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一品辣妻
文 / 风兮ht

第两百零一章 觐见永盛帝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

    镇国将军徐耀光,那是十多年前响彻整个大庆朝的存在。

    二十多年前,先皇刚刚登基不久,西北鞑子趁机动乱,扰乱边疆和平。

    先皇震怒,极速派遣西北原驻军展开对战姿势,力图赶跑鞑子,以扬国威。

    但是,哪知刚刚才换了皇帝的大庆朝内里还未平,又怎能对抗准备充足,士兵凶悍的鞑子军队。

    西北驻军大败,痛失六城的消息传回京都,给了皇城脚下沉迷奢靡生活的众位豪权贵族们重重的一击,他们被鞑子来势汹汹的姿势吓住了,这时的他们终于忘记了争斗,只想着保命。

    先皇又派西南大军增援,在先皇的强势姿态下,被压制着的粮草也快速送到了战丑方。

    本以为,如今总能胜利了吧。

    但是,传回京都的消息依然是大败,失去的六城没有夺回,再一次被鞑子夺去了四城。

    这还是大庆朝开国世祖皇帝建立大庆朝以来遇到的最大一场败仗。

    两国对战又进行了几年,大庆朝依然是胜少败多。边疆百姓流离失所,朝堂众臣生活依然奢靡,胆子却差点被吓破。

    由此,朝堂求和的呼声愈加的强烈。

    先皇当初不过二十多岁,正是年少力强的时候,哪能接受灰溜溜的割地求饶。

    他以强势的态度压下了众臣求和的呼声,下令重查失败的原因。

    这一查,全国皆惊。

    原来,大庆朝一直战败,不是战士们比不上鞑子,而是,大庆朝出了叛逆之徒!

    先皇登基后仅存的兄弟——献王爷并不死心,为了把先皇赶下皇位,竟然和鞑子勾结,里应外合,而西北军中和西南军中都有献王爷的心腹。

    献王爷一案一出,不仅朝中大臣会被牵连出一长串,连两方军中将领也脱不了干系。

    为了国家安宁,先皇不可能把所有大臣都杀了,只能把六部中的所有重要职位纷纷换上自己的心腹。但是,军中有干系的将领却是不得不杀。

    但让人担忧的是,受到献王爷牵连的将领竟然都是两方军中的重要人物。

    这样一来,大家都议论纷纷,观点无法统一。有的人认为,这样卖国求荣的贼子必须杀,又有的人认为,两军将领皆杀,何人来对抗鞑子?

    先皇一听,却是坚定了必杀的决心。他想,难道除了和废献王爷勾结的人以外,整个大庆朝就没有可用之人了?

    而这时候,西南军中一个年轻的小将军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因为那几个将领已经伏法,众人也没有了顾忌,纷纷出来告发,说那些将领贪功冒领军功,几次好不容易的胜利其实都是那个小将军的功劳。但是,那几个将领却暗中打压,要不是那个小将军命大,早就葬身尸海。

    当初,大家还以为那些将领只是顾忌那个小将军抢了他们的功劳,现在才知道,原来那些人打压这个小将军,仅仅因为他有大将之风,竟然在粮草缺失,兵力不足的情况之下,都能艰难取得胜利,这与献王爷的目的相悖。

