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府。
秋华思前想后,最终还是决定把心里的想法告诉父母,也好让他们提前有个准备。
“父亲、母亲,华儿有些事情想和你们商议一下。”
秋业与古悦对视一眼,女儿素来活泼,在他们面前极少有这般郑重的神色。
“是何事,华儿尽管提,我和你父亲能帮上的一定全力支持你。”
“父亲,您可记得我和少帅的婚约是如何开始的?”
话一入耳,秋业心里便有数了。
“华儿可是想解除这段婚约?”
秋华郑重点头:“嗯,我与少帅本就是有名无实,如今一切都过去了,也就没有必要用婚姻绑住两个没有感情的人,这于他与我,都不公平。”
秋母心中一叹,女儿素来玲珑通透,这些日子以来,更是稳重了许多,可偏偏于感情之事,甚是迟钝。
“华儿,你怎知少帅心中无你?”
秋华一愣,似乎不理解母亲怎会有如此一问。
古悦本不强求儿女姻缘之事,华儿当初有此一遭,也是迫于形势,况且顾氏有言在先,解除本无可厚非。
可自从秋恪与二人深谈,论及妹妹与少帅渊源,更提及少帅心意,古悦还是你希望女儿错过如此一心一意的优秀男儿。
知道妻子要与女儿谈心,秋业寻了个借口便离开了。
当日下午,古悦拉着女儿的手,将秋恪当日所说一一转告女儿。
洛阳城木偶、孔明灯寄语。
秋父、秋母出事时顾昭宸一路陪伴。
顾昭宸对秋恪有意无意的照顾、培养。
“华儿,我们家虽不是钟鸣鼎食之家,可也不需要利用儿女姻亲去谋取利益。
母亲和你说这些,只是希望你能仔细斟酌,昭宸对你的心意,我们看在眼里,也是认可的。
你若愿意,不妨给他一个机会,也给你自己一个机会。
若是不愿,我与你父亲自是会陪着你到宁城,亲自解除这桩婚事。”
母亲言语中的点滴,秋华有些看在眼里,有些记在心上,有些确实不知的。
如今回忆起往日的一丝一缕,秋华心中越发透亮。
原本被刻意忽视的小小疑惑,恍惚也有了解答。
堂堂少帅,即便是寻个挡箭牌,也大有人愿意,可他偏偏选了出入庆阳的秋府。
事务繁多,当日秋父、秋母出事,他本不必陪着,只需让手下尽力,也无人非议,可他却事事上心,亲力亲为。
宸院书房,本是重地,她一个刚入府的新人,却能出入自由。
书院考核,出于大局考虑,山上的学子自然不能出事,她出手干预,他却道不可鲁莽,安全为重。
乃至关乎空间能力与物资,他未尝没有察觉,可却从未多问,甚至帮着掩饰,叮嘱自己小心。
日前搬迁庆阳,收拾行李时,他也是欲言又止,是否他早已料到自己欲离开?
那他心中又是如何思虑?又会如何抉择?
乍然想明白这一切,秋华心中更是犹如一团乱麻。
“夫人,小姐,宁城来信。”
秋母接过一看,是顾昭宸来信,上书华儿亲启。
秋母一叹,感情一事,还得看双方意愿,他人不好多加干预。
“华儿,昭宸来信了,你看看,母亲去后院和你父亲说说话。”
秋华伸手接过信,深吸一口气,拆开信封。
不过寥寥数语,却让秋华倍感熟悉,言辞之间,倒让秋华觉得自己钻进了牛角尖。
“姐姐,姐夫说,一切都看你的意思。
若是你愿意,他可以用余生慢慢走进你心里。
若是...他也尊重你的意愿,会公开解除这段婚约,也不会让任何人有机会攻击你。
但是,他同样不会放弃。
姐姐,你要怎么办?”
秋华反问:“你觉得我该怎么办?”
“这个,我也不知道。
不过,姐夫对你很好,这倒是事实,不如,你们再试试。”
秋华未语,心中却是一阵轻快。
是啊,感情之事,随心就好。
次日,顾昭宸收到消息,秋华与父母收拾行装,往洛阳方向去了。
当时,秋恪也在,当即朝顾昭宸说道:“华儿怎可一人与父母回洛阳,竟忘了我这个哥哥。”
随后,竟毫无预兆地提出请辞:“如今宁城基本稳定了,我也该轻松轻松了,宁城一应事务,自有能人接任,愎是回家侍奉父母的好。”
顾昭宸自是不许,且不论秋恪能力本就出众,此时让秋恪卸任,外人必然猜忌。
更何况,秋恪是华儿兄长,若华儿执意离开,秋恪也不请辞,那他与华儿的最后一丝联系也将断绝。
“大哥若是思念家人,我便允你一月假期回家团聚,请辞一说,却是万万不许的。”
秋恪一叹:“你明知...,又何必呢!”
