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欢和妍紫来到西安,很快见到了齐之渠。
齐之渠现在是钱斯年亲任的东北军副司令,按照斯年的命令继续驻守西北。然而,他刚刚接到总统夏怀甫的命令,要求他立即带领东北军南下,支援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岳九铭在华北的抗日活动。
这个岳九铭原本也是战斗英雄,在当初山海关喜峰口与日军的战斗中一役成名,率领麾下大刀队浴血奋战,重创日军取得大捷,很受钱斯年赏识,便将他举荐给了夏怀甫。然而,后来因为《塘沽停战协定》钱斯年和夏怀甫意见相左,夏怀甫有意架空钱斯年,便任命了岳九铭为东北边防副司令。
如此破格的重用和提拔,使岳九铭对夏怀甫感恩戴德,誓死追随。他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迂腐,所以也就有点愚忠。因此,这次钱斯年和杨义师发动兵谏,岳九铭是力挺夏怀甫的,还发表了不少声讨钱、杨的言论,使得夏怀甫更加将他视为心腹。
让东北军去支援岳九铭,表面上看起来是在为抗日积极做准备,实际上仔细分析就能明白夏怀甫的别有用心。
东北军的主帅钱斯年被他扣留在南京,之后他一定会找借口,比如说钱斯年身体欠佳不宜劳碌带兵等等,不许他亲赴华北指挥战斗。这样一来,东北军就只剩齐之渠一个副司令,而第二十九军却是在东北边防副司令、第二十九军军长岳九铭亲自指挥之下,夏怀甫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让东北军暂归第二十九军麾下,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东北军收为己用。
在夏怀甫的眼中,东北军就是钱斯年这只“东北虎”的爪牙,只有拔去了它们,才能真正制服他,让他为囚禁自己、逼迫自己付出代价!
长欢太了解夏怀甫了,所以一眼就看出了他的居心。
齐之渠听过长欢的分析,深觉夏怀甫的阴险狡诈,更为他作为总统如此心胸狭隘感到不齿。但是,他不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怎么办,是遵从钱斯年的命令继续驻守西北,还是按照夏怀甫的要求支援华北?
如果他带领东北军公然违抗夏怀甫之命,就等于向世人宣布,东北军只听命于钱斯年一人,而钱斯年和夏怀甫已彻底反目。这样的话,无法想象会有什么样的命运等待着还在南京被夏怀甫控制的钱斯年。
但是,如果齐之渠带兵去了华北,东北军难逃被第二十九军吞并的命运。可以想见,岳九铭一定会将他们当作炮灰,把所有冲锋陷阵、九死一生的事情交给他们去做,待到东北军折损过半,军心涣散,他就可以慢慢收拾残局,将可用之人收归己用,让不可用之人自生自灭。
陷入两难的齐之渠希望长欢能给自己一个意见,然而长欢自己已经有些乱了阵脚。本以为来找齐之渠可以借助东北军的力量救出斯年,却没想到东北军已是自顾不暇。
说实话,自从心中对斯年有了牵挂,长欢发现自己已不似从前决绝,那个杀伐果断、冷血无情的瓜尔佳清扬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瞻前顾后、举步维艰的苏长欢。或许,爱情真的是一剂会令人变得软弱的毒药,一旦心甘情愿服下,就给自己创造了一个致命的弱点。
这个时候,妍紫忽然开口,对长欢说:“这样罢,我回南京一趟,想办法将少帅救出来。我和景睿少爷离开的时候,虽然少帅似有什么苦衷,无法跟我们一起离开,但他还有起码的人身自由。我想,夏怀甫这只狡猾的狐狸,暂时不会对少帅采取强制措施,一定会等到东北军安定下来才动手。所以,这是我们的好机会,也是最后的机会。”
“我不能让你替我去冒险。”长欢摇摇头,斩钉截铁地说道,“妍紫,我永远都记得,为了我,你付出了什么。”
说到这里,长欢眼中泛起泪光,妍紫亦然。
是的,她也不会忘记,当初她的挚爱江枫,为了救长欢付出了生命,而她,也失去了他们唯一的孩子和做母亲的权利。但是,这是她自己的选择,也是江枫的选择,他们都是心甘情愿的,并不图长欢回报什么。而且,长欢如今再次陷入困境,她依然愿意继续为她付出。因为,多年的相依为命,她早已将她视作比亲姐妹更亲的家人。
家人之间,不就是相互扶持、全心全意付出吗?
