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双生歌
文 / X安如初

第十四章—过往云烟.5 故人重逢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第十四章——过往云烟

    【5·故人重逢】

    “若果有一天你记起一切,是不是就要离开我?”

    他忽然对我问出这种话来,如果不是他那样认真无奈又幽深的眼神,我会以为我是在梦里。他从来没有这样语气忐忑得像是个凡人。夜一寻,应该是什么都不怕什么都可以淡然处之的人。

    我望着他,微微皱起眉头,忽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

    我想人生本就是一个最大的难题,我们缠连在其中,只为寻找一个自己的答案。

    有时候一些话不如不说,佛家有云:“不可说不可说,说多是错。”比如以前曲曦瑶总觉得作为道云师父的弟子,不应该瞒着道云师父偷懒,于是她便在偷懒后给道云师父留了一张字条。字条上的语句言辞恳切、华美动人、书尽练功疲累之感,以及偷懒时愧疚与舒适共生的纠结。

    道云师父看后仰天长叹,自觉身为师父如此逼迫自己的弟子实在是不该,于是便第一次在我们面前落了泪,说日后要加强对我们的看管,决不允许有偷懒和乱想的时间。

    从那后我便养成了对别人刨根问底,对自己却马马虎虎的习惯。今次夜一寻突然这样问我,像一块石头毫无预兆地被掷进水里,着实让我晕了晕。

    我有些不自然地笑了笑,转身面对他,但眼睛却因为心虚而不敢对上他幽深的眸子:“你说,我父亲他后来怎么样了?原本江国应该有记载的吧……可是现在江国的藏书阁都被烧了怎么办呢……”

    “阿卿!”夜一寻忽然上前扳过我的肩膀,深深地皱起眉头,语气中带着不容拒绝的霸道,“不要回避我。”我有些喘不上气,动了动身子,却被他用力箍住。他将我拉进怀里,声音有些冷然,就像我们初遇时,他笑着走向我,对我说的那一句“你是,卿歌师姐?”

    “回答我,你若想起一切,是不是就会离开我?”

    “……”

    “阿卿!”

    “我不知道……”

    我眼神有些聚不上焦,模模糊糊地回答了这四个字,却像是耗尽了我一生的力气。夜一寻身子僵了僵,手臂收紧,似乎是隐忍着天大的情绪:“我不会让你离开我。”

    “如果,我曾经爱过别人呢?”我喃喃道。夜一寻顿了顿,手臂忽然松开。我木然地抬头看着他:“如果我想起过去就意味着想起我曾经爱的人呢?”夜一寻神色忽然复杂起来,似乎有安心也有纠结,还有很多我看不透的情绪。我勾着嘴角有些疲累的笑了笑:“如果我已经与那个人发生了什么呢?你难道不会在乎?”

    “我不在乎。”夜一寻低声道。我抿了抿唇:“可是阿寻,我好像很在乎呢。”

    夜一寻沉吟片刻,忽然一把扣住我的后脑,低头吻住我,牙齿有些泄愤般的用力咬着我的嘴唇,却又怕真的咬痛我,力道渐渐小下来,便成温柔的舔舐。我对他的温柔没有一丝抵抗,即便他现在忽然用剑杀了我,我估计都是带着笑的。

    不知过了多久,他放开我,微喘着抵着我的额头,声音低沉而认真:“你看,你分明也是在乎我的。”我喘着气闭了闭眼,忽然觉得没用了,任凭我如何挣扎着想要离开他,都是不可能了。

    我伸手勾住他的脖子,轻笑道:“是啊,我怎么这样在乎你呢?”“阿卿……”夜一寻愣了愣,继而眉眼一弯,荡出一抹温润的微笑,像一杯佳酿,让我无法自拔地沉溺于其中,再也不愿醒来。

    他忽然抱起我,原地转了个圈,将我放在桌子上,身体靠过来,在我耳边吻了吻,低声道:“不要离开我,至少在你记起一切之前……”

    我深吸一口气,勾了勾唇,伸手抱住他,点头应道:“嗯。”

