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无题
张翠莲都懵了,缩着脖子一路跟在婆婆的身后下了楼。脑子里都是浆糊,压根就想不明白了。感觉好像有这么的一段时间过得跟婆婆不是一样的日子似的。怎么自己没看出来问题,反倒是婆婆说的头头是道呢?
一路无话,安荣只是瘫软在副驾驶座上看向窗外。回到家里面也是进了卧室一个人呆着,张翠莲若有所思的坐在沙发上想事情。
在家里面等的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的董丽华,安顿完了两个孩子切了水果端到女儿身边:“怎么回事?你婆婆在那边受了气了?”
张翠莲提起头一脸的为难,不知道怎么将事情的原味描述出来。现在自己也没有些头绪,很多事情婆婆说了感觉还挺对的。可是当时自己做的时候,还是理直气壮的啊。
见到张翠莲这个表情,董丽华误会安荣在那边受到了刺激。忍不住以己度人的叹息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谁见到这样的都得生气。说起来你公公也是个不靠谱的,多年的夫妻能做到这个份上也真是。。。。。”
大家都是女人,都能感同身受。顾德海当年的举措确实太让人心寒不齿,可置身事外来说受益最多的还是自家。那时候安荣闹腾的太厉害,已经到了精神布者的地步。大家不堪受苦纷纷觉得顾德海这些年能忍受她的坏脾气,现在才离婚也算是有情有义了。
可一码归一码,这些年安荣教养康康又没有停下工作。一把年纪的人了还在撑着一个书店,着实不容易。
虽说当初她与自己争执,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狮子大开口非要搬出去住的时候。张翠莲真是恨极了这个婆婆,更不要说当她背后搞了那么多手段的时候。
安荣现在不提张翠莲是祸害是害人精了,不再说找个大仙破一破了。当年在家里供奉神仙要让顾致城与张翠莲离婚,求仙求道神神道道的说张翠莲如何如何。更与邵华联手,弄了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
张翠莲都只能做老太太一时糊涂,董丽华那个时候气的发狂如今也将这事儿忘记到脑后。倒不是说她们两个人是圣母白莲花,实际上还不过是为了过日子么。
董丽华见到安荣如今没了往日的利爪,没有了嚣张跋扈的模样。又有些心疼起来,她悄悄地说道:“我觉得你婆婆还是嚣张的时候好一些,看着有精神气。别说她那个德行又张狂又有些看不起人,可看着吧怎么说呢,有活力。你说说现在灰头土脸的,要么就是耷拉着脑袋,看着真让人心疼!”
张翠莲想了想将今天发生的事情跟董丽华学了一遍。说完之后脸上带着几分疑惑:“她说的话我觉得很对,可是我又不觉得我哪儿做错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她骂我公公的时候,我心虚呢!”
董丽华想了想说起了顾致秋:“她卖盒饭的这个事儿吧,你爸之前也说过。一个大学生干点什么买卖不行,非得去卖盒饭。别说你婆婆嫌丢人,他都觉得掉价。不过也没有办法,那个时候家里乱糟糟的谁有心思管她啊,你婆婆一个人作就够让人上火的!”
不过以董丽华来看,这就是人的想法不同了。谢军他们俩是很看重大学生的,本来就对张翠莲放弃工作有些遗憾。但是这些年她靠着写作能够混出一片天地,也算是给自己这个“大学生”正名了。谢军颇有些老怀安慰的感觉,也就不计较张翠莲做生意这些让他看不过眼的事儿。
安荣跟顾德海两口子在对待孩子前途上的想法就是不一样的。比如安荣娘家的这些子侄外甥,虽说父辈出身不好但是没有耽误他们有一个好前程。
顾致城的底子好在部队多年,安荣也是抽着打着让顾德海下了一番功夫的。不仅如此顾德海这些年的老战友老关系,都被安荣死死地握在手里面。谢军的修车厂还有顾致城生意上需要帮忙的人,但凡是顾德海这边的几乎都是安荣在联系。
顾致秋这一点审视夺度的性子随了妈,可顾致城身上却有着太多顾德海的身影。比如说耿直,他可算是青出一蓝而胜于蓝。
顾德海这个人就是太过安逸,也不会算计着过日子。心里没成算觉得现世安好,所以也不会谋划儿子女儿的前途。顺其自然就行了,船到桥头自然直嘛!
