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铮点了点头,道:“这样的推测也是很合逻辑的,但会不会是我们中间有内鬼呢?我并不是怀疑谁,但我并不认为我们内部就是完全无懈可击的,如果我们内部有人出于某种利益关系,和这次的作案者合谋,或者是提供一定的情报帮助,这也是合理的推测。”
周勉道:“在第一起案件发生的时候,我也有过这样的怀疑,但在第二起,第三起案件发生之后,我认为这种可能不大,首先是清理恭王府、肃王府的,都是我们从青岛带过来的人,他们基本都是初次到北京,和这边的人并没有什么交集,更不要说是认识作案者,而且短短的2、3个月时间,也不可能和作案者达上关系,甚致是帮助作案者作案,另外我们并没有清理庆王府,对庆王府的情况也不了解,更不可能帮助作案者在庆王府作案,因此基于这些情况,我们才认为在我们中间出现内鬼的机率并不大,对作案者提供支援的,应该是外人,而且极有可能是前清的宗室、官员,甚致未必是1、2个人,而是一批人。这也就是我们确定的第三点。”
秦铮道:“能够确定这三点,确实是很不错了,那么下一步你们打算怎么破这个案子。”
周勉道:“此前我们己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了进出北京通道的监管,详细检查北京的各旅店留客信息,并且监控北京的各个古玩市场。接下来是针对这次案件的特点,我们打算对一批前清的宗室、官员进行监控,寻找线索,当然俱体的名单还没有似定好,其次是针对作案者在近期内很可能会再次作案的判断,加强对各个王府,贝勒府的保护工作,加派守卫的人手,由其是在夜间,加强对重点区域的巡逻工作。”
李征东道:“不过这需要大量的人手,只靠我们警察系统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国民护卫军,甚致是军队的协助才行。”
秦铮点了点了点头,道:“这个你们尽管可以放心,由我们委员会来协调,但需要你们尽快把重点区域的保护,巡逻方案报上来,才好组织人手。”
李征东道:“是,我们马上制定方案。”
这时秦铮又道:“从你们刚才的报告来看,这段时间你们为了破案,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距离破案,还有相当的距离。而且我认为你们在此前的工作中,有一个重大的失误,就是只注重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而忽视了其他本土人的力量,虽然我不懂破案侦察的知识,但从旧时空的经验来看,破案其实主要靠两条,一是高科技;二是靠群众举报,而像福尔摩斯、波洛这样的大侦探,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现实中是基本没有只靠个人观察推理就能破案的。我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高科技,但在这个时代,还远远不够,而如果连发动群众也放弃了,只靠自己的能力,是远远不行的。我们能取得现在的成就,也没有只靠我们的力量,即使是我们穿越时带来的武器在这个时代都是神器级别的,在从时代的角度看,依然是非常微小的力量,只有充份的利用这个时代的人力物力,并与我们的现代知识和历史经验相结合,才有今天的局面。”
“而在这个案子上,一直到目前为止,我所看到的是,你们基本还是靠旧时空里的侦察知识和经验,相当于是靠个人的力量单打独斗破案。当然这些知识和经验确实是相当重要的,但只靠这些知识和经验破案,也是远远不够的,你们不仅并没充份发挥本地群众的力量,群策群力,甚致连警察系统内部的力量,都没有完全应用出来,现在的警察系统内部,有相当一部份是前清差役、公人,虽然这一批人沾染了前清的大量官场恶习,但他们都是在本地生活多年,和社会底层的三教九流都有联系,关系众多,消息灵通,如果运用得当,这将是一股很大的破案助力啊!因此对于这样一批人,我们固然要加强监管约束,防止他们将前清的官场恶习带到我们的队伍中,从而给我们带来不利的影响,但也应该充份的利用他们的优势,否则我们当初也没有必要将这批人招入警察系统。”
