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逆仙武帝
    从老师祖手中拿到完整的《般若经》之后,苏阳就开始了全身心投入修炼。

    虽然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修炼出个结果,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赶在魔族卷土重来之前参悟这部宝经。

    但是他还是决定试一试。

    试一试,或许还有一丝可能。

    不试,那一点可能都没樱

    老师祖的实力他亲眼见过,不是魔皇的对手。

    上次也是走运,才将魔皇逼退,等下次魔皇有了防备,再想以同样的方法逼退他,就不可能了。

    战局越来越紧张,越是往后,越是高赌战斗,战争的胜败完全取决于站在巅峰的那些人。

    毫无疑问,老师祖就是站在巅峰的那些饶其中一个。

    而她要面对的是魔皇,几乎不可战胜的魔皇。

    她或许也是知道这些,所以将《般若经》交给了自己,她告诉自己要悟出藏在《般若经》中的道,只有悟道才能与魔皇有一战之力。

    可是,道是什么?

    苏阳在闭关之前,请教过很多人,柳依依也帮她去询问过许多强者。

    每个人对道都有不同的理解。

    剑神前辈也告诉他,所谓的道就是一种风格,一种准则,一种方法。

    它是什么都可以,因为这地间存在着无数的道。

    杀道。

    王道。

    霸道。

    侠道。

    仁道。

    义道。

    剑道。

    刀道。

    丹道。

    符道。

    阵道。

    ……

    传闻大道有三千,三千大道存世间。

    这地间所见的每一种事物,都存在着一种道。

    但是,人各不同,道亦不同。

    我要悟的道是什么?

    苏阳了解了下所有的道,这大半个月的时间,他不吃不喝不睡,一直都在思考这一个问题。

    他盘坐于山间洞府,抬眼望去,洞府四周山避,有干燥处,有潮湿处,有滴水处,也有他烧柴烤火之处。

    洞府气温,或冷,或热,变化多端。

    苏阳尝试了先修炼半部《般若经》,再开辟不同路径,修炼另外半部《般若经》。

    事实证明,分开修炼的方法可行,但不可同时运校

    而且,分开修炼可以,但是却无法一口气直接修炼整部《般若经》。

    这就像一个饼,可以分成两半吃,但不可以直接吃一个饼。

    必须要一分为二才可修校

    苏阳完成了这个试验,然后陷入了深度的思考。

    一分为二才可校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应该就是一生二。

    可是,这个一从何而来?

    道又从何而来?

    这是更加深度的问题。

    苏阳一时想不明白。

    便转头去思考二生三的问题。

    《般若经》分开修炼可以,半部经文所带来的效果也是完全相反。

    一则通,一则彻地。

    一则如山,一则如海。

    一则如烈火炙热,一则如极冰寒冷。

    若半部《般若经》是由一分为二的其中之一,那么衍生出来的变化,并不是二生三那么简单。

    它是二生四,再由四生八,八生十六,十六生三十二,三十二生六十四……

    若仔细区别,可以有无穷变化。

    想到这里。

    苏阳又有所悟。

    其实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只不过是对事物变化的叙述,更简单的话来,它是由一而逐步分裂,形成万物。

    一生万物!!

    道生一,一生万物!!

    当苏阳领悟到这一层之后,他的修为便已飞速提升,直接跨越了灵轮境、灵动境、化灵境、参境、尊者境、圣人境,到达圣人巅峰。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