“华儿未明言,总有一丝机会。”
秋恪心中是认可这个妹夫的,奈何华儿心意不明,他也不便多言。
次日,秋恪简单收拾一番,也回了庆阳。
收到消息,顾昭宸失神了许久。
秋华回到洛阳的住宅,依旧是当年的布局,却不再有当年的心境。
昔日,言笑晏晏的少女,等待着家人结束工作回家,饭桌上你一言我一语,平淡生活。
如今,依旧是平淡而温馨的日子,可这些年的经历,轻轻覆在心口,抹不去挥不散。
秋华带着霜雪走过洛阳的大街小巷,看着热闹的街市。
食斋当年的老师傅跟着她一起回到了洛阳,食斋不在了,当年的口味却在秋华开的新店铺里继承了下来,依旧是当年的味道,颇受众人的喜爱,生意很是红火。
秋父数月前便辞去一应职务,回到洛阳,暂时闲置在家。可洛阳书院的院长已经过府拜访了好几回。
秋华看得出来,秋父重回书院,不过是时间的问题,之所以一直没有答应,只是为了多陪家人一些时日。
那段时日的离别,虽说是出于无奈,可总是在几人心里留下了痕迹。
如今一切安然,秋父、秋母也想多陪陪孩子。
秋父虽然回到了洛阳,但还是惦记着在村里教导过的孩子们,又寻了一位先生到村里授业,一应支出走的都是秋府的账,甚至比洛阳城的待遇都要好上许多。
秋父说,有几个好苗子,若是他们上进、心性也好,日后稍长便接到洛阳来教导。
秋母近日则忙起了另一件事,秋恪年纪不大也不小了,秋母不免多留意着洛阳城里的适龄女子,当然,最终还是得看孩子们的意愿。
秋华思前想后,最终还是决定把心里的想法告诉父母,也好让他们提前有个准备。
“父亲、母亲,华儿有些事情想和你们商议一下。”
秋业与古悦对视一眼,女儿素来活泼,在他们面前极少有这般郑重的神色。
“是何事,华儿尽管提,我和你父亲能帮上的一定全力支持你。”
“父亲,您可记得我和少帅的婚约是如何开始的?”
话一入耳,秋业心里便有数了。
“华儿可是想解除这段婚约?”
秋华郑重点头:“嗯,我与少帅本就是有名无实,如今一切都过去了,也就没有必要用婚姻绑住两个没有感情的人,这于他与我,都不公平。”
秋母心中一叹,女儿素来玲珑通透,这些日子以来,更是稳重了许多,可偏偏于感情之事,甚是迟钝。
“华儿,你怎知少帅心中无你?”
秋华一愣,似乎不理解母亲怎会有如此一问。
古悦本不强求儿女姻缘之事,华儿当初有此一遭,也是迫于形势,况且顾氏有言在先,解除本无可厚非。
可自从秋恪与二人深谈,论及妹妹与少帅渊源,更提及少帅心意,古悦还是你希望女儿错过如此一心一意的优秀男儿。
知道妻子要与女儿谈心,秋业寻了个借口便离开了。
当日下午,古悦拉着女儿的手,将秋恪当日所说一一转告女儿。
洛阳城木偶、孔明灯寄语。
秋父、秋母出事时顾昭宸一路陪伴。
顾昭宸对秋恪有意无意的照顾、培养。
“华儿,我们家虽不是钟鸣鼎食之家,可也不需要利用儿女姻亲去谋取利益。
母亲和你说这些,只是希望你能仔细斟酌,昭宸对你的心意,我们看在眼里,也是认可的。
你若愿意,不妨给他一个机会,也给你自己一个机会。
若是不愿,我与你父亲自是会陪着你到宁城,亲自解除这桩婚事。”
母亲言语中的点滴,秋华有些看在眼里,有些记在心上,有些确实不知的。
如今回忆起往日的一丝一缕,秋华心中越发透亮。
原本被刻意忽视的小小疑惑,恍惚也有了解答。
堂堂少帅,即便是寻个挡箭牌,也大有人愿意,可他偏偏选了出入庆阳的秋府。
事务繁多,当日秋父、秋母出事,他本不必陪着,只需让手下尽力,也无人非议,可他却事事上心,亲力亲为。
宸院书房,本是重地,她一个刚入府的新人,却能出入自由。
书院考核,出于大局考虑,山上的学子自然不能出事,她出手干预,他却道不可鲁莽,安全为重。
乃至关乎空间能力与物资,他未尝没有察觉,可却从未多问,甚至帮着掩饰,叮嘱自己小心。
日前搬迁庆阳,收拾行李时,他也是欲言又止,是否他早已料到自己欲离开?
