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红衣服的小姑娘停止了赶狗,怔了怔黑白分明的眼珠,扭过身子道:“姐姐,你有啥事吗?”

    “我想问一下,你们村子里,有个叫陈天观的老人吗?”

    “陈天观?”红衣女孩小指钩住了嘴巴翻了翻眼看着天仔细想了一下道。

    “你是说那个经常帮别人开锁的那个老人啊?”红衣女孩好象想起了什么,语声清脆的说道。

    “对!对!对!他现在还在村子里吗?”云知晚语气激动的说道,没想到事情竟然这样顺利,才问了第一个小女孩就得到了答案。

    但是小女孩接下来的回答却让云知晚大吃一惊。

    “他好象不在这儿住了。”红衣女孩道。

    “啊!他去了哪儿?”云知晚吃惊的问道。

    “你们是他什么人啊?”忽然红衣小姑娘警觉起来,也许云知晚的专注神情让她有些疑虑。

    “我们是他的亲戚,远房亲戚。”楚云墨忽然插上话来,因为这都是来时都已演练好的。

    “远房亲戚?好象从来没听说他有什么远房亲戚,听村子里的人说,他一直都是一个人过,从来没有什么亲戚,你们不是过来开锁的吧?”红衣姑娘突然问道。

    “啊!”云知晚的心里一惊,这姑娘咋这么聪明,一眼就看出我是来开锁的。

    “不是。”楚云墨冷静的说道。

    “噢。经常有人来找他开锁,不过他现在不干了。”红衣姑娘简单的点点头,狐疑的看着他们继续说道:“陈天观老人前几年就出家了,现在巢湖边姥山的中庙出家。”

    “啊!”云知晚的心里又是一惊,没想到世事难料,大千世界,茫茫人海,要找一个人也不是那么容易。

    云知晚转身看了楚云墨一眼,楚云墨也怔怔的看着他,那意思是说:“不是我们不努力,只是要找的人太难找。”

    小梦生倒是挺高兴的。“正好可以到那个中庙去玩一趟,一个老和尚,难道还要和我玩捉迷藏吗?这是我最拿手的。”

    “孝子家不许糊乱说话!”云知晚嗔起眼珠,责怪了小梦生一下。

    又转身对红衣小姑娘说道:“谢谢你啊,小姑娘,你真是一个热心的人。”

    “不用谢,他是我们村的老熟人,找到他,代我向他问声好啊!”

    小姑娘声音象铃铛一样清脆,说完便又转身拿着那根木叉去赶偷食吃的大白鹅去了。

    云知晚一看天色已晚,便又转身来到夏阁镇上,四个人寻了一家饭店吃了一顿当地的农家饭,又寻了一处旅馆休息了一夜,当晚一夜无话,第二天,他们又乘座红色夏利的士赶赴巢湖边的中庙。

    在车上云知晚打开她的电子书,查看《巢湖志》中关于中庙的记载,县志中记载道:

    被称为“湖天第一胜处”的中庙,矗立在巢湖北岸叫做凤凰台的矶石上。庙始建于唐,后屡有修建。

    它盘踞于矶巅,三面临水,楼台巍峨,颇有气势。

    明代储良材曾作《中庙》,诗中吟道:“湖上高楼四面开,夕阳徒倚首重回。气吞吴楚千帆落,影动星河五夜来。”

    庙内为形如四合院的纯木质结构建筑,精巧别致。登楼凭栏,烟波浩渺,不辨云乡水乡,景色奇诡而壮观。

    的士一路向前飞驰,四十分钟左右的路程就到了中庙。

    四人下了车来,果然看到一片湖光山色的景象,气势不同凡响。一座不算太大的红色庙宇飞临在悬崖的上方,悬崖下面是波涛起伏的巢湖水,四人拾阶而上,来到庙门前,一副长联分居两侧。

    上联为:“百八里形胜参差,欲盖览绮丽春光,正烟消雨霁,岑楼上洞启疏棂,远黛修容环献媚。”

    下联为:“万千层涛澜汹涌,若别领清幽秋景,迨风息波恬,长夜间徒倚山渚,冰轮跃彩遍浮金”。

    云知晚虽然是考古学院出身,但对这些诗词歌赋倒并没有心情去欣赏,一心只想找到那个出家的陈天观。

    跨入庙门口那个高高的木槛,看到这里果然是一个纯木结构的庙宇,庙内梵音阵阵,和尚们正在经堂内吟诵着经文。

    庙门的上方还结着一片斜斜的蛛网,一只大蜘蛛正安静的趴在蛛网的中心,佛教里都有个规矩,那就是不杀生,到了这座庙里,连楹门上的蜘蛛,这些和尚都不忍伤害了。

    庙门内果然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四合院形状,四合院的中心,一座一丈多高的香炉铁塔正在袅袅的冒着青烟,那是游人香客焚烧的庙香。

