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知道二人这是要做什么,但看何氏一脸的为难,李氏心里便十分的明了。这龚氏就是这副德行,每次自己有什么都不直接说出来,偏偏要拉着何氏一起。

    而何氏性子软,每次想拒绝,却从未成功过。不过,她心里怎么想,李氏却是不知道的。想来除了不好拒绝,心里多少也有和龚氏一样的期待。

    见状,李氏便扯开嗓子大声喊道:“玉萍,玉萍啊,你快出来!磨磨蹭蹭的,也不知道在干嘛。我跟你说,再不走啊,这天就要下雨了,你想被雨淋么?唉,这路太也烂了,走的一脚泥。对了,两位弟妹,你们这是来做什么?”

    李氏这话却是没有用的,毕竟路一直是这样的,下了雨可不是泥泞不堪么。

    闻言,龚氏便道:“大嫂,这不听爹说你要去陈家村交换种子么!你啊,也太见外了,也不叫上我们一起。这种子可是皇上赏的,十分珍贵,就你和玉萍两个人,想来是不安全的。倒不如拉上我们一起去,人多才好。”

    人少不安全?她和玉萍两个人连京城都去了,也没啥事发生。现在,不过是去趟陈家村,又不是上刀山下火海。

    再说了,谁说的人多就安全的。有她在,那才叫不安全呢,谁知道她看见了金贵的长生果会怎样。

    要说这个消息仅限于自家人知道。想到这里,李氏狠狠瞪了一眼阮大朗,心里有些怨气。这事铁定是他跟阮家老爷子说的,因为其他人根本不知道这事。

    李氏之所以这样,为的就是防着龚氏。

    她这人最喜占便宜,又喜欢凑热闹。前两天家里办席,她可是使出浑身解数和村民们交际,有那不知道的,倒像是她才是这家的女主人。

    而她们这次去陈家村,为的是交换种子,是办正事。更为重要的是,是准备拿些长生果回来的。在传闻中,这长生果可是美味得很。以龚氏的性子,到时候肯定是要想办法尝一尝的。

    可是,这可是种子啊,就算要吃也是明年才能吃。

    且他们还不知道今年是否还适合种长生果。要是能种倒也罢了,回家便立即种下去,她就不信龚氏还能去地里扒种子吃。

    但若是不能呢,也就意味着这种子需要在家里放着,放到明年。这一年里,谁知道龚氏会出什么鬼主意。一年的时间,变数也太多了些。

    见李氏不说话,何氏也不说话,龚氏便直接对何氏道:“弟妹,咱们不是说好了么,一起陪大嫂去陈家村。要说你也同意了的,现在你怎么不说话了啊?”

    龚氏特别聪明,她是以这样的理由打动何氏一起来的:“弟妹啊,大嫂这次可是去陈家村交换长生果种子的。相信你也知道,那长生果可是十分精贵的。若是我们这次能跟着一起去,得一些种子,明年这日子就好过了。”

    何氏觉得龚氏这话说的不错,他们也不要银子,不过是要一点种子,想来李氏是会同意的。等到今年或者明年丰收了,他们也就有银子了。到时候,日子也就过起来了。

    所以,她便跟着来了。

    “你们确定要跟着一起去吗?这路可是难走得很呢!你自己看这路,一路走下来,鞋子也不用要了。”李氏知道龚氏最是怕泥泞,便故意这样说道。

    她也不想何氏为难,毕竟何氏这人不讨厌。

    哪知龚氏却道:“大嫂,这路再泥泞我也要去的,你看,我都穿上草鞋了,也带了一双鞋备着。反正这鞋不值什么,大不了到了城里就丢掉。”

    想了半天,李氏觉得今天是绕不过去了,便叹道:“好吧,那你们跟着我们一起吧。对了,我们要准备在陈家村住上一晚,你们快回家和家里说一声吧,顺便带上换洗的衣物。”

