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以前,虎族南部,五关。
早在一年以前,文睿偷袭五关得手之后,熊族皇帝商锦辰便立即派遣大军进入虎族境内。于是,在五关之战之后,文睿的奇袭战就不得不改变战法了。然而就在熊族的十万大军进抵黔阳城下的时候,商锦辰一封诏书竟然把文睿给召回了京城。
临阵换将,这商锦辰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屈怀通并不清楚,但是眼下唯一清楚的事便是死守黔阳,决不能让黔阳易手。就在熊族的主将从文睿换成了右武侯大将军潘伟之后不久,唐乾命令支援黔州的两路军队也抵达了黔阳。
这两位将军便是在五关失守十天以前就已经出发的骁卫军副统领李毅和乾武军左帅侯成衢,以及下辖的七万军队。再加上黔阳城驻守的两万人,如此一来,屈怀通手上便有了十四万大军,即便此时城外的熊族军队已经达到了十万之众,起码从军队数量上虎族便占据了优势。
但是屈怀通知道,在黔州这种多山地形中,想要进行大兵团作战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黔州山岭众多,地形崎岖,根本就没有一块足够容纳敌我双方攻击二十万军队厮杀的平地,哪怕是一块丘陵高地都没有。
因此,双方的征战只能变成小规模的伏击战或者是歼灭战。半年下来,屈怀通手下的虎族军队竟然落了下风,让潘伟硬生生地将黔阳周边的几处重要位置给全部攻陷,整个黔州南部,就剩下了黔阳城还在坚守着。
说起来,并不是屈怀通能力不如潘伟,只是因为熊族的军队过于强悍。城外的熊族军队从一开始文睿的三万,变成了潘伟的十万大军,再到现在,已经增加到了二十万之众。但是负责监视黔阳的,仍然只有十万人,且有潘伟亲自率领。
另外十万则有熊族左武侯大将军徐文通率领,负责清楚黔阳周围的其他地区。应该说,这是一手好牌,潘伟牵制住了屈怀通,而徐文通则继续进攻黔州,将黔阳变成一座孤城之后,就算屈怀通是沙场老将,也照样变成那瓮中之鳖。到时候,屈怀通不败而败,黔阳不降而降。
屈怀通请求增兵,或从邻近州郡调兵进入黔州。但是当时西面的陕州、东面的濠州还有北面的当阳山地区都需要军队。因此唐乾并没有同意屈怀通的增兵请求,而是要求他继续坚守,不能让熊族军队攻克黔阳。
没办法,屈怀通只能继续硬抗。他不敢出兵救援黔州的其他地方,一旦分兵,那城外潘伟的军队就会立即攻城,黔阳即便易守难攻,屈怀通也不敢保证面对熊族军队的时候就一定能够保证在分兵的情况下还能顶住压力。
不得不说屈怀通的担心是有道理的,熊族本来就低处南面多山地区,军队也因此擅长在山地作战,在面对山地中的城池的时候自然也会有相应的解决办法。总而言之一句话,熊族军队最善攻城。
其实面对潘伟的十万熊族兵,屈怀通真正担心的是自己一旦分兵,很有可能会面临着潘伟和徐文通的双面夹击。如果自己不断地分兵救援其他地方,那徐文通和潘伟便会利用兵力优势一点一点地将自己手上仅有的这点兵力蚕食掉,到时候,黔阳可就危如累卵了。
于是,屈怀通抱定了一个念头,不管黔州的其他地方究竟如何,黔阳绝对不能失守。哪怕徐文通攻下了黔州全境,只要黔阳还在自己手上,那熊族军队便不敢光明正大地向北进攻。
半年之后,唐乾战胜了北面韩旭率领的狼族军队之后算是基本稳定了北部边疆的局面。紧接着,东面进犯濠州的狮族军队也被杜兆云和聂士昭给击退。消息传来,唐乾大喜。西面陕州虽然还没有分出胜负,但是有唐凛镇守便不会有什么问题。因此,唐乾立即调兵南下,驰援黔阳。毕竟,帝国四周,最危急的除了当阳山,就是南面的黔州了。
唐乾亲自率领十六万大军南下黔州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徐文通和潘伟两人那里,正在路上的十六万,加上黔阳附近的十四万,一旦让唐乾进入黔阳,那么徐文通和潘伟就会面临着虎族军队整整三十万大军的威胁。大军已经在路上了,前头部队不出十天就会进入黔州,主力部队二十天就能到达。时间紧迫……