“更不要说是充份发挥本地群众的力量,群策群力,群防群治。虽然现在我们在北京的统治时间并不长,民众对我们缺少了解,从而也缺少认同和归属感,甚致在这次案件的社会舆论中,有明显偏向作案者的倾向,但这并不表示民众是支持作案者,他们更多的是一种看戏的心态,只是作为政*府的一方,显然不是一个讨喜的角色,但这也并不意味我们不能充份发动民众的力量,只要给他们一点动力就行了,如对发现线索,举报者进行嘉奖,我相信这对大部份民众是有相当大的吸引力的。”
听完了秦铮的这篇话之后,李征东也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以前自己确实是有些忽视了发动本地民众的力量,于是道:“我明白了,这就马上去准备。”
秦铮接着道:“不过这件案子现在的影响很大,处理得不好,会给我们下一步的军事行动造成很大的阻碍,因此我只能给你们15天的时间,你们所需要的帮助,委员会将会尽全力的支持。但在这15天内,必须要破案,抓住作案者,”
李征东、周勉听了,也顿感到压力巨大,不过秦铮的话己出口,显然是不可能推辞的,因此两人也只能接受这个命令。
回到警察局之后,两人也立刻进行了分工,李征东组织人员,制定重点区域的保护,巡逻方案计划,而周勉则将负刑侦工作的前清差役、公人等都招集起来开会,向他们说明了这次案情的情况,警察局面临的压力,并要求他们充份发动自己的社会关系,收集线索,查明案情,如果能够提供有助于破案的线索,必然会得到提升。
在清廷的职官系统里,官和吏是两个完全不用体系,“官”意味着进入上层社会,有明确的等级和晋升道路,而“吏”则永远是社会底层,几乎没有任何晋升的机会,衙役,公差之类都属吏员,那怕是积累了再多的财富,也没有可能升入高一层级的官员体系中,而且子子孙孙,也几乎都只能为吏,只有极能通过科举,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华东政*府的职官系统是将是不分官吏,理论上说,基层的警员也都有晋升的机会,当然要晋升到高官的机率仍然不大,但也比以前一辈子只能当吏要强得多。
绝大部份前清的差役、公人愿意忍受华东政*府严格的规则制度,依然留在警察系统里,除了薪资优厚,而且准时足发的因素之外,有晋升的机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听到了周勉的命令之后,许多人也都开始动了心,毕竟在正常的情况下,要晋升就只能慢慢的耗时间,熬工龄,就算是在清廷,晋升机会也是三年才有一次的,但现在机会就在眼前,只要是找有助于破案的线索,就能获得晋升的机会,这些人基本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在这里人地两熟,其中真不乏有路子多的,这时也都有些跃跃欲试。
周勉说完之后,宣布散会,众人也都纷纷起身离开,周勉也收拾东西,等众人都走完之后,也正准备离开会议室,这时只见有一个人转回来,道:“首长。”
周勉一见,这人叫李承桂,是前清的一名捕快,为人颇为精明,而且在少年时还受过几年的新学教育,算是前清的工作人员里,表现得不错的,这几次去现场勘察,都有他一起前往。周勉点了点头,道:“李承桂,有什么事吗!”
李承桂道:“首长,我有个师父,姓沈,原来做了20多年的总捕头,在北京地区的人脉很广,消息也很灵道,如果我们能请他出山协助,破这个案子,是有很大的希望的。”
周勉道:“你师父就是沈千峰吗!”