    香炉铁塔的旁边还点缀了一串串细小的风铃,每当风吹起,悦耳的铃声就会在庙里飘荡。

    云知晚正在那庙里转悠,看能不能找个人问问,忽然一个小沙弥穿着一身青色的僧衣,双掌合十,来到云知晚的面前道:“女施主,不知来此有何贵干,是烧香还愿,还是求签拜佛。”

    云知晚双掌合十回应道:“在下既不是烧香还愿,也不是求签拜佛,是来寻人问事的。”

    小沙弥继续问道:“不知女施主找那位大师问事。”

    “陈大师。”云知晚直接报出了姓氏,当然也不忘尊称。

    “陈大师?”小沙弥挠了挠光头,思考着庙里是否有这个人。

    “对!他在这个庙里吗?”云知晚心情紧张地看着这个年青的小沙弥,希望他不要象那个红衣女孩一样,又会给她指点出一个奇怪的去处。

    “啊!你说的是陈天观,陈居士吗?”小沙弥想了一会然后说道。

    “对,就是他,他在庙里吗?”

    云知晚的两只眼睛睁的更大了,紧紧的盯着小沙弥的脸,小沙弥看到云知晚年轻漂亮的样子,而且两只黑白分明的眼睛正看着自己,忽然觉得面上一红,赶紧双手再次合手低头道:“陈居士是带发修行,如今正在庙旁的居士馆里居住,你要找他,我可以替你通报一声,你先在这儿等着,噢!对了,到我们这儿来都是要观光浏览的,林小妹是这儿旅游的负责人,让她先给你介绍介绍周围的环境吧,别忘了介绍完了给她一百块噢。”

    年轻的小沙弥说完,便飞也似的奔出庙门外。

    听到小沙弥这样说,云知晚的心里松了一口气,总算没有白跑一趟了。不过还要搭上个导游,看来这个庙现在已经不是修行的地方了,而是成了旅游中介了。

    小沙弥出了庙门不久,就进来一个穿着连衣裙的女人,看她的肤色就象个导游,因为经常在户外活动,所以肤色比较黑。

    导游果然是个很健谈的女人,见到云知晚便开始自报家门:“我是林小妹,这儿的导游,现在我为你介绍一下这四面的风景吧。”

    她把云知晚领到庙门外的走廊上,指着一览无余的湖面道:“从这儿南眺巢湖,湖中有一个飞红流翠的小岛,就是姥山。

    从这儿望去,姥山是不是像一位老态龙钟的妇人,凝望着湖面上的另一座小,那叫儿山。”

    林小妹的手臂隔空一指,云知晚看到湖心里的两座一大一小的山果然象林小妹所说的那样,一个象妈,一个象娃。

    小梦生也在旁拍着手道:“是啊!真的象导游说的那样呢。”

    林小妹一见小梦生的兴致很高便继续口若悬河的说道:“这里还有个故事呢,也就是“巢湖陷落”,传说中的有位焦婆,在望着她的儿子。儿子因为把陷湖的消息告诉乡邻,误了时间,自己未能脱险。焦婆也因想去搭救儿子而跑掉了鞋。所以姥山南边不远处还有一座鞋山。

    人们为了怀念焦婆,在姥山上修建了圣姥庙。“姥峰青似髻,砥柱立中流”。姥山地险景秀,岛上有三山九峰,总面积1300余亩,最高处海拔104米。全岛苍松翠竹,花柳相映,果木成林,四季飘香。

    姥山之顶矗立着姥山塔,此塔初建于明代崇祯年间,但工程至三层时停工。清代光绪年间,洋务派首领、合肥人李鸿章倡议续建,工成,李鸿章作《姥山塔碑记》刻于石。塔高51米,7层。塔基和塔身全用青砖垒砌而成。

    塔体呈八角形,飞檐翘角,造型优美。塔壁每层有碑石图饰,刻有古人诗名和浮雕,刀工细腻、精湛。

    盘旋而上可至塔顶,依窗远眺,可以饱览巢湖风光。万顷波涛,船帆如织,远山岚影,如梦如幻,宛如一幅“一出桃源路,中流别有天”的画卷。”

    林小妹一口气说完,小梦生虽然听得半懂不懂,但也是如痴如醉,说完之后,她对着小梦生说道:“想不想去姥山岛上玩一趟啊?”

    小梦生没有回答,只是仰着头睁大了眼睛,看着云知晚。因为他知道:“只有妈咪答应了,他才有可能。”

    云知晚没有说话,只是从黑色的手提包里抽出了一张一百元给了林小妹道:“你的职业素养很高,对这儿的一切也很熟悉,但我们不是来旅游的,而是办事的,所以有机会一定请你导游。”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