    闻言,龚氏却以为李氏这是要支开她们,也许她俩前脚一离开,李氏和玉萍便悄悄走了。要真是这样,到时候,她们也不好去追赶的。

    想了想,龚氏便道:“弟妹啊,你回去帮我说一下吧,我和大嫂在这里等你。反正不过是住一晚,这换洗的衣物我就不用带了。快去吧,速度要快一点哦。”

    李氏听了,差点晕过去。饶是她现在也去过京城了,却没见过这么难缠的人。一时间,李氏不说话,龚氏却是一副计谋得逞的样子,气氛有些尴尬。

    好在何氏很快就回来了,带着一个包袱。见状,几人这才踏进泥泞,往城里走去。

    等四人踏进泥泞,当泥和着脏污的水挤进脚底的时候,龚氏便开始后悔起来。她生平最讨厌的就是走这种路,感觉想死。小时候有她爹背着走,大了足不出户,出嫁了也基本不在这种天气情况下出行。

    可是现在,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了。

    只是,一边走,一边抱怨道:“大嫂,你们怎么不叫辆车进来啊。我倒是没事,玉萍年纪小,还未出嫁呢,受了凉可不是拿着玩的,于子嗣上也是有……”

    哪知她还未说完,就听玉萍毫不客气地说道:“婶儿,要说才走了几步,现在回去还不算晚呢!至于我,我从小便在这泥里走惯了的,可没有你说的那么娇贵。我们倒是想叫车进来,可是,像这种情况,就是给再多银子人家也是不愿意来的。”

    要是换了以前,李氏铁定是要骂几句玉萍的,觉得这样是有些尊卑不分的。可是,现在却觉得玉萍做得对。

    是要讲究个尊卑,可是,也要对方值得尊敬才行。就龚氏这个样子,哪里有半分长辈的样子?以前倒是她太好说话了。

    倒是何氏,稳稳当当地朝前走着,期间还问玉萍要不要她帮忙背包袱,这才是做长辈应该有的样子。

    龚氏见李氏不开腔帮忙,便知道自己又说错话了。可是,她自己也知道,若是真同玉萍计较,李氏想来是会不高兴的。

    算了,为了种子,她忍!

    就这样,几人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城里走去。只是,每走一段路便要歇一会儿,停下来将鞋子上过多的泥除去。这草鞋虽然不储水,但是却十分带泥。

    这不,几人才走了大约半个小时,便粘到了一大堆泥。

    所以几人要么是在水塘边洗洗脚,要么是靠着树拿树枝将泥戳掉,方便继续赶路。要不然,脚上倒像是有千斤重似的。

    几人忙着赶路,董家湾的董明举家却是和玉萍家前几天办酒席时一样热闹,小小的院子里挤满了前来为董明举庆贺的人。

    自从董明举和周氏从京城凯旋归来,带来了好消息,整个村子都轰动了。要知道,这个村子也是很穷的,村民们大都还挣扎在温饱线上,根本不富裕,更别提送孩子入私塾念书了。

    因此,整个村子已经好几代人没出个秀才了。

    但是,董明举现在却受到了皇帝和知县大人的接见,除了之前的大米和白面,还给了五十亩地和三样新种子的赏赐。而知县大人又额外给了二十两的赏赐。

    算起来,董明举已经是董家湾近几代人里最有出息的年轻后生了。且周氏说了,她是马上要送董明举去私塾念书的,且书院都找好了,就是青山县里最好的青山书院。

    昨天他们一家带着董明举去书院的时候,敲陶知县也在,一来二去,不知道是先生真的看上了董明举还是卖陶知县一个面子,总之,先生已经答应董明举去书院念书了,后天就去报到。

