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静公主说的“有点儿钱”,那绝对是很大的一点儿,她第二天便让人给严霜送了整整一千两黄金过来,赵航看到摆在严霜客厅里的一个一个的装了黄金的匣子,觉得这位公主人为人可真不错。严霜拿到金子觉得十分的烧手,赶紧叫管事的去采办取暖的石炭,越冬的毛皮等物:她倒是想买点棉花来着,可是棉花实在太贵了,一两便要三十文……其实朝廷一直在推广棉花的种植,不过显然太原这地方并不适合种植这东西,所以在开封已经降到了一两十四五文的棉花,到了太原这边加上运费什么的便要涨上将近一倍。
赵航看得出,严霜对这位公主的感觉更加的好了。
安排完这些事儿,严霜便带了赵航去找吴八叔。
吴八叔看起来大概四十岁上下,不过听严霜说,他其实才三十出头。可能是常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他的皮肤显得十分的红亮粗糙。吴八叔仔仔细细的听了赵航的要求,拿了炭笔出来涂涂画画,赵航看他画的竟然是立体图,顿时觉得十分的轻松,他原本本担心的就不是工艺,而是制作方面的规范性,毕竟这只是个最简单的冲压器械,结构十分的简单,对工艺的要求并不高。
最让赵航意外的是,他在吴八叔这里居然发现了游标卡尺,当然,上头的刻度不是厘米毫米,而是尺,寸,分之类的中国传统长度计量单位。即使如此,也足够赵航惊喜了。这说明这个时代的工匠们在制造工艺的精准方面是有相当水准的。在此之前,他真的没想到中国在这个时期居然就有了游标卡尺这样的工具。
“这东西是李国舅造出来的。”吴八叔看赵航对游标卡尺爱不释手,便解释道:“我们这些做工匠的,就没有不佩服他老人家的,这世上似乎就没有能难得住他的东西,可惜去的太早了。”
来到宋朝以后,赵航屡屡听到李国舅的故事,人们似乎都很尊重他。赵航本人,在二十一实世纪的时候其实也听说过一点李国舅的故事,但是他对中国文化原本就称不上有多了解,对李国舅的认识也就停留在:挖了许多地道,很会造纸,是李三娘的男朋友这样的层次上。
来到这里,赵航才知道李国舅改良了玻璃制造工艺,李国舅很擅长改良各种农具以及工程用具,李国舅在宋朝处于萌芽状态的制造业中推广了更为规范严格的长度,面积以及容量的测算方式。
赵航此时无比感激这位李国舅,他看着手里的直尺,三角板,圆规,游标卡尺,还有用没有上色的原木包裹着铅芯做成的铅笔这些东西,觉得来见这位吴八叔实在是太正确了。
“这炭笔也是李国舅当日造的,文人们是不媳用的,我们用起来却最趁手不过。”吴八叔看赵航熟练地拿着尺子圆规在纸上画来画去,十分的惊讶:“大郎也会画这种图?哎呀,难不成你也是师从李国舅的门人的?”
赵航当然没跟李国舅的门人学过什么,他正经在大学里学了四年的机械,这种简单的设计图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信手拈来。这还是因为尺子上的单位他不是很熟悉,画的时候总要在心里换算一下,要不然他画的更快。往厚布上轧个扣在一起的金属环上去并不是什么复杂的工艺。铜是很软的,赵航设计的这个小冲压设备只需要轻轻用脚一踩,布料两面的铜环就能紧紧滴扣在一起,把布料紧紧夹住。当然,东西造出来,肯定还是需要调试的,不过大致的形状是没问题的。
严霜在一边早就看呆了,好半天,她才轻轻说:“你比外祖母画的更好呢!”
赵航有些吃惊:“你的外祖母也会画这些东西?”这实在太让赵航意外了,从吴八叔透露出的信息来看,这时候虽然出现了比较简单的立体机械绘图,但是只有一些非常高级的匠人才会画,毕竟这东西是需要一定文化基础的。而严霜的外婆居然会这些,这太让人意外了!
