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懂的,请明天订阅。)

    “每一场成长都是凶杀案。”

    这是印在《狗十三》海报上的一句话。

    看到这句话,我想起2015年的国产片《黑处有什么》,与《狗十三》一样,它也讲述了一个女孩痛苦的成长故事。

    有趣的是,《黑处有什么》把女孩的成长故事和一起连环杀人案并置,以谋杀的残忍来映衬成长的残酷。

    这种并置很有意思,使得肉与灵的消灭互为镜像。

    到了《狗十三》中,导演曹保平选择了另一种对位镜像的方式,即“人与狗”。

    这种对位方式,肯洛奇在其名片《孝与鹰》里早有示范。

    片中的孝与鹰看似是豢养关系,实际上孝就是待飞的鹰,而鹰就是未老先衰的孝。

    只不过肯洛奇将焦点对准社会结构的不公,而曹保平探讨的是中国式家庭以温情之名对孩子行戕害之实。

    从这个意义上讲,《狗十三》还有另一个名字《女孩与狗》。

    片中的狗,就是女孩的另一个分身。

    在面对狗所象征的“自我”的丢失时,这个女孩做了最后一番徒劳的挣扎。最终,她彻底失败了。而对大人们来说,她只是顺利长大了。

    影片中的女孩名叫李玩,与堂堂和高放相比,她有着远超过同龄人的成熟。

    她爱看《锵锵三人行》,爱听摇滚乐,爱读霍金的《时间简史》……

    在堂堂和高放一个用买醉来告别、一个用纹身来铭刻他们的幼稚爱情时,李玩看似搅在其中,其实始终是个局外人。

    导演曹保平也运用了大量的浅焦镜头,来营造李玩与周围空间的疏离感。

    这个DúLì的女孩不可能像堂堂那样,早早便熟稔ChéngRén世界的人情世故,并自愿成为默契的“帮凶”。相反,她必然要经历反抗,并最终以更惨烈的代价接受“长大”,以成就其天真的悲剧xìng。

    影片中的李玩痴迷于物理学,却在父亲胁迫下改报了英语小组。为此,父女俩闹得很不愉快,于是父亲送给他一条狗作为补偿。

    李玩给狗起名“爱因斯坦”,以此重申自己对物理的热爱。

    由此开始,我们会看到类似的“替代xìng补偿”在影片中接连发生。

    先是爱因斯坦不慎走丢,大人们没有去找,而是试图用一双轮滑鞋来补偿。

    发现无效后,他们又买来一只相似的狗,并谎称是爱因斯坦。

    最终,劝说无用,父亲终于大打出手,用暴力终结了李玩的“任xìng”,之后又承诺带她去看天文展览以示和解。

    整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内心真正的缺失一再被大人们漠视。这条漫长的“补偿链”被一次次偷换概念,渐渐成了一笔还不清的坏账。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大人眼里,孩子从来不是一个DúLì的人。他们就像小猫小狗一样,受委屈了哄哄就好。

    但实际上,孩子的成熟度远高于大人的想象。他们什么都懂,只是大人们选择视而不见。

    影片中,李玩在经历了找狗的绝望后,渐渐想通了,并用书中看来的道理劝慰自己:“在这个宇宙之外,一定还有无数个同样的宇宙,包含我们所有可能xìng的集合。这样,没有完成的事就会在某个宇宙里被完成,错误的选择也会在某个宇宙里被纠正。这样想,心里就会好受一些了。”

    可等待她的是什么呢?

    影片紧接着的一场戏,就是父亲对李玩的毒打。

    明明一个孩子刚从深渊爬出,看见了一点光亮,大人却在毫不知情也无心过问的情况下,亲手将一切毁灭。

    这才是亲子鸿沟酿造的最最残忍的事情。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观众会对影片中的大人感到愤怒。

    但其实我觉得《狗十三》这部电影把握得很好的一个平衡,就是并没有把“大人”当做邪恶的对立面来看待。

    相反,影片给了他们足够的理解。

    父母离异后,爷爷nǎinǎi是李玩实际的看护者。并且出于一种补偿心理,他们对李玩格外疼爱,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

    而父亲由于工作繁忙,并且和情人有了新的生活,对李玩疏于照顾。但他绝不是一个无情的人。

    影片用短短两场戏为我们阐明了背负在父亲身上的隐形压力。

    第一场戏是女儿终于恢复如常,英语考了年级第一。开车路上,喜不自胜的父亲对女儿唱起:“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嘿!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

