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茶园的事,不用杜锦宁太过操心,只要跟庄越说一声,他就会叫手下的掌柜去四处看山地。要是京城附近的山地太贵,杜锦宁就提议他们去徽州或福建买。
徽州休宁、黄山、屯溪、祁门等地都是明朝时十分有名的茶叶产地,休宁以松萝茶而着名,松萝茶就是炒青绿茶的鼻祖。
现在炒青绿茶被杜锦宁提前拿了出来,松萝茶恐怕再没有机会出名。但那里山青水秀,却是种茶的好地方,好山好水出好茶。杜锦宁在它还没出名的时候把那里的山地买下,花的钱不多,却能得到质量十分好的茶叶。
福建桐关、安溪等地也是好茶出产的地方,杜锦宁自然也不会放过。
这就是杜锦宁独有的优势了。
在其他穿越女还在努力山寨各种点心小吃、跟各种极品做斗争的当口,咱们杜大人以科举取胜,以科技开路,走出了一条更宽广的大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此乃天下第一真理也。
插下田里的秧苗在春风的吹拂下茁壮成长。在杜锦宁亲自指点并参与的情况下,肥料研究小组取得阶段性进展的时候,洒下了新研制出来的肥料,稻谷开始结穗,稻穗沉甸甸的挂在了稻禾上。
吴证一天恨不得往庄子上跑一百八十遍,便是连赵晤都忍不住亲自出宫,去庄子上看了两回。
稻穗也不负重望,粒粒饱满,硕果累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田地的亩产绝对不低。像宋庄头那样的老庄稼人,更是能预测到这一次的水稻不止亩产七石。
“公主果然是有大本事的人啊。”吴证站在田埂上,对着赵晤无限感慨。
赵晤点点头:“最难得的是,公主心胸开阔,一切以国为重,毫不藏私。”
“皇上圣明。”吴证不光十分认同赵晤的观点,恨不得再给那句话加上十几个赞誉之词。
因为关心高产水稻,他跟赵晤这半年来时不时会询问派去跟杜锦宁学习的四个官员,关于这五百亩水稻的情况。
然后,跟在杜锦宁身边只一两个月的四个官员,满嘴专业术语说得他俩都一脸懵逼,完全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听不懂没关系,四个官员说他们已明白了吴证他们用同样的种子为什么产量那么低的原因。
又过了两个月,四个官员表示,拿着种子,他们也能种出高产水稻了。
这就足够了。
说明杜锦宁毫不藏私,把她所知道的知识都传授给了四个官员。
对于四个官员成为了杜锦宁的新晋迷弟,赵晤和吴证一点也不反感。因为他们自己都是迷弟一枚。对于心里装着黎民、悯怀天下的杜锦宁,赵晤没有半分猜疑。
“皇兄,您怎么来了?”杜锦宁闻讯从宅子里出来。
“朕过来看看。”赵晤温和地道,“皇妹辛苦了。”
杜锦宁摇摇头:“不辛苦,我喜欢跟田地打交道。”可比跟那些朝臣勾心斗角要好多了。
“还有多久可以收割?”赵晤指着稻田问道。
“还有半个月。”杜锦宁道,“晚稻的秧苗已经长出来了,下个月要双抢。”
赵晤倒也知道什么是双抢。
他忽然想起,当初从润州迁过来的佃农是种三百亩田地的,现在要种五百亩,怕是忙不过来。
他连忙问道:“人手够不够,不够的话我下令迁些人过来。”
杜锦宁笑道:“够了。”
她可不想要赵晤等人安排的佃农。当初润州的佃农迁过来后,她又在当地放出话去,招了二十来户人家。
为防止出现问题,她在润州的佃农和京城的佃农里都发展了些暗线。下面有些什么风吹草动,她都清清楚楚。
好在无论是赵晤、吴证还是四个官员,都没有什么小动作,否则她就能让他们知道今年高产水稻遇到了难题,亩产只有四石。
赵晤对她风光霁月,不胡乱在她身边安插人手,杜锦宁便打算投桃报李,送赵晤一份礼物。
“皇兄,过半个月就是您的生辰了。除了高产水稻,皇妹打算再送您一份厚礼。”杜锦宁笑道。
“哦?”赵晤挑眉看向杜锦宁,十分期待,“什么礼物?”
吴证也竖起了耳朵倾听。
能跟高产水稻相提并论的礼物,想想就让人浑身沸腾。杜锦宁不会又研制出了什么厉害的东西吧?
