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贵动作一顿,惊讶的回头盯着叶妙,有些不可置信的反问:“妙儿,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叶妙冷笑,目光冰冷的看着他,“爹以为你只就是仅仅被革职那么简单,”她道:“你可想过后面的事,你被革职,倘若祖母知晓,会怎么看待我们,当初我们可是积极的赶走大伯,如今……”
叶贵只觉得全身一寒,艰难的吞了吞口水,要是叶妙不说,他差点忘了这茬,当初他自告奋勇的向老夫人提出分家,进而赶走了叶蒙,如今他也是被革职,老夫人岂能容他?
黄氏捂着红肿的脸颊,恨恨的盯着他看,恶狠狠的往地上吐了一口血水,她愤怒的仰着脖子,挑衅尖声道:“来啊,怎么不敢继续打了?最好闹得老夫人那里。”
叶贵却退缩起来,当时他也是在气头上,要是放在平时他哪敢这般对黄氏动粗,黄氏面露忧色,焦急的看向叶妙:“妙儿,你说我们该怎么办才好?”
叶妙却是摇头,紧紧的蹙眉,此事实在难办,她咬唇,带着孤注一掷的勇气,冷声道:“如今,我只能快点嫁入孙府,好歹孙晋年将来也是留守卞京的,不怕我们没处去。”
“好,”黄氏面色微喜,也不顾脸上的伤,笑的渗人极了,叶妙别过眼,心底却是慌神的紧,孙晋年本就是利益至上的人,如果让他知道四房不能在帮他仕途扶摇直上反而会拖累他,他肯定会及时抽身罢。这也是叶妙所不能接受的事实。
事实上孙晋年的确知道这事,而且明显比叶妙想象的更加盛怒,他怒不可遏,只觉得他被四房坑惨了,不仅赔了他的仕途更是赔上了他后半生的荣华富贵。他肠子悔青了,脑中灵光一闪,就去找了老夫人。
老夫人在百寿院听了文嬷嬷说了四房的事,也是气的不轻。苍天有眼,这叶贵多行不义必自毙,贪财受贿终于被圣武帝绳之以法,如今被革职闲赋在府,如当初的叶蒙有何异处,她越发想越气,恰逢孙晋年也是一脸愤然,见了老夫人,张口就道:“老夫人,晋年实在是天大的冤屈,请老夫人做主!”
老夫人疑惑不解的看他一眼,眼底浮现一抹不耐烦的神色,终究还是挥手,让他继续说,孙晋年声情并茂的添油加醋将他与叶面那事说了一遍,大致意思就是叶妙设计他。
听完后,老夫人倒是笑了开来,她不咸不淡的斜睨着孙晋年,端起茶杯,淡淡道:“怎么,你的意思是妙丫头不知廉耻主动勾引你,而你是无辜的,所以你的意思是想要退婚了?”
孙晋年紧紧攥紧拳头,一言不发,心里有个声音想要突破压制,堵在嗓子口眼就是说不出,他低头,大声道:“晋年实在不能让这种别有用心的女子当我的正妻,当然我不会不负责,所以就委屈贵府三小姐为妾。”他特意咬重“委屈”两个字,仿佛是故意嘲讽叶妙。
老夫人慢悠悠的喝了口茶,眼睛在茶水雾蕴中,看不清眼里神色,半晌她才道:“这事,你还是如老四他们说的好。”然后干脆专心致志的品茶,就是无视孙晋年的存在,她早就该知晓这孙晋年不是什么好人,他丑陋自私的内心与他儒雅书生气息大相庭径,当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阿!
这不,叶贵这事还未处理完呢,叶府又出事了,可谓说今年是叶府的多事之秋,霉事不断,先是叶蒙叶大将军无故被认为通敌革职平民,然后叶家四老爷叶贵竟然大胆受贿贪污,被圣武查获革职,这回又落在叶家老三身上,这回卞京百姓可是看足了叶府的笑话。
要说这叶三老爷叶启那可是有名的儒雅之人,平素里看起来温和的人怎么犯事了呢?这罪名圣武帝倒也没有诸之于众,只是对外宣称叶启办事不力,作风问题,黎民百姓自然不会深究,只将这事当茶余饭后的消遣罢了。
此刻的叶府却是人心惶惶,这接二连三的霉事令得老夫人心力交瘁,尤其是府里唯一的主心骨叶启都出事了,这让她如何支撑整个叶府?