那他心中又是如何思虑?又会如何抉择?
乍然想明白这一切,秋华心中更是犹如一团乱麻。
“夫人,小姐,宁城来信。”
秋母接过一看,是顾昭宸来信,上书华儿亲启。
秋母一叹,感情一事,还得看双方意愿,他人不好多加干预。
“华儿,昭宸来信了,你看看,母亲去后院和你父亲说说话。”
秋华伸手接过信,深吸一口气,拆开信封。
不过寥寥数语,却让秋华倍感熟悉,言辞之间,倒让秋华觉得自己钻进了牛角尖。
“姐姐,姐夫说,一切都看你的意思。
若是你愿意,他可以用余生慢慢走进你心里。
若是...他也尊重你的意愿,会公开解除这段婚约,也不会让任何人有机会攻击你。
但是,他同样不会放弃。
姐姐,你要怎么办?”
秋华反问:“你觉得我该怎么办?”
“这个,我也不知道。
不过,姐夫对你很好,这倒是事实,不如,你们再试试。”
秋华未语,心中却是一阵轻快。
是啊,感情之事,随心就好。
次日,顾昭宸收到消息,秋华与父母收拾行装,往洛阳方向去了。
当时,秋恪也在,当即朝顾昭宸说道:“华儿怎可一人与父母回洛阳,竟忘了我这个哥哥。”
随后,竟毫无预兆地提出请辞:“如今宁城基本稳定了,我也该轻松轻松了,宁城一应事务,自有能人接任,愎是回家侍奉父母的好。”
顾昭宸自是不许,且不论秋恪能力本就出众,此时让秋恪卸任,外人必然猜忌。
更何况,秋恪是华儿兄长,若华儿执意离开,秋恪也不请辞,那他与华儿的最后一丝联系也将断绝。
“大哥若是思念家人,我便允你一月假期回家团聚,请辞一说,却是万万不许的。”
秋恪一叹:“你明知...,又何必呢!”
“华儿未明言,总有一丝机会。”
秋恪心中是认可这个妹夫的,奈何华儿心意不明,他也不便多言。
次日,秋恪简单收拾一番,也回了庆阳。
收到消息,顾昭宸失神了许久。
秋华回到洛阳的住宅,依旧是当年的布局,却不再有当年的心境。
昔日,言笑晏晏的少女,等待着家人结束工作回家,饭桌上你一言我一语,平淡生活。
如今,依旧是平淡而温馨的日子,可这些年的经历,轻轻覆在心口,抹不去挥不散。
秋华带着霜雪走过洛阳的大街小巷,看着热闹的街市。
食斋当年的老师傅跟着她一起回到了洛阳,食斋不在了,当年的口味却在秋华开的新店铺里继承了下来,依旧是当年的味道,颇受众人的喜爱,生意很是红火。
秋父数月前便辞去一应职务,回到洛阳,暂时闲置在家。可洛阳书院的院长已经过府拜访了好几回。
秋华看得出来,秋父重回书院,不过是时间的问题,之所以一直没有答应,只是为了多陪家人一些时日。
那段时日的离别,虽说是出于无奈,可总是在几人心里留下了痕迹。
如今一切安然,秋父、秋母也想多陪陪孩子。
秋父虽然回到了洛阳,但还是惦记着在村里教导过的孩子们,又寻了一位先生到村里授业,一应支出走的都是秋府的账,甚至比洛阳城的待遇都要好上许多。
秋父说,有几个好苗子,若是他们上进、心性也好,日后稍长便接到洛阳来教导。
秋母近日则忙起了另一件事,秋恪年纪不大也不小了,秋母不免多留意着洛阳城里的适龄女子,当然,最终还是得看孩子们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