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 一世飘零,半生离索(三)
一大清早,吏部的官署衙门,便迎来了一尊大佛。
整个吏部顿时炸开了锅,大大小小的官员,也突然之间变得忙碌起来,致使原本轻松的氛围,一下子变得异常紧张。
能不紧张嘛,太子殿下亲临吏部,连久病在床的老尚书,都从家中急匆匆赶了过来,主持大局。
反观当事人,却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手捧茶杯,悠闲自在。
“哟,什么风把殿下您给吹来了。”得到消息,吏部侍郎徐大人也赶忙放下手头的活计,赶来觐见。
容朝淡淡抿了口茶,将面前的点心,朝对面的容蓟推了推:“闲来无事,便带着六弟一起过来瞧瞧。”他漫不经心地问:“怎么样,案子查得如何了?”
徐侍郎笑得讨好:“已经差不多了,根据当日作弊的考生试卷来看,泄题之人,已经初步确定。”
“不错,徐侍郎不愧是国之栋梁,见微知着,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查清真相。”
“殿下过奖了。”徐侍郎搓着手,兴奋得脸颊通红。
“只是孤很好奇,徐侍郎是怎么发现这些舞弊试卷的?”容朝又不咸不淡地问了句。
徐侍郎得意道:“回殿下,微臣作为此次春闱的主持官员,科考当日,一直守在考场,从未离开半步,巡视过程中,无意发现一名正在作弊的考生,于是立刻将其扣押,并从他口中,询问到了其他参与舞弊的考生名单。”
容朝饮茶的动作顿了顿,雾气蒸腾下,曜黑的眸底,闪过一道流光,可隐在白雾之下,叫人看不真切:“那可真是辛苦徐侍郎了。”
“不辛苦不辛苦,这是微臣应该做的。”
“阿蓟。”正谈论科场舞弊案的太子殿下,忽然将注意力放在了对面的男童身上:“怎么?这糕点不合你胃口吗?”
容蓟摇摇头:“不是,吃得太多,腻了。”
孩童口中无心的一句话,却让向来温润亲和的太子,顿时敛了笑,神色亦陡然间沉冷下来。
徐侍郎见状,心中猛地一咯噔,这是怎么了?
刚才不还好好的吗?难道是自己哪句话说错了?
“时辰不早了,徐侍郎公务繁忙,孤就不打扰大人了。”容朝放下茶盏,站起身来,“走吧,阿蓟。”
容蓟老老实实站起身,跟在了容朝身后。
“微臣送您。”徐侍郎躬着腰跟了上来。
“不用了。”二话不说,带着容蓟扬长而去,留下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徐侍郎。
太子脸上的神色虽然很平静,但从他突然消失的笑容来看,徐侍郎知道自己闯大祸了。
事实上,容朝的确很生气。
徐侍郎为人谨慎,自己来之前,他就将惯常饮用的茶叶,换成了普通的东湖龙井,而自己也并没有多想,直到容蓟说了句吃腻了。
为什么会吃腻?
那是因为,这里的糕点,和皇宫的糕点,同样出自御膳房。
和他所想一般无二,吏部果然和皇家之人有所勾结,否则,区区一个吏部侍郎,怎能吃得上御膳房做出的御/用糕点,喝得起每年只产不过数斤的贡茶?
正思索这个与吏部沆瀣一气之人究竟是谁时,又迎面撞上了疾步而来的段郎中。
“微臣见过太子殿下,见过六皇子。”段郎中似乎心情极好,上来便朝两人分别行了一礼。
容朝虽心情不悦,但习惯使然,还是轻勾唇角,露出了一贯的温雅笑意:“段郎中这么急急忙忙,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吗?”
段郎中喜滋滋道:“也算不上什么大事,不过是此次科举舞弊之事,微臣已经有了确切的证据。”
“是吗!”容朝也惊喜道:“不知段郎中可否透露一二?”
这是个邀功的好机会,段郎中自然不会放过,“据微臣推测,此次春闱之所以会泄题,是有人秘密给考生们送信。”
“段郎中的意思是,所有负责会试的官员,都有嫌疑?”
“正是如此。”
“可这么多人,要从何找起?”