御书房内,圣武帝满脸怒色将手中的奏折一把扔到地上,显然是怒不可遏,他不曾想到这叶启这么大的本事。
那奏折上写了叶启这些年做了什么事,其实光光是这个,圣武帝是不甚在意的,关键的是她竟然与君承轩扯上了关系,那奏折虽然没有明说叶启就是替君承轩办事,可那若有所指的讯息更是让圣武帝越发气怒。
奏折上还说叶启经常于天下第一楼会面神秘人物,也就是蓝宇国大臣,这意味着什么?他一个北楚臣子为何接近别国大臣,只说明一个问题他在为人卖命,那人正是他不曾防备的三儿子君承轩。
一直以来,圣武帝曾深深防备敬德皇后以及云妃和她们的儿子,只觉得她们后台大娘家都是手握重权的臣子,对这个平日看起来温润无心朝政的君承轩还是放低了戒备之心,他总是尽量的缩小存在感,即便是出现也是恭敬极了的模样,岂知他也有狼子野心,而且还不小!
他越是装的如此清高,圣武帝越是觉得愤懑,他看贤妃总是在后宫里不争不抢,淡然处世只当君承轩随了她的性子,站在看来,她们母子恐怕都是装给他看的,戏耍他!
圣武帝冷眼看地上的奏折,目光幽幽,心底已然有了决定。
一旁的张永海眸光一闪,待他出了殿,随手招来一个小太监,与他附耳说了几句,仔细叮嘱,还不忘告诉他:“要告诉三皇子,杂家一直支持他。”
小太监领命麻溜的离开,张永海背着手,仰头看天空,无声的叹息一声。
叶启反正是入了天牢了,对于此事圣武帝的说法是他办事不力,可是他自己心里清楚,他怕是犯了大事,他焦急不堪的在牢里踱步,想也想去也不知自己错在何处,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他不能死。
他笑的谄媚,招来那正喝酒的牢头,从腰带里掏出一锭银子,递给牢头,恳求道:“麻烦牢头大哥给我往……”
那牢头听罢,手心掂量着银子,却是表现出一脸为难神色,叶启暗通此道,拱手笑吟吟的说:“事成之后,少不得牢头大哥的赏钱。”
牢头这才满意的离开,叶启心焦难耐的等候着消息,良久那牢头才一脸愤懑的回来,还不等叶启开口,他就破口大骂:“什么鬼东西,老子告诉你,那人不愿意见你,”叶启眸光一黯,难以置信的瘫软在地,那牢头从衣袖中掏出一封皱巴巴的信封,扔到他身上,骂骂咧咧的走了。
叶启捡起信封,打开一看,顿时就双眼一蒙,那信乃是与他一同为君承轩办事的同僚写给他的,信里说他自作孽不可活,勿要牵连君承轩,否则他妻小不保,意思就是让他独自背黑锅了!
叶启只觉得愤懑不平,这分明就是过河拆桥!他就想着找君承轩,当面讨个说法,他手里捏着信封,双眼迸发出强烈的恨意。
那牢头见此,忙不迭的小跑着出了天牢,天牢外隐蔽处,有位女子,背影窈窕,她戴着斗篷,面色平静目不斜视的看着前方,唇边染着温和的笑意,那牢头搓搓手,大步走至女子面前,恭敬的道:“六皇子妃,您交代的事我都办好了。”
女子淡淡瞥他一眼,递给他一个荷包,微微颔首,“你做的很好。”声音柔软温和,牢头忍不住抬头想要一窥女子芳容,只不过女子身旁还站着个人,那人嗓音低沉,带着几分不悦,“拿了银子还不走?”
牢头一听,也不顾着看什么美人了,忙领命就离开,叶蓁哭笑不得,摇头道:“你方才那是什么语气?想是吃了那人?”
君宁澜挑眉,“你没瞧见那人妄想看你容颜?”他不满的皱眉,抱怨道:“真想把你藏起来!”
叶妙语塞,这人真是越发幼稚了,她为了防止他再纠结这个问题,叶蓁便道:“叶启如今看了书信定然是内心惊恐不已,以为君承轩把他当弃子,他会主动寻君承轩,所以我们便等着叶妙或者他人探监就好。”
她说完,身后却是一片静默,叶蓁疑惑不解的转头一看,君宁澜正目光灼灼一瞬不瞬的盯着她看,他的眼灿若星辰,闪动着莫名的亮光,就像是万千星辉倒映其中,突然,他又露出一贯懒洋洋的笑意,“夫人,夫君就祝你顺心如意好了。”
此刻,君承轩却在屋子里坐立难安,他干脆把府里所有的幕僚都召来,询问对策,很明显那小太监告诉他事情的始源,他真是头疼极了,这叶府正是不让他省心!