可顾致城转业着实让他慌了一把,冷静之后发现自己完全没有准备。顾致城自己去杨庄,安荣急的直跳脚逼着顾德海托关系给他弄回来。顾德海听了儿子的想法,觉得他还不错很踏实索性随他去了。安荣却是不甘心,对着董丽华念叨了好长时间。
从那个时候开始董丽华就知道,这两口子能过这么多年也算是奇迹了。明明是往两个方向走的人,却像是被一个橡皮筋套住了一般。不知道什么时候橡皮筋断了,这两口子就分开了。
这才几年的功夫,果然如当日董丽华的玩笑似的成真了。
董丽华的话张翠莲很认同,看待问题的不同决定了最终的结果不同。顾致秋这件事儿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人家事业开展的很不错。连穆晋南都说她很厉害,不难看出顾致秋发挥到了她的强项。
“你婆婆说小秋结婚嫁妆的事儿啊,那个时候不知道还有这个私房钱一说。”董丽华脸上带着几分不屑:“要真是有私房钱不给闺女,确实说不过去。毕竟那是亲闺女!”
张翠莲却对这个想法嗤之以鼻:“当初我结婚的时候,你们是倾其所有的将最好的都给了我。可是不能要求别人也这样。我公公还得过自己的日子,再说小秋的那一份嫁妆也不算差了。我给的也不少了。”
董丽华白了一眼张翠莲:“傻子,你根本就不明白。当父母的心思是什么样的。你自己想想你闺女,如果她结婚的时候小顾什么都不让给。你想想你什么心情?”
张翠莲哑口无言,想着当日安荣未雨绸缪的提出要把书店给女儿做嫁妆。但是书店的经营权归自己,这份看似空口白话的背后不还是浓浓的母爱么。
先对比,公共的做法确实难看了一些。做儿女的不觉得,可是做夫妻当人父母的就想的太多了。。。。
当初自己家得到了太多的实惠,也就没在意公公会给小球多少陪嫁。而且当初的心思都放在了置办小秋嫁妆上,谁也没多想这个问题。没想到婆婆还为了这个心寒,却也不敢跟连个孩子说实话。
“我要是她我也生气,但是事儿都过去了。你们也别再小秋跟前说这个了。好赖人家把兄妹俩养活到这么大,愿意给就给不愿意给你们谁也没有资格要。将来就算是人家把钱给了小的,你们也没有权利指责。”董丽华的话张翠莲完全认同,她压根就没想过染指公公的财产。
只不过今天发生的事情超乎了她的想想,让她一时还没能接受得了而已。
说起来顾致秋应该就是安荣的一块心病了吧,所以当涉及到她的时候安荣会很敏感。不过也看出来她在顾德海面前积威已久,顾德海确实对她很怵呢。只不过当年他有本事离婚,确实也是很有勇气。
张翠莲还是将这件事儿跟顾致城说了,两口子想法一致这件事儿长辈愿意怎样就怎么样。他们两口子照常过日子就行了,顾致城对老爹有私房钱却没有给女儿添妆的事儿也不在意。
反而跟她说起了另一件事,那就是付鑫已经跟自己一样决定在省城发展了。而其他还铁了心的这么做了,不顾家里人反对把原来的房子卖了在省城买了一套二手的房子。
因为买了房子的缘故,两个孩子的户口一并转到了省城。付鑫的意思是让两个孩子在省城上学,以此为借口将两个孩子接了过去。
张翠莲忍不住提醒顾致城道:“我觉得还是应该让他也在北京郊区买套房子,直接把孩子们的户口转到北京去。你要知道这可不容易,起码北京的大学就比咱们省里的好考。”
顾致城笑着说道:“你别白费心思了,老付比你想得长远。这次他就是要把孩子带在身边,宁愿给孩子找个保姆看着也不愿意扔在家里头了。”
这听起来并不像很好事儿,付鑫压根就没想过孩子本身的问题。保姆看孩子能有多精细?
张翠莲表达出了自己的不信任,顾致城却在另一头道:“媳妇儿!他也是当爹的,他这是要自己照顾孩子了。你没发现这里面有很大的区别么?”
“那又能怎么样?”张翠莲不以为然:“他现在良心发现了是么?终于想明白一个父亲的责任了?”