    所以,周氏一家决定就在今日办酒席,请全村的人一起吃顿饭,高兴高兴。

    饭菜质量自不必说,依旧是陈家村的鸭鸭乡厨做的厨。且周氏舍得买肉,诚心要给儿子挣个脸面,一顿饭吃得村民们赞叹不已。

    就这酒席的水平,他们过年也吃不了这样好。

    饭后,在全村人的见证下,村长亲自将一块地圈了起来,又将地契交给了董明举的爹,董王五。这地的质量自然是极好的,毕竟知县大人可是亲自派人来找他说了,说这是皇上的意思,马虎不得,必须照办。

    当然,也是给了银子的。

    董王五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种了一辈子地,和周氏生育了包括董明举在内的五个孩子。一家人过得很苦,地自然是租来的,根本没有自己的地。

    因此,这还是他第一次看见地契长啥样呢。紧紧握着地契,激动的手都抖了起来。

    和阮玉萍相比,董王五拿这地契拿得心安理得,根本不用考虑别人会怎么样说。这是皇帝给他儿子的地,那就是他的地。不出意外的话,董明举是不可能给人做上门女婿的。

    至于董明举的亲事,那也是相当的顺利。原本周氏还让董明举考虑一下阮玉萍的。因为这一路上她也和李氏母女相处了一段时间,觉得阮玉萍这女娃越看越顺眼,关键是还有五十亩地的嫁妆。

    但是,董明举毫不客气地跟她说自己不喜欢阮玉萍,且阮玉萍已经有了心上人,周氏的热情立刻便降了下来。合着人家已经有了心上人,她这是后知后觉了。

    等他们回了董家湾,将皇帝赏了土地和银子的事一传出来,又得知董明举已经被青山书院录取,立刻便有媒婆上门说亲,且都是一家好过一家的。

    例如,山那边的村子有一户姓张的人家,世代都是商人。家里的二女儿今年十四了,托媒人来说,只要能够结亲,张家愿意出二百两的嫁妆银子,外带城里的一处铺子。

    这条件可是很好了。

    接下来,就像是比赛一样,又陆续有几个媒婆上门,给出的条件也是一个比一个好,弄得周氏和董王五彻底傻了眼,也挑花了眼。在他们看来,哪个都好,只要能结亲就发了。

    这样一来,倒是不知道怎么办了。

    最后还是董明举出面拒绝道:“爹,娘,我现在只想好好念书。要不这样,先让我年一年,若是孩儿实在是跟不上,不是这块料,就老老实实回来成亲。”

    闻言,周氏赶忙“呸”了几声道:“你说这话是不作数的,什么叫念书不行啊?你这么聪明,肯定是行的。”

    但是,董明举却是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毕竟他是半路出家,已经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他唯一能够倚靠的,便是那天生超强的记忆,过目不忘的本领,已经比别人更加刻苦的毅力。

    所以,他说的其实是实话,反正就去书院试读一年,若是不行,就回来种地。有了那五十亩不用交税的地,加上三样新种子,董家不说大富大贵吧,奔个中等人家还是可以的。

    见儿子这样意志坚定,周氏和董王五立刻将媒婆回绝了,不过话却是说的客客气气的,“也不是我们家挑剔,实在是想趁着现在他年纪小,赶忙读书试试。若是中了,到时候再来麻烦你们帮忙。”

    等李氏四人狼狈地到达城里时,裤腿上几乎全是泥,衣服上也有泥点点。走路的时候,难免会溅起泥浆。所以,在进城之前,李氏便组织几人去小溪便洗干净了,又换了早就预备好的鞋子,这才迈着疲倦的身子进了城。

    要是平时,不过两个多时辰便能进城。今天倒好,起码走了不下三个半时辰。好在她们出发的早,天不见亮就出发了,所以现在差不多刚好是吃午饭的时间。

    李氏倒是懒得跟两个弟妹计较,想了想,便拉着她们先到了一处问好了去陈家村的车何时出发,又问了价格,这才拉着几人到了一家专门卖面的小馆子坐了下来。

    屁股一挨着凳子,李氏便靠着桌子不想动了。换了以前,她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但是这两个月跟着阮玉萍吃喝不愁,整日里不是逛街就是买小点心吃,体力一下子便差了许多。

    见状,龚氏原本想耻笑几句的,但见何氏一直给她使眼色,心里顿时明白自己现在是有求于人,便识趣地将那些话咽下了肚子。

    等休息好,李氏这才唤来老板说道:“我要一碗臊子面,加个煎蛋,我女儿要一碗荷包蛋面。弟妹,你们呢,想吃什么?”

