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雁过西风

第一百八十三章 太阴幻铃(八)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雁行云看见顾念被雷劈了的表情,暗自好笑,牵着她的手走进了竹鸾。

    凌鹰也走了进去,站在顾念身旁。

    鹤叟站在最外面,摇了摇竹鸾门口垂下的铃铛,就听见一阵机括启动的声音“咔咔咔”的响起,竹鸾缓缓向上升起。

    “他们到底是不是古代人啊。”顾念小声嘀咕。

    古代人不都是茹毛饮血的吗!怎么连电梯都有?虽然不用电吧,可这更环保啊!

    还有这塔里种的是什么啊?一种都没见过!

    他们的农业科技也太先进了吧?

    哪里像个古代人啊!

    不光顾念,连凌鹰都暗自惊讶。

    那些神界都极为稀少的奇花异草,在这塔中居然可以成片的种植。

    她抬起头,向上望去,塔里的每一层都种着不同的植物,花草藤蔓,甚至还有矮小的灌木。

    竹鸾忽然停了下来。

    “到顶了?这么快?”顾念抬头,上面似乎还有好多层呢!

    鹤叟垂着头:“圣主,夫人,竹鸾无法再上了,否则会被天晷点燃。”

    雁行云一边走向塔外步道,一边问:“塔顶放置的是天晷?”

    鹤叟道:“正是。上古时代,羿受女娲大神之命射落九日,伏羲大神怜惜九日死无归所,又恐其死而复燃,便命火神带着神器天晷,将九日封在其中。”

    “那天晷又怎么会到了这里?”顾念听故事,向来要问出个最后结果。

    “上古之战后,女娲大神和伏羲大神相继神陨,我等便带着神器天晷和地玄躲入地下,等待圣主归来。”

    “地玄又是什么?”

    “天晷乃火之极,地玄乃地之极。”鹤叟走出门洞,指着塔下的大地,“我们居住的所在,便是地玄所生。”

    顾念向下望去,他们已经到了很高的地方,整个地下世界尽收眼底,下面的人就像蚂蚁一样渺小。

    “那里是什么?”顾念指着远方,似乎周围全是水?

    “那是水。即将淹没这里的水。”鹤叟看向雁行云,再次跪伏在地,“请圣主开启神器地玄,救我族于覆灭之险!”

    “鹤老,您先起来说话。”雁行云扶起他,问道,“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鹤叟站起身,将一切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伏羲神陨之后,神器天晷和地玄落入九夷族之手,引来各方觊觎。

    为了争夺神器,九夷族几乎灭族,只有一小队人带着神器几经辗转流亡,躲入地下。

    顾念好奇的问:“你们带了两个神器,就没被人抢走一个?”

    鹤叟解释道,天晷自封印九日之后,只能放置在地玄上,其他任何事物,触之则燃为飞灰。

    所以天晷和地玄,无法分离。

    顾念还要再问,雁行云止住了她,让鹤叟继续说下去。

    初时这里是一片地下湖泊,九夷人用地玄在湖中生出大地,建立居所,培育植物,才有了这个地下世界。

    但是很多年前,地玄就处于沉寂的状态,不再生出土地,而且整片大地不断下沉,地下之水慢慢上涨,迟早会淹没这个世界。

    九夷族以伏羲后人自居,深信终有一日,伏羲大神必将归来,拯救他们于危难之中。

    他说完了,顾念终于找到机会问:“天晷只能放在地玄上,我们又不能靠近天晷,怎么去开启地玄?而且你刚才不是说要在塔底开启神器吗?听得我好糊涂。”

    雁行云摸了摸塔身,缓缓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座塔,也是地玄生成的。而地玄的另一个名字,应该叫作,息壤。”

    “圣主所言不差,这塔是地玄在这里生成的第一个造物,最开始,叫作十丈塔。”鹤叟肯定了他的判断。

    “鹤老,我们下去吧。”雁行云走回竹鸾,他要亲眼看看,传说中生生不息的息壤,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竹鸾飞速向下,很快就到了底层。

    天晷不愧是封印了九日的神器,直到底层,还能看见它的光芒,感觉到它的温暖。

    塔中每一层都种着植物,除了底层。

    塔底空无一物,最中央放着一个匣子。

    鹤叟伸手一指:“那个匣子里,就是地玄。”

    雁行云伸手想要拿起匣子,可那个手掌大小的匣子居然纹丝不动。

    他伸出双手,才勉强将它提离地面,却怎么也拿不起来。

    他只好放回地上,直接打开匣子。

    里面,有一颗米粒大小的土壤。

    以他的力气,上百斤的东西也不至于提不起来。

    这小小一粒息壤,密度竟然会这么大!

    雁行云抠起塔里的泥土,却没有这么沉重,而且颜色似乎也比匣中的息壤淡上许多。

    他大致猜到了缘由。

    息壤,是一种密度极高的土壤聚合体,经由某种力量或术法压缩成了极小的体积。

    所谓的“生生不息”,只是因为撤去了那种压缩土壤的力量,让它膨化,恢复了正常的体积。

    至于它如何能够按照人们的心意,化为一座高塔,一片大地,雁行云也猜不出其中的奥秘。

    现在息壤不再生长,有可能是因为它剩得太少了,无法挣脱那种压缩土壤的力量。

    他把猜测说了出来,其余的人听了,全都目瞪口呆。

    鹤叟却否定了他的判断。

    在九夷人的记载之中,除了最初裹住天晷的地玄有拳头大小,之后从匣中凝出的地玄都是黄豆那么大。

    只是黄豆大小,便已需要十个壮汉才能抬起。

    正因神器如此沉重,九夷族才会在逃亡途中屡屡被人追上,几乎灭族,不得已才藏入地下。

    只不过地玄离开匣子,倒像雁行云说的那样会膨化涨大,有约莫一刻钟的时间处于柔软可塑的状态,之后就变成硬实的土块,坚固非常。

    最神奇的一点是,坚固如石板一样的土层,洒下的种子却能钻进土里,而且长出来的植物特别的丰硕,在这塔中尤甚。

    依靠地玄生成的土壤,和天晷的光照,九夷人才能在这地下生存至今。

    但他们也感觉得到,地面一直在缓缓下沉,外围的水位日渐上升,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打开匣子,取出地玄,去填埋大地。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