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 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

    90后,80后,70后,乃至60后,试问有谁没有戴过红领巾?

    桑格格在《小时侯》里头打趣:“没有得到红领巾的时候,我脑海中充满了对它的幻想。首先,它是烈士鲜血染成的:一个烈士,对准一排白色的三角形布,摆好姿势‘扑——呲!’一刀,鲜红的血飙在布上,马上就染红了;‘扑——呲!’往前走一点儿,又来一刀,染红另一条。就这样,烈士扑呲了很多刀,染完了所有的白色三角形布,他就英勇地倒下了。”

    我比桑格格略聪明一点点,当时已经懂得把“血染”的细节忽略不计,只是诧异着另一个问题:五星红旗只有四个角,四条红领巾有着落了,其余的怎么办?我们班可有四十个人!

    戴红领巾的时候无比激动,大家都把老师的嘱咐忘得精光,宣誓的时候声音响亮上遏行云——领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回答:“时刻准备着!”领呼:“宣誓人:”回答:“宣誓人!”——没人报上大名,宣誓无效。

    加入了少年先锋队,我们就有组织了,周末打着队旗去公园搞活动,小脑袋挺得高高的,小胸脯挺得高高的,也有人把小肚子挺得高高的——因为不懂得挺胸收腹。

    活动的内容是——现在忘得精光了。

    但总是那么的兴高采烈,雄赳赳气昂昂。回到家里,红领巾解下来,整整齐齐叠叠好,枕头底下压一个晚上压压平,第二天上学前小心翼翼折折好,高高兴兴戴在脖子上。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小的心胸里满满装的是单纯的快乐。直到长成青涩少年,开始拥有懵懂烦恼。

    那条鲜艳的红领巾,在退队仪式上和数百人一起解下来的时候,引发了一阵压抑的欢呼。大家早已厌烦了每天把它戴上戴下,热天捂痱子冷天添累赘,再说也巴不得和它所代表的幼稚的童年告别了,初二了,谁还愿意一直做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屁孩!

    但是当时不知道,红领巾的解下,是意味着一段最单纯,最快乐的时光离我们远去了,而且一去不回。

    鲜艳的红领巾,五星红旗的一角,革命的鲜血染成……就此成为有关童年的美好回忆,印在每一个当代中国人的心里。

    那样的回忆也许早已经没有了具体的内容,但它的颜色永远红彤彤,气息永远暖洋洋。

    它是生命的一块幸福的底子。

    (完)

    .

(快捷键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加入书架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书页 | 返回书目