“不如我们进屋子里坐着说?”杜锦宁道。
赵晤立刻同意,跟着杜锦宁进了宅子。吴证也厚着脸皮跟了进去。
赵晤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杜锦宁,见杜锦宁没有反对,他便也没赶吴证走。
三人进到厅堂里坐定,杜锦宁吩咐青木:“去把我书房里那几个锦盒拿来。”
青木立刻出去,不一会儿就回来了,手里捧着两个锦盒,跟在他身后的两个丫鬟手里也同样捧着两个锦盒。
在杜锦宁的示意下,他们把锦盒打开,放到桌上,退了出去。
“皇兄请看。”杜锦宁做了个请的手势。
赵晤和吴证,还有吴公公与吴证的长随心里早已跟长了草似,好奇的不行了。只是赵晤碍于自己的身份,端着架子,没有猴急地上前去看。其他人自然也不好表示出来。
此时见邀,赵晤这才起身,走了过去。
“咦?”看清锦盒里的东西,他吃了一惊,伸手从锦盒里把里面的东西拿了出来。
尊卑有序,皇上没看完,吴证不好凑上前去观看。但心痒难耐,他早已伸长了脖子想知道锦盒里装的什么。
此时看到赵晤从锦盒里拿出一个流光溢彩的东西来,他终于忍不住,起身走了上去。
“这是……瓷器?”看清楚赵晤手里的东西,他也禁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瓷器,早在隋唐就十分盛行。不过唐代盛行蒸青团茶,团茶细研成粉,成了绿色抹茶状,当时人们便喜欢增益绿色的茶具。青绿色的浙江越州窑瓷是陆羽在《茶经》里最为推崇的茶具。
宋代则开始流行研膏团茶,茶色尚白,人们青睐凸显白色的黑瓷茶具,福建建州的兔毫盏脱颖而出。
在杜锦宁的前世,明朝开始流行散茶。散茶茶汤清纯,能衬托出茶叶叶片的姿态,白瓷茶具更能衬托出茶的微妙的美感,于是白瓷开始受到追捧。
景德镇从唐代起就以生产白瓷而着称,散茶的发展,将景德镇生产的白瓷提升到了一个十分显着的位置。当时所有的瓷窑都干不过景德镇,纷纷倒闭。
景德镇在明清一枝独秀,一统瓷业,却因为瓷器技术不成熟没办法做大件,江苏宜兴宜兴便因能做粗陶大缸得以奇迹般的存活下来,后来更是发展了制壶之业。
于是“景瓷”“宜陶”便成了茶具的代名词。
徽州休宁、黄山、屯溪、祁门等地都是明朝时十分有名的茶叶产地,休宁以松萝茶而着名,松萝茶就是炒青绿茶的鼻祖。
现在炒青绿茶被杜锦宁提前拿了出来,松萝茶恐怕再没有机会出名。但那里山青水秀,却是种茶的好地方,好山好水出好茶。杜锦宁在它还没出名的时候把那里的山地买下,花的钱不多,却能得到质量十分好的茶叶。
福建桐关、安溪等地也是好茶出产的地方,杜锦宁自然也不会放过。
这就是杜锦宁独有的优势了。
在其他穿越女还在努力山寨各种点心小吃、跟各种极品做斗争的当口,咱们杜大人以科举取胜,以科技开路,走出了一条更宽广的大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此乃天下第一真理也。
插下田里的秧苗在春风的吹拂下茁壮成长。在杜锦宁亲自指点并参与的情况下,肥料研究小组取得阶段性进展的时候,洒下了新研制出来的肥料,稻谷开始结穗,稻穗沉甸甸的挂在了稻禾上。
吴证一天恨不得往庄子上跑一百八十遍,便是连赵晤都忍不住亲自出宫,去庄子上看了两回。
稻穗也不负重望,粒粒饱满,硕果累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田地的亩产绝对不低。像宋庄头那样的老庄稼人,更是能预测到这一次的水稻不止亩产七石。
“公主果然是有大本事的人啊。”吴证站在田埂上,对着赵晤无限感慨。
赵晤点点头:“最难得的是,公主心胸开阔,一切以国为重,毫不藏私。”
“皇上圣明。”吴证不光十分认同赵晤的观点,恨不得再给那句话加上十几个赞誉之词。
因为关心高产水稻,他跟赵晤这半年来时不时会询问派去跟杜锦宁学习的四个官员,关于这五百亩水稻的情况。
然后,跟在杜锦宁身边只一两个月的四个官员,满嘴专业术语说得他俩都一脸懵逼,完全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听不懂没关系,四个官员说他们已明白了吴证他们用同样的种子为什么产量那么低的原因。
