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六榕寺,总务处的师父给马天行安排了一个小房间。大半年来他都是睡木沙发,或者用木板一拼,现在终于有个床了;但是,他宁愿回到大半年前,那时心里还有希望,而现在,所有的希望都已破灭!
忙完一天的活后,马天行回到房间,躺在床上时觉得右边的胁骨处比前阵子更加痛了,就起来去找师父求助。来到老和尚的禅房时,里面开着灯,他在门口叫了声“师父”。
“徒儿,进来吧。”
马天行进去跪下,说道:“师父,来打扰你老人家了。”
“徒儿,你有事可以随时来找为师。”
“师父,我右边胁骨处比前些日子更加痛了,痛的位置游移不定,好像有什么东西扯着似的,而且最近胃部也隐隐作痛。”
“徒儿,这是胁间神经痛。右胁是肝胆反射区,表明病在肝胆。五行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而木又克土,五行之中,肝属木,脾属土,你性情偏激,肝阳上亢,加上近半年来情志不舒,以致肝气郁结,肝火炽盛;而肝火盛则脾土焦,脾土焦则食后胃滞涨、纳差,纳差则不能运养五脏六腑、筋骨气血,继而气虚血弱,疾病由生。”
“师父,那要怎么治疗?而且,为什么我的头发会在一夜之间变白了?”
“人一身气血流通则康强,而气滞则血阻,血阻则结毒,结毒则为疖为瘰,为癌为瘤,百病无不先由气滞。现在你气郁于内,肝必先伤。治疗之法,在于化除得诀,而化除之诀有两种:一、寻其根源,其根在心,心空则一切自化;二、以药石、按摩助其化除。至于一夜发白,那是因为你思虑悲伤过度,精神灸,心死如灰,头发自然干枯发白。”
“师父,怎么样才能心空?”
“欲要心空,先须摄心;欲求摄心,当须化除贪嗔痴三毒;欲化除三毒,须先学心戒;欲学心戒,先求开慧;欲求开慧,先求得定;欲求得定,先学静坐。”
“师父,要怎么样静坐?”
“静坐是息心法,心息则神安,神安则气足,气足则血旺。血气流畅,则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补充,已足可以增长。所以,现在病可去,未来病可防。另外,心息则神明,神明则料事益远,遇乱不惊,见境不惑;而且,大智大慧、大机大用,亦由此开启。”
“师父,怎样才能息心?”
“无欲无求心自歇!”
“师父,无欲无求太难了,怎么能做得到?”
“无欲无求是不容易,你只须时时刻刻观照起心动念、举止言行是否合于五戒十善,一有不善,即时扫除,久而久之则能因戒生定,因定显慧,有慧心自空。”
“师父,这个好像也不容易啊,起心动念都要观照,想想也很难做到。”
“那好,为师传你一个更为简单的法门,单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做事时念,吃饭时念,睡觉时也念,昼夜六时,念兹在兹,念念不忘。”
“师父,这个简单一点,那我就念佛号。”
“徒儿,不要以为简单,若是有口无心,不会有效果,务必要念念专精至诚。”
“师父,怎么样才能专精至诚?”
“口念‘阿弥陀’,耳听‘阿弥陀’,心念‘阿弥陀’,茶里是它,饭里是它,一草一木是它,一砖一瓦是它,万事万物皆是它。如此久久纯熟,自然专精至诚,继而念而无念,则戒在此中矣,定在此中矣,慧在此中矣。徒儿,佛家有药名‘阿伽陀’,此药由三味组成,一戒、二定、三慧,以精进为火候,服后能普去身心疾病,长生不死。”
“师父,服了这个药还能长生不死?”
“徒儿,你是指我们的这个身体吧?此身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是有为法。世间一切事物,呈现无常之相,有积聚必然有销散,有崇高必然有坠落,有合会必然有别离,有生必然有死。”
“那怎么又叫作‘不死药’呢?”
“生老病死是相,是现象。万事万物皆有生住异灭,即产生、维持、变异、消失,但其本质却是既不生,亦不灭。《心经》有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徒儿,此番道理,非言语所能阐明,亦非你现时所能了解。”
“师父,要怎么样才能了解?又为什么言语不能阐明?”
“世间言语有其局限性,无法将事物表达明晰,譬如天生盲人,任你千般形容,万般描画,你亦无法令其得知太阳之光究竟如何。佛学道理更是如此,须具真修实证后方能明了。”
“原来是这样,那我要诚心念佛了。”“对了,师父,念佛法门能治疗自己的病,但是,他人有病怎么办?有办法帮他治吗?”
“可劝其向善念佛,但若其不信佛法,则须服药。戒定慧是无形无质的阿伽陀药,亦可藉此而炼成有形有质的阿伽陀药。得服此药,亦能众疾普去。”
“哦?师父,可以告诉我这个有形有质的阿伽陀药要怎么炼吗?”