    而苦于无才的先皇得知此事,龙心大悦,立马命人把那几个将领捉拿回京,而那个小将军,也就是徐耀光,却被命为两军首领,统领两军,继续对抗鞑子。

    先皇为了展示他的英明,他命令六部,大力支持此次战争,要是发现有人克扣军粮,立即处斩。

    在先皇的全力支持下,粮草充足,士兵们能吃饱喝足,穿得温暖,又有徐耀光等人的领导,军中没有了故意拖后腿的人,与鞑子的对战局势立马颠倒。

    战争拖了这么多年,鞑子那边也没有开始的士气了,他们本来就不像大庆朝,土壤肥沃,粮食充足,而且,现在大庆朝朝廷稳定了,鞑子内部的王位争斗却开始了。

    鞑子大军本就是不同的部落联合而成,与大庆朝的战争迟迟不能取得胜利,他们也没有了信心,也想放弃,休养生息。

    徐耀光得知此事,利用各部落的矛盾,逐个击破,大庆朝大军深入鞑子内部,直击鞑子都城。

    鞑子们吓破了胆,终于跪地求饶。

    而鞑子们对“徐耀光”三个字也是闻之恐惧,连婴孩儿都吓得啼哭。

    先皇而是龙心大悦,觉得自己不愧是命定之人,比什么献王爷更适合这个皇位。

    朝廷派人与鞑子签订了停战协议,鞑子每年向大庆朝上供战马一千匹,毛皮一两张,牛羊两千头,银子五十万两…………

    如此一来,鞑子元气大伤,至少二十年无力再战。

    随着这场战役,徐耀光闻名与整个大庆朝。

    先皇不仅封他为镇国大将军,还钦赐一卷丹书铁券。

    不过,自从先皇宠爱的媚贵妃娘娘逝去后不久,镇国将军的爱妻也病逝,镇国将军也随之消失在了朝堂之上。

    各种传言不断,有人说,镇国将军是痛失爱妻,悲痛之下,决定归隐山林,也有人说,镇国将军早就追随他的妻子而去了…………

    随着镇国将军的消失,他的传奇只存留在众人的怀念里。

    守皇城的这些侍卫作为武将,自然也听说过镇国将军的事迹,一直对他向往已久,没有想到,今天却见到了本人,这份激动,自然是无法用言语形容。

    不管守门侍卫的各种议论,徐家父子却是随着那个太监到达了永盛帝正在办公的崇德殿。

    “陛下,徐将军父子觐见。”那个太监进殿禀告。

    桌子后的永盛帝顿了顿,放下手中的朱笔,抬起头,“让他们进来吧。”

    那个太监后退出去,看着等候的徐家父子,“徐将军、徐公子,快进去吧,陛下等着呢。”

    徐家父子一进殿,就掀袍跪下,“臣徐耀光(徐昌智)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永盛帝哈哈大笑,起身抬手,“姨夫,小表弟,别多礼,快快请起啊。”

    徐家父子的表情并没有因为皇上的礼待而变化丝毫,依然是叩谢才起身。

    倒是永盛帝无趣的撇撇嘴,“十多年没见,连你们都和朕生疏了。”

    徐昌智理都没理永盛帝的抱怨,徐大叔微微一笑,“陛下,您现在是皇上,您是君,我们是臣,是该知礼。”见永盛帝还准备说什么,他又言,“不过,陛下盛待我们父子,我们也不能不知好歹。”

    永盛帝这才乐了,“就该如此。”他又转身对着一扇屏风道,“出来吧,都是熟人。”

    徐昌智目光一凝,紧紧盯着屏风,却见一人从后面缓缓走出。

    永盛帝今个儿心情非常愉悦,他又一次哈哈大笑,指着那人道,“小表弟们,你们都在江临府,应该不陌生吧。”

    那人还未言,徐昌智已是咬牙切齿,“我们熟悉得很!”这句话一出,他又言,“你就是取走那批东西的人吧。”

    那人又没有说话的机会,永盛帝又一脸得意的抢过话头,“你真聪明,要不是他及时把那批东西运进京,这场争斗还没这么容易结束呢。”

    徐昌智却是不再多言,他本就怀疑江临府还有一个人,现在见到了孟枫远,一切的疑惑都解除了。

    寒暄了一会儿,永盛帝恢复了该有的严肃,他问道,“丹书铁券带来了吧?”

    徐大叔点点头,双手向上,举起一卷黑红色的物件。

    永盛帝有些疑惑,“和沈春泰拿的那样差不多,要不是你们传来消息,我也不敢确定那是假的。”

    徐大叔开口道,“其实,我们能弄个那东西来假乱真,还要感谢媚贵妃娘娘当初的主意。”

    “哦?”提到自己的母妃,永盛帝更加来了兴趣。

    徐大叔解释道,“当初,先皇赐予我一卷丹书铁券,媚贵妃娘娘禀告了先皇后,亲自在丹书铁券的右下角用双面绣绣了一个小小的‘永康十年钦赐’,这六个字是用特殊的线所绣,平时与丹书铁券的布纸融为一体,只要用特殊的液体滴在上面,自然就会显现。当初,媚贵妃娘娘可能也是未雨绸缪吧。”

    再一次从故人的口中听闻母妃当年的聪慧事迹,永盛帝有些叹息,又有些自豪,他是母妃与父皇共同的骄傲,他也绝不会让他们失望,让所有为了他付出的人失望。

    当初,忠孝侯府派林芳芳去偷取丹书铁券,不过是想等太子登基后,徐耀光又失了这最后的倚仗,他们就能彻底的除掉他。

    后来,太子与六皇子相继身亡,三皇子登基,沈家受到牵连,他们又准备拿出丹书铁券,拯救沈家一族,哪知道,却被告知此乃假货!

    现在真正的丹书铁券到京,这场争论也就很快落下帷幕。

    很多人都知道,以前艳冠后宫的媚贵妃娘娘除了舞姿魅惑诱人,还有一项绝技,那就是已快失传的双面绣,况且,那字迹显现出来后,经众臣辨认,却乃先皇笔迹。

    如此一来,沈家最后的希望也被打破,终究难逃一死。

    永盛帝没了舆论的压力,轻轻松松的就解决了曾经把持朝政多年的忠孝侯府沈家一脉。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