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酗计们来了铺子里,晓雅索性做起了甩手掌柜,拉着君玉躲在小隔间里说起了悄悄话,惊得几个酗计们一个个眼睛瞪得像铜铃似的,叽叽喳喳互相询问着,小老板是不是终于要告别老姑娘的行列,要嫁人啦!
不得不说,群众的联想能力和八卦能力都是杠杠的,于是上午来的客人大多知道了福源洋货铺的小掌柜终于要嫁人了,夫君是个不明人士,不过那可叫一个玉树临风,英俊不凡……
自己和君玉无意中已经成了大家的八卦话题晓雅自是不知,她正像听天方夜谭一般听着君玉讲他这些年的经历。他虽讲得云淡风轻,可她却听得纠结万分,想着这些年还对他颇有些抱怨的情绪,她就觉得自己是个不体贴的姑娘……
六年前,君玉祖父出现在古陶镇时就告诫他,若是他还想福家能安安生生过日子,就打消将来回古陶镇的想法。他虽然不知祖父的话是真是家,但若是因为自己的事连累了抚养自己长大的福家,他自是不愿的。这几年来一直未曾给晓雅写过只言片语,也是因为祖父一直派人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就连他给晓雅寄的那些东西都是托自己在书院的一个朋友寄回来的。
那几年他按着祖父的要求一步一步走下来,过得却颇为迷茫。他从骨子里就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对于祖父的想法也颇为不解。那时当今皇上经常去他们府上,二人年纪相近,也一起渡过几年危险又艰难的时期,也结下了很深的情谊。一次二人深夜饮酒,他无意中念叨出了晓雅的名字,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拉着皇上的手絮絮叨叨说了大半夜。至于有没有不争气地掉眼泪他也不清楚,因为这些事都是皇上后来说与他的,把他窘了个半死。后来皇上承诺他,等到江山稳固之时,就是他可以离开京城之时。这个约定只有他们二人知道,后来皇上甚至拟了一道圣旨,说等到他离开之时再给他,这样许太师也就无话可说了。
在京城多年,君玉也明白,这一道圣旨既有二人这些年的情谊在,也是皇上必定要做的一件事。祖父一路扶持太上皇,从未言弃,甚至搭上了儿子和儿媳的性命,这样的忠诚在太上皇看来毋庸置疑。只是若是在好事者看来,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祖父的性格太过严厉武断,若非有如今的权势,怕是早被别人算计了去。只是当局者迷,让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去看清楚这个他一辈子都没看清的道理,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他中了探花之后,就一直为皇上办事,祖父倒是很欣慰,以为他终于想通,便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拘着他,但是只要和古陶镇相关的事,祖父仍旧敏感得很,所以他也没有去触碰祖父的逆鳞。如今皇上已经上位三年,这三年期间,皇上平定了外忧,也解决了内患,而且风调雨顺,百姓丰衣足食。皇上能在短短的三年之内成就这样一个太平盛世,他在替皇上高兴的同时,也深知这位年轻的帝王经历了多少的坎坷与不易。
等皇上将圣旨给他的时候,似是感慨地说了一句话:“君玉,这辈子寡人已与平淡的幸福无缘了,你要替寡人好好体验一番啊!等将来寡人得了闲,再去看你还有你念叨了这么些年的晓雅……”
他谢了恩,走出御书房的一刹那,又回头望了一眼,年轻的帝王微笑地看着他离开的方向,脸上卸去了一个帝王应有的神情,那样柔和又安静的表情已是他多年未曾见过的了。他想起了当初二人还只是孩子的时候,彼此的生辰似乎只有对方还记得,每每两人生辰的时候,总要在月下小酌上几杯,彼时他不是皇帝,他也不是太师之孙,似乎只有在那些安静的夜里,他们才是真实的自己,才有真实的感情,才敢说想说的话……
不得不说,群众的联想能力和八卦能力都是杠杠的,于是上午来的客人大多知道了福源洋货铺的小掌柜终于要嫁人了,夫君是个不明人士,不过那可叫一个玉树临风,英俊不凡……
自己和君玉无意中已经成了大家的八卦话题晓雅自是不知,她正像听天方夜谭一般听着君玉讲他这些年的经历。他虽讲得云淡风轻,可她却听得纠结万分,想着这些年还对他颇有些抱怨的情绪,她就觉得自己是个不体贴的姑娘……
六年前,君玉祖父出现在古陶镇时就告诫他,若是他还想福家能安安生生过日子,就打消将来回古陶镇的想法。他虽然不知祖父的话是真是家,但若是因为自己的事连累了抚养自己长大的福家,他自是不愿的。这几年来一直未曾给晓雅写过只言片语,也是因为祖父一直派人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就连他给晓雅寄的那些东西都是托自己在书院的一个朋友寄回来的。
那几年他按着祖父的要求一步一步走下来,过得却颇为迷茫。他从骨子里就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对于祖父的想法也颇为不解。那时当今皇上经常去他们府上,二人年纪相近,也一起渡过几年危险又艰难的时期,也结下了很深的情谊。一次二人深夜饮酒,他无意中念叨出了晓雅的名字,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拉着皇上的手絮絮叨叨说了大半夜。至于有没有不争气地掉眼泪他也不清楚,因为这些事都是皇上后来说与他的,把他窘了个半死。后来皇上承诺他,等到江山稳固之时,就是他可以离开京城之时。这个约定只有他们二人知道,后来皇上甚至拟了一道圣旨,说等到他离开之时再给他,这样许太师也就无话可说了。
在京城多年,君玉也明白,这一道圣旨既有二人这些年的情谊在,也是皇上必定要做的一件事。祖父一路扶持太上皇,从未言弃,甚至搭上了儿子和儿媳的性命,这样的忠诚在太上皇看来毋庸置疑。只是若是在好事者看来,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祖父的性格太过严厉武断,若非有如今的权势,怕是早被别人算计了去。只是当局者迷,让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去看清楚这个他一辈子都没看清的道理,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他中了探花之后,就一直为皇上办事,祖父倒是很欣慰,以为他终于想通,便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拘着他,但是只要和古陶镇相关的事,祖父仍旧敏感得很,所以他也没有去触碰祖父的逆鳞。如今皇上已经上位三年,这三年期间,皇上平定了外忧,也解决了内患,而且风调雨顺,百姓丰衣足食。皇上能在短短的三年之内成就这样一个太平盛世,他在替皇上高兴的同时,也深知这位年轻的帝王经历了多少的坎坷与不易。
等皇上将圣旨给他的时候,似是感慨地说了一句话:“君玉,这辈子寡人已与平淡的幸福无缘了,你要替寡人好好体验一番啊!等将来寡人得了闲,再去看你还有你念叨了这么些年的晓雅……”
他谢了恩,走出御书房的一刹那,又回头望了一眼,年轻的帝王微笑地看着他离开的方向,脸上卸去了一个帝王应有的神情,那样柔和又安静的表情已是他多年未曾见过的了。他想起了当初二人还只是孩子的时候,彼此的生辰似乎只有对方还记得,每每两人生辰的时候,总要在月下小酌上几杯,彼时他不是皇帝,他也不是太师之孙,似乎只有在那些安静的夜里,他们才是真实的自己,才有真实的感情,才敢说想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