“可布置一个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坛场,即挂其画像,或摆设其佛像,每日以香、花、灯、水、果、茶、食、宝、珠、衣供奉,随力而办,并对画像发‘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之大誓愿,然后准备一个小空瓶,并于一百日内专精至诚地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每起念时双手于胸前结药师琉璃光如来手印,念毕于头顶将手印散开。平常做事时无法结手印,但须念念不忘。这样念满一百万遍,则空瓶中自然会生出一粒药丸,这就是阿伽陀药。若药丸不生,那是因为不够至诚,须从头再修一百日,直至药生。此药成后,不论何病,服之皆除;而且,取药之后,药丸又生,取之不尽。徒儿,看清楚了,手印是这般结法。”
“师父,太好了,你有这个药吗?可不可以给我一颗?”
“徒儿,佛门弟子应当自己精进修行,怎可依赖他人?不能作自己的良医,又如何能作他人的良医?”
“师父,我很难受,你先给我一颗吧!然后我自己再炼,可以吗?”
“药在你心里,无须向他人索求!病由心生,其根源是贪嗔痴三毒,若此三毒不化除,身体康强又有何用?身死之后不免又入轮回。徒儿,法门都传给你了,好好修去吧!”
“是,师父。”
马天行回到自己的房间,然后按师父所传的法门开始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刚开始的一会儿还念得挺好,但很快各种思想杂念就纷飞而至,嘴巴在念,但心里却想起了妻子,或者这一句未念完又想到了儿子,好不容易把念头集中回来,但一下子又想到与宋青玉在一起时的片段,念着念着又昏昏欲睡;而且,在朦朦胧胧之中,很小的时候在老家烧火煮饭的情景也从脑海里跑了出来,好像看电影一样,这情景平时一点儿印象也没有……就这样,他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马天行的嘴巴与念头又开始角力。有时候嘴巴能拉住念头,但更多的是念头就似脱缰的野马,越想去拉它跑得越远,不拉它反倒有时候还自己跑回来了。接下来两天的拉力赛,情况没有丝毫好转,依然是制服不了念头。年十四晚上睡觉时,他突然想起了右胁,奇怪了,居然不痛了!他高兴得不得了,赶紧爬起来去找师父。来到师父的禅房门口时,他还没开口就听到师父说道:“徒儿,口念佛号、耳听佛号、心念佛号就对了,杂念来了不要管,它自己会走的,你想留它还留不住呢,好好念去吧!”
“知道了,师父。”
夜里有佛号,不再是无眠!
忙完一天的活后,马天行回到房间,躺在床上时觉得右边的胁骨处比前阵子更加痛了,就起来去找师父求助。来到老和尚的禅房时,里面开着灯,他在门口叫了声“师父”。
“徒儿,进来吧。”
马天行进去跪下,说道:“师父,来打扰你老人家了。”
“徒儿,你有事可以随时来找为师。”
“师父,我右边胁骨处比前些日子更加痛了,痛的位置游移不定,好像有什么东西扯着似的,而且最近胃部也隐隐作痛。”
“徒儿,这是胁间神经痛。右胁是肝胆反射区,表明病在肝胆。五行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而木又克土,五行之中,肝属木,脾属土,你性情偏激,肝阳上亢,加上近半年来情志不舒,以致肝气郁结,肝火炽盛;而肝火盛则脾土焦,脾土焦则食后胃滞涨、纳差,纳差则不能运养五脏六腑、筋骨气血,继而气虚血弱,疾病由生。”
“师父,那要怎么治疗?而且,为什么我的头发会在一夜之间变白了?”
“人一身气血流通则康强,而气滞则血阻,血阻则结毒,结毒则为疖为瘰,为癌为瘤,百病无不先由气滞。现在你气郁于内,肝必先伤。治疗之法,在于化除得诀,而化除之诀有两种:一、寻其根源,其根在心,心空则一切自化;二、以药石、按摩助其化除。至于一夜发白,那是因为你思虑悲伤过度,精神灸,心死如灰,头发自然干枯发白。”
“师父,怎么样才能心空?”
“欲要心空,先须摄心;欲求摄心,当须化除贪嗔痴三毒;欲化除三毒,须先学心戒;欲学心戒,先求开慧;欲求开慧,先求得定;欲求得定,先学静坐。”
“师父,要怎么样静坐?”
“静坐是息心法,心息则神安,神安则气足,气足则血旺。血气流畅,则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补充,已足可以增长。所以,现在病可去,未来病可防。另外,心息则神明,神明则料事益远,遇乱不惊,见境不惑;而且,大智大慧、大机大用,亦由此开启。”
“师父,怎样才能息心?”
“无欲无求心自歇!”
“师父,无欲无求太难了,怎么能做得到?”