    这场戏其实挺狠的,**yīn霾无处遁形。而接下来父亲说,“不知怎么突然间想起这首歌来了。”

    轻描淡写,惊心动魄。那一刻你会明白,对于成长在动**时期的父亲,无形的暴力已成为他潜意识里的恶魔。

    第二场戏是那场商务宴会,一桌子人说着奉承话,讨张哥开心。父亲一脸赔笑,说,“没有你张哥,就没有我的今天。”

    这话是句马屁,但也多半不错。要知道在中国想做成点事,不搞定关键位置上的人,是很难的。

    这两场戏共同构成了来自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的压力,通通施加在父亲的身上,使他无力也无暇给予女儿健康的教育。

    也正因如此,爷爷nǎinǎi的过渡疼爱也好,父亲的无能为力也好,都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向李玩提出同一个要求:你要听话!迅速地听话!不假思索地听话!

    这样,爷爷nǎinǎi才没有白疼你;这样,你才学会了不让爸爸cāo心。

    听话,懂事,长大。

    这三个词在大人们心里构成了一条严格的因果链。

    一个孩子如果听话了,说明他懂事了,而懂事了,证明他长大了。

    听话、懂事,都是好词。但只要拨开它们温情脉脉的外衣后,就会发现它们的本意实在触目惊心。

    听话是什么?听话是:你可以闭嘴了。

    懂事是什么?懂事是:你得学会察言观sè,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

    而这两个词加起来又是什么?

    就是片中被反复提及的那个词:伪善。

    是的,这是大人们绝想不到、也绝不愿意看到的教育成果。可惜,他们的所有做法,却在逼着孩子往这唯一一条通向ChéngRén世界的路上走。

    而这所有的教育成果就体现在,当父亲唱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后,女儿还要微笑着说“我觉得挺好听的呀!”

    它就体现在父亲和情人生了昭昭却瞒着李玩,等到孩子生rì酒席上,父亲把李玩直接拉到现场面对突然其来的真相,并隐隐向她传递一个信息:今天是个合家欢的好rì子,不许闹别扭。好了,你可以开始笑了。

    以及最后的最后,李玩得了物理奖被保送重点高中,庆功宴上并不知情的叔叔端上一盘狗肉。熏得黑黑的,毫无生气的狗肉。李玩犹豫片刻,一口吃下去,并笑着说了句,“谢谢叔叔。”

    至此,一场ChéngRén教育终于走完了它全部的流程,而庆功宴就是所谓的“ChéngRén礼”。这场ChéngRén礼的最后一个环节,格外残忍,是把那个已经“死去”的自我献祭给众人,用众目睽睽下的认输来换取ChéngRén世界的门票。

    从此在大人们眼里,你才真的长大了。

    你终于可以体谅那一句“我都是为你好”的话语的分量,你终于可以在遭受委屈后迅速收拾好情绪向前看,你终于可以对一切内心无比厌恶的人和事,也报以难辨真假的微笑。

    这一切正如你曾经可以因为好恶而拒绝一杯牛nǎi,而此后你将不再有同样的勇气去拒绝饭桌上递来的一杯酒。

    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要这样长大?”

    而大人们会说,“因为我们也是这样长大的。”

    你看,冰场上的昭昭不是也在教练的冷眼之下,苦苦哀求却得不到拥抱吗?

    是的,他也会这样长大。

    所以不用抱有幻想了,每个人都是这样长大的。你听了这话或许不会变得开心,但是否因此获得了一点安慰呢?

    如果是的话,那就无奈的接受吧。

    《狗十三》是我近几年看过的最勇于直面现实的国产片,但它又并没有一味沉迷于说教或批判,而是以一种更审慎的态度表达了某种无奈。

    影片最后,李玩在街上偶遇了走失的爱因斯坦,它已经在新的主人那里拥有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贝贝”。李玩并没有上前讨要,反而说起,“还好它没有认出我。”

    她依然相信爱因斯坦在另一个主人那里或许能得到更好的对待。就像平行宇宙里的另一个自己,已经过上了另一种可能的人生。

    之后,她独自走到街角,用力哭了一场,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了镜头里。

    画面一转,停在了一面墙上。那墙上贴着一张寻狗启事,已经被风沙啃咬殆尽。

    这时一个声音传来,仔细听,不是楼上的疯子学出的鸟叫声,也不是摇滚乐愤怒的嘶吼,而是一个成年人拍着你的肩说的一句话。

    那句话是:“往后啊,这样的事情还多着呢。”