“孩子放在父母身边又能好到哪里去?你忘了之前他出事儿的时候,家里人是怎么做的么?”顾致城有些生气,觉得张翠莲拎不清。
口气生硬的斥责道:“你能不能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张翠莲都懵了,缩着脖子一路跟在婆婆的身后下了楼。脑子里都是浆糊,压根就想不明白了。感觉好像有这么的一段时间过得跟婆婆不是一样的日子似的。怎么自己没看出来问题,反倒是婆婆说的头头是道呢?
一路无话,安荣只是瘫软在副驾驶座上看向窗外。回到家里面也是进了卧室一个人呆着,张翠莲若有所思的坐在沙发上想事情。
在家里面等的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的董丽华,安顿完了两个孩子切了水果端到女儿身边:“怎么回事?你婆婆在那边受了气了?”
张翠莲提起头一脸的为难,不知道怎么将事情的原味描述出来。现在自己也没有些头绪,很多事情婆婆说了感觉还挺对的。可是当时自己做的时候,还是理直气壮的啊。
见到张翠莲这个表情,董丽华误会安荣在那边受到了刺激。忍不住以己度人的叹息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谁见到这样的都得生气。说起来你公公也是个不靠谱的,多年的夫妻能做到这个份上也真是。。。。。”
大家都是女人,都能感同身受。顾德海当年的举措确实太让人心寒不齿,可置身事外来说受益最多的还是自家。那时候安荣闹腾的太厉害,已经到了精神布者的地步。大家不堪受苦纷纷觉得顾德海这些年能忍受她的坏脾气,现在才离婚也算是有情有义了。
可一码归一码,这些年安荣教养康康又没有停下工作。一把年纪的人了还在撑着一个书店,着实不容易。
虽说当初她与自己争执,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狮子大开口非要搬出去住的时候。张翠莲真是恨极了这个婆婆,更不要说当她背后搞了那么多手段的时候。
安荣现在不提张翠莲是祸害是害人精了,不再说找个大仙破一破了。当年在家里供奉神仙要让顾致城与张翠莲离婚,求仙求道神神道道的说张翠莲如何如何。更与邵华联手,弄了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
张翠莲都只能做老太太一时糊涂,董丽华那个时候气的发狂如今也将这事儿忘记到脑后。倒不是说她们两个人是圣母白莲花,实际上还不过是为了过日子么。
董丽华见到安荣如今没了往日的利爪,没有了嚣张跋扈的模样。又有些心疼起来,她悄悄地说道:“我觉得你婆婆还是嚣张的时候好一些,看着有精神气。别说她那个德行又张狂又有些看不起人,可看着吧怎么说呢,有活力。你说说现在灰头土脸的,要么就是耷拉着脑袋,看着真让人心疼!”
张翠莲想了想将今天发生的事情跟董丽华学了一遍。说完之后脸上带着几分疑惑:“她说的话我觉得很对,可是我又不觉得我哪儿做错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她骂我公公的时候,我心虚呢!”
董丽华想了想说起了顾致秋:“她卖盒饭的这个事儿吧,你爸之前也说过。一个大学生干点什么买卖不行,非得去卖盒饭。别说你婆婆嫌丢人,他都觉得掉价。不过也没有办法,那个时候家里乱糟糟的谁有心思管她啊,你婆婆一个人作就够让人上火的!”
不过以董丽华来看,这就是人的想法不同了。谢军他们俩是很看重大学生的,本来就对张翠莲放弃工作有些遗憾。但是这些年她靠着写作能够混出一片天地,也算是给自己这个“大学生”正名了。谢军颇有些老怀安慰的感觉,也就不计较张翠莲做生意这些让他看不过眼的事儿。
安荣跟顾德海两口子在对待孩子前途上的想法就是不一样的。比如安荣娘家的这些子侄外甥,虽说父辈出身不好但是没有耽误他们有一个好前程。
顾致城的底子好在部队多年,安荣也是抽着打着让顾德海下了一番功夫的。不仅如此顾德海这些年的老战友老关系,都被安荣死死地握在手里面。谢军的修车厂还有顾致城生意上需要帮忙的人,但凡是顾德海这边的几乎都是安荣在联系。
顾致秋这一点审视夺度的性子随了妈,可顾致城身上却有着太多顾德海的身影。比如说耿直,他可算是青出一蓝而胜于蓝。
顾德海这个人就是太过安逸,也不会算计着过日子。心里没成算觉得现世安好,所以也不会谋划儿子女儿的前途。顺其自然就行了,船到桥头自然直嘛!