    凌萋的手书看完,接下来的问题便是去找凌萋真正的墓冢。虽然夜一寻一再强调我们第一次去的地方绝对是凌萋的墓冢,但我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无视他的坚持,以欺骗我的感情的名义要求他为我吹一曲笛子。

    然而当他拿出那支被他修好的白玉笛子时,我再一次惊愕了——原本断开的笛子被他用银丝连好,断裂处缀了几颗露珠般的黑曜石,笛子的两端刻了好看的纹饰,精巧而典雅。我见了它第一眼的感觉便是,这笛子若是转手必然可以卖得比原价高出一半。

    夜一寻看着我望着笛子流口水的样子,淡淡地递给我一张手帕,我伸手接过,道了声谢谢,然后擦了擦心中的一把辛酸泪,将手帕扔到了一边。

    夜一寻:“……”

    一曲笛声,夜一寻吹得宛若仙乐。动情处如风抚竹林、月落山涧,低沉处如石沉大海、雁过云端。我倚在床边,撑着头望着白衣胜雪的夜一寻,忽然觉得这个身影像是印在某个前世记忆里的朱砂,甜蜜却又疼痛。

    恍恍惚惚中,有人在我耳边轻叹一声,然后一个柔软冰凉的东西落在我的额头上,像是在认真地为我编制一个世间最美的梦境。

    第二日我和夜一寻再次来到江国承平,依旧没有曲曦瑶和莫商的消息。夜一寻对我的淡定表示惊奇。我一边咬着包子一边淡淡向他解释,平时都是我走丢让别人来着急,我从没有替别人着急过,所以这次他们找不到我们,必然是他们着急,我们只需等他们来找我们就好了。

    夜一寻觉得有理,便抢了一个包子去咬了一口。

    我们并没有歇脚,而是直接赶到了卿逍离的墓冢。不过这墓冢在江氏陵园的旁边,有士兵把守,要潜进去还要费些力气。所幸这些人都不会术法,我们掐了个诀,直接跃了进去。

    卿逍离的墓在最靠里的角落,四周长满了花草,还有一棵不知长了多久桃树。墓碑上刻了卿逍离的名号,其他什么都没有。史书上说卿逍离在领兵歼灭菁乐族后不久因病辞世,但修仙之人哪有这么轻易就病死的?莫非和江溟生的是一种病?

    这么想着,夜一寻已然小心翼翼地移开了墓门,没多久一方棺材便显现出来。他一生逍遥自在,不拘泥于事,连死后都是这样草草埋了,他是真正的潇洒之人吧。

    我深吸一口气,轻步上前打开棺椁,却即刻愣在了原地。棺椁中是晶莹剔透的两颗仙骨,一颗泛白一颗微蓝,两颗仙骨大约是靠在一起太久了,仙骨的脉络已然连为一体,恍若交错相生的树。

    我仿佛被什么击中,双手颤抖地拿起那两颗仙骨,缓缓握住,手心的温度凉凉的。我将仙骨贴在脸上,笑了笑,轻声道:“父亲,母亲,阿卿找到你们了。”

    夜一寻警惕地看了看四周,上前提醒道:“阿卿,不宜久留,带着两位前辈离开,他们生前便恋着自由,定也不想永远被束缚在这里。”我看了看手中的仙骨,点头道:“嗯,我们走。”

    我掐了个诀,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这里,脚步从未如此轻盈过。

    我们一路来到月亭山下,以桃木做了两个棺椁,一个放了凌若的剑,另一个放了这两颗仙骨。

    大约是修仙之人真的比常人多了那么一些觉悟。面对生死,我并没有那样大喜或是大悲,如今这般,我已经觉得足够美好。

    整理好了墓冢,我和夜一寻刚打算离开,却被一个声音叫住。

    “阿卿。”

    声音是熟悉的温润和沉稳。我顺顺愣了愣,有些恍如隔世,像很多年前那些午后的幽幽茶香,以及盛开的大片葡萄风信子,墨色的衣角垂在我眼前,像一汪打翻的墨汁。

    很早的时候我就想过,若我再次遇到漫尘上神,要如何与他打招呼呢。结果今次面对一身墨袍面具遮面的他,我几次张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深蓝的眸子含着淡淡的笑意,宁静得像一湾浸透了月光的湖水。他的墨发十分随意地挽着,让人总想去怨给他束好,可倘若真的束好了,又少了那几份恬淡雅致的仙气。他薄唇微微翘起,仿佛不管对谁,他的微笑都是那样温暖得不得了。

