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虽然在南洋只待了不到一年,但身为大明皇帝的亲弟弟,他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如今的马六甲海峡商船云集,战舰横行,大有再现郑和下西洋时的繁荣景象的可能。为了长期的控制这片海域,朱由校心知只有派自己的弟弟压阵才能安定军心,可是真要让他们夫妻两地未免有些不忍。朱由校大学毕业后,为了自己的初恋决定留在梳城市,睡过半年的地下室,盖上发霉的黑心棉被,五块钱抗了一周,后来工作有了起色便主动申请去国外,两年的异地恋揪心难忍。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实在不想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对于皇帝的心思,聪明绝顶的朱由检又怎么会不知,大明以军功觅侯,即便是皇族也没有免费的午餐。翌日早朝,朱由检请旨带着周王妃和世子朱慈炯回狮子城赴任,一时朝中大臣议论纷纷,如果恭亲王能常驻马六甲,那么将会有大批的华人前去投奔。
朱由校心想我可以把你捧到天上去,但是手里必须有根线控制你,谁让那张冰凉的龙椅只允许一个人坐上去呢!望着恭亲王那双狡黠的眼睛,朱由校笑着说道:
“连朕的亲弟弟都要去前线建功立业,天下大事何愁艰辛?只是南洋孤悬海外,很容易遭受海贼的袭扰,朕决定派遣一支虎贲做你的亲兵,并调拨内银为你修建一座棱堡作为府邸,以保证你的周全。至于王妃和世子,她们还是继续留在紫禁城吧,大明的男人是不会让女人和孩子顶在前面的。”
朱由校说的冠冕堂皇,其实是担心养虎为患。古往今来凡是统帅大军出征的将领,其家眷都要留在京城作为人质,防止他们拥兵自重倒行逆施,朱由校此举亦是如此。毕竟靖难是这个朝代不可能迈过去的坎,朱由校此举也暗合群臣的意思,很快便被执行下去。
其实朱由检明白只留甘雅在身边是明智的,这样他可以很好的利用和暹罗的关系,借助外力在马六甲海域站稳脚跟。在京师滞留的日子里,他敏锐的觉察到皇帝的意思也是怀柔,所谓开放槟城和岘港不过是用英格兰来制衡荷兰和葡萄牙,向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开放古里又是在抵消英格兰在印度一家独大的趋势。
不过对于这些迷恋实力的西方强盗来说,朱由校很清楚怀柔只是权宜之计,要想收服他们必须依靠暴力。为此他命王延祚和施大宣在刚刚纳入版图的安达曼群岛附近举行一场代号为“和平使命”的海上联合演习,并邀请英格兰、法兰西、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波斯、暹罗、真腊、占城等参加,名义上是为了欢迎恭亲王常驻狮子城,其实就是在向各国炫耀武力,一则可以巩固明朝在马六甲的地位,二来将来可以在印度获得绝对的话语权。
演习的课题是抢滩登陆,此时明朝的远洋军舰不仅在性能上遥遥领先欧洲,而且数量上也占据绝对优势,加上统一悬挂白底黑鲨的旗帜,在海面上展开后显得尤其壮观。相比之下欧洲的水师要逊色许多,虽然英格兰和明朝共同制定了战列舰的标准,但受制于国力他们的吨位十分有限。另外双方还有两个比较关键的差异,第一个是英格兰的主要精力尚在北美洲,而明朝已经将争夺印度作为大洋争霸的第一步;第二个是欧洲正处于“三十年战争”之中,法兰西甚至削减海军来争夺大陆霸权,其他国家的海军的发展也受到制约,相反明朝在签订《里海条约》以后境内比较安稳,有充足的军费建造新式战舰和海炮。
在这种显而易见的差距下,欧洲的一些武官彻底放弃了进入马六甲海峡的想法,主动提出在印度实行“利益均沾”,向明朝开放自己苦心经营的据点。望着那些低头哈腰、眉开眼笑的洋人,朱由校心想原来你们也懂礼貌,也会崇洋媚外!高兴之余朱由校深感“怀柔”的甜头,大炮还在发射架时的威力最大,此时与欧洲列强交恶并不是明智之举,可以多搞一些演习、阅兵来敲山震虎,以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保护明朝商人在各地的利益。