“无欲无求是不容易,你只须时时刻刻观照起心动念、举止言行是否合于五戒十善,一有不善,即时扫除,久而久之则能因戒生定,因定显慧,有慧心自空。”
“师父,这个好像也不容易啊,起心动念都要观照,想想也很难做到。”
“那好,为师传你一个更为简单的法门,单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做事时念,吃饭时念,睡觉时也念,昼夜六时,念兹在兹,念念不忘。”
“师父,这个简单一点,那我就念佛号。”
“徒儿,不要以为简单,若是有口无心,不会有效果,务必要念念专精至诚。”
“师父,怎么样才能专精至诚?”
“口念‘阿弥陀’,耳听‘阿弥陀’,心念‘阿弥陀’,茶里是它,饭里是它,一草一木是它,一砖一瓦是它,万事万物皆是它。如此久久纯熟,自然专精至诚,继而念而无念,则戒在此中矣,定在此中矣,慧在此中矣。徒儿,佛家有药名‘阿伽陀’,此药由三味组成,一戒、二定、三慧,以精进为火候,服后能普去身心疾病,长生不死。”
“师父,服了这个药还能长生不死?”
“徒儿,你是指我们的这个身体吧?此身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是有为法。世间一切事物,呈现无常之相,有积聚必然有销散,有崇高必然有坠落,有合会必然有别离,有生必然有死。”
“那怎么又叫作‘不死药’呢?”
“生老病死是相,是现象。万事万物皆有生住异灭,即产生、维持、变异、消失,但其本质却是既不生,亦不灭。《心经》有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徒儿,此番道理,非言语所能阐明,亦非你现时所能了解。”
“师父,要怎么样才能了解?又为什么言语不能阐明?”
“世间言语有其局限性,无法将事物表达明晰,譬如天生盲人,任你千般形容,万般描画,你亦无法令其得知太阳之光究竟如何。佛学道理更是如此,须具真修实证后方能明了。”
“原来是这样,那我要诚心念佛了。”“对了,师父,念佛法门能治疗自己的病,但是,他人有病怎么办?有办法帮他治吗?”
“可劝其向善念佛,但若其不信佛法,则须服药。戒定慧是无形无质的阿伽陀药,亦可藉此而炼成有形有质的阿伽陀药。得服此药,亦能众疾普去。”
“哦?师父,可以告诉我这个有形有质的阿伽陀药要怎么炼吗?”
“可布置一个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坛场,即挂其画像,或摆设其佛像,每日以香、花、灯、水、果、茶、食、宝、珠、衣供奉,随力而办,并对画像发‘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之大誓愿,然后准备一个小空瓶,并于一百日内专精至诚地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每起念时双手于胸前结药师琉璃光如来手印,念毕于头顶将手印散开。平常做事时无法结手印,但须念念不忘。这样念满一百万遍,则空瓶中自然会生出一粒药丸,这就是阿伽陀药。若药丸不生,那是因为不够至诚,须从头再修一百日,直至药生。此药成后,不论何病,服之皆除;而且,取药之后,药丸又生,取之不尽。徒儿,看清楚了,手印是这般结法。”
“师父,太好了,你有这个药吗?可不可以给我一颗?”
“徒儿,佛门弟子应当自己精进修行,怎可依赖他人?不能作自己的良医,又如何能作他人的良医?”
“师父,我很难受,你先给我一颗吧!然后我自己再炼,可以吗?”
“药在你心里,无须向他人索求!病由心生,其根源是贪嗔痴三毒,若此三毒不化除,身体康强又有何用?身死之后不免又入轮回。徒儿,法门都传给你了,好好修去吧!”
“是,师父。”
马天行回到自己的房间,然后按师父所传的法门开始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刚开始的一会儿还念得挺好,但很快各种思想杂念就纷飞而至,嘴巴在念,但心里却想起了妻子,或者这一句未念完又想到了儿子,好不容易把念头集中回来,但一下子又想到与宋青玉在一起时的片段,念着念着又昏昏欲睡;而且,在朦朦胧胧之中,很小的时候在老家烧火煮饭的情景也从脑海里跑了出来,好像看电影一样,这情景平时一点儿印象也没有……就这样,他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马天行的嘴巴与念头又开始角力。有时候嘴巴能拉住念头,但更多的是念头就似脱缰的野马,越想去拉它跑得越远,不拉它反倒有时候还自己跑回来了。接下来两天的拉力赛,情况没有丝毫好转,依然是制服不了念头。年十四晚上睡觉时,他突然想起了右胁,奇怪了,居然不痛了!他高兴得不得了,赶紧爬起来去找师父。来到师父的禅房门口时,他还没开口就听到师父说道:“徒儿,口念佛号、耳听佛号、心念佛号就对了,杂念来了不要管,它自己会走的,你想留它还留不住呢,好好念去吧!”
“知道了,师父。”
夜里有佛号,不再是无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