    “每一场成长都是凶杀案。”

    这是印在《狗十三》海报上的一句话。

    看到这句话,我想起2015年的国产片《黑处有什么》,与《狗十三》一样,它也讲述了一个女孩痛苦的成长故事。

    有趣的是,《黑处有什么》把女孩的成长故事和一起连环杀人案并置,以谋杀的残忍来映衬成长的残酷。

    这种并置很有意思,使得肉与灵的消灭互为镜像。

    到了《狗十三》中,导演曹保平选择了另一种对位镜像的方式,即“人与狗”。

    这种对位方式,肯洛奇在其名片《孝与鹰》里早有示范。

    片中的孝与鹰看似是豢养关系,实际上孝就是待飞的鹰,而鹰就是未老先衰的孝。

    只不过肯洛奇将焦点对准社会结构的不公,而曹保平探讨的是中国式家庭以温情之名对孩子行戕害之实。

    从这个意义上讲,《狗十三》还有另一个名字《女孩与狗》。

    片中的狗,就是女孩的另一个分身。

    在面对狗所象征的“自我”的丢失时,这个女孩做了最后一番徒劳的挣扎。最终,她彻底失败了。而对大人们来说,她只是顺利长大了。

    影片中的女孩名叫李玩,与堂堂和高放相比,她有着远超过同龄人的成熟。

    她爱看《锵锵三人行》,爱听摇滚乐,爱读霍金的《时间简史》……

    在堂堂和高放一个用买醉来告别、一个用纹身来铭刻他们的幼稚爱情时,李玩看似搅在其中,其实始终是个局外人。

    导演曹保平也运用了大量的浅焦镜头,来营造李玩与周围空间的疏离感。

    这个DúLì的女孩不可能像堂堂那样,早早便熟稔ChéngRén世界的人情世故,并自愿成为默契的“帮凶”。相反,她必然要经历反抗,并最终以更惨烈的代价接受“长大”,以成就其天真的悲剧xìng。

    影片中的李玩痴迷于物理学,却在父亲胁迫下改报了英语小组。为此,父女俩闹得很不愉快,于是父亲送给他一条狗作为补偿。

    李玩给狗起名“爱因斯坦”,以此重申自己对物理的热爱。

    由此开始,我们会看到类似的“替代xìng补偿”在影片中接连发生。

    先是爱因斯坦不慎走丢,大人们没有去找,而是试图用一双轮滑鞋来补偿。

    发现无效后,他们又买来一只相似的狗,并谎称是爱因斯坦。

    最终,劝说无用,父亲终于大打出手,用暴力终结了李玩的“任xìng”,之后又承诺带她去看天文展览以示和解。

    整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内心真正的缺失一再被大人们漠视。这条漫长的“补偿链”被一次次偷换概念,渐渐成了一笔还不清的坏账。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在大人眼里,孩子从来不是一个DúLì的人。他们就像小猫小狗一样,受委屈了哄哄就好。

    但实际上,孩子的成熟度远高于大人的想象。他们什么都懂,只是大人们选择视而不见。

    影片中,李玩在经历了找狗的绝望后,渐渐想通了,并用书中看来的道理劝慰自己:“在这个宇宙之外,一定还有无数个同样的宇宙,包含我们所有可能xìng的集合。这样,没有完成的事就会在某个宇宙里被完成,错误的选择也会在某个宇宙里被纠正。这样想,心里就会好受一些了。”

    可等待她的是什么呢?

    影片紧接着的一场戏,就是父亲对李玩的毒打。

    明明一个孩子刚从深渊爬出,看见了一点光亮,大人却在毫不知情也无心过问的情况下,亲手将一切毁灭。

    这才是亲子鸿沟酿造的最最残忍的事情。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观众会对影片中的大人感到愤怒。

    但其实我觉得《狗十三》这部电影把握得很好的一个平衡,就是并没有把“大人”当做邪恶的对立面来看待。

    相反,影片给了他们足够的理解。

    父母离异后,爷爷nǎinǎi是李玩实际的看护者。并且出于一种补偿心理,他们对李玩格外疼爱,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

    而父亲由于工作繁忙,并且和情人有了新的生活,对李玩疏于照顾。但他绝不是一个无情的人。

    影片用短短两场戏为我们阐明了背负在父亲身上的隐形压力。

    第一场戏是女儿终于恢复如常,英语考了年级第一。开车路上,喜不自胜的父亲对女儿唱起:“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嘿!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