李承桂点了点头,道:“是。”
周勉当然知道,沈千峰在北京也算是个风云人物,已经年过60,因为在家里这一辈行四,被称为沈四爷,他出身于捕快世家,祖上三代都是捕快,而且都是北京的总捕头,现在他的徒子徒孙己广布北京各地,可以说是三教九流,官私两路都能吃得开,因此不仅在北京的下层社会中有极广的门路,而且扰是在中上层社会中,也有许多的人脉关系。
虽然宗室权贵,达官贵族之家的身份高贵,自然不会折节去结交沈千峰,但再大的家族也有下人,如管家、持事、管事等人,而且这些人都需要和社会底层打交道,就难免会遇到些麻烦,又不能总靠本家主人的势力来解决这些麻烦,于是有时候就会需要由沈千峰这样的人出面帮忙摆平,于是也大多和沈千峰建立一定的交情,当然沈千峰也需要借助官宦权贵之家的势力,双方各取所需。
周勉道:“在第一起案件发生的时候,我也有过这样的怀疑,但在第二起,第三起案件发生之后,我认为这种可能不大,首先是清理恭王府、肃王府的,都是我们从青岛带过来的人,他们基本都是初次到北京,和这边的人并没有什么交集,更不要说是认识作案者,而且短短的2、3个月时间,也不可能和作案者达上关系,甚致是帮助作案者作案,另外我们并没有清理庆王府,对庆王府的情况也不了解,更不可能帮助作案者在庆王府作案,因此基于这些情况,我们才认为在我们中间出现内鬼的机率并不大,对作案者提供支援的,应该是外人,而且极有可能是前清的宗室、官员,甚致未必是1、2个人,而是一批人。这也就是我们确定的第三点。”
秦铮道:“能够确定这三点,确实是很不错了,那么下一步你们打算怎么破这个案子。”
周勉道:“此前我们己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了进出北京通道的监管,详细检查北京的各旅店留客信息,并且监控北京的各个古玩市场。接下来是针对这次案件的特点,我们打算对一批前清的宗室、官员进行监控,寻找线索,当然俱体的名单还没有似定好,其次是针对作案者在近期内很可能会再次作案的判断,加强对各个王府,贝勒府的保护工作,加派守卫的人手,由其是在夜间,加强对重点区域的巡逻工作。”
李征东道:“不过这需要大量的人手,只靠我们警察系统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国民护卫军,甚致是军队的协助才行。”
秦铮点了点了点头,道:“这个你们尽管可以放心,由我们委员会来协调,但需要你们尽快把重点区域的保护,巡逻方案报上来,才好组织人手。”
李征东道:“是,我们马上制定方案。”
这时秦铮又道:“从你们刚才的报告来看,这段时间你们为了破案,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距离破案,还有相当的距离。而且我认为你们在此前的工作中,有一个重大的失误,就是只注重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而忽视了其他本土人的力量,虽然我不懂破案侦察的知识,但从旧时空的经验来看,破案其实主要靠两条,一是高科技;二是靠群众举报,而像福尔摩斯、波洛这样的大侦探,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现实中是基本没有只靠个人观察推理就能破案的。我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高科技,但在这个时代,还远远不够,而如果连发动群众也放弃了,只靠自己的能力,是远远不行的。我们能取得现在的成就,也没有只靠我们的力量,即使是我们穿越时带来的武器在这个时代都是神器级别的,在从时代的角度看,依然是非常微小的力量,只有充份的利用这个时代的人力物力,并与我们的现代知识和历史经验相结合,才有今天的局面。”
“而在这个案子上,一直到目前为止,我所看到的是,你们基本还是靠旧时空里的侦察知识和经验,相当于是靠个人的力量单打独斗破案。当然这些知识和经验确实是相当重要的,但只靠这些知识和经验破案,也是远远不够的,你们不仅并没充份发挥本地群众的力量,群策群力,甚致连警察系统内部的力量,都没有完全应用出来,现在的警察系统内部,有相当一部份是前清差役、公人,虽然这一批人沾染了前清的大量官场恶习,但他们都是在本地生活多年,和社会底层的三教九流都有联系,关系众多,消息灵通,如果运用得当,这将是一股很大的破案助力啊!因此对于这样一批人,我们固然要加强监管约束,防止他们将前清的官场恶习带到我们的队伍中,从而给我们带来不利的影响,但也应该充份的利用他们的优势,否则我们当初也没有必要将这批人招入警察系统。”