吴八叔却一点都不意外:“欧夫人自然是学过这些的,只是,她老人家是日理万机的人物,哪里有时间在这些东西上头下太多的工夫呢?能画得出已经很了不起了,这可不是一天半天能学的会的。”
严霜有些惆怅:“在开封的时候,只忙着在女学读书了,还没来得及学这些东西……果然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会儿看你们的图,只觉得画的很清楚,让我自己画,却完全不知道怎么下手了。唉,外祖母一定会很失望的,她的本事,我什么都没学会。”
赵航听的一头雾水,却也没有多问,他在欧洲长大,对别人的隐私还是相当尊重的,不会因为自己的好奇心就随便打听人家的私事。跟吴八叔又闲聊了几句,问他要了一大把炭笔,又拿了一套尺子,这才跟严霜回了家。
“你要这些东西干嘛?”,严霜有些好奇:“不是已经把那个东西画好了么?”此时天气冷了,赵航也不愿意骑马了吃凉风了,所以出来进去都是跟着严霜坐车的。
赵航拿着一把铅笔嘿嘿笑:“还得画其他东西啊!不是说要建厂么?难道厂房不需要设计图?”哦,第一份工作就是设计一个工厂,这可真带劲儿——好吧或许称不上工厂,只能叫做作坊。不过没关系,总有办法让它变得像一个工厂的。
严霜看赵航兴致勃勃,忍不住问:“学这些东西难不难?你能教教我么,能看懂就行……要是很麻烦就算了。”
赵航点头:“你学点制图基础就行,不麻烦。我们旁边的商学院的学生,还有这项选修课呢!翻译过来大概是机械制图还是什么?他们虽然不从事这个行业,但是不敢保证以后的工作就不需要看机械图,所以也会学开这种课程……很浅显,等咱们选定了地方,我就开始画图,你每天过来帮忙,我顺便教教你。”赵航早就觉得严霜这个样子很不好了,整天光干大人的事儿,孝子就该上学啊,玩玩什么的,就像他的宝贝妹妹一样。
赵航并没有跟严霜解释过自己的来历,他估计严青也不会提,但是他各种独行特立的地方严霜怎么会看不出奇怪来?可这个姑娘确实很有分寸,从不特地问东问西的,只是赵航提起来的时候她顺便问些不重要的东西。这一点倒是跟尊重他人隐私的赵航表现的差不多。
想要为军队提供靴子鞋子,那肯定要仔细研究一下军鞋了。严青跟下头交代了一下,第二天便有几个卫兵抬了一大箱子的鞋子给赵航,赵航打开一看,慢慢一箱子的各种鞋子,坑爹的是有许多还是穿过的,那味道实在是……
“大郎也真是客气,几双鞋子而已,还专门叮嘱说要一半儿的旧的……”送鞋子的小头目是宋小乙哥,他一打开箱子就后退了几步,留下赵航纠结的对着一箱子臭鞋。
赵航也是没办法,光看新鞋怎么行?他得根据旧鞋的磨损情况来决定新鞋各个部位的用料啊!所以再臭也得受着。
军鞋分很多种,最基本的就是步兵穿鞋骑兵穿靴。靴子并不是谁都能穿的,起码普通的步兵是没资格穿的,所箱子里有一大半儿都是各种各样的,是草鞋布鞋。有千层布底的,也有麻制的草编的甚至木头鞋底……很明显,千层布底应该是步兵鞋里头比较高档的了,它配的鞋面是很细的麻布。普通骑兵其实已经属于低级军官了,再加上兵种的缘故,靴子是他们的日常穿戴。赵航翻了翻,发现靴子的底分三种,一种是木头底,一种是皮底,最后一种是千层底。不过千层底的靴子配的是布制靴筒,上头还绣了花纹,显然,这不是一双战斗靴,应该是军官穿的礼服靴子。
赵航一边看靴子,一边向几个卫兵问询这些鞋子的穿戴季节,造价,各自的特点等等……
“小乙哥,这木底的鞋子这这么硬,穿起来能舒服么?这种鞋子,怎么可能跑得快呢?”赵航看着木底鞋,觉得十分的奇怪。
宋小乙笑道:“平时也不穿的,主要是雨雪天,这鞋子底子厚,不容易进水。要说行军打仗,什么鞋子都不如千层底的布鞋舒服,只是那个东西太怕水了,弄湿了晒上两三天都晒不干……所以都知道布底子又轻巧又结实,可是上头还是很少给我们发。对了,您看我脚上这个靴子,六层的老母皮做成的底子,再打上一圈儿铁钉,也就是骑马还行,走路的话板脚的很,又硬又沉,累死个人。可这东西结实啊!我拿鞋底子挡过金人的拖刀,虽说不是正面砍的,可若是挂到腿上我的腿准废了,幸亏有这个鞋底子,一个大脚板对着踹着上去,他那个刀卡在我鞋底子上硬是拔不出去了!孔老七趁着他拽这我的脚的功夫就把他脑袋砍下来了……大郎啊,可别小瞧这鞋子,能救命呢!可惜那时候打成一团,我没来得及把那只靴子捡回来……”
这宋小乙不愧是严青的贴身卫士,长得浓眉大眼,高大魁梧,因为严青专门交代过,所以赵航问什么他就答什么,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还十分的风趣。
说话间严霜也过来了,一进门就差点被这一屋子臭鞋味熏了个跟头。不过她还真不娇惯,听几个人在说正事儿,也不嫌弃这里臭了,找了个角落便坐了下来。
宋小乙这会儿还在说鞋子的问题:“可那靴子,上得战场,但平日穿却不舒服。我们虽然是骑兵,可日常训练也不能总是骑在马上啊?穿着那重靴操练,一天下来,那脚上的味儿啊……尤其是夏天,四面全不通气,靴子里头出了汗散不出去。如果正好脚上再打了泡,泡破了跟碰到汗,那就更遭罪了……可惜布底怕水,上官们不愿意发那个,要不然日常还是穿布底靴子好。”
赵航正拿了鞋左看右看不知道在观察什么,听到宋小乙的话便开始发呆,呆了一会儿,扭头问严霜:“大娘,前几日下雪,我街上看扫雪的那些人披的斗篷像是不怕水,那材料贵不贵?”