妍紫知道,长欢性格倔强,如果说了不行就不会轻易改变,这点上她们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她既然已经打定主意帮她,就无需得到她的同意,只要暂且不和她争论,偷偷去便是。于是,她抱了抱长欢,没再说什么。
可是,长欢又何尝不了解妍紫?她的神情已经出卖了她的决心,看样子她是打定主意为自己冒险走一遭了。
妍紫,谢谢你,这辈子欠你的,下辈子我一定加倍偿还。但是,我不会让你独自犯险,或许只有我亲自回一趟南京,才能真正解决问题。长欢心想。
念及于此,长欢说道:“好了,既然暂时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妍紫,你就先出去罢。还有些话是周先生要我转达的,必须单独和齐副帅说。”
妍紫于是独自离开了。
长欢这才对齐之渠说:“你先按照夏怀甫的吩咐,带领东北动身前往华北。不过,我要你尽量拖延时间,能走多慢就走多慢,多争取一点时间给我,让我能劝说夏怀甫放人。到时候,我和斯年会直接去跟你会和,只要他重新执掌东北军,夏怀甫就再也没有办法动他了。”
齐之渠愣了一下,问道:“夫人,你的意思是,打算亲自回南京见夏怀甫?不行!少帅走之前特意交代我们,就算不顾他自己、不顾东北军的安危,也一定要保护好你,无论如何不能让你回南京犯险。请恕齐某这次不能从命!”
“齐之渠,你到底是谁的人?”长欢忽然凤眸一瞪,凌厉地看着齐之渠。
齐之渠现在是钱斯年亲任的东北军副司令,按照斯年的命令继续驻守西北。然而,他刚刚接到总统夏怀甫的命令,要求他立即带领东北军南下,支援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岳九铭在华北的抗日活动。
这个岳九铭原本也是战斗英雄,在当初山海关喜峰口与日军的战斗中一役成名,率领麾下大刀队浴血奋战,重创日军取得大捷,很受钱斯年赏识,便将他举荐给了夏怀甫。然而,后来因为《塘沽停战协定》钱斯年和夏怀甫意见相左,夏怀甫有意架空钱斯年,便任命了岳九铭为东北边防副司令。
如此破格的重用和提拔,使岳九铭对夏怀甫感恩戴德,誓死追随。他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迂腐,所以也就有点愚忠。因此,这次钱斯年和杨义师发动兵谏,岳九铭是力挺夏怀甫的,还发表了不少声讨钱、杨的言论,使得夏怀甫更加将他视为心腹。
让东北军去支援岳九铭,表面上看起来是在为抗日积极做准备,实际上仔细分析就能明白夏怀甫的别有用心。
东北军的主帅钱斯年被他扣留在南京,之后他一定会找借口,比如说钱斯年身体欠佳不宜劳碌带兵等等,不许他亲赴华北指挥战斗。这样一来,东北军就只剩齐之渠一个副司令,而第二十九军却是在东北边防副司令、第二十九军军长岳九铭亲自指挥之下,夏怀甫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让东北军暂归第二十九军麾下,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东北军收为己用。
在夏怀甫的眼中,东北军就是钱斯年这只“东北虎”的爪牙,只有拔去了它们,才能真正制服他,让他为囚禁自己、逼迫自己付出代价!
长欢太了解夏怀甫了,所以一眼就看出了他的居心。
齐之渠听过长欢的分析,深觉夏怀甫的阴险狡诈,更为他作为总统如此心胸狭隘感到不齿。但是,他不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怎么办,是遵从钱斯年的命令继续驻守西北,还是按照夏怀甫的要求支援华北?
