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熬到在成都下了火车,买不到火车票的她只有坐了汽车一路转回云南,折腾了整整三天,才终于到达了南江县!此时距离家只有短短半个小时的车程了。
这一路回来,当真是越来越热,在成都的时候就已经脱了羽绒服,一路南下,更是脱到只剩一件外套的程度。当双脚踏在这片洒满阳光的土地上时,再环视一圈南江县的汽车站,抬头看看湛蓝的天空……
云南的天空那么高、那么蓝,蓝得晃眼,偏偏这种蓝还会随着时间与季节发生变化,有时候是呈翠色,带着一抹神奇的绿,有时候是深蓝,有时候浅到近乎白色,再有时候,几种颜色能混合在一起,变幻无穷,多彩多姿。
鱼游在路边的小摊上,叫了两碗当地的绿豆卷粉和豆黄米线,老板娘惊奇地问她:“你一个人吃?”
鱼游闻着香味,咽了一下口水用力点头,出门在外,想念的人除了鱼妈,自然还有老家的这些美味吃食,经常做梦都是那样的味道,更何况,长期波奔,她有几天都没好好吃饭了。
东西一上桌,鱼游狼吞虎咽,活像几百年没吃过东西一样,县城的东西实在,这样的份量当得北京的一个大碗。直到把这两碗吞下肚,胃都胀痛了,才感觉满足了。鱼游坐了好一阵子,才拉了行李箱坐了一辆长安辆往青石镇而去。
青石镇是一座古镇,以前是盐井,是盐商来往的地方,算是云南比较富庶的地方,虽然已经过去了成千上百年,可是地上的青石板,别致又古朴的大宅院都能透露出曾经的繁华。
此时的青石镇却早已衰败了,只不过因着有些从前的景致,每到周五的时候,都会有一趟慢车经过此地,带来不少南北的游客,这群人会一窝蜂地涌入这个小镇,看看盐井,爬爬山,再看看老旧的宅子,到了周日,又会坐了火车回去。
平时呢,虽有游客,却极少,镇上的人几乎都认识,偶尔来一个生人都会好奇地打量半天。鱼游的家就住在这座小镇的最里面,那是外公外婆留下的小院子,虽然简朴,却是鱼游与母亲赖以生存的地方。
只可惜,十几岁那年自己生了一场重病,需要很多钱。走投无路,身无分文的鱼妈只能卖掉房子。过后,母女两人只能住在餐馆的杂物间,靠着鱼妈微薄的工资生活。
这也是鱼游一门心思去北京的原因,她就是想挣钱,挣好多好多钱,买一座大房子,让鱼妈好好享享清福。只不过,到目前为止,她也只是刚刚上路,鱼翻天虽然收入还算不错,但是还有后续的投资,不敢乱动。
鱼游想到这些,心中酸涩难当,转眼之前,就走到了石桥上,走过这座桥,就是镇子的主街了,沿着那里一直走,大约十分钟就能到那家香香餐馆了。
沿途中,好几个人跟她打招呼,都热情地问:“回来了?快去看你妈吧。”
鱼游应了两声后,觉得有些奇怪,大家为什么都要加上末尾那一句呢?后来她想大概是乡邻之间的热情吧,知道鱼妈一个人在镇上,不容易,所以才会如此。
等她兴冲冲地跑进香香餐馆,一把推开杂物间的门时,却愣了半天,这间的屋子跟记忆中的屋子不一样了。以前总是弥漫着洋葱大头菜的气味,里面一架简陋的木床,几个破木箱就是母女两人装衣服杂物的地方,上面的铁丝上挂着衣服,靠近窗台的小条桌是鱼游学习的地方,门口随时扔了几袋洋葱土豆……
可是如今,味道依然如初,但里面却满是废旧的破家俱,重重叠叠地堆了起来,装菜的筐子也堆了许多,关于自己与母亲的物品却一样也不见了!鱼游惊讶极了,走进去四处看了看,只在窗台上找到了自己曾经用过的一只铁皮文具盒!