严霜愣了一下:“你说油布么?那要看什么样儿的油布了,有三五百文一匹的,也有三五贯一匹的,要看是用什么布做的油布。”
赵航拿起一双布鞋底的鞋子,在上头比划了一下:“不需要你伞上那么轻泵看的,就那种扫雪的人穿的厚厚的那种就行。糊底子的时候,最底下一层用油布,然后往上数,每隔三四层就再加一层油布进去,一共加个三层的油布,靠近脚的那一二十层布里头就不要再加油布了,要不然吸汗性不好。”赵航说完微微一笑:“这样一来,鞋底的防水性不就有了保障么?就算最下面的一层磨破了,水也只能浸透薄薄的几层布,然后就被更上头的一层油布给挡住了,这样下来,三四层的油布,足够把雨雪都当在外头了,而且鞋底脏了可以简单刷洗,反正只有外头的一层会弄湿,很容易晒干。当然,包边要全都用油布,多包几层。”
赵航说完了这些话,重又看向宋小乙:“小乙哥,你是当兵的人,这样子的鞋底,行军穿起来应该没问题吧?”
宋小乙想了想:“那是肯定要比木头底子,皮底子的底子要舒服的,也耐穿。其实布底子又结实又舒服,做军鞋是最好的了,若是能够不怕水,想来将军也会愿意给大家弄些这种鞋子穿的。”
赵航看得出,严霜对这位公主的感觉更加的好了。
安排完这些事儿,严霜便带了赵航去找吴八叔。
吴八叔看起来大概四十岁上下,不过听严霜说,他其实才三十出头。可能是常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他的皮肤显得十分的红亮粗糙。吴八叔仔仔细细的听了赵航的要求,拿了炭笔出来涂涂画画,赵航看他画的竟然是立体图,顿时觉得十分的轻松,他原本本担心的就不是工艺,而是制作方面的规范性,毕竟这只是个最简单的冲压器械,结构十分的简单,对工艺的要求并不高。
最让赵航意外的是,他在吴八叔这里居然发现了游标卡尺,当然,上头的刻度不是厘米毫米,而是尺,寸,分之类的中国传统长度计量单位。即使如此,也足够赵航惊喜了。这说明这个时代的工匠们在制造工艺的精准方面是有相当水准的。在此之前,他真的没想到中国在这个时期居然就有了游标卡尺这样的工具。
“这东西是李国舅造出来的。”吴八叔看赵航对游标卡尺爱不释手,便解释道:“我们这些做工匠的,就没有不佩服他老人家的,这世上似乎就没有能难得住他的东西,可惜去的太早了。”
来到宋朝以后,赵航屡屡听到李国舅的故事,人们似乎都很尊重他。赵航本人,在二十一实世纪的时候其实也听说过一点李国舅的故事,但是他对中国文化原本就称不上有多了解,对李国舅的认识也就停留在:挖了许多地道,很会造纸,是李三娘的男朋友这样的层次上。
来到这里,赵航才知道李国舅改良了玻璃制造工艺,李国舅很擅长改良各种农具以及工程用具,李国舅在宋朝处于萌芽状态的制造业中推广了更为规范严格的长度,面积以及容量的测算方式。
赵航此时无比感激这位李国舅,他看着手里的直尺,三角板,圆规,游标卡尺,还有用没有上色的原木包裹着铅芯做成的铅笔这些东西,觉得来见这位吴八叔实在是太正确了。
“这炭笔也是李国舅当日造的,文人们是不媳用的,我们用起来却最趁手不过。”吴八叔看赵航熟练地拿着尺子圆规在纸上画来画去,十分的惊讶:“大郎也会画这种图?哎呀,难不成你也是师从李国舅的门人的?”