    何氏想了想,便点了一碗最便宜的阳春面。虽然不识字,但她还是知道物价的。倒是龚氏一点都不客气,点了一面羊肉面。

    李氏听了,便对老板道:“这样吧,来一碗臊子面,一碗荷包蛋面,两碗羊肉面,外加三个煎鸡蛋。嗯,就这样。”

    听得何氏诧异不已,但却始终低着头,没好意思抬头看李氏。倒是龚氏,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斜斜地靠着桌子,闻着店里的飘香。

    与其便宜龚氏,倒不如大家都吃一样的。

    “大嫂,这店真不错,一闻味道就知道好吃,你和玉萍没少来吃吧?”龚氏半是试探半是认真地问道。

    闻言,李氏却道:“哟,弟妹,这里吃饭不要钱么,哪里就能经常来了?哪怕是玉萍在县衙培训的时候,官府还是供吃食的呢。再说哪里就有银子了?那地又不能卖。要是能卖啊,我卖上十亩地出去,也就有银子了。”

    阮玉萍却是盯着这铺子看,趁着面条未端上来,又四处看了看。这个铺子面积不大,加上厨房也小小的,倒是很适合拿来做生意。

    她之前打听的那个铺子应该就是这种类型的。这样看来,铺子小倒是没事,一是位置要好,二是要想好做什么。

    等到面条端上来,李氏几人都开始吃。许是走路饿极了,所以面条不一会儿便见了底。想了想,李氏便道:“老板,你这里可有烧饼?有的话再来四个烧饼。”

    龚氏听了,这才开始大吃起来,几口将碗里的面吃完了,接过饼子,一点一点掰碎了便往汤里扔。

    就这样,直到把汤喝干,满足地打了个饱嗝,李氏这才掏了银子结了账,带着几人往刚刚坐车的地方走去。

    刚刚走了几步,阮玉萍和李氏便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喊道:“李婶子,玉萍妹子,你们也进城了么?”

    二人回头一看,却见孙芸薹坐在马车里,掀开帘子朝二人笑呢。见状,阮玉萍便赶忙道:“是呢,芸薹姐,我和我娘还有二婶三婶刚吃了饭,准备坐车去陈家村办事呢。”

    “去陈家村啊,正好,我也要回去,那你们上来吧,我捎你们一程就是了。现在这个点,坐车的人不多,却是不好找车的。”

    说着便喊道:“千果,千果,你把车停一停。”

    李氏听了,便有些不好意思道:“这怎么行,你看我们这一身脏的,别把马车给你们弄脏了。”

    闻言,孙芸薹便道:“婶子,你再这样说我可是要生气的哦。我和玉萍妹子好歹一起住了那么久,你这样说可是见外了。”

    孙芸薹说的是实话,她早就把玉萍当半个亲人看。那段时间,两人为了共同的目的一起努力,没少帮助对方,最后如愿以偿地拿了全国第一名。

    就算是董明举也是一样,若不是个男子,她们啊怕是早就结拜成姐妹了。

    就这样,几人陆续上了马车。

    何氏却是有些拘束,龚氏却是自来熟,刚坐下便问芸薹道:“大妹子,你也是陈家村人啊?说起来,你家这马车可真漂亮啊。”

    芸薹便道:“你是玉萍的二婶吧?那我也叫你一声婶子。我啊,是前几年嫁过去的,前面赶车的是我相公。你也觉得这马车漂亮么?这可是我亲自装饰的呢,这帘子,这垫子,还有这车厢,都是我亲自选的。”

    自从找到自己的亲外祖家,孙芸薹的性格又恢复了以前的活泼爽利,再也不见阴郁。

    得了芸薹的回应,龚氏便道:“哟,这是你家自己买的呀,那可值不少银子吧?托你的福,不怕你笑话,婶子还是第一次坐马车呢!”