“这不难,只要找到所有参与舞弊的考生,再将负责这些区域的官员全部关押起来,一一拷问,便能找出真相。”
容朝颔首:“倒是个不错的法子,不过,孤很好奇,段郎中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无独有偶,段郎中也如徐侍郎一般,开始自夸自卖:“科考当日,微臣谨遵皇命,负责入场检查,一丝一毫也不敢懈怠,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微臣都是亲自查验过的,没有任何问题,但为何考试的过程中,却出了舞弊之事?这便代表,有人等考生入丑,偷偷给他们提供方便。”
容朝夸赞道:“段郎中分析的很到位,孤果然没有看错人,任何事情交给段大人,都能顺利解决。”
段郎中谦逊道:“不敢当,这一切都是托殿下的福。”
马屁拍完,容朝又不怎么诚挚地夸奖了他几句后,便带着六皇子离开了吏部。
看着两人离去的身影,段郎中欢喜的心情中,又隐隐带了丝不安。
可左思右想,却又想不出自己为何不安。
上了马车,容朝对车夫道:“去天香居。”说完,又对坐在对面,一副出神模样的容蓟道:“天香居是奉天最有名的酒楼,里面的吃食不错,和宫里完全不同,你难得出来,我带你去尝尝。”
闻言,容蓟转过脸来,定定看着容朝,才七岁的孩子,却满脸的忧心忡忡:“徐侍郎和段郎中明显在说谎,大皇兄为何不拆穿他们?”
容朝放下车帘:“说谎?他们说什么慌?”
容蓟一本正经道:“此次舞弊案分明是有人泄题,那些考生在入场之前,便已知晓题目,且早将答案背得滚瓜烂熟,按理说,徐侍郎当时并不知泄题一事,参与舞弊的考生,也并未夹带小抄,既然如此,他又是如何发现端倪的?这一点非常可疑。段郎中就更是荒唐了,此次参加春闱者,共三千四百六十八人,每三十人一个考场,就算他能同时兼顾数个考场,也不可能做到每个人都亲自检查,除非他会分/身术,故而他适才所言,若非为了邀功,就是在掩饰什么。”
一大清早,吏部的官署衙门,便迎来了一尊大佛。
整个吏部顿时炸开了锅,大大小小的官员,也突然之间变得忙碌起来,致使原本轻松的氛围,一下子变得异常紧张。
能不紧张嘛,太子殿下亲临吏部,连久病在床的老尚书,都从家中急匆匆赶了过来,主持大局。
反观当事人,却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手捧茶杯,悠闲自在。
“哟,什么风把殿下您给吹来了。”得到消息,吏部侍郎徐大人也赶忙放下手头的活计,赶来觐见。
容朝淡淡抿了口茶,将面前的点心,朝对面的容蓟推了推:“闲来无事,便带着六弟一起过来瞧瞧。”他漫不经心地问:“怎么样,案子查得如何了?”
徐侍郎笑得讨好:“已经差不多了,根据当日作弊的考生试卷来看,泄题之人,已经初步确定。”
“不错,徐侍郎不愧是国之栋梁,见微知着,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查清真相。”
“殿下过奖了。”徐侍郎搓着手,兴奋得脸颊通红。
“只是孤很好奇,徐侍郎是怎么发现这些舞弊试卷的?”容朝又不咸不淡地问了句。
徐侍郎得意道:“回殿下,微臣作为此次春闱的主持官员,科考当日,一直守在考场,从未离开半步,巡视过程中,无意发现一名正在作弊的考生,于是立刻将其扣押,并从他口中,询问到了其他参与舞弊的考生名单。”
容朝饮茶的动作顿了顿,雾气蒸腾下,曜黑的眸底,闪过一道流光,可隐在白雾之下,叫人看不真切:“那可真是辛苦徐侍郎了。”
“不辛苦不辛苦,这是微臣应该做的。”
“阿蓟。”正谈论科场舞弊案的太子殿下,忽然将注意力放在了对面的男童身上:“怎么?这糕点不合你胃口吗?”
容蓟摇摇头:“不是,吃得太多,腻了。”
孩童口中无心的一句话,却让向来温润亲和的太子,顿时敛了笑,神色亦陡然间沉冷下来。
徐侍郎见状,心中猛地一咯噔,这是怎么了?