两人一合计,唐乾大军未到之前的十天里,就算二十万大军合兵一处全力进攻,也不可能拿下黔阳城。而在这十天内,要想占领黔州全境,对此徐文通是非常有信心的。但是话说回来,就算占领了黔州全境,各个军事重要据点和城池都需要分兵驻守,这样一来反而把熊族军队给化整为零,给了虎族军队可乘之机。
于是,两人便决定,以黔水和虎山一线为界,将南北两面具有威胁的军事据点和城池全部拔除,之后徐文通率大军回师,将十万军队驻扎在自西向东的虎山——黔水一线,从而与唐乾的大军对峙。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战略呢?先看虎山,黔阳的位置之所以特别重要,就因为它位于虎山的东段和黔水的中游。黔水发源于虎山,自西向东流经黔阳,中游部分遇到黔阳城分为南北两条支流,之后到下游的部分又重新合流。
此时的潘伟,正率领十万熊族军队位于黔阳的正南面。按照两人计划好的战略,徐文通需要将虎山——黔水一线的军事据点全部拆除,之后在兵分两部,一部分驻扎在虎山到黔阳城的地段,另一部分驻扎在黔水下游的部分。
于是,潘伟和徐文通的两路共计二十万大军便形成了一个“凹”字形的布局,而相反虎族军队的势力就呈现出了一个“凸”字形的格局。其中的黔阳城,恰恰就是凸出来的那一部分,而也正是这一部分,面临的危险最大。
十天以后,唐乾的先头四万军队已经进入了黔州。先头部队的领军将领郭啸杰接到的命令是,不论面对的是什么,不惜一切代价进抵黔阳城。也就是说,即便面临的是徐文通的十万大军的包围,郭啸杰也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进抵黔阳!
但是进入黔州之后的郭啸杰所看到的情形跟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他本以为自己的四万军队在黔州北部边境的时候就会面临熊族军队的疯狂阻击,但是实际上是,黔州北面的城池全都完好无损,根本就没有一点儿熊族军大军进攻的迹象。
郭啸杰尽管内心狐疑,但是仍然执行了唐乾的命令,率领麾下的四万军队马不停蹄地向着南面的黔阳城急驰而去。说实话,一路上郭啸杰并没有遇到实质性的抵抗,只有到了黔水北岸的时候,也仅仅遇上了熊族的几支小股部队的骚扰。郭啸杰根本就没理会,直接进抵了黔阳城下。
整整四万援军,让屈怀通内心的那块大石头落了一半,如此一来,黔阳城附近的虎族军队数量就骤然增加到了十八万。屈怀通瞬间来了底气,不等唐乾的后续军队抵达,便决定要出手了。
说实话,沙场老将屈怀通这口气憋了整整半年的时间了。在这半年以来,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在自己的身上一点一点地剜着肉,自己却不能发出一声哀嚎和惨叫,更没法儿挥手反击。
直到今天,在观察了半年的形势之后,在摸清了潘伟和徐文通的一举一动之后,便随着郭啸杰的到来,屈怀通终于出手了。
五万军队向东,进攻驻守在黔阳城东面环阳城的五万熊族军队;另有五万军队向西,进攻驻守在黔阳城西面明阳城的五万熊族军队。最后自己与郭啸杰亲自率领八万军队镇守在黔阳城,与潘伟继续对峙。
潘伟和徐文通没有料想到,屈怀通竟然在唐乾的先头部队达到的时候就决定发起反击。两个人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怎样与唐乾的十六万大军对峙这件事上了,因此,当明阳城和环阳城受到攻击的消息传来,徐文通和潘伟顿时愣住了。
屈怀通竟然主动出击了!徐文通立即下令军队发起反击,潘伟也命令大军开始进攻黔阳城。于是,在沉寂了将近半年的黔阳城外,熊族和虎族的精锐部队便展开了一场巅峰对决的较量!