    “这不值什么,现在我们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买了马车,也不媳。倒是这装饰,我很是费了一番心思啊。”

    孙芸薹说的是实话。

    去年,陈家村接待了大批的游客,单单是藕然客栈和畅音阁这两处便为村子里增收不少。加上之前卖铺子的银子,过年的时候,陈家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分银子大会。

    除去必须留下的银子,按照人头一人分了三十两。虽然在陈家村村民看来不是很多,但是,在外村看来那简直是天文数字。

    加上村里至成立的路已经修好了,全程贯通,所以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买了马车或者牛车,方便出行。

    至于剩下的,村长说了,村里要开始重新规划,不少地方都要用到银子。但其实是陈千山得了叶枫的秘密消息,知道皇帝要来微服私访,便赶紧让陈继发开始按照叶枫说的办。

    陈继发更是吓到不敢说话,同时又开始雀跃起来。要知道孙芸薹见了皇帝和太后的事情已经传开了,人人羡慕不已。

    若是他们知道皇帝要来,岂不是要开心的晕过去。

    只是,这是不能到处说的,却是需要保密的。叶枫和陈千山已经叮嘱他好几回了。

    所以,他实在忍得辛苦,便把力气花在基建上了。村里人不知内情,便觉得这个村长简直没得说,任劳任怨,一心一意为他们着想。

    这简直是歪打正着,陈继发只好继续,累并快乐着。

    李氏见龚氏就知道问孙芸薹银子银子的,也不跟人见外,谁知道人家心里怎么想,便岔开话题道:“对了,你外祖他们安置好了吗?想来是很顺利吧?”

    闻言,孙芸薹高兴地道:“是呢,那日在酒楼吃了饭,我们便去衙门拿到了落户纸,又买了些吃食回来。这不。村长接了落户纸,非常热情,不但把地给我们划好了,还让我们暂时住在藕然客栈里。等我们的新房子一建好便搬进去。”

    说道外祖家,孙芸薹就开心不已。她娘卫氏和孙老三也搬了过来,一家人全部住在藕然客栈里。而且,他们一回来便火速分了家,孙芸薹更是提出了什么都不要,要和陈千果净身出户。

    陈家人多,自然是同意的。

    老人们觉得孙芸薹有了五十亩地,又刚刚分了银子,生活根本不是问题,且还带着外祖一大家子,一起生活的确是不方便的,这样也好。

    于是,这个家分的皆大欢喜。

    “对了,你们的地划好了么?”孙芸薹问道。

    “分好了,回去的第二天就分好了。原本早就想来的,这不因为你妹子定亲的事耽搁了,所以才来晚了。”李氏开心的说道。

    这可是他们搬到这个村子后,村里办事效率最高的一次了。要换了以往啊,慢慢等吧,猴年马月才能办好。

    “呀,玉萍妹子都定亲了呀,恭喜恭喜。嗯,让我猜猜,是不是那个何方啊?”孙芸薹笑着说道。

    说完后便觉得有些不合适,毕竟这是两个年轻人的决定,真正做主的还是大人,要是大人们不同意,这就有点尴尬了。

    哪知李氏大方地说道:“就是他家。前两天让人上门来提亲了,我们商议后便同意了。这两天还在合八字呢,那白婆子悄悄跟我说过,说两个孩子的八字是少有的天作之合,所以啊,这亲应该是定下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李氏一说到玉萍的亲事便有些停不下来。她李氏的女儿也终于嫁了个好人家,下辈子便不用愁了,真是老天保佑啊。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