,为了给所有人证明自己是一个并不比他父亲和他哥哥差的皇帝,他甚至做好了和那些家伙妥协的准备,在许多问题上也开始向那些家伙做出了善意的退让。
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差点让对方把他逼到了死角。这其中有的人生就是对头,有的人至今也没有和解的可能,然而更多的却不乏在其中趁火打劫的。
自己发着俸禄养活了这样一群官员,关键的时刻向他发难,这也让李世民恼怒不已。
然而这些事情他愤怒归愤怒,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却也能够理解。毕竟大家立场不同,生就是对头。
最可气的是那些趁火打劫的,平时表现的一个比一个乖,到了关键时刻,该他们出力的时候,居然一个个手伸的老长。
这些家伙们也是看到了李世民恐怕很难度过这一关,所以才想着趁火打劫一下。可是没想到李世民早已经悄悄的做了准备,所以这次蝗灾的影响远远没有达到他们预料的那样。
穿了这也是一场战争,是在政治层面的一层不见硝烟的战争。要打赢战争,自然需要了解对方彼此有什么招数,而他们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发现李世民在什么地方出眨
对于李世民来,他却预料到了对方可能会出的招数,并且悄悄的做了布置,这样才能够在这场本应该输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既然获得了胜利,那么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就应该有胜利者来书写。李世民光明正大地展开了反击,一部分在这次灭蝗活动中渎职的官员被大理寺逮捕审问。
除此之外,还要许多乡绅也在问责。当然他们不是官员,自然没办法对他们逮捕或者抓进监狱什么的,但是由朝廷予以训诫还是可以的,并且这些东西全部被写进了邸报。
人活脸,树活皮,癞蛤蟆就活一滩泥,这些乡绅在民间的地位全靠一张脸在支撑着。而李世民的做法则是以这些乡绅没有尽到地方乡贤应该尽到的责任为名,对他们予以批评和指责。
如此一来,他们名声大损。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都将被记入他们的档案里边,在将来选官的时候,肯定会对他们产生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不仅仅是他们一代人,而且关系到他们的子孙。
也许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大不了就相当于自己提前退居幕后罢了,等到过几年风头一过,他们的子孙还是照样可以举荐为官。
不是现在要加快推动科考吗?好啊,即便不能被推荐做官,那就正正规规的走科举的这一条路吧,到时候李世民总不能把他们弃而不用吧?反正他们和那些寒门子弟比起来还是相当占优势的。
然而他们却忽视了一点,李世民已经开始在这方面布局了,也许等到十年之后,这一次训诫的影响完全没有的时候,那些寒门子弟不定就已经成长起来。
到那时候,他们的子弟身上还背着一个不光彩的头衔,这件事的影响将会远远的超过他们预料到的时间。
长安城里,潜流暗涌,一时之间不知道有多少人彻夜难眠,那种偷鸡不成蚀了一把米的感觉,太恶心了。
关键是这一次判断失误酿成的苦果,他们不得不吞下去。
当然在世家官员把持着整个朝堂的时候,李世民不可能不分青红皂白,全部一棒子打死的。
寒门子弟还没有崛起,他们的成长还有一个过程,但是世家内部同样的千差万别。五姓七望的官员肯定是被打击的重点,而他们空下来的那些职位,尽量地由寒门子弟来补充。
可是满朝堂也没有多少开门子的,于是那些世家就成了李世民照鼓重点。
这样一来,世家的分化就是难免的事情了,而这种狗咬狗的局面,李世民很乐意看到。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有受罚的,自然也有受奖赏的,第一个受奖励的自然是刘仁轨,虽然职务没有变化,依然是长安县令,但却加了中大夫的头衔。
要知道长安县这一次取得的成绩比其他县要强得多,减产大约三成左右,这灾起蝗灾的年份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长安县令本来是正五品上,而中大夫却是从四品的文散官。也就是,刘仁轨现在是以从四品上的级别干着正五品上的工作,等于是给刘仁轨提了两级。
同样受到奖励的还有牛离,因为长安县在灭亡行动中的突出表现,不仅刘仁轨受到了奖励,而且牛离也跟着受到了奖励。
牛离被授予诏武校尉,这同样是一个散官,不过却是武散官,应该是照顾了牛离出生于武将家庭的身份。级别是正六品上。
与此同级别的文散官是朝议郎,同级别的官员是京兆河南太原等地府辖下的县令,比一般的上县令还要高。
这意味着牛离一旦调任其他地方,不管到什么地方,只要不是长安万年洛阳太原奉先这几个县,至少都是一个县令,而且最少也是一个上县的县令,即便是给一个蓝田县的县令也完全的过去,毕竟名义上也只是平调。
放到其他的上县,比如陈仓县,甚至都有点低职高配的意思。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牛离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在京兆府下面除过长安万年之外的任何一个县担任县令的可能性很大。
到时候一个聪明睿智的少年县令就会新鲜出炉。
李世民的心情是十分愉悦的,因为他已经接到燎州的快马密报,墨家去东方大陆的船队回来了。
刚刚击退了一场借助灾来针对他的阴谋,居然又接到了这样一个好消息,他也没有想到,好事情居然能够接踵而至。
李世民从来不是一个好脾气的家伙,他不会忍受别人借着灾搞起人祸,尤其是还是针对他。