    我咽了咽口水:“漫尘上神。”漫尘轻轻笑了笑,一阵暖暖的风抚过来,再硬的冰都要融化了:“真的是你,阿卿。”我上前几步,对着那双熟悉的眸子笑了笑:“是我啊。”他点了点头,刚要说什么,又看向一旁一直默默无言的夜一寻,眼神莫名的闪了闪。

    我这才想起还没有介绍他们,讪讪地走到夜一寻身边对漫尘说:“他是夜一寻,我的……呃……”我挠了挠头,想若是说是师弟,好像我们现在的关系也不太合适,若是说是夫君,又实在是腻了些,于是只好顿在原地不知说什么好。

    夜一寻无语地笑了笑,望了我一眼,淡淡道:“同门。”我惊觉,马上接道:“对,他是我的一个同门,陪我下山来做事的。”漫尘谦逊地点了点头:“幸会。”我又对夜一寻说:“这位是漫尘上神,是大前辈。”

    夜一寻伸手揉了揉我的头,轻声道:“我知道。”然后微微躬身道:“久仰上神大名。”漫尘紧紧盯着夜一寻,眼神总有些奇怪的飘忽。我轻咳一声,上前道:“上神来这月亭山做什么?”漫尘收回目光,含笑望着我:“今日是龙华的忌辰,我来看看。”然后又想起什么似的对我说,“道云也该来了,你们没有看到他么?”

    道云师父要来月亭山?我心里颤了颤,想着此次下山不仅不小心窥探了他的过往,还不小心弄丢了他的两个徒弟,被他在这里看到,那岂不是要命丧当场?!

    我不自觉地打了个冷战,抓起夜一寻就要离开,身后的漫尘却轻轻一笑:“阿卿。”他忽然移到我面前挡住我的去路,“道云已经知道了。”

    这下死得彻底了。

    我叹了口气,有些颓然地看了看一脸风轻云淡的夜一寻,蹲下身子才提起一直跟在漫尘身后妄想沾些仙气的晴悠和墨离,道云师父的身影便已经映入眼帘。

    他抿唇望着我,我想这个人即使我的师父,却也算是我的父亲了。我默然走到道云师父身边,跪下来磕了几个头,然后望着师父的眼睛道:“阿卿不知师父对阿卿厚待至此,师父的再生之恩,阿卿无以为报。”

    道云师父的眸子闪了闪,一只手伸出来将我扶起,却没有多说,而是走到墓冢边,怔怔望着墓碑上的字,嘴里喃喃道:“这么多年了,阿萋。”

    是啊,这么多年了。

    漫尘转向一边,望着远处的天,不知在想些什么。道云师父却开始自顾自的说一些过去的事:“她走后,我找到卿逍离,原本想问清楚他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他们两个人彼此折磨了那么久,最后却依旧不得善终。

    “他对我说,我们三个人,许是注定了如此,相聚于月亭,相离于俗世,阿萋害得我一生孤寂,徒留一副苍老容颜,而他害得阿萋为爱而苦。我以前不知道,原来爱也是能害人至深的,而且,比恨,更痛苦。”

    道云师父的声音平淡得没有一丝波澜,而他的话却像是一块石子,掉在心湖上,难以抑制的荡漾出一圈又一圈的哀伤。

    一段情总要有痛,不然,那也是不完整的。

    我默默走到道云师父身边,轻声道:“师父。”他抬了抬手,示意我不必安慰她,然后转过身对我说:“阿萋的手书只有她的血脉方可打开,当初菁乐族灭族,我赶去接你,却到处找不到你,卿逍离一直精神恍惚,也没有人知道你去了哪里,若不是在玉空山救起你时,你的身上带着御仙剑法,我也不知道你就是卿哥,更不会知道,原来你与凌若是双生子。”

    我沉默着,没有说话。道云师父叹了口气:“御仙剑法,就在玉空山,不过要待你想起一切,我才能决定能不能将它还给你。”我忽然想起什么,抬头对道云师父说:“师父,我母亲的手书前些天被人抢走,还回来时少了一些内容。”

    漫尘闻言缓缓走过来,似乎很有兴趣的样子。道云师父皱眉沉吟一会儿:“阿萋虽是菁乐族长,却也没做过什么过分的事,没有人会对她的手书有什么觊觎。除非……”他顿了顿,“除非消失的那些内容中,有那个人不愿让你们看到的内容。”

    “不愿让我们看到的内容?”我想了想,忽然脱口而出,“江溟?!”

