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民风开放,女子地位极高,但女帝登基,也还是第一遭
好在元昭帝姬积威颇重,德高望重,为大梁立下过赫赫功勋,在她的影响下,南域乃至天下的百姓日子都过得好了不少,百姓都信服敬仰她,也不觉得女子登基称帝是多么无法接受的事。
如今是多事之秋,女帝登基,为了安定人心,连下了几道圣旨
第一件,便是尊先皇后为太后,迁陵望山,在太后仪仗之外,她又强硬的添了半数的帝王陪葬品,将陵墓规格提高到绝无仅有的地步,同时又加恩于秦氏,抬全族祖宗尊位
见过封恩于母族的,却没见过如此加封的。如果太后和秦家还有人活着,这样隆重的恩宠,必然有人要坐不住跳出来阻止,但秦家与太后已经死了十几年,再如何封赏也只是个虚名,不损害到朝臣的利益,他们便给女帝面子放过了,还纷纷称赞女帝孝顺仁善
宫里的皇子帝姬,女帝都按规矩封号建府,说不上多么优待,但绝对不刻薄,此外,女帝特意尊了原来宫里的皇贵妃耶律芙为皇太妃,继续掌管后宫事宜,一应仪仗比副后之尊。
对于这位匈奴来的年轻公主、曾经宫里最受宠最尊贵的女人,本来所有人都觉得她会与元昭帝姬有好一番较量,却没想连个火苗都没打出来,看女帝对皇太妃的尊重,两人关系竟然还颇为融洽,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殷颂对耶律芙的厚待,一来是她们之前就说好的,耶律芙帮她做事,她保她和孩子一辈子的尊荣富贵,如今便是兑现承诺;二来便是未雨绸缪,等将来她腾出手来,总是要与匈奴对上的,到时候是战是和,有一位在大梁拥有高贵地位的匈奴公主,对于双方来说,处事手腕都会有所舒缓,至少不至于一上来就喊打喊杀!
之前废安王一脉的余孽、那些屡教不改的,已经被他示意的晏千琉处理个干净,只剩下以宁国公府为代表极少数在宫变前夕就转投她麾下的人,她并没有为难他们,和其他官员一样,该封的封、该撤的撤
宁国公重新出现在朝堂上,但现在的他与之前的意气风发不可同日而语,他沉默的站在官员队伍里,面色沉静,像是段段日子里老了十岁
他年富力强的儿子,就站在他后面,目光炯炯的看着高位的女帝,像是一杆冲向云霄的长枪!
李秋海念着圣旨,保留了左相的位置,却调原来的右相去了个闲职,封参知政事晏千琉为右相,又在六部中提拔了很多年轻士子
这其中,也包括卫越
殷颂封卫越为禁卫军统领,掌建安及周围主城十万重兵,封虎威大将军,一个响当当的二品大员,又点了两位老将为编外监军,实际上就是副手,辅佐卫越领兵。
卫越出身将门、之前在边陲就小有盛名,又虽征西军出征时立下赫赫战功,的确是朝中数得上号的名将;但他毕竟年轻,资历不足,宁国公府又曾是废安王忠心耿耿的拥泵,虽是弃暗投明了,到底也是个污点,所有人都没想到,女帝不仅不心怀芥蒂,还如此厚爱信任这个年轻人,将中庸之地的十万大军都交给他统领,可谓是无上的宠信了!
这道圣旨一下,原本以为宁国公府就要失势、还想扑上去咬几口肉下来的官员们,心里就是咯噔一下
有御史出来,以卫越年轻气盛、威望不足为理由,请女帝收回成命,女帝却只摆了摆手:“朕不看资历、也不看年纪,行军打仗,朕只看谁有本事;卫卿曾跟随朕西征讨伐漠北王廷,他的韬略,朕知道的清清楚楚,朕相信他,可以守护好我大梁皇廷的安稳。”
还有人要再权,女帝便道:“谁要再劝,便自己举荐个人出来,若是那个人的本事不行,那就两人一道论罪。”
这话一出,不少人就蔫吧了
朝中最忌讳的,就是把自己的脑袋挂在别人的裤腰带上。卫越是女帝定下的,自有女帝负责,他们要是举荐个人,哪里出了差错,那可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还是个不知道会什么时候掉下来的锅!
刚敲开锣鼓要打的阵仗就要偃旗息鼓了,殷颂看向卫越,他大步走上前来,在空荡的大殿中央跪下,双手抱拳、头颅低垂:“臣领旨谢恩!”