要说公平竞争中国人从没输给过任何对手,即便是我们最看不上的晚清,在鸦片战争后的二十多年仍然保持着可观的贸易顺差。改开以后,新中国利用欧洲的贸易规则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往前看第一的宝座近在咫尺,往后看高处不胜寒。
可是欧洲人还惯用“双重标准”,搞得过你就是“天赋人权”、“言论自由”,搞不过你立即改口“普世价值”、“中国威胁”。这些年我们厌倦了白皮的表演,可无奈当今世界的话语权还掌握在他们手中,同志们仍需在忍耐中有所作为,不要意气用事导致前功尽弃。
“和平使命”举行完毕后,郑协取代郑芝龙成为华远贸易公司的大掌柜,并以印度总督的身份在孟买设立官邸。郑芝龙以武官的身份前往波斯,指挥波斯海军在附近海域袭击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和港口。虽然奥斯曼帝国并没有派遣军舰参加明朝举办的“和平使命”演习,但从奸细的嘴中多少了解到一些内幕,如今的大明水师要比郑和下西洋的那支舰队还要庞大、先进,更为致命的是明朝颁布的军令,无论是谁打下来土地、人口、城市都可以拥有五十年的支配权,这和历史上的秦锐士、蒙古西征、欧洲航海、八旗圈地如出一辙。
面对明朝水师假扮的海盗,奥斯曼帝国的大维齐尔果断撤回了他们在红海、阿拉伯海、波斯湾的海军,并关闭了沿海的港口。当然他们走的并非心甘情愿,这意味着他们不仅失去了这片海域的控制权,还彻底丧失了他们对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的宗主国地位。
可是他们并不想公开与明朝为敌,因为他们的死敌波斯与明朝有姻亲,萨非的姑姑正是朱由校的昭妃,一旦交恶他们将面临明朝在海陆两线的军事打击,这是他们承受不起的。即便奥斯曼帝国在勒班陀战役后很快就建造了二百五十多艘军舰,可他们在南欧却没有大的进展。此时欧洲的棱堡、星形要塞已经成熟,加上从明朝购买了大量的先进火器,曾经让对手闻风丧胆的西帕希骑兵已经失去了绝对的优势,双方在前线部署了大量军力对峙。
对于皇帝的心思,聪明绝顶的朱由检又怎么会不知,大明以军功觅侯,即便是皇族也没有免费的午餐。翌日早朝,朱由检请旨带着周王妃和世子朱慈炯回狮子城赴任,一时朝中大臣议论纷纷,如果恭亲王能常驻马六甲,那么将会有大批的华人前去投奔。
朱由校心想我可以把你捧到天上去,但是手里必须有根线控制你,谁让那张冰凉的龙椅只允许一个人坐上去呢!望着恭亲王那双狡黠的眼睛,朱由校笑着说道:
“连朕的亲弟弟都要去前线建功立业,天下大事何愁艰辛?只是南洋孤悬海外,很容易遭受海贼的袭扰,朕决定派遣一支虎贲做你的亲兵,并调拨内银为你修建一座棱堡作为府邸,以保证你的周全。至于王妃和世子,她们还是继续留在紫禁城吧,大明的男人是不会让女人和孩子顶在前面的。”
朱由校说的冠冕堂皇,其实是担心养虎为患。古往今来凡是统帅大军出征的将领,其家眷都要留在京城作为人质,防止他们拥兵自重倒行逆施,朱由校此举亦是如此。毕竟靖难是这个朝代不可能迈过去的坎,朱由校此举也暗合群臣的意思,很快便被执行下去。
其实朱由检明白只留甘雅在身边是明智的,这样他可以很好的利用和暹罗的关系,借助外力在马六甲海域站稳脚跟。在京师滞留的日子里,他敏锐的觉察到皇帝的意思也是怀柔,所谓开放槟城和岘港不过是用英格兰来制衡荷兰和葡萄牙,向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开放古里又是在抵消英格兰在印度一家独大的趋势。