又过了两个月,四个官员表示,拿着种子,他们也能种出高产水稻了。
这就足够了。
说明杜锦宁毫不藏私,把她所知道的知识都传授给了四个官员。
对于四个官员成为了杜锦宁的新晋迷弟,赵晤和吴证一点也不反感。因为他们自己都是迷弟一枚。对于心里装着黎民、悯怀天下的杜锦宁,赵晤没有半分猜疑。
“皇兄,您怎么来了?”杜锦宁闻讯从宅子里出来。
“朕过来看看。”赵晤温和地道,“皇妹辛苦了。”
杜锦宁摇摇头:“不辛苦,我喜欢跟田地打交道。”可比跟那些朝臣勾心斗角要好多了。
“还有多久可以收割?”赵晤指着稻田问道。
“还有半个月。”杜锦宁道,“晚稻的秧苗已经长出来了,下个月要双抢。”
赵晤倒也知道什么是双抢。
他忽然想起,当初从润州迁过来的佃农是种三百亩田地的,现在要种五百亩,怕是忙不过来。
他连忙问道:“人手够不够,不够的话我下令迁些人过来。”
杜锦宁笑道:“够了。”
她可不想要赵晤等人安排的佃农。当初润州的佃农迁过来后,她又在当地放出话去,招了二十来户人家。
为防止出现问题,她在润州的佃农和京城的佃农里都发展了些暗线。下面有些什么风吹草动,她都清清楚楚。
好在无论是赵晤、吴证还是四个官员,都没有什么小动作,否则她就能让他们知道今年高产水稻遇到了难题,亩产只有四石。
赵晤对她风光霁月,不胡乱在她身边安插人手,杜锦宁便打算投桃报李,送赵晤一份礼物。
“皇兄,过半个月就是您的生辰了。除了高产水稻,皇妹打算再送您一份厚礼。”杜锦宁笑道。
“哦?”赵晤挑眉看向杜锦宁,十分期待,“什么礼物?”
吴证也竖起了耳朵倾听。
能跟高产水稻相提并论的礼物,想想就让人浑身沸腾。杜锦宁不会又研制出了什么厉害的东西吧?
“不如我们进屋子里坐着说?”杜锦宁道。
赵晤立刻同意,跟着杜锦宁进了宅子。吴证也厚着脸皮跟了进去。
赵晤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杜锦宁,见杜锦宁没有反对,他便也没赶吴证走。
三人进到厅堂里坐定,杜锦宁吩咐青木:“去把我书房里那几个锦盒拿来。”
青木立刻出去,不一会儿就回来了,手里捧着两个锦盒,跟在他身后的两个丫鬟手里也同样捧着两个锦盒。
在杜锦宁的示意下,他们把锦盒打开,放到桌上,退了出去。
“皇兄请看。”杜锦宁做了个请的手势。
赵晤和吴证,还有吴公公与吴证的长随心里早已跟长了草似,好奇的不行了。只是赵晤碍于自己的身份,端着架子,没有猴急地上前去看。其他人自然也不好表示出来。
此时见邀,赵晤这才起身,走了过去。
“咦?”看清锦盒里的东西,他吃了一惊,伸手从锦盒里把里面的东西拿了出来。
尊卑有序,皇上没看完,吴证不好凑上前去观看。但心痒难耐,他早已伸长了脖子想知道锦盒里装的什么。
此时看到赵晤从锦盒里拿出一个流光溢彩的东西来,他终于忍不住,起身走了上去。
“这是……瓷器?”看清楚赵晤手里的东西,他也禁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瓷器,早在隋唐就十分盛行。不过唐代盛行蒸青团茶,团茶细研成粉,成了绿色抹茶状,当时人们便喜欢增益绿色的茶具。青绿色的浙江越州窑瓷是陆羽在《茶经》里最为推崇的茶具。
宋代则开始流行研膏团茶,茶色尚白,人们青睐凸显白色的黑瓷茶具,福建建州的兔毫盏脱颖而出。
在杜锦宁的前世,明朝开始流行散茶。散茶茶汤清纯,能衬托出茶叶叶片的姿态,白瓷茶具更能衬托出茶的微妙的美感,于是白瓷开始受到追捧。
景德镇从唐代起就以生产白瓷而着称,散茶的发展,将景德镇生产的白瓷提升到了一个十分显着的位置。当时所有的瓷窑都干不过景德镇,纷纷倒闭。
景德镇在明清一枝独秀,一统瓷业,却因为瓷器技术不成熟没办法做大件,江苏宜兴宜兴便因能做粗陶大缸得以奇迹般的存活下来,后来更是发展了制壶之业。
于是“景瓷”“宜陶”便成了茶具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