“更不要说是充份发挥本地群众的力量,群策群力,群防群治。虽然现在我们在北京的统治时间并不长,民众对我们缺少了解,从而也缺少认同和归属感,甚致在这次案件的社会舆论中,有明显偏向作案者的倾向,但这并不表示民众是支持作案者,他们更多的是一种看戏的心态,只是作为政*府的一方,显然不是一个讨喜的角色,但这也并不意味我们不能充份发动民众的力量,只要给他们一点动力就行了,如对发现线索,举报者进行嘉奖,我相信这对大部份民众是有相当大的吸引力的。”
听完了秦铮的这篇话之后,李征东也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以前自己确实是有些忽视了发动本地民众的力量,于是道:“我明白了,这就马上去准备。”
秦铮接着道:“不过这件案子现在的影响很大,处理得不好,会给我们下一步的军事行动造成很大的阻碍,因此我只能给你们15天的时间,你们所需要的帮助,委员会将会尽全力的支持。但在这15天内,必须要破案,抓住作案者,”
李征东、周勉听了,也顿感到压力巨大,不过秦铮的话己出口,显然是不可能推辞的,因此两人也只能接受这个命令。
回到警察局之后,两人也立刻进行了分工,李征东组织人员,制定重点区域的保护,巡逻方案计划,而周勉则将负刑侦工作的前清差役、公人等都招集起来开会,向他们说明了这次案情的情况,警察局面临的压力,并要求他们充份发动自己的社会关系,收集线索,查明案情,如果能够提供有助于破案的线索,必然会得到提升。
在清廷的职官系统里,官和吏是两个完全不用体系,“官”意味着进入上层社会,有明确的等级和晋升道路,而“吏”则永远是社会底层,几乎没有任何晋升的机会,衙役,公差之类都属吏员,那怕是积累了再多的财富,也没有可能升入高一层级的官员体系中,而且子子孙孙,也几乎都只能为吏,只有极能通过科举,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华东政*府的职官系统是将是不分官吏,理论上说,基层的警员也都有晋升的机会,当然要晋升到高官的机率仍然不大,但也比以前一辈子只能当吏要强得多。
绝大部份前清的差役、公人愿意忍受华东政*府严格的规则制度,依然留在警察系统里,除了薪资优厚,而且准时足发的因素之外,有晋升的机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听到了周勉的命令之后,许多人也都开始动了心,毕竟在正常的情况下,要晋升就只能慢慢的耗时间,熬工龄,就算是在清廷,晋升机会也是三年才有一次的,但现在机会就在眼前,只要是找有助于破案的线索,就能获得晋升的机会,这些人基本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在这里人地两熟,其中真不乏有路子多的,这时也都有些跃跃欲试。
周勉说完之后,宣布散会,众人也都纷纷起身离开,周勉也收拾东西,等众人都走完之后,也正准备离开会议室,这时只见有一个人转回来,道:“首长。”
周勉一见,这人叫李承桂,是前清的一名捕快,为人颇为精明,而且在少年时还受过几年的新学教育,算是前清的工作人员里,表现得不错的,这几次去现场勘察,都有他一起前往。周勉点了点头,道:“李承桂,有什么事吗!”
李承桂道:“首长,我有个师父,姓沈,原来做了20多年的总捕头,在北京地区的人脉很广,消息也很灵道,如果我们能请他出山协助,破这个案子,是有很大的希望的。”
周勉道:“你师父就是沈千峰吗!”
李承桂点了点头,道:“是。”
周勉当然知道,沈千峰在北京也算是个风云人物,已经年过60,因为在家里这一辈行四,被称为沈四爷,他出身于捕快世家,祖上三代都是捕快,而且都是北京的总捕头,现在他的徒子徒孙己广布北京各地,可以说是三教九流,官私两路都能吃得开,因此不仅在北京的下层社会中有极广的门路,而且扰是在中上层社会中,也有许多的人脉关系。
虽然宗室权贵,达官贵族之家的身份高贵,自然不会折节去结交沈千峰,但再大的家族也有下人,如管家、持事、管事等人,而且这些人都需要和社会底层打交道,就难免会遇到些麻烦,又不能总靠本家主人的势力来解决这些麻烦,于是有时候就会需要由沈千峰这样的人出面帮忙摆平,于是也大多和沈千峰建立一定的交情,当然沈千峰也需要借助官宦权贵之家的势力,双方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