赵航当然没跟李国舅的门人学过什么,他正经在大学里学了四年的机械,这种简单的设计图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信手拈来。这还是因为尺子上的单位他不是很熟悉,画的时候总要在心里换算一下,要不然他画的更快。往厚布上轧个扣在一起的金属环上去并不是什么复杂的工艺。铜是很软的,赵航设计的这个小冲压设备只需要轻轻用脚一踩,布料两面的铜环就能紧紧滴扣在一起,把布料紧紧夹住。当然,东西造出来,肯定还是需要调试的,不过大致的形状是没问题的。
严霜在一边早就看呆了,好半天,她才轻轻说:“你比外祖母画的更好呢!”
赵航有些吃惊:“你的外祖母也会画这些东西?”这实在太让赵航意外了,从吴八叔透露出的信息来看,这时候虽然出现了比较简单的立体机械绘图,但是只有一些非常高级的匠人才会画,毕竟这东西是需要一定文化基础的。而严霜的外婆居然会这些,这太让人意外了!
吴八叔却一点都不意外:“欧夫人自然是学过这些的,只是,她老人家是日理万机的人物,哪里有时间在这些东西上头下太多的工夫呢?能画得出已经很了不起了,这可不是一天半天能学的会的。”
严霜有些惆怅:“在开封的时候,只忙着在女学读书了,还没来得及学这些东西……果然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会儿看你们的图,只觉得画的很清楚,让我自己画,却完全不知道怎么下手了。唉,外祖母一定会很失望的,她的本事,我什么都没学会。”
赵航听的一头雾水,却也没有多问,他在欧洲长大,对别人的隐私还是相当尊重的,不会因为自己的好奇心就随便打听人家的私事。跟吴八叔又闲聊了几句,问他要了一大把炭笔,又拿了一套尺子,这才跟严霜回了家。
“你要这些东西干嘛?”,严霜有些好奇:“不是已经把那个东西画好了么?”此时天气冷了,赵航也不愿意骑马了吃凉风了,所以出来进去都是跟着严霜坐车的。
赵航拿着一把铅笔嘿嘿笑:“还得画其他东西啊!不是说要建厂么?难道厂房不需要设计图?”哦,第一份工作就是设计一个工厂,这可真带劲儿——好吧或许称不上工厂,只能叫做作坊。不过没关系,总有办法让它变得像一个工厂的。
严霜看赵航兴致勃勃,忍不住问:“学这些东西难不难?你能教教我么,能看懂就行……要是很麻烦就算了。”
赵航点头:“你学点制图基础就行,不麻烦。我们旁边的商学院的学生,还有这项选修课呢!翻译过来大概是机械制图还是什么?他们虽然不从事这个行业,但是不敢保证以后的工作就不需要看机械图,所以也会学开这种课程……很浅显,等咱们选定了地方,我就开始画图,你每天过来帮忙,我顺便教教你。”赵航早就觉得严霜这个样子很不好了,整天光干大人的事儿,孝子就该上学啊,玩玩什么的,就像他的宝贝妹妹一样。
赵航并没有跟严霜解释过自己的来历,他估计严青也不会提,但是他各种独行特立的地方严霜怎么会看不出奇怪来?可这个姑娘确实很有分寸,从不特地问东问西的,只是赵航提起来的时候她顺便问些不重要的东西。这一点倒是跟尊重他人隐私的赵航表现的差不多。
想要为军队提供靴子鞋子,那肯定要仔细研究一下军鞋了。严青跟下头交代了一下,第二天便有几个卫兵抬了一大箱子的鞋子给赵航,赵航打开一看,慢慢一箱子的各种鞋子,坑爹的是有许多还是穿过的,那味道实在是……
“大郎也真是客气,几双鞋子而已,还专门叮嘱说要一半儿的旧的……”送鞋子的小头目是宋小乙哥,他一打开箱子就后退了几步,留下赵航纠结的对着一箱子臭鞋。
赵航也是没办法,光看新鞋怎么行?他得根据旧鞋的磨损情况来决定新鞋各个部位的用料啊!所以再臭也得受着。