刚才不还好好的吗?难道是自己哪句话说错了?
“时辰不早了,徐侍郎公务繁忙,孤就不打扰大人了。”容朝放下茶盏,站起身来,“走吧,阿蓟。”
容蓟老老实实站起身,跟在了容朝身后。
“微臣送您。”徐侍郎躬着腰跟了上来。
“不用了。”二话不说,带着容蓟扬长而去,留下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徐侍郎。
太子脸上的神色虽然很平静,但从他突然消失的笑容来看,徐侍郎知道自己闯大祸了。
事实上,容朝的确很生气。
徐侍郎为人谨慎,自己来之前,他就将惯常饮用的茶叶,换成了普通的东湖龙井,而自己也并没有多想,直到容蓟说了句吃腻了。
为什么会吃腻?
那是因为,这里的糕点,和皇宫的糕点,同样出自御膳房。
和他所想一般无二,吏部果然和皇家之人有所勾结,否则,区区一个吏部侍郎,怎能吃得上御膳房做出的御/用糕点,喝得起每年只产不过数斤的贡茶?
正思索这个与吏部沆瀣一气之人究竟是谁时,又迎面撞上了疾步而来的段郎中。
“微臣见过太子殿下,见过六皇子。”段郎中似乎心情极好,上来便朝两人分别行了一礼。
容朝虽心情不悦,但习惯使然,还是轻勾唇角,露出了一贯的温雅笑意:“段郎中这么急急忙忙,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吗?”
段郎中喜滋滋道:“也算不上什么大事,不过是此次科举舞弊之事,微臣已经有了确切的证据。”
“是吗!”容朝也惊喜道:“不知段郎中可否透露一二?”
这是个邀功的好机会,段郎中自然不会放过,“据微臣推测,此次春闱之所以会泄题,是有人秘密给考生们送信。”
“段郎中的意思是,所有负责会试的官员,都有嫌疑?”
“正是如此。”
“可这么多人,要从何找起?”
“这不难,只要找到所有参与舞弊的考生,再将负责这些区域的官员全部关押起来,一一拷问,便能找出真相。”
容朝颔首:“倒是个不错的法子,不过,孤很好奇,段郎中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无独有偶,段郎中也如徐侍郎一般,开始自夸自卖:“科考当日,微臣谨遵皇命,负责入场检查,一丝一毫也不敢懈怠,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微臣都是亲自查验过的,没有任何问题,但为何考试的过程中,却出了舞弊之事?这便代表,有人等考生入丑,偷偷给他们提供方便。”
容朝夸赞道:“段郎中分析的很到位,孤果然没有看错人,任何事情交给段大人,都能顺利解决。”
段郎中谦逊道:“不敢当,这一切都是托殿下的福。”
马屁拍完,容朝又不怎么诚挚地夸奖了他几句后,便带着六皇子离开了吏部。
看着两人离去的身影,段郎中欢喜的心情中,又隐隐带了丝不安。
可左思右想,却又想不出自己为何不安。
上了马车,容朝对车夫道:“去天香居。”说完,又对坐在对面,一副出神模样的容蓟道:“天香居是奉天最有名的酒楼,里面的吃食不错,和宫里完全不同,你难得出来,我带你去尝尝。”
闻言,容蓟转过脸来,定定看着容朝,才七岁的孩子,却满脸的忧心忡忡:“徐侍郎和段郎中明显在说谎,大皇兄为何不拆穿他们?”
容朝放下车帘:“说谎?他们说什么慌?”
容蓟一本正经道:“此次舞弊案分明是有人泄题,那些考生在入场之前,便已知晓题目,且早将答案背得滚瓜烂熟,按理说,徐侍郎当时并不知泄题一事,参与舞弊的考生,也并未夹带小抄,既然如此,他又是如何发现端倪的?这一点非常可疑。段郎中就更是荒唐了,此次参加春闱者,共三千四百六十八人,每三十人一个考场,就算他能同时兼顾数个考场,也不可能做到每个人都亲自检查,除非他会分/身术,故而他适才所言,若非为了邀功,就是在掩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