如果他带领东北军公然违抗夏怀甫之命,就等于向世人宣布,东北军只听命于钱斯年一人,而钱斯年和夏怀甫已彻底反目。这样的话,无法想象会有什么样的命运等待着还在南京被夏怀甫控制的钱斯年。
但是,如果齐之渠带兵去了华北,东北军难逃被第二十九军吞并的命运。可以想见,岳九铭一定会将他们当作炮灰,把所有冲锋陷阵、九死一生的事情交给他们去做,待到东北军折损过半,军心涣散,他就可以慢慢收拾残局,将可用之人收归己用,让不可用之人自生自灭。
陷入两难的齐之渠希望长欢能给自己一个意见,然而长欢自己已经有些乱了阵脚。本以为来找齐之渠可以借助东北军的力量救出斯年,却没想到东北军已是自顾不暇。
说实话,自从心中对斯年有了牵挂,长欢发现自己已不似从前决绝,那个杀伐果断、冷血无情的瓜尔佳清扬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瞻前顾后、举步维艰的苏长欢。或许,爱情真的是一剂会令人变得软弱的毒药,一旦心甘情愿服下,就给自己创造了一个致命的弱点。
这个时候,妍紫忽然开口,对长欢说:“这样罢,我回南京一趟,想办法将少帅救出来。我和景睿少爷离开的时候,虽然少帅似有什么苦衷,无法跟我们一起离开,但他还有起码的人身自由。我想,夏怀甫这只狡猾的狐狸,暂时不会对少帅采取强制措施,一定会等到东北军安定下来才动手。所以,这是我们的好机会,也是最后的机会。”
“我不能让你替我去冒险。”长欢摇摇头,斩钉截铁地说道,“妍紫,我永远都记得,为了我,你付出了什么。”
说到这里,长欢眼中泛起泪光,妍紫亦然。
是的,她也不会忘记,当初她的挚爱江枫,为了救长欢付出了生命,而她,也失去了他们唯一的孩子和做母亲的权利。但是,这是她自己的选择,也是江枫的选择,他们都是心甘情愿的,并不图长欢回报什么。而且,长欢如今再次陷入困境,她依然愿意继续为她付出。因为,多年的相依为命,她早已将她视作比亲姐妹更亲的家人。
家人之间,不就是相互扶持、全心全意付出吗?
妍紫知道,长欢性格倔强,如果说了不行就不会轻易改变,这点上她们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她既然已经打定主意帮她,就无需得到她的同意,只要暂且不和她争论,偷偷去便是。于是,她抱了抱长欢,没再说什么。
可是,长欢又何尝不了解妍紫?她的神情已经出卖了她的决心,看样子她是打定主意为自己冒险走一遭了。
妍紫,谢谢你,这辈子欠你的,下辈子我一定加倍偿还。但是,我不会让你独自犯险,或许只有我亲自回一趟南京,才能真正解决问题。长欢心想。
念及于此,长欢说道:“好了,既然暂时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妍紫,你就先出去罢。还有些话是周先生要我转达的,必须单独和齐副帅说。”
妍紫于是独自离开了。
长欢这才对齐之渠说:“你先按照夏怀甫的吩咐,带领东北动身前往华北。不过,我要你尽量拖延时间,能走多慢就走多慢,多争取一点时间给我,让我能劝说夏怀甫放人。到时候,我和斯年会直接去跟你会和,只要他重新执掌东北军,夏怀甫就再也没有办法动他了。”
齐之渠愣了一下,问道:“夫人,你的意思是,打算亲自回南京见夏怀甫?不行!少帅走之前特意交代我们,就算不顾他自己、不顾东北军的安危,也一定要保护好你,无论如何不能让你回南京犯险。请恕齐某这次不能从命!”
“齐之渠,你到底是谁的人?”长欢忽然凤眸一瞪,凌厉地看着齐之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