他觉得自己脾气有点太好了,为了稳定朝堂局势,为了给所有人证明自己是一个并不比他父亲和他哥哥差的皇帝,他甚至做好了和那些家伙妥协的准备,在许多问题上也开始向那些家伙做出了善意的退让。
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差点让对方把他逼到了死角。这其中有的人生就是对头,有的人至今也没有和解的可能,然而更多的却不乏在其中趁火打劫的。
自己发着俸禄养活了这样一群官员,关键的时刻向他发难,这也让李世民恼怒不已。
然而这些事情他愤怒归愤怒,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却也能够理解。毕竟大家立场不同,生就是对头。
最可气的是那些趁火打劫的,平时表现的一个比一个乖,到了关键时刻,该他们出力的时候,居然一个个手伸的老长。
这些家伙们也是看到了李世民恐怕很难度过这一关,所以才想着趁火打劫一下。可是没想到李世民早已经悄悄的做了准备,所以这次蝗灾的影响远远没有达到他们预料的那样。
穿了这也是一场战争,是在政治层面的一层不见硝烟的战争。要打赢战争,自然需要了解对方彼此有什么招数,而他们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发现李世民在什么地方出眨
对于李世民来,他却预料到了对方可能会出的招数,并且悄悄的做了布置,这样才能够在这场本应该输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既然获得了胜利,那么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就应该有胜利者来书写。李世民光明正大地展开了反击,一部分在这次灭蝗活动中渎职的官员被大理寺逮捕审问。
除此之外,还要许多乡绅也在问责。当然他们不是官员,自然没办法对他们逮捕或者抓进监狱什么的,但是由朝廷予以训诫还是可以的,并且这些东西全部被写进了邸报。
人活脸,树活皮,癞蛤蟆就活一滩泥,这些乡绅在民间的地位全靠一张脸在支撑着。而李世民的做法则是以这些乡绅没有尽到地方乡贤应该尽到的责任为名,对他们予以批评和指责。
如此一来,他们名声大损。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都将被记入他们的档案里边,在将来选官的时候,肯定会对他们产生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不仅仅是他们一代人,而且关系到他们的子孙。
也许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大不了就相当于自己提前退居幕后罢了,等到过几年风头一过,他们的子孙还是照样可以举荐为官。
不是现在要加快推动科考吗?好啊,即便不能被推荐做官,那就正正规规的走科举的这一条路吧,到时候李世民总不能把他们弃而不用吧?反正他们和那些寒门子弟比起来还是相当占优势的。
然而他们却忽视了一点,李世民已经开始在这方面布局了,也许等到十年之后,这一次训诫的影响完全没有的时候,那些寒门子弟不定就已经成长起来。
到那时候,他们的子弟身上还背着一个不光彩的头衔,这件事的影响将会远远的超过他们预料到的时间。
长安城里,潜流暗涌,一时之间不知道有多少人彻夜难眠,那种偷鸡不成蚀了一把米的感觉,太恶心了。
关键是这一次判断失误酿成的苦果,他们不得不吞下去。
当然在世家官员把持着整个朝堂的时候,李世民不可能不分青红皂白,全部一棒子打死的。
寒门子弟还没有崛起,他们的成长还有一个过程,但是世家内部同样的千差万别。五姓七望的官员肯定是被打击的重点,而他们空下来的那些职位,尽量地由寒门子弟来补充。
可是满朝堂也没有多少开门子的,于是那些世家就成了李世民照鼓重点。
这样一来,世家的分化就是难免的事情了,而这种狗咬狗的局面,李世民很乐意看到。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有受罚的,自然也有受奖赏的,第一个受奖励的自然是刘仁轨,虽然职务没有变化,依然是长安县令,但却加了中大夫的头衔。
要知道长安县这一次取得的成绩比其他县要强得多,减产大约三成左右,这灾起蝗灾的年份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长安县令本来是正五品上,而中大夫却是从四品的文散官。也就是,刘仁轨现在是以从四品上的级别干着正五品上的工作,等于是给刘仁轨提了两级。
同样受到奖励的还有牛离,因为长安县在灭亡行动中的突出表现,不仅刘仁轨受到了奖励,而且牛离也跟着受到了奖励。
牛离被授予诏武校尉,这同样是一个散官,不过却是武散官,应该是照顾了牛离出生于武将家庭的身份。级别是正六品上。
与此同级别的文散官是朝议郎,同级别的官员是京兆河南太原等地府辖下的县令,比一般的上县令还要高。
这意味着牛离一旦调任其他地方,不管到什么地方,只要不是长安万年洛阳太原奉先这几个县,至少都是一个县令,而且最少也是一个上县的县令,即便是给一个蓝田县的县令也完全的过去,毕竟名义上也只是平调。
放到其他的上县,比如陈仓县,甚至都有点低职高配的意思。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牛离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在京兆府下面除过长安万年之外的任何一个县担任县令的可能性很大。
到时候一个聪明睿智的少年县令就会新鲜出炉。
李世民的心情是十分愉悦的,因为他已经接到燎州的快马密报,墨家去东方大陆的船队回来了。
刚刚击退了一场借助灾来针对他的阴谋,居然又接到了这样一个好消息,他也没有想到,好事情居然能够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