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我真是皇帝
    宫城之内,还是一如既往的安静,除了时不时从树梢上传来几声略显倦意的蝉鸣,甬道之中就只剩下了沉重的脚步声,还有哗啦哗啦的甲叶撞击声,皇帝仪仗沉默地往前开,刘邦坐在御撵上,一言不发,神色阴晴不定。

    这次发生的事件让他有些不安,这种压抑的感觉是他以前从未体验过的,哪怕是面对太后,也没有,细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未知。

    常言的好啊,明刀易躲,暗箭难防。明面上的敌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躲在阴暗角落里的敌人,他们就像毒蛇一样,一旦有机可乘,他们便会吐着信子,狠狠咬你一口!

    这种无从下手的无力感才是刘邦最苦恼的。

    当然,苦恼并不止于此,秦王刘柯对削藩一事的态度也令他有些失望,刘邦原以为,刘柯会无条件地站在他这一边,没想到,他反对削藩竟是如茨坚决,大赢在我有生之年,倘若你对付诸王,实施削藩,我就与你断绝关系’的意思。

    这也就罢了,刘邦更担心的是,自己准备进行全面改革的计划也遭到秦王的反对。

    通过这件事,刘邦看清楚了,他这位皇叔是一个倾向于安稳发展的人。他的政治主张与刘邦的野心背道而驰,未来,免不了要发生冲突。毕竟,改革,必不可免地会触动很多饶利益。

    站在他的角度上,这样想无可厚非,和那些虚无缥缈的梦想比起来,守住祖宗基业才是正经,比起野心勃勃,准备大展身手的皇帝,刘柯更愿意看到一个守成的帝王。

    “难道,你们就这么不相信老子的能力?”刘邦烦躁地想道。

    直到这一刻,刘邦才真切地发现,自己从来都是孤家寡人,哪怕是最亲近的人,也无法永远陪自己走下去。

    “也不知,请刘柯出山究竟是对还是错!”他又暗叹了一句。

    事实上,让秦王回宫坐镇不单单是他的主意,更多的,这是太后替他想好的方略,她利用刘邦对于自己身世真相的好奇心,将刘柯送到了他的视线当中,若是没有这茬,刘邦哪里会想起他这位皇叔的存在?

    刘邦明白,太后是好心,自己虽然有能力主持朝政,但毕竟年幼,这是刘邦的短板。而秦王地位尊崇,而且没有争权夺利的心思,不用担心刘邦被架空,有他在,刘邦的执政地位便无懈可击。

    好心不能辜负,可凡事都有两面性。秦王德高望重,一方面能给予刘邦很大的助力,而另一方面,对刘邦也是一种制约。秦王刘柯在皇族当中,威望以及影响力并不比刘邦这个皇帝差多少。

    继续隐姓埋名还好,如今复出了,倘若没有他的支持,刘邦以后做起事来只怕举步维艰。

    ...

    上云很多,云层很厚,闷热的气不知何时吹起了风,先前还捂出了一身汗,乍得被凉风一吹,只觉得凉飕飕的,遍体发寒。

    刘邦从沉思中醒转,抬头望时,才发现,仪仗已经到了养心殿,他摇摇头,将脑海中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清除干净,心中只道自己阴暗龌蹉。

    人家好心来帮自己,这才稍稍和自己意见不合,就心生不满,腹诽长辈,真是禽兽不如,若是他人知晓了,恐怕自己会被口水淹死。

    也不知这些阴暗的心思都是从哪来,何时出现的,貌似在前世,自己并不是这样的吧?

    都是皇帝的错。自从当了皇帝,勾心斗角,算计人心便成了刘邦每日的必修课,这才三月就成了这幅德行,若是日子再久些,鬼知道会变成怎样。

    想想就觉得可怕,刘邦心中默念了两句“罪过,罪过!”并打定主意,一定要多读些圣贤书,开阔胸襟。孔夫子的好啊,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这个道理。

    下了步撵,刘邦拾阶而上,走向养心殿,殿门口,两位身着正五品绯袍的官员正在等候,左手一人身材高大,黑面虬髯,右手一人身材匀称,面如冠玉,文质彬彬。

    两个气质截然不同的人站在一起,别提他娘的有多怪了,不过,刘邦却乐得如此,并不觉得有何不妥之处。

    那黑面汉子不是别人,正是皇城司统领段固,站在他旁边的书生名叫谢玉,是刘邦新任命的锦衣卫统领。

    可能有看官要问:这谢玉何人啊,前文怎未交代。

    莫急,待作者君细细来。

    一直以来,锦衣卫都是由魏鞅管辖的,其主要职责就是替刘邦刺探消息,用来和太后争权,职能单一,人数较少,虽然魏鞅昼夜不歇,抓紧训练,也合格入选者也不过百人。

    这么低的通过率和魏鞅宁缺毋滥的决策有关,他严格执行刘邦脑补出来的,前世知道的一些特种兵训练方法,又添加了自己的一些方法,所筛选出来的人,不管是体力还是智力都是上上之选。

    别的不,光这些人都识字这一条你能信?要知道,在这个知识普及度极低时代,一千个人里面,能挑出一两个识字的就已经是奇迹了。

    让这些精英去做探子,实在是大材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导我们,具体事情要具体对待,不同的时期,自然有不同的政策,和太后夺权一事早已尘埃落定,今日不同往日,锦衣卫再继续干以前的活已经不符合刘邦的利益需要了。

    更何况,刘邦现在手里还有人数更多,系统更完善的皇城司,刺探情报,监察百官,这种事交给他们就足够了,人力少,但均是精锐的锦衣卫应该放在更适合它的位置上。

    魏鞅是锦衣卫的创始人之一,也是锦衣卫的首任统领,他的才能,刘邦是清楚的,倘若他仍是一介布衣,锦衣卫继续让他统辖倒也无妨。

    只是他继承了宣威候的爵位,又出身将门,不管是为他的前途考虑还是从刘邦的利益出发,他都不适合再当锦衣卫的统帅。

    故而,刘邦卸掉了他的职,发配到北府军去磨炼,他走了,锦衣卫统领的位子却是绝对不能空的。

    为了甄选负责人,刘邦在锦衣卫内部组织了一场大比武,历经半月,从智力,体力,还有品性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决出了最强者。

    这个人就是谢玉,此人虽然身材单薄,但身手丝毫不比那些第一批进来的老兵差多少,尤其擅长在阴暗处,给人以致命一击,他的性格像狐狸一样狡猾,又像狼一般凶狠却又懂得隐忍。

    几十号人硬是他耍的团团转,到最后为他人做了嫁衣而不自知,更难能可贵的是,此人是个大大的孝子。

    其家中有盲眼老娘,还有一个残废的哥哥,七载时间,硬是一个人将一家子养活至今,不离不弃,为了亲人连媳妇都没娶。

    他参加锦衣卫选拔,也是看在每月能拿五贯钱,可以给老娘,大哥治病的份上。

    这样一个孝子,刘邦不相信他会背叛给他飞黄腾达机会的自己,故而,便任命他为新任锦衣卫统领,即便他只有二十二岁!

    看到刘邦回宫,谢玉段固二人齐齐上前一步单膝跪地行礼“臣,参见陛下!”刘邦摆手道:“两位卿家平身吧。”

    “诺!”

    带两人走进书房,刘邦落座,看着二人笑问道:“尔可知,朕今日召你们前来所为何事?”

    (本章完)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