一幕僚拱手道:“殿下,我以为,既然皇上已经对殿下心生怀疑,不若殿下顺势承认,总比否认让皇上认为别有用心的好。”
君承轩皱眉,挥手道:“本殿也是这般想的,至于叶启那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死了也罢。”
叶妙冷笑,目光冰冷的看着他,“爹以为你只就是仅仅被革职那么简单,”她道:“你可想过后面的事,你被革职,倘若祖母知晓,会怎么看待我们,当初我们可是积极的赶走大伯,如今……”
叶贵只觉得全身一寒,艰难的吞了吞口水,要是叶妙不说,他差点忘了这茬,当初他自告奋勇的向老夫人提出分家,进而赶走了叶蒙,如今他也是被革职,老夫人岂能容他?
黄氏捂着红肿的脸颊,恨恨的盯着他看,恶狠狠的往地上吐了一口血水,她愤怒的仰着脖子,挑衅尖声道:“来啊,怎么不敢继续打了?最好闹得老夫人那里。”
叶贵却退缩起来,当时他也是在气头上,要是放在平时他哪敢这般对黄氏动粗,黄氏面露忧色,焦急的看向叶妙:“妙儿,你说我们该怎么办才好?”
叶妙却是摇头,紧紧的蹙眉,此事实在难办,她咬唇,带着孤注一掷的勇气,冷声道:“如今,我只能快点嫁入孙府,好歹孙晋年将来也是留守卞京的,不怕我们没处去。”
“好,”黄氏面色微喜,也不顾脸上的伤,笑的渗人极了,叶妙别过眼,心底却是慌神的紧,孙晋年本就是利益至上的人,如果让他知道四房不能在帮他仕途扶摇直上反而会拖累他,他肯定会及时抽身罢。这也是叶妙所不能接受的事实。
事实上孙晋年的确知道这事,而且明显比叶妙想象的更加盛怒,他怒不可遏,只觉得他被四房坑惨了,不仅赔了他的仕途更是赔上了他后半生的荣华富贵。他肠子悔青了,脑中灵光一闪,就去找了老夫人。
老夫人在百寿院听了文嬷嬷说了四房的事,也是气的不轻。苍天有眼,这叶贵多行不义必自毙,贪财受贿终于被圣武帝绳之以法,如今被革职闲赋在府,如当初的叶蒙有何异处,她越发想越气,恰逢孙晋年也是一脸愤然,见了老夫人,张口就道:“老夫人,晋年实在是天大的冤屈,请老夫人做主!”
老夫人疑惑不解的看他一眼,眼底浮现一抹不耐烦的神色,终究还是挥手,让他继续说,孙晋年声情并茂的添油加醋将他与叶面那事说了一遍,大致意思就是叶妙设计他。
听完后,老夫人倒是笑了开来,她不咸不淡的斜睨着孙晋年,端起茶杯,淡淡道:“怎么,你的意思是妙丫头不知廉耻主动勾引你,而你是无辜的,所以你的意思是想要退婚了?”
孙晋年紧紧攥紧拳头,一言不发,心里有个声音想要突破压制,堵在嗓子口眼就是说不出,他低头,大声道:“晋年实在不能让这种别有用心的女子当我的正妻,当然我不会不负责,所以就委屈贵府三小姐为妾。”他特意咬重“委屈”两个字,仿佛是故意嘲讽叶妙。
老夫人慢悠悠的喝了口茶,眼睛在茶水雾蕴中,看不清眼里神色,半晌她才道:“这事,你还是如老四他们说的好。”然后干脆专心致志的品茶,就是无视孙晋年的存在,她早就该知晓这孙晋年不是什么好人,他丑陋自私的内心与他儒雅书生气息大相庭径,当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阿!
这不,叶贵这事还未处理完呢,叶府又出事了,可谓说今年是叶府的多事之秋,霉事不断,先是叶蒙叶大将军无故被认为通敌革职平民,然后叶家四老爷叶贵竟然大胆受贿贪污,被圣武查获革职,这回又落在叶家老三身上,这回卞京百姓可是看足了叶府的笑话。
要说这叶三老爷叶启那可是有名的儒雅之人,平素里看起来温和的人怎么犯事了呢?这罪名圣武帝倒也没有诸之于众,只是对外宣称叶启办事不力,作风问题,黎民百姓自然不会深究,只将这事当茶余饭后的消遣罢了。
此刻的叶府却是人心惶惶,这接二连三的霉事令得老夫人心力交瘁,尤其是府里唯一的主心骨叶启都出事了,这让她如何支撑整个叶府?