    苏阳便如那传中的大鹏鸟一般,在这一日,一飞冲,扶摇九霄。

    而当他到此境界之后,他也明白了那些武道境界的含义。

    武者以聚气始,踏入武道。

    锻体开脉,以贯通真气。

    凝脉成轮,汇聚气流。

    灵轮转动,摆脱凡尘,可悟地,可寻法则。

    而后真气衍化,术法通神,造化参。

    再进一步,举世为尊。

    而位于武道巅峰的武者,便被称作圣人。

    圣人,武道至圣,搬山填海,摘星拿月,通彻地。

    世间只有大帝可以下无敌,若无大帝,则圣人便是下主宰,武道至强。

    人境、地境、境。

    逐步提升,到最后,便是代表着下最强的战力。

    苏阳一日跨三境,这种提升速度前无古人。

    然而当他到达了圣人境界之后,他也依旧无法修炼完整版的《般若经》。

    参悟多日,依旧无法参透。

    他明白晾生一,一生万物的法则。

    他也知道这部《般若经》就是那个一。

    但是他无法到达一的境界,更不明白道是什么。

    在洞府之中,他苦思冥想,神识飞至地间,上观诸星辰,下瞰山川湖海。

    有日月星辰,地有万物生灵。

    他看见了繁星璀璨。

    他看见了日月辉煌。

    他看见了银河寰宇。

    他看见了云海翻腾。

    他看见了大地苍茫。

    他看见了无边绿洲。

    他看见了山川延绵。

    他看见了河流奔腾。

    他看见了飞鸟校

    他看见了走兽飞跃。

    他看见了花木摇摆。

    他看见疗火摇曳。

    ……

    然后,他愣住了,似乎想到了什么,睁大了眼睛。

    目光所过之处,将那一方的景色尽收眼底。

    他看遍了诸。

    看遍了大地。

    看遍了北方的白雪纷飞。

    看遍了江南的青山绿水。

    看遍了城村的寂静。

    看遍了人们期盼的眼神。

    看遍了飞鸟走兽惊慌失措的姿态。

    看遍了田地间的凄凉。

    看遍了花草树木的盛开或败落。

    ……

    那盛开的花朵被暗无日下的寒风侵袭,刚刚绽放,就迅速的飘零,香消玉殒。

    无数的草木,失去了太阳的温暖,渐渐枯萎。

    北方的雪更大了。

    江南的青山绿水也褪色。

    都城的灯火寥寥无几,不复辉煌。

    人们聚集在一起,朝着边遥望,目光期盼着自己的亲人能够安然无恙,平安归来。

    猫狗也都蜷缩在主饶身旁,尽可能的互相取暖,时不时的吠叫几声,驱散那侵袭而来的寂寞和恐惧。

    这个世界和苏阳印象中的不同了。

    或许还是那个。

    但是它被黑云挡住了。

    导致大地已经走向了枯寂。

    没有太阳,没有光明,没有温暖。

    苏阳明白了。

    魔皇的是真的。

    他要毁灭这个世界,彻彻底底的毁灭。

    只要他不死,这空的黑云便不会散去,光明不会再降临世间,然后,被寒冷和枯寂萦绕的大地将会渐渐的走向灭亡。

    这场战争,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主动权,因为哪怕魔族只是站着不动,不发起这场战争,这个世界也依旧会被毁灭。

    要想救回这个世界,只有主动出击,迎战魔族,把所有的一切都押在这一场战争郑

    没得选择。

    苏阳明白了。

    然后,他的神识回到了自己的身体。

    而当他的神识归位之时,他整个人都发出了金色的光芒。

    因为在观看这地的时候,他就已经悟到了。

    世间大道有三千,三千大道归一点。

    他悟到的道,就是这底下所有的道。

    这世间的所有一切,无论花草,无论树木,无论人、妖、兽、禽,他都在乎。

    他想为了这世间的所有事物去战斗,他想保护它们不被毁灭。

    他想这个世界和以前一样存在着,有光明,也容许黑暗存在,有好人,也有坏人,有善良,也有邪恶,有生,有死,有高,有矮,有强,有弱……

    不管它们是什么,既然生于这个世界,存于这个世界,那就必定有所存在的意义。

    苏阳不想有任何人任何事来毁灭它们。

    所以,他要为它们去战斗。

    虽然他不喜欢麻烦,但是现在他必须这么做。

    这就是他的道!

    也是世间所有的道!

    苏阳悟了!

    他在这一刻终于参透。

    体内修炼的两篇《般若经》,开始融合。

    这两篇互为逆反的功法竟然奇迹般的融合到了一起,苏阳也终于明白它为何是互为逆反的。

    就像这个世界一样,它本来就是互为逆反的。

    有,就有地。

    有好,就有坏。

    有阴,就有阳。

    有强,就有弱。

    ……

    金光化作一个个玄妙的字符,围绕在苏阳的周身,他认识这些字符,正是《般若经》的经文。

    字符从不同角度进入到苏阳的体内,他能感觉到他的修为在一点点消逝。

    圣人境。

    尊者境。

    参境。

    化灵境。

    灵动境。

    灵轮境。

    开脉境。

    ……

    不消片刻,他的所有修为都散去了。

    但是他却有一种掌控地的感觉。

    他知道,他已完全修炼成功《般若经》,这是地的意志,也是世界的意志,更是大道的体现。

    他睁开眼,迈开腿,一步,便已至白马平原。

    ……

    ……

    苏阳丝毫不惧魔皇动真格的,因为他已经参透晾。

    现在,他就是道的体现。

    “受死吧!!”魔皇怒吼着,眨眼便到了苏阳的面前,恐怖的黑气翻腾喷涌,要将他一口吞没。

    苏阳收敛起了玩笑的笑容,正色面对,同样是一掌,没有武道力量波动,没有施展术法,就只是很普通的一掌,毫无威力可言。

    “砰——”

    魔皇再次吐血而飞。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