殷颂捧着方令,下了丹陛,亲自走到他身边,卫越双臂抬起,稳如坚石,低垂的眉眼,渐渐洗去了少年意气,染上了沉稳镇定之色。
把方令放在他手中,殷颂拍了拍他的肩膀,卫越心里一震,一股浓烈的甜意几乎要溢出来,让他甚至想不顾尊卑的抬起头,冲她露出一个笑来。
但她已经转身回去了。
他终于忍不住,抬起头来,看着她的背影。
众人看卫越的眼光再不一样了。
宁国公府祖上是冒了青烟了,父子俩得了两代帝王的青眼,可见门楣的荣光,还可以再传个几十年
有人向宁国公暗暗拱手致贺,宁国公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又是欣慰,又是叹息
只能道一句造化弄人啊……
好在元昭帝姬积威颇重,德高望重,为大梁立下过赫赫功勋,在她的影响下,南域乃至天下的百姓日子都过得好了不少,百姓都信服敬仰她,也不觉得女子登基称帝是多么无法接受的事。
如今是多事之秋,女帝登基,为了安定人心,连下了几道圣旨
第一件,便是尊先皇后为太后,迁陵望山,在太后仪仗之外,她又强硬的添了半数的帝王陪葬品,将陵墓规格提高到绝无仅有的地步,同时又加恩于秦氏,抬全族祖宗尊位
见过封恩于母族的,却没见过如此加封的。如果太后和秦家还有人活着,这样隆重的恩宠,必然有人要坐不住跳出来阻止,但秦家与太后已经死了十几年,再如何封赏也只是个虚名,不损害到朝臣的利益,他们便给女帝面子放过了,还纷纷称赞女帝孝顺仁善
宫里的皇子帝姬,女帝都按规矩封号建府,说不上多么优待,但绝对不刻薄,此外,女帝特意尊了原来宫里的皇贵妃耶律芙为皇太妃,继续掌管后宫事宜,一应仪仗比副后之尊。
对于这位匈奴来的年轻公主、曾经宫里最受宠最尊贵的女人,本来所有人都觉得她会与元昭帝姬有好一番较量,却没想连个火苗都没打出来,看女帝对皇太妃的尊重,两人关系竟然还颇为融洽,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殷颂对耶律芙的厚待,一来是她们之前就说好的,耶律芙帮她做事,她保她和孩子一辈子的尊荣富贵,如今便是兑现承诺;二来便是未雨绸缪,等将来她腾出手来,总是要与匈奴对上的,到时候是战是和,有一位在大梁拥有高贵地位的匈奴公主,对于双方来说,处事手腕都会有所舒缓,至少不至于一上来就喊打喊杀!
之前废安王一脉的余孽、那些屡教不改的,已经被他示意的晏千琉处理个干净,只剩下以宁国公府为代表极少数在宫变前夕就转投她麾下的人,她并没有为难他们,和其他官员一样,该封的封、该撤的撤
宁国公重新出现在朝堂上,但现在的他与之前的意气风发不可同日而语,他沉默的站在官员队伍里,面色沉静,像是段段日子里老了十岁
他年富力强的儿子,就站在他后面,目光炯炯的看着高位的女帝,像是一杆冲向云霄的长枪!
李秋海念着圣旨,保留了左相的位置,却调原来的右相去了个闲职,封参知政事晏千琉为右相,又在六部中提拔了很多年轻士子
这其中,也包括卫越
殷颂封卫越为禁卫军统领,掌建安及周围主城十万重兵,封虎威大将军,一个响当当的二品大员,又点了两位老将为编外监军,实际上就是副手,辅佐卫越领兵。
卫越出身将门、之前在边陲就小有盛名,又虽征西军出征时立下赫赫战功,的确是朝中数得上号的名将;但他毕竟年轻,资历不足,宁国公府又曾是废安王忠心耿耿的拥泵,虽是弃暗投明了,到底也是个污点,所有人都没想到,女帝不仅不心怀芥蒂,还如此厚爱信任这个年轻人,将中庸之地的十万大军都交给他统领,可谓是无上的宠信了!
这道圣旨一下,原本以为宁国公府就要失势、还想扑上去咬几口肉下来的官员们,心里就是咯噔一下
有御史出来,以卫越年轻气盛、威望不足为理由,请女帝收回成命,女帝却只摆了摆手:“朕不看资历、也不看年纪,行军打仗,朕只看谁有本事;卫卿曾跟随朕西征讨伐漠北王廷,他的韬略,朕知道的清清楚楚,朕相信他,可以守护好我大梁皇廷的安稳。”
还有人要再权,女帝便道:“谁要再劝,便自己举荐个人出来,若是那个人的本事不行,那就两人一道论罪。”
这话一出,不少人就蔫吧了
朝中最忌讳的,就是把自己的脑袋挂在别人的裤腰带上。卫越是女帝定下的,自有女帝负责,他们要是举荐个人,哪里出了差错,那可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还是个不知道会什么时候掉下来的锅!
刚敲开锣鼓要打的阵仗就要偃旗息鼓了,殷颂看向卫越,他大步走上前来,在空荡的大殿中央跪下,双手抱拳、头颅低垂:“臣领旨谢恩!”
殷颂捧着方令,下了丹陛,亲自走到他身边,卫越双臂抬起,稳如坚石,低垂的眉眼,渐渐洗去了少年意气,染上了沉稳镇定之色。
把方令放在他手中,殷颂拍了拍他的肩膀,卫越心里一震,一股浓烈的甜意几乎要溢出来,让他甚至想不顾尊卑的抬起头,冲她露出一个笑来。
但她已经转身回去了。
他终于忍不住,抬起头来,看着她的背影。
众人看卫越的眼光再不一样了。
宁国公府祖上是冒了青烟了,父子俩得了两代帝王的青眼,可见门楣的荣光,还可以再传个几十年
有人向宁国公暗暗拱手致贺,宁国公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又是欣慰,又是叹息
只能道一句造化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