御书房内,圣武帝满脸怒色将手中的奏折一把扔到地上,显然是怒不可遏,他不曾想到这叶启这么大的本事。
那奏折上写了叶启这些年做了什么事,其实光光是这个,圣武帝是不甚在意的,关键的是她竟然与君承轩扯上了关系,那奏折虽然没有明说叶启就是替君承轩办事,可那若有所指的讯息更是让圣武帝越发气怒。
奏折上还说叶启经常于天下第一楼会面神秘人物,也就是蓝宇国大臣,这意味着什么?他一个北楚臣子为何接近别国大臣,只说明一个问题他在为人卖命,那人正是他不曾防备的三儿子君承轩。
一直以来,圣武帝曾深深防备敬德皇后以及云妃和她们的儿子,只觉得她们后台大娘家都是手握重权的臣子,对这个平日看起来温润无心朝政的君承轩还是放低了戒备之心,他总是尽量的缩小存在感,即便是出现也是恭敬极了的模样,岂知他也有狼子野心,而且还不小!
他越是装的如此清高,圣武帝越是觉得愤懑,他看贤妃总是在后宫里不争不抢,淡然处世只当君承轩随了她的性子,站在看来,她们母子恐怕都是装给他看的,戏耍他!
圣武帝冷眼看地上的奏折,目光幽幽,心底已然有了决定。
一旁的张永海眸光一闪,待他出了殿,随手招来一个小太监,与他附耳说了几句,仔细叮嘱,还不忘告诉他:“要告诉三皇子,杂家一直支持他。”
小太监领命麻溜的离开,张永海背着手,仰头看天空,无声的叹息一声。
叶启反正是入了天牢了,对于此事圣武帝的说法是他办事不力,可是他自己心里清楚,他怕是犯了大事,他焦急不堪的在牢里踱步,想也想去也不知自己错在何处,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他不能死。
他笑的谄媚,招来那正喝酒的牢头,从腰带里掏出一锭银子,递给牢头,恳求道:“麻烦牢头大哥给我往……”
那牢头听罢,手心掂量着银子,却是表现出一脸为难神色,叶启暗通此道,拱手笑吟吟的说:“事成之后,少不得牢头大哥的赏钱。”
牢头这才满意的离开,叶启心焦难耐的等候着消息,良久那牢头才一脸愤懑的回来,还不等叶启开口,他就破口大骂:“什么鬼东西,老子告诉你,那人不愿意见你,”叶启眸光一黯,难以置信的瘫软在地,那牢头从衣袖中掏出一封皱巴巴的信封,扔到他身上,骂骂咧咧的走了。
叶启捡起信封,打开一看,顿时就双眼一蒙,那信乃是与他一同为君承轩办事的同僚写给他的,信里说他自作孽不可活,勿要牵连君承轩,否则他妻小不保,意思就是让他独自背黑锅了!
叶启只觉得愤懑不平,这分明就是过河拆桥!他就想着找君承轩,当面讨个说法,他手里捏着信封,双眼迸发出强烈的恨意。
那牢头见此,忙不迭的小跑着出了天牢,天牢外隐蔽处,有位女子,背影窈窕,她戴着斗篷,面色平静目不斜视的看着前方,唇边染着温和的笑意,那牢头搓搓手,大步走至女子面前,恭敬的道:“六皇子妃,您交代的事我都办好了。”
女子淡淡瞥他一眼,递给他一个荷包,微微颔首,“你做的很好。”声音柔软温和,牢头忍不住抬头想要一窥女子芳容,只不过女子身旁还站着个人,那人嗓音低沉,带着几分不悦,“拿了银子还不走?”
牢头一听,也不顾着看什么美人了,忙领命就离开,叶蓁哭笑不得,摇头道:“你方才那是什么语气?想是吃了那人?”
君宁澜挑眉,“你没瞧见那人妄想看你容颜?”他不满的皱眉,抱怨道:“真想把你藏起来!”
叶妙语塞,这人真是越发幼稚了,她为了防止他再纠结这个问题,叶蓁便道:“叶启如今看了书信定然是内心惊恐不已,以为君承轩把他当弃子,他会主动寻君承轩,所以我们便等着叶妙或者他人探监就好。”
她说完,身后却是一片静默,叶蓁疑惑不解的转头一看,君宁澜正目光灼灼一瞬不瞬的盯着她看,他的眼灿若星辰,闪动着莫名的亮光,就像是万千星辉倒映其中,突然,他又露出一贯懒洋洋的笑意,“夫人,夫君就祝你顺心如意好了。”
此刻,君承轩却在屋子里坐立难安,他干脆把府里所有的幕僚都召来,询问对策,很明显那小太监告诉他事情的始源,他真是头疼极了,这叶府正是不让他省心!
一幕僚拱手道:“殿下,我以为,既然皇上已经对殿下心生怀疑,不若殿下顺势承认,总比否认让皇上认为别有用心的好。”
君承轩皱眉,挥手道:“本殿也是这般想的,至于叶启那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死了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