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慢慢向石窟窿中走去,刚到中间窟窿中忽然响起一阵震耳欲聋的吼叫。

    “公孙策……你这个奸贼!你出来,我将你碎尸万段!将你抽筋扒皮,我要喝尽你的血、吃掉你的心肝……

    公孙策,你这个阴险小人……是我诸葛青云一时疏忽误中了你的奸计……奸贼,我要杀了你……!”

    话音浑沉雄厚、洪亮清晰,撼人肺腑。想来此人功夫必然深厚,修为不浅。

    我跟着石壁慢慢走着,双手仔细摸索着石壁,寻找机关按钮。

    我正在慢慢地走着,只觉得自己右手触着一个环形的石质圈子,心里还没来得及多想,右手便神经质地似用力往下一拉。

    只听到一个沉闷、深长的“轰落隆”的声音自地里响起。

    我连忙跃开,全身戒备、紧盯面前的石壁:

    只见石壁不断震动,上面的灰尘、小石子不停地落下。

    那石壁震动了一会之后,石壁上便慢慢裂开一个门扇形象的裂缝,裂缝越来越大、然后向右边慢慢拉开,裂缝自拇指大小、到拳头大小……最后显出了一个三、四尺宽窄的石门。

    等那个石门完全打开的时候,里面的情形令我大吃一惊:

    只见一个蓬头垢面、须发如霜的老者,衣衫烂缕(当然没有练过“夜眼”的人是看不到的)骨骼粗壮、身材高大、肌肉萎缩。手脚与脖子上都戴着粗大的镣铐……

    我正要问他甚么,只见到他却忽然转过头来猛喝道:“公孙策……你这个奸贼……你还是终于还是来了,是仇家上门寻仇败下来了、还是来取我青云的项上人头?!”只见到他方脸上眉如扫帚、眼似金环、狮鼻虎口!

    他愤怒地吼叫、奋力地挣扎着,童臂般粗细的铁链连着石壁,不停地颤动、“当啷”作响……

    “十年了……奸贼,你终于过来了,”他虎吼连连,“你竟然还活着,奸贼、阴险小人……我以为你早就被仇家杀了?!哈哈……”

    “老前辈,小的并不是甚么公孙策,”我小心地道,“小的是外面的俗家弟子法号‘空山’,因为寻杀妖孽跃入鬼洞、误闯秘道来到此间,扰了前辈清梦还请前辈海涵则个。”

    “哼,你小子说的果然是真?”戴镣铐的老者问道,“你不是他公孙奸贼派来的奸细?”

    “天地良心!如果小的是公孙策派来的甘愿受罚:五雷轰顶,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哼……发毒誓又有何用?!当初我诸葛青云就是因为相信了誓言才被那奸贼陷害的!”

    “请诸葛前辈稍做思考便能明白:如果我是公孙策派来刺杀前辈的话,以前辈的修为小的能杀得了吗?那公孙策又不是傻子,他会派小的过来吗?再说了如果我是他奸贼派来刺杀前辈的,我还会跟前辈说了这么多话吗?告诉你前辈,我连这个暗门的机关在哪里都不知道,是误打误闯抓到那个石环的。”

    “哼……算你小子说得有点道理,但是我诸葛青云还是不能完全相信你!”

    “好吧……我既然偶然发现了前辈,我就问问个明白就走不再打扰你前辈了。”

    “也罢……你小子问罢。”

    “前辈刚才说那个奸贼已将前辈关在此间已有十年之久了……可是前辈手脚、脖子都被铁链锁住并且连着石壁,就算前辈武功再高、平时不吃不喝地也难撑到十年之久罢?”

    “你小子这个问题问得好,老子又不是神仙佛祖,不吃也不喝的过个十天半个月还可以……那个奸贼还没丧尽天良,每天午时(中午十二点)还是会叫一个弟子将饭菜送过来放在这个石桌上的……刚才还没到午时,你小子便打开暗门,所以老子刚才以为你小子是他奸贼派来杀我的……现在想来,你小子果然是外面来的,并不是他们的同伙!”

    “前辈明白了就好……我想问问前辈,前辈是如何中了他公孙奸贼的奸计、又是如何被他锁住关在这暗门内,并且被关了十年之久?”

    “唉……这个便是我诸葛青云一生最为痛苦、也是最为耻辱的一件事……”

    原来,公孙策与诸葛青云是同门师兄弟,一同在“五指山”上跟“玉清”道长练功修道。

    公孙策较为年长作了师兄,而诸葛青云年少几年便做了师弟。

    而师父玉清道长独喜青云,常与其讲功论道。而常将公孙策冷落,视而不见。于是公孙策常耿耿于怀,怀恨在心。

    公孙策天生心胸狭隘、工于心计,阴险狡诈;而诸葛青云性情却是粗狂豪迈,不拘小节、正直暴躁,疾恶如仇。

    两人师满下山,各占山头各立门户,广收门徒。

    两个人在师门学艺时,就互不相合,出师自立门户后更是老是不相往来、形同陌路。

    忽然有一天,门徒令报:

    山下来了个青衣小道,自称是“清云道长”(公孙策自封)家师的道令,给师叔“清山道长”的家信,是否令其上山?

    诸葛青云低头沉思:

    自己与师兄在师门学艺时就没甚么交情,分占山头自立开门户后更是很少往来,只有重大门派事故才偶尔碰头一两次,见面也没甚么特别的谈话,只是一些毫无意义的寒暄。

    这回他不知道又有甚么事情,叫一个青头门徒来送信。并不是甚么口头话语,而是手写的书信,似乎还有些尊重其事。

    且看他写些甚么东西,有何话说?

    诸葛青云想到这里,便挥手令其青头门徒上山。

    没过一柱香功夫,自己的徒弟便将那青衣小道士来到丹銮前。

    只见他束冠披发、青衣麻鞋,肩上挂着一把小拂尘。

    他来到龙栏凤銮前,目不斜视、拂尘一挥,便翻身拜跪郎声说道:“‘清云’门徒拜见师叔。”

    “哦,你且起来说话,”诸葛青云四稳八平地盘踞在漆黑的乌龙雕龙木椅上,手扶龙头扶手上笑道,“听说你师父叫你过来送信的,你且拿出来给我看看。”

    那小道士站起来,自怀里拿出一个黄色的信封道:“正是……请师叔览阅。”

    旁边上的一个徒弟将那信封呈上来。

    诸葛青云将那书信展于案上慢慢观看:

    书信的开头无非就是两句不关痛痒问侯、及久违的话,后面也是两句不冷不热、挠首期望之类的话。

    只是中间那一段话有点意思,值得思讨思讨。

    (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