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导轨

第三百三十二章 拆厂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0491厂保密是从东风1号开始的吧,虽然说没有服役,但是我们是依靠苏联人给的资料……额,厂长去参观,然后给我们的资料仿制的。在当时来说,我们除了发射的燃料不是咱们搞得,咱们也搞了个差不多吧?”

    “是的,当时咱们生产的零件和苏联人给的v2火箭比了一下,具体的数值没有透露,但是厂长被叫去开会了。”

    “废话,当时研究v2火箭的又不止我们一个人,但是仿制速度有几个比咱们快的?咱们用了一个半月就把火箭的外壳制造完成了,里面的内部机械仿制被精工车间的用剩下的半个月做完了,就差燃料往里面放了。”

    其实这一切的一切就是之前仿制的那个喀秋莎惹的祸,其实喀秋莎火箭弹在只是把外壳给造出来了,里面的东西直接就是给精密加工车间用来测试的,从火箭发动机到里面的陀螺仪,这就是精密加工车间的毕业考试。

    “叶天同志,你们为什么要瞒着我们呢?这火箭弹你们都做出来了,还藏着掖着干嘛?”

    叶厂长就觉得很委屈,这东西不过是一个毕业考试的内容,怎么就成藏着掖着了。喀秋莎的外壳就放在库房里,里面的设计只不过是自己给的一份图纸,让他们去制造。造出来也就算了,居然还要吵吵闹闹的要试射,看看成果如何。武厂长这边直接就打报告申请喀秋莎的发射燃料了,等到上级带着发射燃料来的时候,一堆专家也跟着到了。

    “不是,这东西是考试内容,材料什么的有些都不是很合适。”

    “我觉得很合适嘛,你们厂子总是不声不响给个大动静。”

    技术人员在调整喀秋莎火箭弹的发射角度,发射管也在进行最后的检测。这可真是快多了,这上级领导来了还没有两个小时呢,这边专业人员就已经过来了。

    “我记得武厂长就打了一个报告吧?您是怎么知道我这边就完成了呢?”

    “这是你们的苏联驻厂代表说的,这个消息提供给了苏联方面,连照片都有了,苏联方面可是直接来通知要观摩一下技术水平了。”

    谁都没有想到居然是驻厂代表搞得,纳斯卡娅又要搞什么鬼,闷声发大财不行吗?和这帮外国人可是比不了思想观念。

    “不是,咱们这完全是为了考试的,这东西你要说到观摩技术的水平是不是有些太早了?”

    反正叶厂长被直接的忽略了,当然叶天也是十分想看火箭弹的效果如何。火箭弹的外壳是普通的金属,谁知道原本的外壳是什么材料,军用金属材料人家也不给自己说。

    “当时结果还是蛮不错的,有效射程11公里,成不成功反正就不是叶厂长管的事情了。其实叶厂长当时最心疼的是那个陀螺仪,本来那个东西就没有想着发射,当成毕业考试才往里面画了一个陀螺仪。上级一来就射出去了,连给拆的机会都没有。”

    武厂长和之前精密加工厂的厂长谈起这个事情的时候一群人都笑了,这个事情在当时来说并没有多少知道,但是精密加工厂长也是一阵的苦笑。在当时来说,一个陀螺仪的加工制造可是相当困难的,完全是手工制造的。

    “要是当时在我手上,我也心疼。这东西加工一个出来费工费料,这还当一次性物品给射出去了。”

    “那时候你们厂小家子气,一个陀螺仪心疼什么,到后来,你们不是直接大批量生产了吗?”

    “你们说的轻巧,至少在厂长走之后几年内都不能大批量生产。”

    精密加工车间的工作其实不止这陀螺仪一项,还有火箭发动机,火箭发动机这项技术,就是从德国v2火箭上获得的。不得不感谢苏联同志的援助,没有苏联同志从德国运来的v2火箭,也就没有现在中国的弹道导弹技术。

    “后来厂子被分了之后你们也去搞核弹了?”

    “对呀,不搞核弹能坐在这里吗?只是可惜,成就咱们的人没有坐在这。”

    旁边的主持人有些尴尬,从刚才的话题一直在聊叶厂长,旁边的导演示意继续挖掘叶厂长的信息。

    “几位厂长,您觉得叶厂长对中国的核工程有什么帮助吗?”

    “其实他对于核工程来说没有什么帮助,但是他的帮助贯穿了从新中国到现在的所有重大事件。当年的0491厂,七大分厂下面十多个小厂,就这么一股力量,从火箭发射到弹道导弹,从摩托车到汽车,覆盖的地方实在是太全了。”

    “元0491厂的军工部门被吸收合并成为北方工业的一部分,精密制造部门被分割成了几块,江南造船厂和几大飞机制造厂都拿走了一部分。风扇叶片的设计甚至被早期的借鉴在核潜艇的螺旋桨上,这一切的一切虽然他不是以核技术被保密的,但是他的身份信息和核技术的等级是一样的。”

    “当时提出拆厂的时候,几位厂长是反对的,叶厂长是主动提出拆厂要求的。在当时来说的话,全国的技术水平发展并不是很高,但是0491厂在全国来说,技术水平是数一数二的。在当时来说,很多大型的项目,如果说0491厂做不出来,全中国就没人能做出来的。”

    旁边的钢厂厂长咳嗽了一声,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来说两句。

    “在当时来说的话,钢厂是全国少数几个能够生产多种类型特种钢的钢厂,在当时来说不叫特种钢。起初特种钢是用来做合金车刀的,因为厂里的机械设备比较多,加工起来,刀具磨损比较厉害。特岗就是用来做车刀的,后续还在研发各种类型的特钢,只不过后续的一些特钢并没有用到车刀上,而是用到了他该用到的地方。”

    “当年0491厂拆厂的时候,我的钢厂被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生产粗钢,另一部分生产特钢。我是随着特钢部分走的,随后就建立了特钢厂,后面的许多大型的工业攻关项目,我们都少不了身影。最开始我们不懂叶厂长要求我们把失败的配方也记录下来的原因,当工业攻关项目到我们头上的时候,很多的合金在我们失败的记录里都有,而且很多事不需要改就能拿来用。”

    “特别是到了后面,引入市场经济的时候,我们特钢厂光依靠的那些失败的配方就让我们成了全国前十的特钢厂。。”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