    这场戏其实挺狠的,它让盘旋在父权之上的那团**yīn霾无处遁形。而接下来父亲说,“不知怎么突然间想起这首歌来了。”

    轻描淡写,惊心动魄。那一刻你会明白,对于成长在动**时期的父亲,无形的暴力已成为他潜意识里的恶魔。

    第二场戏是那场商务宴会,一桌子人说着奉承话,讨张哥开心。父亲一脸赔笑,说,“没有你张哥,就没有我的今天。”

    这话是句马屁,但也多半不错。要知道在中国想做成点事,不搞定关键位置上的人,是很难的。

    这两场戏共同构成了来自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的压力,通通施加在父亲的身上,使他无力也无暇给予女儿健康的教育。

    也正因如此,爷爷nǎinǎi的过渡疼爱也好,父亲的无能为力也好,都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向李玩提出同一个要求:你要听话!迅速地听话!不假思索地听话!

    这样,爷爷nǎinǎi才没有白疼你;这样,你才学会了不让爸爸cāo心。

    听话,懂事,长大。

    这三个词在大人们心里构成了一条严格的因果链。

    一个孩子如果听话了,说明他懂事了,而懂事了,证明他长大了。

    听话、懂事,都是好词。但只要拨开它们温情脉脉的外衣后,就会发现它们的本意实在触目惊心。

    听话是什么?听话是:你可以闭嘴了。

    懂事是什么?懂事是:你得学会察言观sè,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

    而这两个词加起来又是什么?

    就是片中被反复提及的那个词:伪善。

    是的,这是大人们绝想不到、也绝不愿意看到的教育成果。可惜,他们的所有做法,却在逼着孩子往这唯一一条通向ChéngRén世界的路上走。

    而这所有的教育成果就体现在,当父亲唱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后,女儿还要微笑着说“我觉得挺好听的呀!”

    它就体现在父亲和情人生了昭昭却瞒着李玩,等到孩子生rì酒席上,父亲把李玩直接拉到现场面对突然其来的真相,并隐隐向她传递一个信息:今天是个合家欢的好rì子,不许闹别扭。好了,你可以开始笑了。

    以及最后的最后,李玩得了物理奖被保送重点高中,庆功宴上并不知情的叔叔端上一盘狗肉。熏得黑黑的,毫无生气的狗肉。李玩犹豫片刻,一口吃下去,并笑着说了句,“谢谢叔叔。”

    至此,一场ChéngRén教育终于走完了它全部的流程,而庆功宴就是所谓的“ChéngRén礼”。这场ChéngRén礼的最后一个环节,格外残忍,是把那个已经“死去”的自我献祭给众人,用众目睽睽下的认输来换取ChéngRén世界的门票。

    从此在大人们眼里,你才真的长大了。

    你终于可以体谅那一句“我都是为你好”的话语的分量,你终于可以在遭受委屈后迅速收拾好情绪向前看,你终于可以对一切内心无比厌恶的人和事,也报以难辨真假的微笑。

    这一切正如你曾经可以因为好恶而拒绝一杯牛nǎi,而此后你将不再有同样的勇气去拒绝饭桌上递来的一杯酒。

    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要这样长大?”

    而大人们会说,“因为我们也是这样长大的。”

    你看,冰场上的昭昭不是也在教练的冷眼之下,苦苦哀求却得不到拥抱吗?

    是的,他也会这样长大。

    所以不用抱有幻想了,每个人都是这样长大的。你听了这话或许不会变得开心,但是否因此获得了一点安慰呢?

    如果是的话,那就无奈的接受吧。

    《狗十三》是我近几年看过的最勇于直面现实的国产片,但它又并没有一味沉迷于说教或批判,而是以一种更审慎的态度表达了某种无奈。

    影片最后,李玩在街上偶遇了走失的爱因斯坦,它已经在新的主人那里拥有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贝贝”。李玩并没有上前讨要,反而说起,“还好它没有认出我。”

    她依然相信爱因斯坦在另一个主人那里或许能得到更好的对待。就像平行宇宙里的另一个自己,已经过上了另一种可能的人生。

    之后,她独自走到街角,用力哭了一场,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了镜头里。

    画面一转,停在了一面墙上。那墙上贴着一张寻狗启事,已经被风沙啃咬殆尽。

    这时一个声音传来,仔细听,不是楼上的疯子学出的鸟叫声,也不是摇滚乐愤怒的嘶吼,而是一个成年人拍着你的肩说的一句话。

    那句话是:“往后啊,这样的事情还多着呢。”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