    其他三人闻言皆是一顿,夜一寻支着下巴淡淡道:“为什么是江溟?”我咽了咽口水,讪讪地笑道:“我……猜的……”

    “……”

    其实我会这样猜也不是没有道理。我十一岁那年遇到江溟,而被拿走的那部分内容就是那几年的光景。而且从一开始,江溟这个名字便一直与整件事情有关,我想就算最后想起是江溟封了我的记忆,我也不会奇怪了。

    漫尘上神并没有久留,临走时只看着我勾唇幽幽道:“阿卿,我想我们还会再见。”我觉得天高皇帝远呢,当然还会再见,于是便象征性地挥了挥手,等着他再向道云师父道别。然而他只是看着夜一寻抿唇沉默了一阵,便转身离开了,始终没有看道云师父一眼。

    望着道云师父毫无表情的脸,我连忙上前打哈哈道:“那个……上神可能是事务繁忙,毕竟还有很多小猫小狗花花草草等着他去拯救……”

    “不。”道云师父沉重地打断我,又沉重地叹了口气,“他是在怪我没有把他一直喜欢的碧野茶带来。”

    我:“……”

    能在山下碰到道云师父实在是一件比赌博还要靠运气的事,我十分明智地利用这次机会把那个施了法的匣子交给了道云师父。

    道云师父疑惑地接过匣子:“这是什么?”我解释道:“从江王宫的藏书阁拿出来的,不过被施了法,强行打开会毁了这个匣子。”道云师父挑了挑眉:“解开它能知道你的过去?”夜一寻闻言笑了笑:“不解开不会知道,解开了也未必知道。”

    这段绕口令说得确实有道理,不过能解开还是好的。道云师父点了点头表示愿意帮我。而道云师父话锋一转忽而道:“莫商和曲曦瑶那边,怎么样了?”

    我咽了咽口水,拉着夜一寻的袖子往他身后躲了躲。闷声道:“不……不见了……”夜一寻反手轻轻拍了拍我示意我放心,然后对道云师父说:“本定了他们先来江国,只是没想到失散了,大约现在他们又去了别处。”

    “别处?你的意思是他们不在江国了?”我探出头问道。道云师父凉凉地扫了我一眼,我堪堪地闭上嘴缩了回去。

    道云师父点了点头:“他们也许真的不在江国。”我和夜一寻同时看过去,道云师父淡淡道:“你们可知,郑国蛊后有一个失踪多年的女儿?”我颔首:“公玉参?”道云师父继续道:“阿卿你也该记得,曲曦瑶入山时说的话。”

    这样一说,我忽然觉得那是的光阴不长不短,伸手便可以触碰到,真实而又朦胧。

    我在玉空山的第三年,曲曦瑶入山。那日的情形我记得真真切切——桃花盛开,那一袭如火的红衣宛若艳烈的蝶,在每个人身上刻下一道如火般灿美的朱砂。

    红衣女孩娇美如花,微卷的长发流水般泻在背后,灵动的眼睛一闪一闪宛若星辰。

    她仰着尖尖的下巴,坚定却不傲慢地对着道云师父说:“我母亲要杀我,我逃了出来,再也不想回去了。”她说这话时眼神炯炯,看不出丝毫的悲伤或是愤慨。几瓣桃花默默坠下来,自她的肩头垂向脚边。

    那时我便觉得,这个女孩子是注定不平凡的。她的一身红衣太过艳烈,艳烈到让人招架不住却又沉迷不已。她爱着这样的颜色,就像她爱的人,穷尽一世,耗却余生。                                                                                                                                       【本章完】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