不过对于这些迷恋实力的西方强盗来说,朱由校很清楚怀柔只是权宜之计,要想收服他们必须依靠暴力。为此他命王延祚和施大宣在刚刚纳入版图的安达曼群岛附近举行一场代号为“和平使命”的海上联合演习,并邀请英格兰、法兰西、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波斯、暹罗、真腊、占城等参加,名义上是为了欢迎恭亲王常驻狮子城,其实就是在向各国炫耀武力,一则可以巩固明朝在马六甲的地位,二来将来可以在印度获得绝对的话语权。
演习的课题是抢滩登陆,此时明朝的远洋军舰不仅在性能上遥遥领先欧洲,而且数量上也占据绝对优势,加上统一悬挂白底黑鲨的旗帜,在海面上展开后显得尤其壮观。相比之下欧洲的水师要逊色许多,虽然英格兰和明朝共同制定了战列舰的标准,但受制于国力他们的吨位十分有限。另外双方还有两个比较关键的差异,第一个是英格兰的主要精力尚在北美洲,而明朝已经将争夺印度作为大洋争霸的第一步;第二个是欧洲正处于“三十年战争”之中,法兰西甚至削减海军来争夺大陆霸权,其他国家的海军的发展也受到制约,相反明朝在签订《里海条约》以后境内比较安稳,有充足的军费建造新式战舰和海炮。
在这种显而易见的差距下,欧洲的一些武官彻底放弃了进入马六甲海峡的想法,主动提出在印度实行“利益均沾”,向明朝开放自己苦心经营的据点。望着那些低头哈腰、眉开眼笑的洋人,朱由校心想原来你们也懂礼貌,也会崇洋媚外!高兴之余朱由校深感“怀柔”的甜头,大炮还在发射架时的威力最大,此时与欧洲列强交恶并不是明智之举,可以多搞一些演习、阅兵来敲山震虎,以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保护明朝商人在各地的利益。
要说公平竞争中国人从没输给过任何对手,即便是我们最看不上的晚清,在鸦片战争后的二十多年仍然保持着可观的贸易顺差。改开以后,新中国利用欧洲的贸易规则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往前看第一的宝座近在咫尺,往后看高处不胜寒。
可是欧洲人还惯用“双重标准”,搞得过你就是“天赋人权”、“言论自由”,搞不过你立即改口“普世价值”、“中国威胁”。这些年我们厌倦了白皮的表演,可无奈当今世界的话语权还掌握在他们手中,同志们仍需在忍耐中有所作为,不要意气用事导致前功尽弃。
“和平使命”举行完毕后,郑协取代郑芝龙成为华远贸易公司的大掌柜,并以印度总督的身份在孟买设立官邸。郑芝龙以武官的身份前往波斯,指挥波斯海军在附近海域袭击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和港口。虽然奥斯曼帝国并没有派遣军舰参加明朝举办的“和平使命”演习,但从奸细的嘴中多少了解到一些内幕,如今的大明水师要比郑和下西洋的那支舰队还要庞大、先进,更为致命的是明朝颁布的军令,无论是谁打下来土地、人口、城市都可以拥有五十年的支配权,这和历史上的秦锐士、蒙古西征、欧洲航海、八旗圈地如出一辙。
面对明朝水师假扮的海盗,奥斯曼帝国的大维齐尔果断撤回了他们在红海、阿拉伯海、波斯湾的海军,并关闭了沿海的港口。当然他们走的并非心甘情愿,这意味着他们不仅失去了这片海域的控制权,还彻底丧失了他们对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的宗主国地位。
可是他们并不想公开与明朝为敌,因为他们的死敌波斯与明朝有姻亲,萨非的姑姑正是朱由校的昭妃,一旦交恶他们将面临明朝在海陆两线的军事打击,这是他们承受不起的。即便奥斯曼帝国在勒班陀战役后很快就建造了二百五十多艘军舰,可他们在南欧却没有大的进展。此时欧洲的棱堡、星形要塞已经成熟,加上从明朝购买了大量的先进火器,曾经让对手闻风丧胆的西帕希骑兵已经失去了绝对的优势,双方在前线部署了大量军力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