“喂,小姑娘,你在做啥子?”正看着,身边一个南江口音的女人说话了。
鱼游一转身,一下子认出了那个矮胖的女人,那是香香餐馆的老板娘林四婶!鱼游转过身的时候,林四婶也认出了她来:“哟,这不是孟家那个丫头吗?好几年没见了,我还以为你不回来了……”
“林四婶,我妈呢?我妈是不是换地方住了?我刚刚在外面大堂和后厨,都没看见她。”鱼游问了起来。
林四婶惊讶地看着她:“你不知道啊,你妈不在我们这里干了,她早就走了。”
“啊?她没跟我说过……”鱼游震惊不已,记得自己前些天打电话,鱼妈都说在餐馆做活,忙得很:“林四婶,她去哪里了?你知道不?”
“不晓得,结完工资就搬了,对了,我看她在我们这里干这么多年,还多给了六百辛苦费呢。”林四婶马上表态,生怕面前这个小姑娘说自己刻薄。
鱼游急了起来:“那店里面其它人知不知道她去哪里了呀?”
林四婶摇头:“没人晓得,你妈那个人你知道的,沉默寡言的,说走就走,没给我们说原因。只不过,偶尔能在镇上看见她的,她看起来气色不太好。也不跟我们说话。”
鱼游整个人懵了,母亲不声不响地离开了香香餐馆,去了哪里没人知道……但是她肯定还在青石镇,不然别人也不可能看见她。
她重新打起精神来:“谢谢林四婶,我去找她。”
“嗯,你好生看看她,我看她面色惨白,咳得还厉害,还戴了个口罩,像是生病了。”林四婶补充了一句。
鱼游一听,心里更慌了,她匆匆走了出来,在街上环视了一圈,开始一家店一家店地询问母亲的消息,可是连问了十家餐馆与客栈,人家都说不知道的时候,她彻底慌了!
镇上大一点的店铺只有这些,鱼妈还能去哪里打工,卖衣服、卖货,她都不方便的!
眼看着天快黑了,整个南江镇就这么大,走了好久,鱼游仍是没寻到母亲,电话也快打烂了,那边一直是关机状态,她简直快要疯了!
这一路回来,当真是越来越热,在成都的时候就已经脱了羽绒服,一路南下,更是脱到只剩一件外套的程度。当双脚踏在这片洒满阳光的土地上时,再环视一圈南江县的汽车站,抬头看看湛蓝的天空……
云南的天空那么高、那么蓝,蓝得晃眼,偏偏这种蓝还会随着时间与季节发生变化,有时候是呈翠色,带着一抹神奇的绿,有时候是深蓝,有时候浅到近乎白色,再有时候,几种颜色能混合在一起,变幻无穷,多彩多姿。
鱼游在路边的小摊上,叫了两碗当地的绿豆卷粉和豆黄米线,老板娘惊奇地问她:“你一个人吃?”