可顾致城转业着实让他慌了一把,冷静之后发现自己完全没有准备。顾致城自己去杨庄,安荣急的直跳脚逼着顾德海托关系给他弄回来。顾德海听了儿子的想法,觉得他还不错很踏实索性随他去了。安荣却是不甘心,对着董丽华念叨了好长时间。
从那个时候开始董丽华就知道,这两口子能过这么多年也算是奇迹了。明明是往两个方向走的人,却像是被一个橡皮筋套住了一般。不知道什么时候橡皮筋断了,这两口子就分开了。
这才几年的功夫,果然如当日董丽华的玩笑似的成真了。
董丽华的话张翠莲很认同,看待问题的不同决定了最终的结果不同。顾致秋这件事儿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人家事业开展的很不错。连穆晋南都说她很厉害,不难看出顾致秋发挥到了她的强项。
“你婆婆说小秋结婚嫁妆的事儿啊,那个时候不知道还有这个私房钱一说。”董丽华脸上带着几分不屑:“要真是有私房钱不给闺女,确实说不过去。毕竟那是亲闺女!”
张翠莲却对这个想法嗤之以鼻:“当初我结婚的时候,你们是倾其所有的将最好的都给了我。可是不能要求别人也这样。我公公还得过自己的日子,再说小秋的那一份嫁妆也不算差了。我给的也不少了。”
董丽华白了一眼张翠莲:“傻子,你根本就不明白。当父母的心思是什么样的。你自己想想你闺女,如果她结婚的时候小顾什么都不让给。你想想你什么心情?”
张翠莲哑口无言,想着当日安荣未雨绸缪的提出要把书店给女儿做嫁妆。但是书店的经营权归自己,这份看似空口白话的背后不还是浓浓的母爱么。
先对比,公共的做法确实难看了一些。做儿女的不觉得,可是做夫妻当人父母的就想的太多了。。。。
当初自己家得到了太多的实惠,也就没在意公公会给小球多少陪嫁。而且当初的心思都放在了置办小秋嫁妆上,谁也没多想这个问题。没想到婆婆还为了这个心寒,却也不敢跟连个孩子说实话。
“我要是她我也生气,但是事儿都过去了。你们也别再小秋跟前说这个了。好赖人家把兄妹俩养活到这么大,愿意给就给不愿意给你们谁也没有资格要。将来就算是人家把钱给了小的,你们也没有权利指责。”董丽华的话张翠莲完全认同,她压根就没想过染指公公的财产。
只不过今天发生的事情超乎了她的想想,让她一时还没能接受得了而已。
说起来顾致秋应该就是安荣的一块心病了吧,所以当涉及到她的时候安荣会很敏感。不过也看出来她在顾德海面前积威已久,顾德海确实对她很怵呢。只不过当年他有本事离婚,确实也是很有勇气。
张翠莲还是将这件事儿跟顾致城说了,两口子想法一致这件事儿长辈愿意怎样就怎么样。他们两口子照常过日子就行了,顾致城对老爹有私房钱却没有给女儿添妆的事儿也不在意。
反而跟她说起了另一件事,那就是付鑫已经跟自己一样决定在省城发展了。而其他还铁了心的这么做了,不顾家里人反对把原来的房子卖了在省城买了一套二手的房子。
因为买了房子的缘故,两个孩子的户口一并转到了省城。付鑫的意思是让两个孩子在省城上学,以此为借口将两个孩子接了过去。
张翠莲忍不住提醒顾致城道:“我觉得还是应该让他也在北京郊区买套房子,直接把孩子们的户口转到北京去。你要知道这可不容易,起码北京的大学就比咱们省里的好考。”
顾致城笑着说道:“你别白费心思了,老付比你想得长远。这次他就是要把孩子带在身边,宁愿给孩子找个保姆看着也不愿意扔在家里头了。”
这听起来并不像很好事儿,付鑫压根就没想过孩子本身的问题。保姆看孩子能有多精细?
张翠莲表达出了自己的不信任,顾致城却在另一头道:“媳妇儿!他也是当爹的,他这是要自己照顾孩子了。你没发现这里面有很大的区别么?”
“那又能怎么样?”张翠莲不以为然:“他现在良心发现了是么?终于想明白一个父亲的责任了?”
“孩子放在父母身边又能好到哪里去?你忘了之前他出事儿的时候,家里人是怎么做的么?”顾致城有些生气,觉得张翠莲拎不清。
口气生硬的斥责道:“你能不能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