然而,令潘伟和徐文通更没有想到的是,一旦黔阳城的战斗打响,熊族军队可就真真正正地掉进了屈怀通的圈套里了。
战斗进行了八天,环阳城和明阳城仍然在徐文通的手里,而黔阳城也没有被潘伟打下来的意思。整个战场看似没有发生一点变化,但是双方所有人都清楚,唐乾的主力大军还有一天的时间就达到黔水北岸了。
到此,潘伟和徐文通才意识到他们已经掉进了一个泥潭里拔不出来了……
早在一年以前,文睿偷袭五关得手之后,熊族皇帝商锦辰便立即派遣大军进入虎族境内。于是,在五关之战之后,文睿的奇袭战就不得不改变战法了。然而就在熊族的十万大军进抵黔阳城下的时候,商锦辰一封诏书竟然把文睿给召回了京城。
临阵换将,这商锦辰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屈怀通并不清楚,但是眼下唯一清楚的事便是死守黔阳,决不能让黔阳易手。就在熊族的主将从文睿换成了右武侯大将军潘伟之后不久,唐乾命令支援黔州的两路军队也抵达了黔阳。
这两位将军便是在五关失守十天以前就已经出发的骁卫军副统领李毅和乾武军左帅侯成衢,以及下辖的七万军队。再加上黔阳城驻守的两万人,如此一来,屈怀通手上便有了十四万大军,即便此时城外的熊族军队已经达到了十万之众,起码从军队数量上虎族便占据了优势。
但是屈怀通知道,在黔州这种多山地形中,想要进行大兵团作战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黔州山岭众多,地形崎岖,根本就没有一块足够容纳敌我双方攻击二十万军队厮杀的平地,哪怕是一块丘陵高地都没有。
因此,双方的征战只能变成小规模的伏击战或者是歼灭战。半年下来,屈怀通手下的虎族军队竟然落了下风,让潘伟硬生生地将黔阳周边的几处重要位置给全部攻陷,整个黔州南部,就剩下了黔阳城还在坚守着。
说起来,并不是屈怀通能力不如潘伟,只是因为熊族的军队过于强悍。城外的熊族军队从一开始文睿的三万,变成了潘伟的十万大军,再到现在,已经增加到了二十万之众。但是负责监视黔阳的,仍然只有十万人,且有潘伟亲自率领。
另外十万则有熊族左武侯大将军徐文通率领,负责清楚黔阳周围的其他地区。应该说,这是一手好牌,潘伟牵制住了屈怀通,而徐文通则继续进攻黔州,将黔阳变成一座孤城之后,就算屈怀通是沙场老将,也照样变成那瓮中之鳖。到时候,屈怀通不败而败,黔阳不降而降。
屈怀通请求增兵,或从邻近州郡调兵进入黔州。但是当时西面的陕州、东面的濠州还有北面的当阳山地区都需要军队。因此唐乾并没有同意屈怀通的增兵请求,而是要求他继续坚守,不能让熊族军队攻克黔阳。
没办法,屈怀通只能继续硬抗。他不敢出兵救援黔州的其他地方,一旦分兵,那城外潘伟的军队就会立即攻城,黔阳即便易守难攻,屈怀通也不敢保证面对熊族军队的时候就一定能够保证在分兵的情况下还能顶住压力。
不得不说屈怀通的担心是有道理的,熊族本来就低处南面多山地区,军队也因此擅长在山地作战,在面对山地中的城池的时候自然也会有相应的解决办法。总而言之一句话,熊族军队最善攻城。
其实面对潘伟的十万熊族兵,屈怀通真正担心的是自己一旦分兵,很有可能会面临着潘伟和徐文通的双面夹击。如果自己不断地分兵救援其他地方,那徐文通和潘伟便会利用兵力优势一点一点地将自己手上仅有的这点兵力蚕食掉,到时候,黔阳可就危如累卵了。
于是,屈怀通抱定了一个念头,不管黔州的其他地方究竟如何,黔阳绝对不能失守。哪怕徐文通攻下了黔州全境,只要黔阳还在自己手上,那熊族军队便不敢光明正大地向北进攻。
半年之后,唐乾战胜了北面韩旭率领的狼族军队之后算是基本稳定了北部边疆的局面。紧接着,东面进犯濠州的狮族军队也被杜兆云和聂士昭给击退。消息传来,唐乾大喜。西面陕州虽然还没有分出胜负,但是有唐凛镇守便不会有什么问题。因此,唐乾立即调兵南下,驰援黔阳。毕竟,帝国四周,最危急的除了当阳山,就是南面的黔州了。
唐乾亲自率领十六万大军南下黔州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徐文通和潘伟两人那里,正在路上的十六万,加上黔阳附近的十四万,一旦让唐乾进入黔阳,那么徐文通和潘伟就会面临着虎族军队整整三十万大军的威胁。大军已经在路上了,前头部队不出十天就会进入黔州,主力部队二十天就能到达。时间紧迫……