鱼游闻着香味,咽了一下口水用力点头,出门在外,想念的人除了鱼妈,自然还有老家的这些美味吃食,经常做梦都是那样的味道,更何况,长期波奔,她有几天都没好好吃饭了。
东西一上桌,鱼游狼吞虎咽,活像几百年没吃过东西一样,县城的东西实在,这样的份量当得北京的一个大碗。直到把这两碗吞下肚,胃都胀痛了,才感觉满足了。鱼游坐了好一阵子,才拉了行李箱坐了一辆长安辆往青石镇而去。
青石镇是一座古镇,以前是盐井,是盐商来往的地方,算是云南比较富庶的地方,虽然已经过去了成千上百年,可是地上的青石板,别致又古朴的大宅院都能透露出曾经的繁华。
此时的青石镇却早已衰败了,只不过因着有些从前的景致,每到周五的时候,都会有一趟慢车经过此地,带来不少南北的游客,这群人会一窝蜂地涌入这个小镇,看看盐井,爬爬山,再看看老旧的宅子,到了周日,又会坐了火车回去。
平时呢,虽有游客,却极少,镇上的人几乎都认识,偶尔来一个生人都会好奇地打量半天。鱼游的家就住在这座小镇的最里面,那是外公外婆留下的小院子,虽然简朴,却是鱼游与母亲赖以生存的地方。
只可惜,十几岁那年自己生了一场重病,需要很多钱。走投无路,身无分文的鱼妈只能卖掉房子。过后,母女两人只能住在餐馆的杂物间,靠着鱼妈微薄的工资生活。
这也是鱼游一门心思去北京的原因,她就是想挣钱,挣好多好多钱,买一座大房子,让鱼妈好好享享清福。只不过,到目前为止,她也只是刚刚上路,鱼翻天虽然收入还算不错,但是还有后续的投资,不敢乱动。
鱼游想到这些,心中酸涩难当,转眼之前,就走到了石桥上,走过这座桥,就是镇子的主街了,沿着那里一直走,大约十分钟就能到那家香香餐馆了。
沿途中,好几个人跟她打招呼,都热情地问:“回来了?快去看你妈吧。”
鱼游应了两声后,觉得有些奇怪,大家为什么都要加上末尾那一句呢?后来她想大概是乡邻之间的热情吧,知道鱼妈一个人在镇上,不容易,所以才会如此。
等她兴冲冲地跑进香香餐馆,一把推开杂物间的门时,却愣了半天,这间的屋子跟记忆中的屋子不一样了。以前总是弥漫着洋葱大头菜的气味,里面一架简陋的木床,几个破木箱就是母女两人装衣服杂物的地方,上面的铁丝上挂着衣服,靠近窗台的小条桌是鱼游学习的地方,门口随时扔了几袋洋葱土豆……
可是如今,味道依然如初,但里面却满是废旧的破家俱,重重叠叠地堆了起来,装菜的筐子也堆了许多,关于自己与母亲的物品却一样也不见了!鱼游惊讶极了,走进去四处看了看,只在窗台上找到了自己曾经用过的一只铁皮文具盒!
“喂,小姑娘,你在做啥子?”正看着,身边一个南江口音的女人说话了。
鱼游一转身,一下子认出了那个矮胖的女人,那是香香餐馆的老板娘林四婶!鱼游转过身的时候,林四婶也认出了她来:“哟,这不是孟家那个丫头吗?好几年没见了,我还以为你不回来了……”
“林四婶,我妈呢?我妈是不是换地方住了?我刚刚在外面大堂和后厨,都没看见她。”鱼游问了起来。
林四婶惊讶地看着她:“你不知道啊,你妈不在我们这里干了,她早就走了。”
“啊?她没跟我说过……”鱼游震惊不已,记得自己前些天打电话,鱼妈都说在餐馆做活,忙得很:“林四婶,她去哪里了?你知道不?”
“不晓得,结完工资就搬了,对了,我看她在我们这里干这么多年,还多给了六百辛苦费呢。”林四婶马上表态,生怕面前这个小姑娘说自己刻薄。
鱼游急了起来:“那店里面其它人知不知道她去哪里了呀?”
林四婶摇头:“没人晓得,你妈那个人你知道的,沉默寡言的,说走就走,没给我们说原因。只不过,偶尔能在镇上看见她的,她看起来气色不太好。也不跟我们说话。”
鱼游整个人懵了,母亲不声不响地离开了香香餐馆,去了哪里没人知道……但是她肯定还在青石镇,不然别人也不可能看见她。
她重新打起精神来:“谢谢林四婶,我去找她。”
“嗯,你好生看看她,我看她面色惨白,咳得还厉害,还戴了个口罩,像是生病了。”林四婶补充了一句。
鱼游一听,心里更慌了,她匆匆走了出来,在街上环视了一圈,开始一家店一家店地询问母亲的消息,可是连问了十家餐馆与客栈,人家都说不知道的时候,她彻底慌了!
镇上大一点的店铺只有这些,鱼妈还能去哪里打工,卖衣服、卖货,她都不方便的!
眼看着天快黑了,整个南江镇就这么大,走了好久,鱼游仍是没寻到母亲,电话也快打烂了,那边一直是关机状态,她简直快要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