军鞋分很多种,最基本的就是步兵穿鞋骑兵穿靴。靴子并不是谁都能穿的,起码普通的步兵是没资格穿的,所箱子里有一大半儿都是各种各样的,是草鞋布鞋。有千层布底的,也有麻制的草编的甚至木头鞋底……很明显,千层布底应该是步兵鞋里头比较高档的了,它配的鞋面是很细的麻布。普通骑兵其实已经属于低级军官了,再加上兵种的缘故,靴子是他们的日常穿戴。赵航翻了翻,发现靴子的底分三种,一种是木头底,一种是皮底,最后一种是千层底。不过千层底的靴子配的是布制靴筒,上头还绣了花纹,显然,这不是一双战斗靴,应该是军官穿的礼服靴子。
赵航一边看靴子,一边向几个卫兵问询这些鞋子的穿戴季节,造价,各自的特点等等……
“小乙哥,这木底的鞋子这这么硬,穿起来能舒服么?这种鞋子,怎么可能跑得快呢?”赵航看着木底鞋,觉得十分的奇怪。
宋小乙笑道:“平时也不穿的,主要是雨雪天,这鞋子底子厚,不容易进水。要说行军打仗,什么鞋子都不如千层底的布鞋舒服,只是那个东西太怕水了,弄湿了晒上两三天都晒不干……所以都知道布底子又轻巧又结实,可是上头还是很少给我们发。对了,您看我脚上这个靴子,六层的老母皮做成的底子,再打上一圈儿铁钉,也就是骑马还行,走路的话板脚的很,又硬又沉,累死个人。可这东西结实啊!我拿鞋底子挡过金人的拖刀,虽说不是正面砍的,可若是挂到腿上我的腿准废了,幸亏有这个鞋底子,一个大脚板对着踹着上去,他那个刀卡在我鞋底子上硬是拔不出去了!孔老七趁着他拽这我的脚的功夫就把他脑袋砍下来了……大郎啊,可别小瞧这鞋子,能救命呢!可惜那时候打成一团,我没来得及把那只靴子捡回来……”
这宋小乙不愧是严青的贴身卫士,长得浓眉大眼,高大魁梧,因为严青专门交代过,所以赵航问什么他就答什么,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还十分的风趣。
说话间严霜也过来了,一进门就差点被这一屋子臭鞋味熏了个跟头。不过她还真不娇惯,听几个人在说正事儿,也不嫌弃这里臭了,找了个角落便坐了下来。
宋小乙这会儿还在说鞋子的问题:“可那靴子,上得战场,但平日穿却不舒服。我们虽然是骑兵,可日常训练也不能总是骑在马上啊?穿着那重靴操练,一天下来,那脚上的味儿啊……尤其是夏天,四面全不通气,靴子里头出了汗散不出去。如果正好脚上再打了泡,泡破了跟碰到汗,那就更遭罪了……可惜布底怕水,上官们不愿意发那个,要不然日常还是穿布底靴子好。”
赵航正拿了鞋左看右看不知道在观察什么,听到宋小乙的话便开始发呆,呆了一会儿,扭头问严霜:“大娘,前几日下雪,我街上看扫雪的那些人披的斗篷像是不怕水,那材料贵不贵?”
严霜愣了一下:“你说油布么?那要看什么样儿的油布了,有三五百文一匹的,也有三五贯一匹的,要看是用什么布做的油布。”
赵航拿起一双布鞋底的鞋子,在上头比划了一下:“不需要你伞上那么轻泵看的,就那种扫雪的人穿的厚厚的那种就行。糊底子的时候,最底下一层用油布,然后往上数,每隔三四层就再加一层油布进去,一共加个三层的油布,靠近脚的那一二十层布里头就不要再加油布了,要不然吸汗性不好。”赵航说完微微一笑:“这样一来,鞋底的防水性不就有了保障么?就算最下面的一层磨破了,水也只能浸透薄薄的几层布,然后就被更上头的一层油布给挡住了,这样下来,三四层的油布,足够把雨雪都当在外头了,而且鞋底脏了可以简单刷洗,反正只有外头的一层会弄湿,很容易晒干。当然,包边要全都用油布,多包几层。”
赵航说完了这些话,重又看向宋小乙:“小乙哥,你是当兵的人,这样子的鞋底,行军穿起来应该没问题吧?”
宋小乙想了想:“那是肯定要比木头底子,皮底子的底子要舒服的,也耐穿。其实布底子又结实又舒服,做军鞋是最好的了,若是能够不怕水,想来将军也会愿意给大家弄些这种鞋子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