两人一合计,唐乾大军未到之前的十天里,就算二十万大军合兵一处全力进攻,也不可能拿下黔阳城。而在这十天内,要想占领黔州全境,对此徐文通是非常有信心的。但是话说回来,就算占领了黔州全境,各个军事重要据点和城池都需要分兵驻守,这样一来反而把熊族军队给化整为零,给了虎族军队可乘之机。
于是,两人便决定,以黔水和虎山一线为界,将南北两面具有威胁的军事据点和城池全部拔除,之后徐文通率大军回师,将十万军队驻扎在自西向东的虎山——黔水一线,从而与唐乾的大军对峙。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战略呢?先看虎山,黔阳的位置之所以特别重要,就因为它位于虎山的东段和黔水的中游。黔水发源于虎山,自西向东流经黔阳,中游部分遇到黔阳城分为南北两条支流,之后到下游的部分又重新合流。
此时的潘伟,正率领十万熊族军队位于黔阳的正南面。按照两人计划好的战略,徐文通需要将虎山——黔水一线的军事据点全部拆除,之后在兵分两部,一部分驻扎在虎山到黔阳城的地段,另一部分驻扎在黔水下游的部分。
于是,潘伟和徐文通的两路共计二十万大军便形成了一个“凹”字形的布局,而相反虎族军队的势力就呈现出了一个“凸”字形的格局。其中的黔阳城,恰恰就是凸出来的那一部分,而也正是这一部分,面临的危险最大。
十天以后,唐乾的先头四万军队已经进入了黔州。先头部队的领军将领郭啸杰接到的命令是,不论面对的是什么,不惜一切代价进抵黔阳城。也就是说,即便面临的是徐文通的十万大军的包围,郭啸杰也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进抵黔阳!
但是进入黔州之后的郭啸杰所看到的情形跟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他本以为自己的四万军队在黔州北部边境的时候就会面临熊族军队的疯狂阻击,但是实际上是,黔州北面的城池全都完好无损,根本就没有一点儿熊族军大军进攻的迹象。
郭啸杰尽管内心狐疑,但是仍然执行了唐乾的命令,率领麾下的四万军队马不停蹄地向着南面的黔阳城急驰而去。说实话,一路上郭啸杰并没有遇到实质性的抵抗,只有到了黔水北岸的时候,也仅仅遇上了熊族的几支小股部队的骚扰。郭啸杰根本就没理会,直接进抵了黔阳城下。
整整四万援军,让屈怀通内心的那块大石头落了一半,如此一来,黔阳城附近的虎族军队数量就骤然增加到了十八万。屈怀通瞬间来了底气,不等唐乾的后续军队抵达,便决定要出手了。
说实话,沙场老将屈怀通这口气憋了整整半年的时间了。在这半年以来,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在自己的身上一点一点地剜着肉,自己却不能发出一声哀嚎和惨叫,更没法儿挥手反击。
直到今天,在观察了半年的形势之后,在摸清了潘伟和徐文通的一举一动之后,便随着郭啸杰的到来,屈怀通终于出手了。
五万军队向东,进攻驻守在黔阳城东面环阳城的五万熊族军队;另有五万军队向西,进攻驻守在黔阳城西面明阳城的五万熊族军队。最后自己与郭啸杰亲自率领八万军队镇守在黔阳城,与潘伟继续对峙。
潘伟和徐文通没有料想到,屈怀通竟然在唐乾的先头部队达到的时候就决定发起反击。两个人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怎样与唐乾的十六万大军对峙这件事上了,因此,当明阳城和环阳城受到攻击的消息传来,徐文通和潘伟顿时愣住了。
屈怀通竟然主动出击了!徐文通立即下令军队发起反击,潘伟也命令大军开始进攻黔阳城。于是,在沉寂了将近半年的黔阳城外,熊族和虎族的精锐部队便展开了一场巅峰对决的较量!
然而,令潘伟和徐文通更没有想到的是,一旦黔阳城的战斗打响,熊族军队可就真真正正地掉进了屈怀通的圈套里了。
战斗进行了八天,环阳城和明阳城仍然在徐文通的手里,而黔阳城也没有被潘伟打下来的意思。整个战场看似没有发生一点变化,但是双方所有人都清楚,唐乾的主力大军还有一天的时间就达到黔水北岸了。
到此,潘伟和徐文通才意识到他们已经掉进了一个泥潭里拔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